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累那么努力地活着,还房贷,养孩子,不能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吗?

伟大的安格斯


我想做个三和大神,但是我不能...

且把杂谈换酒钱 2019-04-27 14:02:55

昨天看了NHK拍的三和大神纪录片《三和人材市场-中国硅谷深圳年轻打工者实录》

一群80、90年代出生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代农民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一个叫“三和人才市场”的地方,做着日结零工,做一天玩三天,消磨着没有前途的人生,把过日子变成混日子,人生的意义仅剩延展长度...这群人,被网友称为“三和大神”

某人才市场

1.深圳这座城市——《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篇文章,这是我读小学的时候的一篇课文。在落后的农村,火车汽车只能靠想象的地方,我通过课本,知道了深圳这座城市。那会儿我们被灌输的概念是深圳是天堂,是孕育梦想的沃土,是改变命运的地方。

深圳

于是,父亲那一代开始有人出去,蛇皮袋、绿皮车是他们的标志。他们的行为被称为“打工”,他们的梦想是赚到钱养育家庭,存点钱再回到农村过好一点的生活。他们的特点是文化水平低但是吃苦耐劳,生活水平低但是储蓄率极高(这个储蓄率可能用的不太恰当,我想表达的是他们拿2000块的工资每月甚至能存下1500-1800),十分挂念家人却每年只在春节回去一次,可能是没时间,但绝大部分情况是舍不得多花路费。90年代初,我们村打工的叔叔伯伯们,他们一年可以带回家一万多块钱,要知道,他们月工资也不过一两千块...

深圳的腾飞,从一个村庄变成大都市,当然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居功至伟,但是第一代农民工的血汗,也同样不能忘记。

第一代农民工背井离乡去打工,子女变成了留守儿童,祖辈管教不当,或者说学校教育缺失,再加上父母每年回家带回的一摞摞钞票,花花绿绿的新衣服等等因素,给了第二代农民工奔向大城市的充足动力...他们就是曾经的留守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国策执行到21世纪初,我们镇上去中学的道路两旁还写着大大的标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初中再打工”

当年看这个标语的时候觉得很好笑,很幽默,现在一回想,满满的悲哀...

2.第二代农民工,广东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校园

80、90年代出生的那群孩子,尤其是像我这样在农村成长的孩子。从书籍、电视、打工回来的人的描述中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我们在懵懂的年纪,1990-2010这个时间段,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充满向往。甚至我在初中的时候看到“安土重迁、背井离乡”这些成语的解释的时候,心里面充满了疑惑。为什么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好...

1999年,我小学六年级,我们当地的小学六年级合并,各个村即将进入六年级的学生全部集中到镇上读书。那会儿的星期天下午,我们村的孩子们会呼朋引伴,骑上自行车,浩浩荡荡、热热闹闹的一起去镇上上学,那会儿,有30多人、30多辆自行车...

2003年,美国打伊拉克,我应该没记错,因为那会儿就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村的还在读书,一路上我们俩骑着自行车聊着天上刚飞过去的那是不是打仗的战斗机...

3年时间,从30多人变成了2个人...

他们都搬家到镇上了?不,他们追随着父辈的脚步去打工了...

骑自行车不要打闹

3.《三和人材市场-中国硅谷深圳年轻打工者实录》,我从这部纪录片看到了我小时玩伴的影子

大神,这个称呼这几年突然流行起来,凡是能被称之为大神的,肯定是在某个方面跟普通人不一样,不一定是优秀啊,极有可能是另类。三和大神就是一个另类,打工者之中的另类。他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基本上是初中水平,且不管在校成绩如何。他们逐渐失去了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在流水线上从事机械而又枯燥的体力劳动,不愿天天加班禁锢在厂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要追求自由,而且往往是随性所动,不考虑未来。真正的叫做“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不谈什么理想抱负,不谈什么创造价值实现人生意义,所做的一切,只是浑浑噩噩的延展生命的长度,不谈广度、深度...如果,肚子不会饥饿,身体不会寒冷,那么,只是延展长度也未尝不可...无忧无虑,神仙般的日子

大家都想自由,谁不想追求自由呢,只是被现实种种所制约,不敢随心所欲。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并没有想批判他们好逸恶劳,甚至,我很有点羡慕他们...

4.我想过三和大神一样的生活,可是我不能...

