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口罩,一首暖诗


现在中国政府、企业、民间机构援助外国的的医疗物资上,经常会附赠一首小诗。

一箱口罩,一首暖诗

赠伊朗,用古代波斯著名诗人萨迪的诗:“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

一箱口罩,一首暖诗

赠意大利,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名言:“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

赠印度,玄奘的诗最能表达此间意境:“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


一箱口罩,一首暖诗


赠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话足够有力:“Unis nousvaincrons(团结定能胜利)”。

这些诗,有中国人写的,有出自外国人之手的,表达的意思异曲同工,可见文明差异再大,有些基本理念是一致的,比如人道主义、同舟共济。

中国人爱诗,用诗晒生活,用诗传爱憎,用诗记述历史,用诗结交朋友,优雅含蓄,展现修养和风度。

光是《春秋·左传》的故事里,《诗经》的诗就被政治家们来来回回互赠了几十次。席间一句诗念出来,双方立即心领神会,达成默契,甚至化干戈为玉帛,比讲十句话都好使。不学诗,无以言,赋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和外交能力。

唐代,要想交上好朋友,就得会作诗,诗是文人圈子里酬赠的硬通货,友情的润滑剂。孟浩然白首归隐,李白送他诗。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杜甫送他诗。元稹在雨中艰难行路,白居易送他诗。生活失意、凄风冷雨,朋友一首暖诗,赛过十壶美酒。

一箱口罩,一首暖诗


所以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下子就能打动中国人,我们骨子里的“诗基因”荡起涟漪,抚平了许多焦虑。

一面爱着诗,一面很务实,疫情来袭真刀真枪地干,执行力和动员力一点也不虚。但我们的眼里,生活不止有脚下的困难,也有“诗和远方”。诗,是面对困难时从容,优雅,淡定;远方,是看得长远。因为有诗意情怀、长远目光,我们才能在个人利益以外追求更高理想,比如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以我们会在自己困难的时候,释放最大善意,尽力援助别国、贡献全球抗疫,并提出倡议——与各国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健康领域合作,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的健康卫生水平。很诗意,也很实际。

那些只关注眼前苟且的,会怎么样?个别的都快变成丛林思维了,只盯着自己碗里的肉,“我家利益永远第一,我First”,危难临头以邻为壑、斯文扫地。这在疫无国界的今天,对解决自己的麻烦恐怕一点好处也没有。

一箱口罩,一首暖诗


当然,好诗是送朋友的,携手度过风雨,便是水晶蓝天。对那些罔顾事实甩黑锅,不尊重他人也不尊重自己的,我们就用不着以诗相待了。

外交部发言人有句话说得好:“即使科学无法暂时到达的地方,文明还会到达。”在病毒面前不失掉人类文明的体面,才能战胜疫情。(子不歇)


一箱口罩,一首暖诗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图文整合 ||许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