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市場眾生相:換房計劃打亂 中介焦慮無法帶看


  為了換套孩子上學更近的房子,木木(化名)去年11月賣掉了北京朝陽公園附近的房子,按照原計劃,現在這個時間點他已經簽好一套滿意的二手房。但是一場疫情,讓他所有的盤算都不得不後延。

  小宮(化名)則意外地在3月賣掉了她位於北京新街口的房子,買家是疫情前來看過房子,總價只比掛牌價略低一點點,看得出買家很著急。

  傳統的“3月小陽春”已過去2/3,房產經紀人周弘(化名)春節後還沒有線下帶看過一次,所有和潛在客戶、業主的溝通都通過微信進行。周弘說,“這在以往不可想象”。除了等待,似乎沒有別的辦法。

  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冰凍”了二手房市場,市場裡的每一個人,不得不迎接猝然的改變。  


疫情下市場眾生相:換房計劃打亂 中介焦慮無法帶看


  疫情下成交“冰凍” 換房者賣了舊房卻無法買新房

  去年11月,木木賣掉了北京朝陽公園附近的一套房子,“孩子在東城上學,想換個近一點的。”下一套房子,木木屬意的地段在工體、朝陽門附近。新冠肺炎疫情前,他“勘察”了三里屯的首開幸福廣場和朝陽門旁的一個小區,都不太滿意,比如朝陽門的小區屬老舊小區,沒地兒停車,“有點不敢買”。

  朝陽公園這套房子是600多萬總價賣出的。一眨眼,4個月過去了,賣房款的最後一筆錢上週也打到了木木賬上,可惜攥著這筆錢,卻沒地兒花——疫情當前,下一套房什麼時候能買上,變得遙遙無期。

  按木木原來的計劃,錢一到賬,就趕快把下一套房買了,接下來就是裝修房子,散半年味兒,今年秋天就能喜遷新居。“如果沒有疫情,我應該已經簽了,但現在夠嗆了。”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木木隔三岔五沒事兒就看的那家房產平臺,關注的所有小區都沒再更新了,一套新房源都沒有,翻一翻,成交也都是0。就連以前老“騷擾”他、不停發戶型的中介,最近都不吱聲了,全消停了。“感覺真的是‘冰凍’了。”木木說。

  北京市住建委數據顯示,2020年2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籤僅3629套,環比下降58%,同比下降40%。中原地產數據顯示,3月1日-17日,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籤3567套,2019年同期這個數字是6971套,網籤跌幅達49%,實際市場跌幅在60%以上(網籤數據相對於市場真實成交情況有所滯後)。

  “幫我找房的房產經紀人是外地的,到現在都沒回京呢。保守估計,5月份才能重啟(市場)吧,等整個系統都正常運轉起來,至少得等到夏天才能買房了。現在就是等著,另外,也有點期待疫情後的房價是不是能降點。”木木預判道。

  作為現在有房住的人,木木心裡不慌,但這個市場裡有些人的心態沒他好。木木說,去年買了他房子的那對小夫妻,最近就覺得“虧了”。“小區封了,沒法裝修,沒法搬家,加上總有買貴了的念頭,他們覺得挺冤枉,很後悔。”

  線下帶看幾近停滯 中介憂心:不實地看房,誰敢買?

  北京南城某區域的房產經紀人周弘今年春節沒有回老家,儘管如此,待在北京似乎也無“用武之地”。如果沒有疫情,正月初八他就要回到門店上班,線下帶看是房產中介的“日常”,往年,從春節後到現在他應該已經帶看了N多套房子。

  但現實是,春節後至今,周弘沒有線下帶看過一次,“這在以往,是無法想象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小區嚴格封閉,出入查身份證、查出入卡。周弘所知道的本區域僅有的幾次線下帶看,是因為經紀人就租住在買家和業主所住的小區裡,徵得業主同意後,實現不出小區的帶看。而這種小區內部的換房,實屬個例。

  線下帶看基本停滯的同時,周弘的線上工作一天也沒有停。3月初開始,成交漸有復甦,作為房源維護人,他隔三岔五給業主反饋信息,比如“本區域的某某小區成交了一套大三居,您的房子我們也在積極推薦”等等。同時給潛在購房客戶推薦房源,線上VR帶看。

  周弘不知道“進不去小區”的狀況還要延續到何時。對於北京市住建委3月15日發佈的“每小區可有一名業務員進入帶看”的新規,周弘表示,他所在的門店還沒接到具體信息,不知道下一步如何操作。“現在還是VR線上看房為主,線下基本上還看不了。但是不實地看房,誰敢買呢?”