虽说我现在也是自由职业者,但是远远没有他们那么潇洒。我会顾忌周围人眼光,我会顾忌父母家人的想法,我会顾忌自己读过大学的身份,我会顾忌圈子里的人的生活水平。我努力地想做出一番事业,我努力地想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价值,可是生活总是无情的击碎梦想。当你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填平与生俱来的鸿沟与差距,当你发现无论怎样努力梦想都是遥不可及,当你强行鞭策自己小有成就的时候遭遇陷阱,被社会的险恶打倒在地,血泪横流的时候,也许你真的会羡慕三和大神...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努力之后的失败

努力之后的失败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拼尽全力努力之后的失败

拼尽全力努力之后的失败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努力了

是的,我很羡慕三和大神,我很想过他们这种抛弃一切的生活。去他的生命的意义,去他的事业有成成功人士,去他的社会价值。做一个不负责任,放荡不羁的人多好

我大学有位可爱的师妹说过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的梦想是过猪一样的生活!

哇,这位可爱的师妹,比我们更早的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不知道她现在梦想实现了没有...

5.三和大神的影子无处不在,社稷病了...

不是只有深圳才出三和大神,也不是只有在三和人才市场那群人才叫三和大神。仔细回味下,周围的三和大神少吗?你以为西装革履的不是?你以为坐办公室的不是?你以为企事业单位的没有?你以为读过书的就不是?不,很多,很多...可能读过书的人不会自认为是三和大神,因为他们会给自己挂上标签,比如“阿Q精神”,比如“佛系青年”,比如“肥宅”,比如“不婚主义”、比如“丁克”...

每个人应该都有追求自由的想法吧,只是方法不一样,速度不一样,时间不一样...

三和大神是社会的病,是无数的努力失败之后的后遗症,是怎么努力都无法抹平差距,填平鸿沟之后的自暴自弃。是一些基本生存资料被资本炒作成奢侈品之后的无奈,是弱小的身躯和心灵被现实屡次击垮之后的苟延残喘。一小撮想着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的人利用权、势、力等资源贪婪的攫取利润,成了社稷的肿瘤。被攫取者也许让人恨铁不成钢,但是攫取者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来心安理得的享受利润吗?何况大多数攫取者早已出卖了道德...

累吗?

80、90这一代,本应当是社稷柱石,可是却被生活中人为设置的重担压的喘不过来气。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育儿等等问题...多少光鲜亮丽的西装革履之下包裹着疲惫的内心...

我们曾经梦想成为科学家、医生、老师,现在只想成为明星、网红...不是这些职业有多么高大上,而是这些行业来钱快...

我们曾经尊重科学家,尊重老师,现在我们尊重商人,老板。不是他们为社会做了多么了不起的贡献,而是他们有钱...

你说,当一切的衡量标准都变成钱的时候,这是进步了呢,还是倒退了呢?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一直以为上等的生活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现实却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上等生活是:有钱!

最矛盾且最悲哀的是,躲在出租屋里敲下这段文字愤世嫉俗之后,我还得为明天的生活发愁。

不敢也不能就这么追求自由,不敢也不能把读书写字这个爱好变成衣服食物

当然,不会,绝不会把读书写字这个爱好丢掉,人,总要在心里留一块净土。

三和大神的生活,我向往,可惜不敢也不能去过那样的生活...

加油,努力奋斗,财务自由那天,我一定丢掉一切,独自徜徉于我心中那片净土


且把杂谈换酒钱


不请自来。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也仔细思考了好久,过了好久才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在深圳生活的普通人,如题主所说那样,在深圳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还着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能还清的房贷,养着一个两岁大的女宝,每天朝九晚五,沉默而努力着。

为什么我不能换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吗?


曾几何时,我也有机会在毕业时选择回到家乡,虽然一样是当个普通的上班族,但在家乡的日子会比在深圳惬意许多。

不用辛苦还房贷、不用花费巨额养育一个女儿,不用每天忙得像某种动物一样。但我却并没有多少后悔当初选择来到深圳。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我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当然是社会现状的影响。

俗话说得好,家是港湾,是一个任你在外面受尽多少伤害后,都可以感受到安全、温暖的特殊存在。

在深圳生活的这么些年,我深知一个家对我的重要性。租房子不是不可以,但那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举家搬迁的突然,让我惧怕。

为了让自己的安全感最大化,我只能选择拿出自己的绝大部分资源,换取一套不大还要每月交出大部分薪资的房子。

你说这样苦吗?相信每一个跟我一样还着房贷的人都会说苦。但我相信依然会有人选择这么做,究其缘由,不过是让心有一个能够放松下来的地方而已,我想这已经足够重要了。

其次,养育孩子,让我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责任、美好,以及人生的完整。

中国人讲究无后为大,这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我当然也不例外,从小就受着这方面的熏陶。

