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務員到交易員,他的故事令人動容

最近趁著疫情稍許退散,小貝赴了幾個私募大佬的飯局,席間大佬們談到各自的得力干將,發現有一人的經歷頗為傳奇:他做過精工、餐廳收銀員,臨近30歲才成為證券交易員,而經過一番刻苦的訓練,已然成為交易團隊中的佼佼者。

小貝自告奮勇去採訪了這位交易員,驚訝地發現,他一點都不像印象中”一秒鐘幾十萬元上下“的交易員那麼霸氣自信,而是樸實、低調、謹慎,甚至還帶有一絲羞澀。與他的交談中,小貝收穫不少。

從服務員到交易員,他的故事令人動容

下面就是訪談的全部內容,視頻還沒有剪輯出來,先獻上文字版以饗各位粉絲。




Q:你是從事什麼職業的?

A:我是任職於某私募基金的一名股票交易員。


Q:那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告訴我:交易員到底是做什麼的?

A:我的工作其實就是做(A股)股票的差價交易。


Q:做哪些股票呢?這個是由你自己選擇的嗎?

A:具體的股票組合、包括額度,會由基金公司分配給每一個交易員,這個我們不能選擇,只能接受。我們在分配到一定的股票之後,抓住每天的價格波動進行差價交易就可以了。


Q:在交易中你們有多大的決定權?

A:這個因人而異吧,基本上分配好了股票和交易額度之後,每個人都是各自為戰、見機行事的,沒有一定之規。基本的規矩只有一個,就是當天建立的倉位,無論是多倉還是空倉,當天收盤前必須平掉,不能隔夜。


Q:一般人都認為,交易員的收入非常高,事實上是這樣嗎?

A:……這個麼,要根據具體情況,如果你手上的股票現在正好是市場炒作的熱點,那你這一段的收入就會高一點。


Q:你這是一個“打太極”式的回答,那我現在問得更直接一點:在過去一年裡,你收入最可觀的時候,一個月能掙到多少錢。

A:額,還是不說了吧


Q:那行情最差的時候呢?

A:行情最差的時候就沒有業績,只拿基本工資,不過一年裡這種極端情況大概就一兩個月。


Q:那你們提成比例可以說嗎?

A:我們資深交易員也就拿20到22%的提成


Q:我們現在一直在討論賺錢的事,但有一點很重要:股票交易難道沒有風險嗎?你們不會虧錢嗎?

A:幾乎不會虧損。


Q:你這個回答有點顛覆了我的認知。大家都知道“股市有風險“,而且風險很大,你是怎麼有自信說你幾乎不會虧損呢?

A:首先我們的制度是:我們交易員不負責選股,選股和戰略性的倉位調整是基金經理來決定的。我們分配到一隻股票,它確實可能會下跌,比如在一個月裡從10元跌到8元多,但是除非它是直接兩個一字板砸下來,一般來講下跌也會有個過程,這個過程中價格也是會有波動起伏的,我們只要抓住這些波動起伏、做好差價交易就行了。


Q:請你不要回避我的問題:做差價交易就一定不會虧嗎?

A:在個別交易日裡可能會出現虧損。如果你抽查我一天兩天的業績,有可能是虧的;但是隻要你觀察的樣本量足夠大,比如說在一個月以上,那總體虧損的概率就是極小的。我們不追求每天都能盈利,我們只是通過嚴格的止盈和止損來控制損益比,只要盈利的時間大於虧損的時間,或者說盈利的幅度大於虧損的幅度,那麼這個交易機制就是有效、正向的。


Q:聽你說起來好像做交易很簡單,那麼是不是人人都能成為交易員呢?

A:我們交易員在每個交易日的4個小時裡要保證精力的高度集中,對於出場點、進場點的把握,要求很高,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Q:我一直覺得證券交易是專業度極高的領域,但是你好像不是金融專業出身吧?

A:對,我大學學的是國際貿易。


Q:你們會學金融,或是宏觀經濟、微觀經濟之類的課程嗎?

A:會稍微進行一些瞭解,不是主要課程。


Q:那你大學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對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幫助大嗎?

A:其實……沒有什麼幫助,不太搭邊。


Q:介紹一下你的大學吧。

A:我畢業於廣西民族大學,在南寧。


Q:是985還是211呢?

A:不是,只能說在地方上還算過得去,口碑也還行,放在全國的範圍裡去比較的話可能就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學。


Q:那你畢業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呢?

