獨生子女的痛,誰來替你分擔?

獨生子女家庭,就像走鋼絲一樣,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


因為,獨生子女既是父母心靈上的依託,也是父母未來的經濟支持。


尤其是在病毒肆虐的當下,對於那些獨生子女來說,最怕的就是聽到父母生病或感染的消息。


獨生子女的痛,誰來替你分擔?

最近這張名為《獨生子》的照片又在網上熱傳,來自武漢的英子在這張圖片下面的評論,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2月3日,我的父親疑似感染了新冠病毒,由於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我是家裡的獨生女,因為請不到護工,每天要在家醫院間奔波。


但其實,除了擔心父親的離去,我也為自己感到恐慌。萬一我被感染了,我的女兒怎麼辦?我的媽媽怎麼辦?我的家就完了!


疫情當前,其實有很多像英子一樣的獨生子女,當疾病和生活的壓力接踵而至,他們更多的是感到恐懼,開始想到如果自己病了,死了,那父母怎麼辦,孩子怎麼辦?


因此,對於獨生子女來說,擁有一份足夠的保障來抵抗風險,其實更加迫切。


所以今天,元保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獨生子女怎麼給自己和父母買保險?


獨生子女的痛,誰來替你分擔?

不同階段需求不同


買保險,不是看了哪些險種就“眉毛鬍子一把抓”,先明確不同階段的特徵是關鍵。


以一名25歲男性獨生子為例,具備幾個特徵:


1、收入還較低或者不穩定

2、未成家將要成家或剛剛成家

3、身體狀況較好

4、父母親年齡已超過40歲,身體素質逐漸下降。


這個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過渡期,這個階段除了自己投保,給父母也購置保險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這個階段給父母購買健康險是最容易的,父母身體相對健康,投保更容易通過健康告知,為可能的疾病風險提供了保障。


等青年到了30歲-40歲,事情又變得不一樣了。


  • 步入中年的人們大多收入穩定,但是因為房貸、車貸等揹負上巨大的經濟壓力。
  • 同時工作忙碌、熬夜加班等對身體造成了不小的損傷,中年危機突發,神經焦慮。
  • 父母年近花甲,身體也不如以前那麼健朗,醫療風險也比幾年前更大了。


試想一下,60歲左右的老人幾乎很難投保,生個小病也花費不少。


若是發生意外骨折或者突發腦梗,龐大的醫療費用的支出可能讓還著房貸、車貸還養著小孩的中年夫妻壓力陡增,甚至可能衍生出更多的家庭紛爭。


所以,這個階段的中年人比牙牙學語的小孩更需要保險,作為家庭生活中的經濟支柱,他們一旦倒下,沒人能替他們撐著一份體面。


獨生子女的痛,誰來替你分擔?

獨生子女要先給自己買保險


首先,配置一份價格便宜但保額高的意外險


這是因為意外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無法提前預知,防患於未然而不是杞人憂天。


其次,醫療險


特別是百萬醫療這類產品,價格低,保障高,罹患大病也不怕。


然後,可以考慮消費性重疾險


消費型重疾險價格較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經濟壓力,保障額度高,綜合來說性價比比較高。


等到年齡再大一些,可以考慮配置終身型的重疾險


最後,考慮安排上定期壽險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定期壽險的保額建議定在年收入的3~5倍,可以適當增加保額,覆蓋房貸車貸等債務。


獨生子女的痛,誰來替你分擔?

如何給父母配置保險?


作為兒女都希望爸媽能夠安度晚年,給自己配齊了保險,再幫父母配一套保險才真的是多一重心安。


元保建議,在給父母配置保險的時候,重點關注這三個險就可以了。


  • 意外險:價格便宜,槓桿高,是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會需要的保險。
  • 防癌險:由於老年人購買重疾險非常不划算,可能會出現保費倒掛的現象,因而更建議老年人配置防癌險。
  • 醫療險:老年人購買醫療險並不會很貴,一般來說一年不會超過2000元,搭配防癌險使用,可以覆蓋健康上的所有疾病風險保障。


寫在最後


其實,無論是普通家庭還是獨生子女家庭,都應該積極為將來打算。


趁年輕努力奮鬥沒錯,但不管什麼時候,拿健康換錢就很傻,畢竟大家也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全部送進醫院的口袋。


所以,購置一份保險,其實也是在為我們艱難的人生撐一份底氣。


最後,如果你對如何購買保險還有疑問的話,可以隨時諮詢元保顧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