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校都用多媒體教學,它有沒有什麼不良影響?

紅紅太狼的平底鍋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一名高校教師,回想下這幾年的教學生涯,剛一開始給學生上課時採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比較多,後來逐漸更多的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如果哪天停電了或者教室電腦壞了用不了,我估計上課還有一些不適應,因為現在已經逐漸習慣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當然即使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該寫的板書還要去寫,不能一堂課靠ppt上到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這個我就不多說了,您提的問題是關於“多媒體教學的弊端”,接下來結合我自身的教學經驗來談幾點看法。

1、 從教師角度來說,不能過於誇大多媒體教學作用而完全依賴它

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會有一些優勢,如:可以使我們的授課內容更加形象和生動,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能省去一些不必要板書的時間。但我們也不能過於誇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而完全依賴它。縱觀我們的課堂,尤其是在高校,幾乎所有的課堂授課模式都是用ppt教學,但我們還是要注意一點:該板書的內容是少不了的,不能純粹依賴多媒體,有些推演、計算性的內容只有通過板書的形式講解起來學生才能容易接受和理解,依靠像放電影一樣把所有公式打在ppt上課堂上一閃而過對學生學習來說效果是不太大的。

多媒體輔助教學,注意是輔助教學,而不是完全依賴它,更不能說沒有ppt一個老師就上不了課。

2、從學生角度來說,多媒體教學可能讓不少學生不重視記課堂筆記

對學生來說,課堂上跟著老師的思路並不時記一些課堂筆記是非常重要的,記的同時也是思考的過程,對於我們理解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是非常關鍵的。但有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少學生可能就不太重視記課堂筆記了,心想著“反正老師的課件都會發給我們,課堂上就啥也不用記了”,還有些大學生課堂上喜歡拍老師的課件。總的來說,不少同學就沒有了課堂上記筆記的習慣,這點對於理解所學內容實際上效果是不太好的。

3、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多媒體教學

在選擇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時候,老師們應該想一想我這門課是否適合用多媒體教學?有些課程,比方說數學,涉及大量推演和計算性內容,採用多媒體教學是否真的適合?可能未必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些知識。所以我們要根據課程特點,對於一些理工科課程,涉及大量計算和推演性內容,可能採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更加適合學生吸收。即使對於其他適合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也不能說課堂上就沒有板書,該板書的內容還是要寫,不能全靠ppt。

4、小結

好,簡單總結下我的觀點。多媒體教學模式對於老師來講可能會導致老師們過於依賴該種教學模式,對於學生們來說在課堂上可能就不能養成記筆記的習慣,所以我們要根據課程內容和性質,選擇是否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同時在授課過程中還是要適當板書,不能完全依靠ppt。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大家贊同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一名高校教師,喜歡請關注我。我會定期發表對教育相關問題觀點並分享財會類考證、自考有關知識,期待與大家共同交流。


一直在路上的財會老師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因為在疫情期間學校還是說去補習,都一般是網上教育。不良影響肯定是有的。就拿我身邊的人來說。首先對孩子的視力不好。一天到晚對著手機或者說是電腦。孩子正在長身體的階段。肯定是有影響的。然後,如果說孩子比較自覺還好。很多孩子藉機拿到了父母的手機或者電腦。沒有自覺性偷偷的玩遊戲。刷抖音。玩得不亦樂乎。造成了好學生成績沒什麼影響,差一點的就越來越差。

而且有些學生特別的聰明。他就點開那個直播課。然後自己玩兒。有沒有聽進去,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很多老師的話就要求家長陪同。可是現在很多都已經復工了。家長根本沒時間。老人又懂不起。所以說弊端還是蠻多的。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公務員小課堂


你好,我是 ,一名80後的信息技術教師,除了教學還要管理維護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下面從我工作中來談談多媒體教學的缺點吧。


總的來說:多媒體教學的不良影響主要體現在創新與實踐兩方面。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化教學媒體來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從教師方面來看

1.過分依賴多媒體設備。

因為我負責管理和維護,所以經常會接到老師的報修電話,說電腦突然黑屏了,請馬上過去修一下,否則她上不了課。我過去一看,這位老師就在教室裡乾等著,在我修的過程中,就讓學生做作業。有時候是小問題,一會能解決;有時候一時半會好不了,這節課就浪費了。這樣的情況很常見,本質上反映出一些老師過分的依賴多媒體設備。