A:當時就是想去廣東,想去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就進了一家主要出口歐美的電子錶廠,做一些跟精密儀器相關的事情。


Q:去做技術工作了?

A:對,這個工作其實沒什麼特別的門檻,只要你肯學就行了。


Q:那你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出現在什麼時候?

A:其實我一直對股票方面比較感興趣,然後2015年中國經歷了一波大牛市,我也拿出不多的積蓄參與其中,最後利潤基本上全都回吐了,整個人很懵,但是又覺得很神奇。然後就開始在各種投資論壇上找資料學習,到2016年,我在雪球上關注了我現在的老闆,我讀了他分享的自己在投資方面的經驗和心得,深感佩服,就想去上海跟他學習。然後當時他正好在做一個實業項目,開創了一家快餐店,我就去幫他打工。


Q:又變成服務生了?

A:對,就是在餐廳裡收銀、端盤子、打掃衛生……


Q: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A:呃,就像我大學畢業時一樣,覺得大城市肯定比小城市好,那上海作為金融大都市,肯定比廣州更好,機會更多,不管做什麼,我先要在這裡紮下根來,當時的想法就這麼單純。


Q:這段服務生的經歷持續了多久?

A:這個快餐店的經歷因為一些原因(倒閉)很快就結束了,後來來過店裡的老闆的一個粉絲開了個了另一家飲品店請我去當儲備店長,前後加起來大概一年左右。


Q:你付出這一年的時間,得到了什麼?

A:其實當時的想法真的很單純,我覺得上海這樣的城市有很多機會,我一定要留在這裡,再艱苦也無所謂。期間發生了很多糗事,有一次我收銀的時候,來了一大家子人,在我面前搶著買單、推推搡搡的,最後給了我一張一百元,我看都沒看就收了。後來對賬的時候老闆對我說這張紙幣是假的,我當時就懵了,我覺得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人民素質應該很高啊,怎麼還會用假幣呢?我當時根本就沒朝那個方向去想。


Q:等你真正加入這個行業已經是2017年的事了吧?

A:當時第二個老闆的項目也因一些原因不做了,我又失業了,鼓起勇氣打電話給第一個老闆,告訴他我想試試當交易員,第一個老闆就推薦我去面了一家專業基金公司,也是另一個雪球大V的項目,但是那家公司是要筆試的,要做很多邏輯題,而我沒有及格,就被刷掉了。然後又過了半年,第一個老闆也要開基金公司了,我也是從雪球上獲知的,後面去面試是2018年了。


Q:從加入這個行業,到確定自己能做下來,這中間過了多久?

A:大概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們最初是以培訓生的身份進入公司,一個班大概十幾個人,有一個老師來給大家上課,從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開始講起。


Q:在你們這一屆“同學”當中,你覺得你的資質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排名?

A:倒數前三吧,倒數第一也很可能。“同學”們有的學歷很高,有的反應非常敏捷,有的是在交易方面有一定經驗的,只有我是白紙一張,而且學東西也比別人慢。


Q:你們有末位淘汰制嗎,你這樣不會被淘汰掉嗎?

A:大概是運氣好吧,然後我自己也還是挺努力的,每天覆盤我都是留到最後一個才走,比別人多花了一點時間。


Q:從剛剛開始學習,做模擬盤,到公司考核通過,開始真金白銀的交易,你這個“練習生”的過程大概總共有多長時間?

A:2—3個月吧,當然正式開始操作後的額度也是很低的,至少要半年之後,表現穩定了,才會慢慢給上去。


Q:在同樣這段時間裡,你的那些“同學”,也就是你說的比你聰明、比你有經驗的交易員,他們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A:我感覺吧,他們思路一般都特別活躍,看的資料也多,然後呢也有自己的知識體系,操盤的時候往往會加入很多自己主觀上的判斷,我就比較規矩一點,就嚴格按照老師講的方法去做,按部就班嘛,太複雜了我也不會。我覺得我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是把基礎給打好了。


Q:這聽上去未免也太簡單了?照著講義低買高賣就可以了,關鍵的問題在於:你們是怎麼判斷高低的呢?

A:很多因素吧,主要看標的的成交量、在特定時間的走向與趨勢,然後結合市場的整體氛圍怎麼樣……


Q:我們再讓問題具體一點:怎麼樣可以判斷一隻股票會漲到或者跌到什麼程度?

A:一隻股票每天會有很多次的價格波動,但是我們要等到概率最大的時候,也就是波動幅度最大的時候。比如說漲停的股票,除了那種直接拉一字板的,大多數股票在封漲停前還是會有一個過程的,尤其是體現在成交量的變化上,通過分析這些過程,我們能得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Q:有發生過判斷錯誤,從而導致虧損的情況嗎?

