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它存在台北故宫,但严格地说,它不是真的。它来源于真实的作品。王羲之没有真迹。即便如此,这件1300年前的拓品,还是无价之宝,是台北故宫的瑰宝之一。

王羲之在《快雪时晴帖》中自由奔放的笔触,有一种温婉敦厚的感觉,一种稳定的感觉,一种静谧的感觉。雪后给朋友的一封问候信,得到了处于最高地位的皇帝的高度赞扬。正是因为这种稳定、平和的感觉。

《兰亭序》之所以广受好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因素是自身的艺术水平。除了分析其用笔细腻、结构精巧外,还需要从书法的传统审美观念和创作观念的角度进行分析。王羲之在完成这项工作的同时,可以将危险隐藏在和平之中,达到“沟通”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其他书法家从来没有超过过他。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这幅1300年前的拓品《快雪时晴帖》也是价值连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