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是否能够带动民生经济?

别叫我小强子


房地产经济应该是能够带动民生经济。因为房地产经济它牵扯上下游水泥钢铁,还有装饰材料以及玻璃等,这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的发展,同时房地产基建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所以说,房地产经济的适度发展是可以带动民生经济发展的。


yue7625


房地产业确实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这个带动作用还不小,这也是国家和地方都那么依赖房地产业的地方。不管是国家,还是民众,对房地产可以说是又爱又恨。这种趋势,在未来可能会得到改变,小菜分享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供参考。

第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究竟占有多大比重?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达7%!这是个什么概念?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为7.1%。

也就是说,我们心目中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加起来的产业增加值约等于房地产业增加值。

曾经的农业大国,现在一个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一项就能抵挡曾经的经济支柱。可见,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有多大。

从图表数据看,201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在5.71%,到2019年,也就是10年后,这个占比已经上升到7%,显示房地产业的地位在稳步上升,国民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在提高。

因此,房地产有经济“压舱石”的称谓就不奇怪,这也是国家坚持要保护房地产的原因之一。

第二、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

得益于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也就是出口、投资和消费,国家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稳步发展。

目前看,三驾马车就一架马车跑得顺畅些,另外两架马车都遇到了困难。

01、出口

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4万亿”救市,叠加城镇化战略和人口红利,房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得以迅速复苏。

世界其他国家经济韧性不够,就连老牌资本主义的西欧国家,经济也迟迟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购买力严重下滑,需求有限,向西欧的出口下降。

在经济焦虑的氛围下,美国悍然发动了贸易战,加上日本、加拿大呼应,中国向北美市场的出口严重下滑。

世界其他地区,也就是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和俄罗斯,经济较为贫弱,购买力不强,向这些地区的出口量也不大。

放眼全球,哪个地区的市场对中国都不利,出口创汇都比较艰辛,出口量严重下降,不得不出口转内销,产业转型升级应对。

02、消费

也就是内需。

房价高企,房贷高企,民众口袋里的钱都跑到楼市里面去了,挣的钱也还银行贷款了,哪来的钱消费?没钱消费,内需就不振,也就无法拉动经济。

03、投资

得益于房地产业投资带来的高速增长,三驾马车有1驾还能动能充足,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还能保持高速增长。

房地产投资只是投资中的一项,还有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等,但基建周期长,修条高铁,工期一般3-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基建就是单纯的建设,能带动多少上下游产业?受益的就是建设单位和途径的地区和部分民众,受益面窄。

房地产业投资周期短,一般8个月-2年左右,见效快,而且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实在太多了。比如,家具、家电、装修、建材、银行、中介、就业、家居等,解决了多少就业和销售问题。

当然,对地方财政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卖地收入达7.5万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为52.9%。

也就是说,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超过了50%!寄于土地财政之下的房地产业地位可想而知。

可见,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仅剩投资还动能稍足,另外两架马车目前看,动能都不够足,而且短期内难有较大改观。

第三、如何看待新基建计划?

近期,国家出台了规模宏大的新基建计划,在出口和消费难有重大改观的情况下,唯有投资还能依靠,必然将在这驾马车上增加投入。

01、疫情的影响或将长期化

经过SARS后,中国在防控全国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具有极强的体制优势和动员能力,也有了值得借鉴的防疫经验。

这从1月20日国家卫健委确认新冠肺炎为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治措施起,短短2个月时间,就将疫情有效控制住,就能看出优势和经验。

但国外没经历过这种病毒,缺乏应对的经验,体制上又存在劣势,加上人口不多,防疫物资储备和生产能力不足,因而,国外的疫情防控可能会长期化。

疫情长期持续,并愈演愈烈,必将让缓慢复苏中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也将导致跟世界经济紧密关联的中国上下游产业遭遇困境,出口和外需将进一步减弱。

02、城镇住房供需总体平衡

据恒大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的城镇住房的套户比为1.09,接近世界正常值1.1,略高于德国1.02,略低于名美国1.15,预示着我们城镇住房供需总体平衡。

而西南财大在2017年的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自有率已达90%,则进一步说明我国城镇住房总体供需已经接近饱和。

在这种背景下,“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内刺激经济的手段!”既是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需要,也是住房总体存量已达供需平衡点的客观需要。

缺少房地产投资拉动,那怎么办?

