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不劝酒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酒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活跃在人们的日常交往和商务活动中,成为社交关系的催化剂和粘稠剂,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酒局更是成为了商务人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凡酒局,无论你是南方北方,酒量大还是酒量小,都必然有劝酒的习俗。有趣生动的劝酒令将气氛点燃,“感情深,一口闷”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劝酒词。会劝酒的人显得如鱼得水,颇受欢迎。

但是也有一些人,敬酒有度,从不劝酒。一旦发现对方身体不适或情绪不对,甚至还帮忙挡酒,看起来和酒局格格不入。事实却是,这类人才是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人。

那些从不劝酒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从不劝酒的人,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长期从事销售行业的人都知道,酒局应酬是完全不可避免的,有时候为了一个几十万的大单,甚至喝出胃出血。这种畸形的酒局文化,少不得那些热衷于劝酒的人的功劳。

一个从不劝酒的人,也许曾因不好拒绝别人的热情,而喝得烂醉如泥;也许曾年少轻狂,热情劝酒后被朋友拉进了黑名单。

但是正因为受过劝酒的苦,才懂得推己及人的重要性,才明白己所不欲的,也不能强加于人。而一个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人,自然也能获得别人的好感与尊重。

那些从不劝酒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从不劝酒的人,都有自己的原则。

酒局上时常有一开始就说,今天不能喝酒的人,原因可能是要开车,或者待会还有事情要处理。但是最后却经不得别人的劝说,慢慢融入酒局喝高了。这种人往往做事犹豫不决,立场也是风吹两边倒,不值得深交。

而一个不劝别人酒的人,也能明确拒绝别人的劝酒。他们知道礼貌的拒绝并不会伤到彼此的感情,更清楚一个值得交往的人,不会死缠烂打。这种人做事坚定,有自己的原则和方向,事业的发展即使不是一帆风顺,也必定大器晚成。

那些从不劝酒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从不劝酒的人,都更具有责任感

因为劝酒饮酒过度,喝出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更甚者喝出人命,闹到法院。毫无节制的劝别人喝酒的人,说草芥人命也不为过。如果你遇到这种人,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而一个不劝别人酒的人,明白凡事有度,尊重别人的意愿、健康及生命,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人,往往具有很高的责任感,值得深交。

那些从不劝酒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保持一个和谐友好的酒局环境,应当成为不成文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自己做起,不劝酒,不滥饮。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就是对家人的幸福负责。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从不劝酒,还时常帮你挡酒的人,记得珍惜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