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东汉的知名度和熟悉度不如西汉和季汉?

吴少洪


普通人对于历史时期的熟悉主要来自那一时期的帝王!

前面是这句话是一个个人的小结论,我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提到朝代,大家最熟悉的应该要数唐宋元明清,为什么熟悉,我想是这些朝代的帝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唐太宗李世明,赵匡胤等等。

有人可能会反驳,那好我问你,你感觉五代十国熟悉吗?如果不是历史爱好者我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是懵的。

那么对当时帝王的熟悉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从他做的事。

现在拍的电视也都是西汉时的,因为那时候的帝王干的是人事,值得传颂,就算有东汉时期的也是东汉末年。

东汉的事基本都是一闪而过,总不能让大家天天看桓灵二帝天天如何的宠信宦官。

下面看看西汉时期的帝王都干了些什么

汉朝自刘邦始,开始举行修养生息,让大战初歇的国家缓过气来。

后又经过文帝、景帝以"无为而治",在恢复经济的同时,"惩恶亡秦之政,伦议务在宽厚",推行"约法省禁"的政策,废除一些严刑苛法,西汉国势蒸蒸日上,为大规模反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在位期间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局面 ,故有"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之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

实在是太过就不赘述了。

让我们在对比一下东汉的帝王。

东汉时期帝王作为

自王莽开始天下大乱,社会矛盾激化,光武皇帝刘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以"柔道治国"为主理念,退功臣、进文吏,使得大多数开国将帅皆以列侯归乡享受优厚待遇,而不参与政治。

只有在名章二帝是出现过短暂的和平,而这二人也只是将当时的局势稳定了下来。

而这样稳定的局面没有出现多久就出现了戚宦争权桓灵二帝更是将东汉推向了深渊。

两相对比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东汉的知名度和熟知度不如西汉

就算是季汉那也是有着一位从三国时期就负有盛名的刘备,东汉又怎么能够与之相比。


三涂


我个人觉得,东汉知名度不及西汉,主要是因为东汉历代帝王所建立的功业比起西汉要小,这对史官和文艺创作者来说,有些乏善可陈。

从历史记载来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西汉从第九卷到第三十九卷,210年的历史用了三十一卷,这其中,又数汉高祖刘邦、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篇幅最大,一共占了十四卷;而东汉从第四十卷到第六十八卷,195年的历史用了二十八卷,这其中汉光武帝刘秀占了五卷,而自董卓之乱开始就用了十一卷,也就是说,出去刘秀与汉末三国这段,实际只有十二卷。这十二卷中,大多是朝廷内部皇权之争和宦官争斗那些事。

从文艺创作来看,《资治通鉴》记载篇幅最大的,也是文艺作品最多的,刘邦、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作品最多,其次汉宣帝刘病已因为《乌龙闯情关》也为众多人所熟悉。到了东汉,相对较多了,除了开国的刘秀,就剩末年的桓灵二帝了,而这两位,还是蹭了《三国演义》的热点,其他的时段很少有人写,很少有影视剧去演绎,这让大部分人对此相对感到陌生。

两汉三国的历史,我从《资治通鉴》中已经通读一遍,但恰如上面所述,篇幅多的时段,历史事件反而记得清楚一些,不怎么出名的时段,读过之后很快就遗忘了。


小白读资治通鉴


首先,季汉或者说蜀汉为什么比东汉出名这个不用解释,中国即使不看历史的人也多少知道三国。西汉为什么比东汉好像更为人所知呢,从皇帝的角度比较,西汉知名皇帝无非汉高祖刘邦(很多人受电视剧和其他宣传影响,认为刘邦就是地痞流氓。。)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八王之乱还是广为人知的),汉武帝不用说了,汉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排的上号的皇帝。汉宣帝刘病已才被很多人所熟知的,因为这位帝王本身就是个传奇。相比之下,东汉好像就只有光武帝刘秀(人们戏称的位面之子),桓灵二帝的知名度较高,的确逊色不少。文臣武将方面,西汉的卫青,霍去病那是多少人崇敬的人物,随着现在饭圈势力的扩大,冠军侯的声望眼见着就超过他舅舅了[机智],霍光也是名臣,写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和他大气的奏章相比,他个人的声名就要低很多了)。其实东汉班超兄弟(平定西域)的功绩完全是可以和西汉名将们相媲美的,班固著汉书,马援马革裹尸,以及燕然勒石的窦宪也都是当时代最顶尖的人物。所以个人认为论传奇色彩的话东汉帝王和名将不能说更胜一筹最起码也是难分伯仲。之所以知名度在你看来不高,个人看来可能是宣传造成的,我小时候看过汉武大帝之类一系列西汉相关的电视剧,而东汉印象里真就没什么印象了。


吴樾江南


东汉的知名度之所以不如西汉和季汉(蜀汉),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西汉,西汉承秦志,从历史遗存角度上来说,西汉王朝的建立覆灭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而且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典型的草根奋斗史,统治过程中有文景之治的盛世,更有汉武大帝等历史人物,整个汉民族以这一王朝命名。