于是,国家新基建计划就顺理成章地出台。这既是顺应投资拉动国民经济的需要,也是培育下一个支柱产业--科创及技术服务业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5G、高铁、新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急需投资促发展。

因此,城镇住房总体存量总体充足,房地产业的地位或将逐步弱化,而科创的地位或将逐步提升,科创替代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既是趋势,也需要时间,我们一起迎接它吧。


房坛法菜


俗话说”“过犹不及”。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足固然不好,但过度也不好。犹如饮水,适度饮水对身体有好处,但过度饮水一样可以水中毒。

房地产刚起步时,房地产提供住房,改善居住环境,同时拉动了水泥、基建、家装、家用电器等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房地产产业链长,拉动效应大,政府不会允许其下跌。其实,我想大家混淆了房地产市场的下跌和房地产市场的崩盘的区别。

社科院2019年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住房,关系国与家》主题报告,文中指出,“尽管2018年表面上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0.6左右百分点的带动贡献,但是其挤出效应已大于带动效应。也就是说,去年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已经为负。而在许多房价收入比过高的一、二线城市,楼市对消费和投资已经产生了较严重的挤出效应。”

流入房地产的资金和资源多了,那么其他产业就被削弱,房地产在带动经济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造成了其他产业的消费和投资下滑。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已经得不偿失。

“房住不炒,稳定楼市”,就是让房地产回归理性,并不是希望其崩盘,而是让其可以正向促进经济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繁荣市场。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毕竟要生活的,不仅是房地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其他产业也需要资源来维持生计。


明月照江


根据发展现状来看,房地产行业俨然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从投资、消费还是税收上来看,房地产业都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甚至,在就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房地产的经济拉动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吃、穿、住、用、行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事情。尤其以住来讲,住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可以说是其他几项的基础。因此,有些人会倾尽一生的努力去找到属于自己的住处,希望拥有那份安定。

就目前一二线城市人们的生活状况来看,住房问题仍然相对比较突出。居住问题不能解决,势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流失。此外,如果人们把绝大部分的财富投入到买房当中,势必会影响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如果长期如此的话,将会导致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反而是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房地产行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房产经济也是民生经济,不能一味发展而忽视了民生。可以说,房地产行业既是经济发展,亦是民生所系,唯有使两方面能够平衡,方能促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因此,在房地产发展的过程当中应当加强其民生属性,照顾到普通人的发展。无论是在土地开发阶段还是房产建设阶段,都应当注意到普通人的利益或者是发展权益。开发商在开发过程当中,亦可以以相应的比例转移一部分投资权益给开发地区的居民,以平衡他们相对过高的补偿预期。不仅使得自身的开发成本得以降低,更是带动了相关区域居民的发展,真真正正地做到了保障民生。

此外,保障房建设也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对加强保障房建设对调整楼市结构,促进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拉动经济的发展,更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照顾到人的发展。毕竟人的利益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房产经济不仅仅是要发展经济更要关注民生、保障民生。


南京楼市动态


房地产经济不太可能带动民生经济,房地产经济只能刺激消费,让钱流转,造就了经济泡沫。同时房地产的消费变相的降低了可支配收入,降低了消费力。只有房地产作为基础生活资料,而非投资品的时候才能改善民生经济。


尚小仙的贼船


有促进作用也有副作用,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现在很多家庭房贷占到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这种情况下就会挤压消费资金,较低消费品市场增长


邵哥说


以前是,现在把实体挤压了。


用户824363896737


房地产带动能力强,带动的产业链条比较长,有人计算过,大约有近50个产业同房地产有产业上的衔接和需求上的关联。50%以上甚至更高的农民工在房地产的建筑工地干活挣钱。房地产是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需求大户。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对就业等民生保障的的影响较大。


思之远方


可带动一定的民生经济,但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


用户8518124582079


房地产依然存在投机属性,就算经济增长,附加值也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