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實驗區“三個新”引擎 驅動“三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毛集實驗區實施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舉措,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盤活集體資產,壯大集體經濟,培育更多新型農業經濟主體,讓農業與旅遊契合發展,農業經濟也由原來的單一粗放型的原糧生產逐漸向多元精細化的生態觀光等服務經濟方向轉變,點燃了農業發展的“新引擎”,助推“三農”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快速通道。

下好改革發展一盤棋,做好統籌發展。該區通過“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探索出“盤活資產型”、“資源開發型”、“項目帶動型”、“服務增收型”和“產業發展型”5種村集體經濟增收模式,共整合涉農項目資金183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1.5億元,共發展農業產業項目69個,實現農業經營收入6.2億元,有效激活了生產要素。目前,有42個村(居)通過“三變”改革,有效盤活了村集體資產,村集體產業增收492萬元。

構建全域旅遊大框架,做好協同發展,做好農旅結合的文章。把農區變景區,把農房變民宿,把農產品變旅遊商品,打造好鮮果港,做好工旅結合文章。把白藍牛肉湯、忠輝紅心鴨蛋製作等工業工藝變成景點和研學基地。把焦崗湖精品景點和鄉村旅遊有機結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洽發展,創新型產業鏈。2019年全年旅遊接待突破114.5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9.72%,12.5%。

標立農業發展新動向,培育更多新型農業經營體,引導其錯位發展,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該區已培育家庭農場、生態園、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362家、打造“一村一品”扶貧村3個、建設特色農業扶貧園8個,建立特色瓜果蔬菜、菇類基地4.92萬畝,稻魚(蝦)綜合養殖基地1.45萬畝,創建“三品一標”產品9個,推進農村電商優化升級8家,新增網絡點3家。(記者鄧創 通訊員王傳俊 梁昌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