整个西汉王朝经历了,高祖被困白登山,吕后干政,七王之乱,削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远征塞外,收复西域,巫蛊之祸等历史大事件。出现了刘邦,萧何,韩信,周勃,周亚夫,刘彻,主父偃,董仲舒等历史人物,从先秦时代口口相传的经学相继问世。

而蜀汉处于一个天下纷争,群雄并起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更有后世所著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巨著,使得蜀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

再来看东汉,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我们一般认为是西汉皇室的后裔,在覆灭了王莽政权和农民起义后称帝,建立了东汉政权,而其后人则表现的平平无奇。

故单以知名度而言,笔者认为西汉和季汉的知名度远高于东汉。






史隅观澜


西汉 公元 前206~公元8年,是汉高祖在灭暴秦,平西楚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可以上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国家。

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年,是西汉皇族刘秀联合拥护前汉王朝地主阶级建立的政权

季汉 公元220年~公元265年,由刘备建立的割据性政权

总结 因而可知东汉知名度不如西汉以及季汉,是多方面的原因,不过东汉依旧是大一统王朝,相较于其他朝代依旧很强大


景粼玖序


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季汉三个时期,其中西汉是刘邦公元前202年建立到公元8年结束,共经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东汉于公元25年由刘秀建立到公元220年结束,共历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季汉由刘备于公元221年建立到公元263年结束,共历两帝,享国四十二年;三段不同时期的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历史地位,在今天也有着不同的 知名度,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历史意义

“汉“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地位,以不是一个文字,一个朝代,可以表述的,而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魂。汉朝作为汉文化发源的大一统王朝,所以今天的人对他有独特的情感,人们常说一件事的开始和结束是最让人难忘的,这句话用在汉这一个朝代也适用,西汉作为汉朝的开端,作为汉文化的起源,可以说今天的中华文化大部分都起源于西汉,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被人记住也是理所当然;季汉作为汉朝的尾巴,是汉的一种传承,是今天的人们对汉独特情感的一种寄托,因此被人记住。

历史价值

造成今天我们对不同时期汉的熟悉程度不同不是因为今天才这样的,而是在汉代以后对西汉和季汉的推崇都大于西汉,历代文人和统治者都对建立西汉和季汉的刘邦和刘备都很推崇,他们都是起于田亩的代表人物,在今天对在不懈奋斗的你何尝不是一种激励,因为在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安慰。西汉的繁荣和强大是历朝历代学习的榜样西汉对中国的社会进程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历代人都以季汉来教育后人的忠贞和坚韧,所以让历史也让今天的人记住了他。

历史的转折点

西汉是结束暴秦统治,抚平天下纷争,开启新纪元的关键时期,是秦汉交点的转折点,是开启盛世的起点,是历史变化的重要节点。季汉是承汉室的余晖,开启乱世的起源,也是历史的重要节点,所在在历史的关键节点被大家所熟知。

小说演绎的故事性

西汉的创建者刘邦首先实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的呼声,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到统治亿兆生民的皇帝,这样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的故事性,西汉还有汉武帝开创丝绸之路的痕迹流传至今并在今天得到延续,有北逐匈奴的壮举,这些故事从古至今都让人憧憬向往,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季汉的刘备有如高祖班的出身,并通过不懈努力延续了汉朝的余晖,季汉有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传奇军事诸葛亮,也有义之化身,被尊武圣的关云长等等,有这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故事,更有三国演义这样耳熟能详的名著,今天的人们不熟悉都难,所以季汉长存,

总之,汉中华文化重要传承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熟悉。


悠然说史


你好,我是御史大夫001.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西汉和东汉来比论影响力肯定是西汉大的多。东汉和蜀汉来比东汉比蜀汉大多了。

西汉时期皇帝刘邦,文景二帝,武帝,宣帝等都是历史上比较牛叉的人物,即使是最后篡权的王莽知名度都很高。之所以有很大的知名度和他们的作为和功绩是分不开的。

东汉除了刘秀之外,其他的皇帝就都不怎么出名了。也不这200年是怎么过来的。总感觉东汉糊里糊涂的过了200年。直到末年的董卓的入京,三国拉开帷幕。东汉好像突然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汉献帝虽然是东汉的亡国皇帝,随着三国演义也跟着知名度提升起来。这个是很影视作品是分不开的。

至于蜀汉的知名度也是占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光。但是蜀汉的历史影响度和东汉那是没法比的。


御史大夫001


东汉最后几十年还不够出名?


百胜军节度使


因为除了专业的历史学者外,我们对古代的理解基本上靠文艺作品噻╯^╰戏剧评书,电影电视等等,而帝王将相又是文艺作品中的常客,所以导致西汉、季汉故事“刷屏”,类似广告,自然熟悉啦。

东汉其实也有不少好玩的东西呢,比如谶纬的盛行,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还有考古中的遣策、买地券、镇墓文等等。啧啧,透着一股子怪力乱神的风气😂



咕咕考古


除了前三个皇帝,后面一个比一个短命,存在感较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