  “如果說新房銷售還能通過網上營銷和創新手法實現提前認購,但二手房的成交卻著實無法擺脫線下看房和選房環節。”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說,二手房的房齡、室內裝修、公共配套都需要通過線下看房才能實地瞭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區封閉,造成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迅猛下滑。“目前看,3月份也會保持同比大幅下滑。”

  對於北京市住建委的帶看新規,郭毅認為,拉動成交的作用有限。她表示,帶看新規限定了單個社區能帶看的人員數量,也就限定了客戶看房的頻次。從客戶看房的週期而言,中介帶看五套至八套,才有可能實現一套成交。事實上,成交通常需要經過前期較長時間的帶看和選房過程,一旦限制了中介帶看人數,一天帶看的數量和客戶量有限,即使能拉動前期客戶轉化成交,轉化比例也會非常低。

  “進入3月,雖說看房人群在回升,但如果缺少線下帶看環節,並不能實現真實的成交。”郭毅認為,需求雖然在升溫,但轉化為實際的成交和簽約數據,需要漫長的週期。而缺少線下帶看環節,會讓週期無限延長。“3月成交肯定還是處在冰凍狀態。什麼時候社區的封閉情況有明顯好轉,才有可能促進成交量的攀升。”

  市場出現復甦跡象 業內稱“全面回暖為時尚早”

  即便如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二手房市場仍有成交單,因為具有稀缺價值的好房子從來不愁賣,也總有人急著用房。北京的核心地段房子,在任何時期都是“物以稀為貴”。

  除了在中介掛牌外,北京姑娘小宮自去年12月起也開始在微博賣房。她這套房子位於新街口,挨著地鐵4號線新街口站和2號線積水潭站,隔壁就是積水潭醫院,又是西城學區房。既然房子不愁賣,小宮就想幹脆和中介比一比,誰先把房子成功賣出去。

  微博發出去後,來了三個人,和她約好了年後來看房。沒料想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沒人敢出門了,也沒人敢讓陌生人上門。

  沒想到的是,3月的一天,中介給小宮打電話,說有優質客戶有意向購買,也不用看房,就想催著趕緊籤合同。因為價格挺滿意,只比掛牌價低了一點點,雙方很快成交。

  小宮告訴新京報記者,“買主是挺久前來看過房子的,很喜歡我家房子。這次我也不知道對方為什麼這麼急就拍錢了。時間隔得太久了,我都已經想不起這位買主的相貌了。”

  中介是對市場最靈敏的。相比2月的“冰凍”,周弘感覺,隨著3月春暖花開,“冰凍”稍稍“裂開”了一點。2月,他所在的區域僅成交了1套房,3月到現在,已成交8套。“基本是本區域換房,改善為主,比如小兩居換成鄰近小區的大三居,好幾套成交都是為了孩子上學。”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好轉,的確有一些購房者入市了,包括剛需和疫情期間對住宅改善有需求的購房者。相比疫情較重的2月份,最近的成交有明顯增加。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3月上半月,全國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成交相比2月有明顯復甦,網籤量平均上漲了40%,但同比依然下調了20%以上。特別是一線城市,網籤同比下調了25%。

  “現在的市場遠遠談不上升溫,最多隻是復甦。整體看,全國樓市平均到訪和市場成交量相比去年3月同期,不及一半。市場還處於逐漸恢復中,南方城市相比北方城市更早復甦,跌幅也比北方城市低一些。”張大偉說。

  郭毅認為,未來疫情全面緩解,社區不再隔離之時,二手房市場必定會迎來一波反彈成交。“二手房市場本身有剛需人群,同時購買新房的人也需要賣舊買新,兩者都會促使二手房市場出現成交量的反彈。但這個節點還是以疫情全面緩解為判斷標誌。目前來看,二手房市場並未實現全面回暖。”

  在張大偉看來,二手房市場能否回暖,除了看疫情緩解情況,也要看相關政策。目前政策沒有明顯的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很難全面回暖。對於疫情後的房價走勢,張大偉認為,房價下調的可能性要高於房價上漲的可能性。

  新京報記者 王海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