但这并不是我选择养育一个小孩的最重要原因。

生而为人,我对自己有一些要求。我想在有限的人生中,体验一切我能够体验的事物。


我是一个很喜欢小孩的人,这首先就让我对与小孩相处这件事不感到排斥。而当我有了机会成家之后,我有了自己为人父母的机会,我并不想轻易放过。

所以在跟妻子达成了共识之后,婚后几年我们有了女儿。家里有小孩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一个小孩足以夺取家庭所有的注意力,他们会给一个家庭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欢乐。

而在与小孩每一天的互动当中,你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这世间的美好,生命是如此灵动、有爱的。


最后,我想说,这样的生活方式,究竟是不是累,是不是苦,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也并不是说没有房贷、没有孩子的生活不好,但我想,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总要顺自己的心意,想做就去做,如果一种生活方式能够让你自在、快乐,那应该也就足够了吧。

啰啰嗦嗦,个人之见,勿怪。


牛魔王爱写作


我现在还房贷,一个月给孩子交各种钱,每个月好几千,自己也花点,父母花点,老婆有工资,够花。总感觉剩不下钱,可能还是自己挣得少

偶尔想一想,如果当时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子,现在不多说,手里应该有几十万吧,想干啥干啥,买个机车,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玩够了,就回来继续干活,父母活的也不至于这么累,不用总帮我。

偶尔和朋友喝喝酒,玩一玩,说去溜达就出去溜达,等自己过够了再找个相当的女人结婚生子,也不错吧。

只是想一想吧,现在的生活也不错,虽然没什么余钱,但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挺满足,一家人齐齐整整的


凉薄凉否


现在我才知道我上了这么多年学,熬过这么多夜,做了数不清的习题,面对着各种压力,参加乱七八糟的考试,然后实习,工作,加班,恋爱,分手……

我这么辛苦,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然后平凡地度过一生啊。


至于能不能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当然可以啊。


我可以在应该读书的年纪逃课,打架,谈恋爱,甚至可以选择退学,然后混社会。等社会放弃我了,就找一个工厂上班,做各种流水线工作。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龄,随便找一个合适的人在老家结婚生子。

每天我面对的是柴米油盐和不懂事的孩子,要是在家闲的无聊了,就出门坐在门口晒太阳,跟一群差不多年纪的女人八卦谁家男人又出轨了,谁家儿子还没娶上媳妇儿。

而我的老公呢?朝八晚五,甚至是一天工作12个小时,回家以后吃了饭就打游戏,打完游戏就睡觉,睡醒了再上班。你想让他跟你看电影,玩文艺?他脑子有病还是我脑子有病?


这两种生活,哪种更让人向往呢?第一种努力一下还可以创造奇迹,后一种,抱歉脑袋里全都是一日三餐吃什么。

这是玩笑吗?不,这是现实。


十二聊情感


昨天晚上大宝已经进入梦乡,小宝还在吵闹不肯睡觉,老公说着,“车险已经买了,房租交了,儿子的学位预定费交了,,,,,”老公笑着说“老婆,压力好大哦.”因为我一直坚持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各种开销所以生活压力确实很大。但是我们依然笑着去面对。身边很多朋友劝我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这样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那么累,我都坚决说“不”,孩子待在父母身边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即使每天很累,当看到孩子稚嫩开心的笑脸,对父母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人说为什么要养孩子?我想养孩子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延续,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恩!感恩生活,感谢孩子对我们生活的陪伴。

生活总是给我们出意想不到的难题。对我们来说每个人生活都很累,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难题。但是我们依然要笑着面对,努力的去生活,努力让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生活的更好!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因为我们还年轻!

每个人都想有个安定的家。在一个城市拼搏,只有买了房子才可以真正安定下来。买了房子,孩子也可以读好一点学校。我和老公也要好好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这个城市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加入还房贷行列。努力吧,年轻人!


航菲妈妈


8月底刚成为一名新手妈妈,深感做母亲不易。而我老公虽然不需要每天像我一样困在家中带娃,但房贷的压力和工作的压力同样也很难让他轻松下来。


这么累、这么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就不能换一种生活方式吗?


1.生活是公平的,我们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

我是17年结婚的,过了两年才生的小孩,一方面是考虑生活压力大,另一方面担心影响工作。所以尽管婚后家里明里暗里地催着生孩子,但我和老公都坚定地坚守原计划。


这一个多月的带娃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当妈的不容易,一天24小时都得围着娃转,生怕孩子饿了病了,很难有自己的时间。

其实我是个喜欢自由,非常需要个人时间和空间的人,然而现在有了娃,我只能奉献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虽然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很不适应,但看到宝宝可爱的小脸,酣睡中开心的笑容,也会觉得美好幸福。


生活难免艰辛,但付出的同时,又何尝不在收获呢?