2.減少了獨立思考的機會。

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本應是輔助的一種手段,但是過分的使用,也就導致教師的備課資源大多在網絡上下載。尤其是數理化這類的科目,一些實驗都是直接從網絡上下載視頻讓學生看一看就結束了。更有甚者,直接拿來主義,整篇整篇教案的照搬。如此,不思考,不會有自己的見解,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

從學生方面來看

1.學生視力下降。

研究表明:熒光屏的電磁破波輻射是導致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學生注意力被分散。

最近學校的老師都來反應網絡彈窗,太影響上課了。是的,原本平靜的課堂突然一陣喧譁,老師再回頭一看屏幕,這不雅的廣告。學生的注意力瞬間被分走了,又得花很長時間才能集中起來。

那麼關掉網絡,單純的演示PPT,難道就可以了嗎?並不是!在教師製作PPT時,選擇的模板、動畫,或者排版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跑偏。

3.缺乏實踐

這點和老師是同樣的。因為有了快捷的實驗視頻,學生們動手的機會就少了。可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連實踐都沒有,更不可能會有創新了。

結束語

多媒體教學不能取代傳統教學,說白了,它只能是一種手段。教學最後靠的還是智慧。真心懷念小時候的老師,一本書一隻粉筆,能帶著你侃一節課,讓你聽得津津有味。


熊寶老師


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一種教學手段,很多學校都已經普及了。針對於利用多媒體這種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來上課。有什麼不良的影響?我個人認為,它的優點是很多的。具體要說它有什麼不良的影響的話,從我的實際工作中來講,我覺得有兩個方面。

第一 從教師的層面來講,大多數老師利用PPT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很大程度上幫助了老師更有效的講授知識點。但是有些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會完全地依賴於PPT,就是有些老師一上課,把U盤一插到電腦上,把PPT打開,然後就照著PPT念,一節課下來從PPT的第1頁唸到最後一頁,那就完了。一節課45分鐘,老師念個20頁PPT就完了。在這些老師的授課過程中,完全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講解,PPT上怎麼寫的,就照著怎麼念。甚至有些老師一個PPT可以用幾年,去年用了,今年還在用,完全沒有知識的更新。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是學不到知識的。不同階段的老師在上不同的課程,課程的內容知識點只是理論性的東西,老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把知識點進行展開,要加入個人的看法,個人的觀點,要把問題講透徹,不同的課程,還有它的特殊性。你比如說,大學裡面的思政課,一個水平高的老師不光是要把思政的理論知識講透徹,更重要的是要有課堂思政,也就是老師的任務,你不光是要學生掌握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為人,處事人品以及精神層面培養,那些照著PPT就可以上一節課,兩節課的老師是不可能有課堂思政,這是針對於某些部分的老師授課過程中的一些不好的方面。

從學生層面來講,學生接受知識的這個層面來講,單靠一個PPT。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授課老師必須以PPT作為載體,再加入個人的對知識的理解,再把知識點傳授給學生,才會達到相應的效果。現在的學生都是手機控。很多學生一上課,只要老師把PPT打開,他就用手機拍,然後就不管了,自認為是可以下課去看手機,看PPT的內容,實際上學生下課以後有多少人又會去翻PPT來,來複習知識點的呢,很少。如果一節課完全依靠於PPT來吸引學生來引起學生的興趣的話,那完全是不行的。

總之,Ppt是作為一種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它只能是能夠幫助我們把一堂課講好,但真正一堂課要上好要讓學生能接受,最重要的還是教師本身教師,你要在課堂上發揮你真正的水平,結合PPT的內容展開來講述各個知識點 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對你的課堂教學才感興趣,這樣的互動式教學才是一堂好的授課。


輔導員代斌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高科技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地用到了教學中去,以前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這樣標配的教學設備早已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先進的教學儀器,現在每個教室裡面都安上了多媒體設備,這極大地方便了孩子的學習、老師的講課,使課堂變得有聲有色,學生的學習也變得積極有趣,效率也大大增加。但是任何一種事物都有兩面性,它的優點大家可以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缺陷,

一是過多的依賴多媒體,時間長了容易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上課成了學生和機器的互動,沒有了課堂的靈魂。二是影響孩子的視力。


梅講成語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多媒體教學有利也有弊。結合我的教學工作經歷,談談我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

首先,談談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第一,多媒體教學內容豐富,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能夠把傳統教學過程中很難表達的內容用電腦形象生動的表達出來,更容易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多媒體教學課堂信息量大,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能把知識更多、更快的傳授給學生。同時還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利用多媒體可以簡化教學程序,加快教學節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彌補教師自身不足,有助於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視頻、圖片、聲音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加輕鬆。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孩子們的外部刺激,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能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其次,談談多媒體教學的缺點。