A:這個當然也有,有時候突然有一個大買盤出現,你以為是機會然後跟進了,結果發現就沒有下文了,甚至也有可能個股走勢出來的時候突然碰上大盤跳水,你剛進去直接就掉頭向下了。這種情況我們一般第一反應是及時止損,而且這種情況也不是每天都會發生。


Q:有很多人說你們的工作非常緊張,也有人說你們很輕鬆,每年有額外的許多假期,關鍵是每天下午三點收盤你們就下班了。事實是怎麼樣的?

A:其實我們的工作強度還是非常大的,看上去我們每天的交易時間是9點到3點,但我們收盤後還是要覆盤的,然後每天要寫日誌。


Q:我問一個很敏感的問題:當你們在看盤的時候發現一個很不錯的交易機會的時候,會不會用自己私人的賬戶去操作一下?有沒有這樣的誘惑存在?

A:這個並沒有,我們上班盯盤還是比較緊張的,顧不上來。我們的交易都是快進快出,具體到每一筆,其實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且就算有,比如一隻股票現在漲了5%,我確信它要衝漲停,然後我自己買進去了,可是我今天拋不掉啊,我要等到明天開盤,萬一一個低開直接把我套了呢?給公司操盤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公司持股是有很多底倉的,所以我們今天開的倉今天基本上都可以平掉,鎖定收益。我自己做的話可沒有這個本錢啊!


Q:從入行到現在,你覺得自己算是幸運的嗎?

A:非常非常幸運。


Q:現在跟同事交流還會讓你感到有壓力嗎?

A:還是會有,我們這個行業就是以績效論英雄的,有時候同事做得出色,而你表現平平,那就不免會焦慮。有時候你運氣很好,這個月業績很不錯,但是你一想到下個月可能就做不出這樣的成績,也是會有危機感。


Q:剛才也說了,你們其實是同一個老師,同一套教材培訓出來的,那你們在交易的時候怎麼體現出個人風格呢?

A:每個人的領悟也不同,執行力也不同,導致了結果輸出之後還是有差別。比如說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不同,出現浮虧的時候,有的人馬上就會止損,但是有的人可能就會選擇稍扛一下,說不定就是扛了這一下等到了反彈,得到了不錯的收益,但也可能就是出現了比別人更大的虧損。


Q:那你的個人風格是屬於怎樣的?

A:中性偏保守吧。


Q:你現在也已經走進三十歲的行列了,如果你現在回到大學時代,或是遇到一個跟當年的你很像的年輕人,也有一個成為交易員的夢想,你會對他提出什麼建議呢?

A:其實你真的想做的話,只要夠勤奮,夠努力,就可以。


Q:交易員這個行業也是個人員流動很大的行業,你應該也經歷了很多同事的離開,你覺得那些在這一行失敗的同事,他們有什麼共性嗎?

A:我覺得主要還是看能不能堅持吧,有時候大市不好,像2018年那種行情,連續好幾個月的單邊下跌,一路跌,公司也遇到了很大的壓力,被迫減倉,導致每個人的交易份額減少,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收入了,這真的是很難熬的一個體驗,很多人就在這個節點上退出了,去做別的工作了。其實並不是說他們能力不行,如果他們能挺過來的話,說不定現在也能做得不錯。


Q:那你又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呢?

A:我嘛其實沒什麼物質上的追求,住也住在員工宿舍,沒有房租的壓力,每個月的錢夠吃飽就行。我能入這一行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也比別人更珍惜這個機會。而且我有一個很堅定的信念:這一切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未來一定會見到雲開霧散的時候。


Q:你覺得你在交易員這一行還能做多久?

A:做交易員肯定是越年輕越好,像我的年紀已經屬於偏大了,我想可能最多再做三五年吧,畢竟這行工作強度太大了,神經總是繃得很緊,我們最好的幾個交易員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年輕的話還能扛一下,隨著年齡的上升肯定還是要退下來。希望在這之前能夠賺到足夠的錢,能夠支持自己開展一份相對輕鬆而又喜歡的事業吧。



結語

在跟這位”大器晚成“的交易員聊天的過程中,小貝總是聯想到《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雖然天資平平,但經過後天的刻苦努力,再加上名師提點,終成一代高手。

如果你也夢想成為一名交易員,希望你能從他的成功經驗中覓得入門的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