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有哪些令人深思的细节?

黄小萌呀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林殊不能吃榛子酥,静妃以为靖王喜欢榛子酥,但是静妃没有做榛子酥靖王也没有发现。

不记得谁说的,靖王没有特别喜欢吃的,但总是先吃榛子酥。会不会靖王不是爱吃榛子酥,只是每次和小殊一起吃糕点,就抢先把榛子酥吃掉,这样小殊就不会吃了,然后所有人都以为他喜欢吃。

2.当年赤焰军案发后,京城里为林家叫屈的官员全部被族诛,而出身赤焰军的蒙挚一言不发,并在之后不声不响地做上了禁军一把手。

在之后的数年里,人人都道赤焰军已经死绝,只有他默默打拼,在梁帝面前树立了率真耿直、忠诚不二,而且智力不高,易于控制的形象,获得了禁军统领的位置,为林家的翻盘做好了准备。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 ▄ ▅ ▆ ▇ █ 谢谢关注█ ▇ ▆ ▅ ▄ ▂



荣哥说电影


1.林殊不能吃榛子酥,静妃以为靖王喜欢榛子酥,但是静妃没有做榛子酥靖王也没有发现。

不记得谁说的,靖王没有特别喜欢吃的,但总是先吃榛子酥。会不会靖王不是爱吃榛子酥,只是每次和小殊一起吃糕点,就抢先把榛子酥吃掉,这样小殊就不会吃了,然后所有人都以为他喜欢吃。

2.当年赤焰军案发后,京城里为林家叫屈的官员全部被族诛,而出身赤焰军的蒙挚一言不发,并在之后不声不响地做上了禁军一把手。

在之后的数年里,人人都道赤焰军已经死绝,只有他默默打拼,在梁帝面前树立了率真耿直、忠诚不二,而且智力不高,易于控制的形象,获得了禁军统领的位置,为林家的翻盘做好了准备。

他不是故事里最聪明的人,但绝对是心机最深沉的人之一。


无聊说影视


美好一天很荣幸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琅琊榜》这部电视剧无疑是成功的,它能够让这么多的观众在多年以后仍然对它念念不忘,就说明它有一定的魅力和打动观众心目中最柔软的那个点,虽然很多的观众都不止一遍的看过这部电视,但是有很多的细节却很少有观众去思考,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就是“梅长苏”的这个名字的由来,胡歌饰演的梅长苏在剧中虽然体质弱,但他是一位铁血铮铮的男儿,但是有没有观众思考过,他为什么给自己起了个这样的名字呢,首先“梅”应该是纪念梅岭战役,从那一战后,什么都变了,“长”应该是寓意自己要重生,“苏”则和自己原来的名字“殊”比较相似,所以他的名字的意思有可能是指在梅岭重生。

接下来就是“豫津”这个名字了,虽然表面听起来这个名字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仔细想一下的话,皇上的长子叫做景禹,反过来就和“豫津”特别的像,景禹是皇上和林乐瑶生的孩子,而林乐瑶又是言侯爱慕的人,所以言豫津的名字很可能是言侯为了怀念和纪念自己与林乐瑶的一段情,这份情深义重令很多观众感动。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低调影视菌


不得不说《琅琊榜》是近几年拍的最好的电视剧之一,看过三五遍的观众不下多数,我也是最近听了小说版又来重新三刷,剧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思考。

首先是主人公梅长苏的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这个角色是林殊经过梅岭一战后为了翻案重新以江左盟盟主身份回归的,寓意好也很清晰!梅肯定是为了纪念梅岭一战,长字应为长久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体一向不好所以求这个好彩头,剩下苏一字我觉得有和林殊的殊谐音相似,可见在制定人物形象上的用心。

再次剧中的礼节这一细节处理的也好,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般男性都是左手在上而女性则是右手在上。