第一,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很難發揮。過多依賴多媒體課件會使教師學生之間失去互動性,難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二,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重點不突出。多媒體教學上課速度快,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思考和分析的時間,對知識一知半解,無法跟上課堂進度,只能被動的接受內容,導致學習效果欠佳。

第三,部分課件設置不合理。在製作課件的時候,部分教師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製作出不必要的動畫、聲音和圖片,結果本末倒置,課堂學習效果也大大降低。

最後,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優缺點,我想說的是作為老師應該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揚長避短,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多媒體教學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中高考數理化


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轟轟烈烈,學校的多媒體教學也越來越普遍。如果一個老師不會用多媒體教學彷彿就不是一個不合格的教師,上級部門對教師的考核也以能否用多媒體教學作為主要依據。殊不知,多媒體教學也有諸多不良的影響:

首先是不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多媒體教學信息量雖然很大,但大量的信息鋪天蓋地不利於學生對重點知識的學習,學生知識的掌握除了多學習知識外更重要的是知識的精。相反傳統的教學在這方面更具有優勢。

其次是不利於學生學習的精力集中。多媒體教學為了吸引學生,大量的課件從聲、光、電、視等各方面無所不用其極,這些東西的應用對課堂的活躍必不可少,但也極大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

不利於教師專業的發展。由於多媒體無限地衍接互聯網,雖然方便了教師的知識查找,但更不益於教師知識的積累,現在許多老師也是根本不讀書,這對他們專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老宋2813


1、教師從網上下載課件,不加修改直接給學生演示,下載的課件內容不符合學習的學情,背課不充分。

2、經驗不足的老師會受多媒體的束縛,如果課件上預設A,學生談到C,老師就很尷尬了,因為老師必須按課件順序來上課,不然下一步就亂套了。

3、利用多媒體進行上課,板書相對來說就會變得很少,講授過程中的一些公式、定理會隨著大屏幕的翻動而消失,在解題時不利於學生理解,從而不利於理解教學的內容。

當然也有優點,應該把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你覺得呢?[害羞]



語文大本營


教育的關鍵在於反饋。掌握一個知識的分三步,輸入、輸出和反饋。

輸入,指的是知識的吸收。可以通過自己閱讀,老師講授,網絡查詢,多媒體播放等多種形式。總之,一句話,向大腦輸入知識。在當代,知識的獲取已經不是難事。而採用多媒體教學,只是現代教育中的一個辦法。

輸出,指的是知識的作用。可以通過考試考察,實驗驗證,社會實踐。其中,做卷子考試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

反饋,指的是在知識輸出後,你得到了肯定或否定的評價。這個才是現代教育中最不容易做到的環節,但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它決定了你是否能最快最好的掌握一個知識。

嬰兒學語言,父母一遍遍不厭其煩的糾正發音。孩子取得反饋,用短時間就能學會一門語言。

古代孔子教學,弟子和老師吃住一起,孔子能夠因材施教,弟子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得到老師的不同反饋,因此能夠快速成長,很多成為名士。

現代教育,採用多媒體教學,好處在於可以批量傳授知識,弊端在於反饋做的不足。

當今,知識的輸入不是難事,互聯網上鋪天蓋地。但獲取知識進行輸出後,是否能夠得到好的反饋,才是教育的關鍵,是否採用多媒體只是教育中最不重要的一環。


不動腦英語


首先,我們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的方便性與快速性,在傳授知識時,尤其是小年齡段孩子,通過一些趣味視頻輔助,或是音效等,讓孩子會非常感興趣,投入其中。

另外,不良影響也是存在的,比如:

1.針對教師:教師備課不夠認真,仔細,會直接把課件拷貝教室電腦上,等上課時才匆忙一看,大多會出現跟讀課件文字,並沒有很有效傳達孩子們,所以對於教師教學能力並沒有很深入提高。

2.針對教師:過多的多媒體教學,教師的三筆兩畫能力也在逐步退化,黑板上的板書文字能力也退化,影響教師個人素質,所以適當的引用多媒體,對於學校教學是有一定益處的,如果過度使用這種方式,也只能帶來更多害處。


3.針對學生:過多的多媒體投放,孩子們長時間盯著屏幕看,只會影響視力,而且注意力也慢慢不集中,沒有巧妙互動的話,孩子會慢慢失去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