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线下产业”新模式 鄄城这场签约仪式办在了直播间里

开启“线上直播+线下产业”新模式 鄄城这场签约仪式办在了直播间里

开启“线上直播+线下产业”新模式 鄄城这场签约仪式办在了直播间里
开启“线上直播+线下产业”新模式 鄄城这场签约仪式办在了直播间里

大众网·海报新闻鄄城3月24日讯(记者 张迪)科学推进复工复产、全力以赴助力乡村振兴,鄄城县在严防严控把牢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正积极启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快进键”。一侧是项目签约仪式,一侧是网红直播带货,3月24日,鄄城县的这场签约仪式办在了网红直播间。

政府搭建平台,打造网红经济

“创响一批‘农字号’‘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把网红经济作成口碑经济、诚信经济,借助网络平台创新发展新模式,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菏泽市委副书记、鄄城县委书记张伦在鄄城县与北京隆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鄄城县隆娱网红学院和大舜有机果园直播基地揭牌仪式上说。

鄄城县是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特色优势鲜明。“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网红资源和经验优势,通过隆娱网红学院,定期开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培训,为鄄城培养一批新时代‘网红农民’。同时,策划鄄城农产品从种植、田间管理、采摘、分拣、包装、发货等全链条的短视频录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北京隆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祁隆介绍。

3月24日上午,鄄城县人民政府与北京隆娱文化传媒公司现场签约,通过搭建“线上直播+线下产业”的平台,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互联互动,新兴业态与传统业态相辅相成,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我们鄄城的特色产品,现在下单,当天就可以发货。”“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这么多种类的牡丹制品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签约现场,16家参展企业一字排开,桌上摆满了企业农特产品,十余名主播现场直播卖货,所售商品均在现场发货,活动现场忙碌而有序。据悉,截至上午10时30分,现场共售出产品5239单。

“线上直播+线下产业”,推动脱贫攻坚

多年来,鄄城县农产品销售大多数以“线下”销售为主,导致一大批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批发商、零售商减少,鄄城县部分农产品销售遇到难题。

近日,鄄城县左营乡蒋寨村冬暖式蔬菜大棚扶贫基地的蔬菜到了收获的季节,但是受疫情影响,出现蔬菜滞销难题。“线下”销售有难度,“线上”销售有办法。鄄城县审计局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第一时间联系网络销售平台——最美樱桃吃客群网络平台,帮助菜农打开销路、解决销售难题。“我们及时与蒋寨村蔬菜大棚扶贫基地联系,经过在网上推广,一天能销售两千斤左右蔬菜。”平台负责人史庆泉说。

在鄄城县,左营乡扶贫大棚的情况并非个例。疫情期间,鄄城县通过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协作发力,硬核带货各类农产品15吨左右,电商服务站帮助32家企业复工复产,有效缓解了疫情冲击。

鄄城县创新打造“线上直播+线下产业”新模式,通过培育一批懂网络、会直播、能线上销售的“网红”农民,大力发展“网红经济”,推动农特产品上行,畅通鄄城县优质农产品及特色产品销售渠道。

“我们通过搭建‘线上直播+线下产业’平台,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互联互动,新兴业态与传统业态相辅相成,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鄄城县委副书记赵海林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鄄城近年来电商发展迅速,全县电商企业达到1500余家,个人网店1.8万余个,培育淘宝村18个、淘宝镇3个,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带动创新创业的新平台。同时,鄄城被评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省级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智慧外贸先锋县域,为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