里面最令我感动的是细节是那些经典的台词,长公主对南楚质子说的“情出自愿 事过无悔”的话真的是感动了一次又一次。

这些细节的处理也成就了琅琊榜的成功,也是为什么大家一遍又一遍的观看的原因。





行走的丽酱


电视剧中,有几个瞬间,让人细思催泪。下面,让我们盘点这部电视剧中,让人最细思催泪的瞬间Top5

5 当梅长苏回到京城,化名为苏哲,在誉王和太子之间周旋,第一个认出他林殊身份的是蒙大统领,而第二个,是太皇太后,也就是林殊的太奶奶。蒙挚认出林殊,这并不奇怪,一来是蒙挚早就知道林殊没死,二来,蒙挚本身武功很高,识人断物的本领很强,所以认出林殊没什么。而太皇太后就不同了,她久居深宫,年事已高,甚至已经糊涂了,但她第一眼就认出了林殊,而就连霓凰,也都没认出来,这只能说明,太皇太后最疼爱的就是林殊。而当太皇太后弥留之际,喊得名字是晋阳和小殊,这不禁让人催泪。

4 当蔺晨说出怎样给聂风解毒时,出于对林殊的关心,知道真相的蒙挚情绪都已经失控了,甚至还要教训林殊的副将。而此时,霓凰只是默默的站在那,一声不吭。相信这时的情感表达,应了那句,此时无声胜有声。



3 皇帝在最后一集,对林殊说下那翻——“朕抱过你,带你骑过马,放过风筝,你还记得吗?”然后颓然一跪,这不禁令人动容。是啊,如果不是皇权和私欲、人心的作祟,皇帝还是林殊的亲舅舅,是那个除了他父母太奶奶之外最疼爱他的人。林殊依然是将门虎子,性情飞扬,享受家族给他带来的荣耀,但这一切,都被皇权,被猜忌,毁掉了,令人唏嘘。

2 言侯爷,他的独子,叫做言豫津,而祁王,就是辰妃林月遥的儿子,叫做萧景予,豫津这名字代表了怎样的感情,说明了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1 琅琊榜最让人唏嘘的,怕是一个知乎网友说的结局。那就是,在第一集开头,林殊放开林燮的手,掉下了山崖,整部琅琊榜,会不会就是林殊跌落悬崖的生死停留的瞬间的想象呢?其实他没有平反冤案,那只是他临终前美好的愿望。——参见电影《生死停留》。当然,这个解读未免离奇,但想想,这应该是这部剧最为令人唏嘘的解读了。


时尚屠夫


剧中细节太多,可想而知编剧和导演的用心,小编就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

1.梅长苏见太奶奶那段。太奶奶称他的旧名,之后太奶奶每次出场几乎都会提到和林家有关的人、事、物。临终也在叫着晋阳和小殊。可见感情深厚,苏兄闻噩耗吐血也就在情理之中。对了,太奶奶初次出场就催婚、催生,“得抓紧!”这个细节我觉得好萌!和时下催婚催生的老人一模一样。

2.皇子们着装和演员。这剧里除了太子、誉王、靖王之外,其他的皇子虽然戏份不多,都仔细地挑了演员,服饰上也很用心。十二岁的小皇子,该他出场的时候,一个身高十二岁左右的孩子出场,我几乎没看到那个演员的正脸,但剧组没有图省事。祁王出场也不多,露正脸的好像只有和梁帝当廷折辩的一场,还是苏兄的回忆,演员颜值很高。这些细节足见剧组的诚意和用心了。

3.纪王作为卫铮一案的目击证人入宫,面对梁帝的暴怒,嘴里一直念叨着:“皇兄,不生气不生气啊!”一个老好人、有些懦弱的皇子、关心哥哥的弟弟,就这样被演活了。


格格巫看影视


《琅琊榜》这部电视剧无疑是成功的,它能够让这么多的观众在多年以后仍然对它念念不忘,就说明它有一定的魅力和打动观众心目中最柔软的那个点,虽然很多的观众都不止一遍的看过这部电视,但是有很多的细节却很少有观众去思考,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就是“梅长苏”的这个名字的由来,胡歌饰演的梅长苏在剧中虽然体质弱,但他是一位铁血铮铮的男儿,但是有没有观众思考过,他为什么给自己起了个这样的名字呢,首先“梅”应该是纪念梅岭战役,从那一战后,什么都变了,“长”应该是寓意自己要重生,“苏”则和自己原来的名字“殊”比较相似,所以他的名字的意思有可能是指在梅岭重生。