做母亲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但孩子同样也给母亲带来了幸福和快乐。还房贷压力很大,但却能为我们提供栖身之所。


人活在当下,就要学会享受当下。


2.特立独行需要能力,更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

每天辛苦工作,还房贷车贷,养孩子,多么没意思的人生?有时候我也觉得这样的确很累,那么我们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吗?


比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的确很酷,但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只是穷游的话,也未必会很开心吧?而且辞了工作之后,接下来的生活怎么办?


特立独行的确很潇洒,但也需要实力的支撑,更需要一定的冒险精神。

再比如,做丁克。不需要生娃养娃,压力自然小不少,而且还能过得更自由。


有时候宝宝一直哭闹,让新手妈妈的我觉得心力交猝,也会想,我为什么要生娃?但做丁克我没想过,我是个传统的女性,我丈夫估计也无法接受结了婚不生小孩。所以,我们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不过如果两个人都是丁克,而且非常坚定,那么也未尝不可。只是会面临更多的压力,需要更多勇气去说服家人。


所以,不管选择哪种生活方式,其实都不容易,要想得到,就必须学会忍耐和付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如果觉得对你有用,可以点个赞或者关注我哦!我是笑薇——一个从帝都回归四线小城,靠读书写作月入过万,实现自由生活的姑娘

笑薇读书


本人没房没车,90后,青岛,存款800多万!租房住!如果我当年买了房,也许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工作还房贷,啥也不敢想不敢做!幸亏当时没买房!

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房子是必需品,但是量力而行,而且现在房价高的离谱,更应该改变观念,有自己的主见!

当然我肯定要买房,但是不会再青岛!我也肯定会结婚,会有孩子,但是没有了压力!

我自己总结,先享受后难受,这我受不了,没有安全感!我还是比较喜欢先难受后享受的生活方式!!!!共勉!

我们就是太着急了,年纪轻轻就负债累累!一想想就害怕!!!

希望大家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快乐愉悦!


斯蒂芬芳


你所说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什么?不养娃?不买房?不养老?

人活着总要有目标,才有动力,累在所难免。

我是劳苦大众之一,算一个普通代表吧。一个农村娃娃通过上大学,得到了到城市工作的机会,后来和同样身份的他结婚生子。大概是命运开玩笑吧,公婆接二连三的生病,拖累的我们喘不过气来,后来公司也倒闭了。如今我带着孩子在农村照顾公婆,老公薪水也不高,除了还房贷,基本没多少积蓄。不管怎样,生活总归要向前,与麻乱中找到生活的方向,向着希望继续前行,加油^0^~。


菲凰



奋斗小娥


记得结婚的时候,我把名下所有银行卡里的钱全取了出来,存在老婆名下。单位开资要求提供银行卡,我报的是她的银行卡号。我接到的散单,结算时为对方提供的账号也是老婆的支付宝号。就连新卖的房子,也登记在老婆名下。

为什么?

因为我怕有一天我突然先走一步,给她留下什么烂摊子!

努力,是因为有家!

家,是最甜密的负担!

题主所说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不那么努力地活着,租房子住,不要孩子等等。

可是,你认为不应当给跟定自己的女人一个自己的家么?凭什么别人的女人可以穿数千元的衣服,而自己的老婆就只配用50元的包包?当自己悠闲地走在街头,看到那些平凡的夫妻一起买菜,一起讲价,带着孩子一起玩,真的不羡慕么?

中国女人,对房子都有一种执念。仿佛有了房子才有家。既然你有这个执念,我成全!

努力,不是证明自己有多强,而是向家人证明,自己有责任,有担当!

何况现在这个时代,努力都不一定有所收获,何况不努力。许多人都是一天劳累,可是一回到家里,看到亲人的笑容就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人间,值得!

更残酷的是,人活着从来都不轻松,就连豁达如苏东坡不也被皇帝折腾得一会到杭州,一会儿到黄州,一会到海南岛么?哪怕自己是富翁,名流,那些光光闪闪的背后都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烦恼,和生活方式没有关系。只要你是人,就一定烦恼。努力,或不努力,有房贷,或无房贷,养孩子或不养孩子,烦恼都不会少。

都会累!

因为我们是世界上最怜的物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