接下来就是“豫津”这个名字了,虽然表面听起来这个名字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仔细想一下的话,皇上的长子叫做景禹,反过来就和“豫津”特别的像,景禹是皇上和林乐瑶生的孩子,而林乐瑶又是言侯爱慕的人,所以言豫津的名字很可能是言侯为了怀念和纪念自己与林乐瑶的一段情,这份情深义重令很多观众感动。

静妃娘娘真的是跟表面一样毫无心机吗?实际上不是的,她只是表面比较隐忍,但是内心还是很懂得自保的,回想起皇上有一段时间总是失眠多梦,想起故人,但是自从静妃旁敲侧击的提醒皇上要为林乐瑶设排位之后,皇上再也没做过噩梦了,这不禁让人遐想,是不是精通医术的静妃曾给皇上造过什么假象呢?

夏江可以说是里面反面人物之一了,他把这个角色诠释的很到位,但是他为什么选择在靖王势力发展起来之后才出现呢?因为除了靖王,另外两个皇子没有人会想去查当年的案子,夏江怕靖王势力发展起来后,彻查当年的案子,那样他就难逃一劫了

谢玉究竟是什么死的呢?虽然传来的消息是病死的,可是还是不禁让人怀疑,因为梅长苏曾经说过:“谢玉死了比活着有价值,”所以也不禁让很多的观众猜测,是不是因为梅长苏实在等不急了,想赶快推翻冤案,所以才对谢玉动了下手脚?想想也是细思极恐啊,《琅琊榜》很多人没注意到的细节,有些令人感动,有些却细思极恐,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白罗蒂


其实在琅琊榜这部剧里,除了写了梅长苏的复仇故事之外,在这个故事之前,有另外一段更凶险但是成功的复仇故事。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琅琊榜正剧故事的起因——赤焰军被屠杀。

剧中其实并没有太多地方描绘赤焰军当年辉煌时的风貌,但我们在后面金殿对峙时梅长苏对梁帝的质问中可以知道林燮是梁帝从儿时最好的朋友,也是多次力挽狂澜救梁帝于危难之中的人。而且这一段揭露了一段特别重要的信息:林燮直接参与了梁帝夺权的事件



按照梅长苏的说法,林燮当时是巡防营的一个都统,在五王之乱的时候带领麾下官兵冲入禁军力保陛下登基。

但是,等等,为什么冲进禁军营就能保梁帝登基呢?禁军营里有什么人呢?两种猜测,一种是先帝就在禁军营中,第二种猜测是当时禁军在包围的是当时的太子。好了,由于信息太少,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是我们能推测的就是林燮冲进去杀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宣告了梁帝造反夺权的成功。



在46集里,梅长苏就说梁帝的皇位是通过发起叛乱而夺取的。到这里,又有问题了,只有三百骑兵就能夺权?怎么可能?那么当时当权者的大军呢?答案其实在这里:

在这段誉王和梁帝的对话中,编剧


还原了当时的真相:玲珑公主带领大军在牵制当权者的主力,而林燮的巡防营在京城突然谋反,杀入防备松懈的禁军营(你要知道禁军和巡防营一般都是不会离开京城的,尤其是巡防营,这就像北京市公安怎么能出城呢?)

也就是说,在琅琊榜故事的几十年前,有这么一个利益团体:梁帝(主公),林燮(战友+军方势力),玲珑公主(女友+外国军方势力),夏江(KGB势力),言阙(世家子弟,官N代)

这五个人牢牢的绑定在一起,共同谋划了一场叛乱,夺取了皇位。这段也可以在梅长苏与言候的对白中得知。


但是,夺取政权之后呢?这五个人有什么样的下场呢?随着一个新政权的上台,很快,最高当权者对有功之臣的屠杀就开始了。第一个死的是玲珑公主。 被梁帝派军队剿灭了,被谁剿灭的呢?来看看:

这段是42集里,誉王的

生母——玲珑公主写给誉王景桓的遗书。

在梁帝登基之后,就对玲珑公主这支外族军队势力十分忌惮。只要知道叛乱真相的玲珑公主还活着,梁帝就时时刻刻背负着可能被世人知道他勾结境外反革命武装势力实施造反夺权的行为,这是能动摇他执政合法性根基的污点。所以他不能让玲珑公主活在这个世界上。于是他找到了另一个最信任的军队势力——林燮的赤焰军。

我们能猜测到赤焰军这个名字一定是梁帝登基之后命名的,所以作为他打小的玩伴,林燮现在成了他最信任的一把刀。而这把刀就要拿去剿灭玲珑了。可以想象一下林燮此时心里的感受。当年两方同时发兵力保梁帝登基,结果现在就要立刻消灭一方。林燮心里对梁帝的忌惮就这么埋下了。

最终,一番血战之后,玲珑公主死了。她的小妹妹,璇玑公主却活了下来,被掳入掖幽庭,而其他滑族女子关在一起。

有人问“为什么滑族只有女人


?”,我想,这可能揭示了更残忍的一个真相——当年赤焰军剿灭滑族的时候,应该是杀掉了滑族全部男人。灭族,就要灭得彻底。

好了,梁帝的最大的心头大患没了。但是事情就这么容易完了吗? 没有。接下来要上演的就是上一代梅长苏——璇玑公主的复仇大业了。


璇玑公主 出现在《琅琊榜》电视剧第25集 13分钟左右

整部《琅琊榜》里人物众多,但是有一个人物从未露面,却处处都在,那就是这位璇玑公主。如果有人写一部琅琊榜前传的话,估计璇玑公主这个角色在赤焰军剿灭滑族的时候不会超过15岁。当时滑族未成年的女子都被掳入掖幽庭成为罪奴,而罪奴在成年后通常就会被分配到各个官家府邸去做奴才。而梁国掖幽庭的这个机制却后来被璇姬公主充分利用了。

璇玑在进入掖幽庭之后不断在滑族女子中培植自己的亲信,渐渐身边集结了一批像秦般若这样的美貌与心机双全的心腹。作为掖幽庭的女子,成年后璇玑就肯定也要被分配到某个官宦的府邸去。

那么她被分配到哪里了呢?对,你应该猜到了,就是那个导致赤焰军案的关键人物,整个故事中最聪明也是最糊涂的人,位同一品军侯,深得梁帝信任的悬镜司首尊——夏江!

璇玑公主通过亲近夏江来取得第一个撬动梁国朝局的杠杆,这点和梅长苏首先选择了重点人物的二代萧景睿与言豫津交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便是在当今社会,想进入统治阶级的顶层圈子也需要合适的强有力的引路人。

根据后来正剧里秦般若的描述,璇姬公主有着如铁心智,美色与智谋双全绝流。而咱们的夏首尊很快就落入了情网陷阱。这也导致了他的原配夫人寒夫人携子出走。

寒夫人应该是梁帝老集团中的熟人,和林燮梁帝言候都很熟,所以当后来寒夫人再次出现在京城的时候,直接就去了言侯府上。

所以寒夫人是最熟悉璇玑的人,为言候递上一份璇玑公主留下的暗桩的名单,梅长苏-靖王集团根据这个名单一一抓人,彻底粉碎了这股反革命暴力集团。

你要知道璇玑公主的暗桩安插的有多么准,多么恐怖:梁帝为靖王挑选的太子妃是中书令柳大人的孙女,而这个女孩的奶娘就是夏江-璇玑的人,黑名单出来之后才暴露,细思恐极。

而夏江最忌惮的靖王那边,就安排得更恐怖了。你还记得静妃身边的宫女吗? 对,之前有个叫小新的,被识破是滑族的人。但是实际上璇玑-夏江在静妃身边留的人,太多了:

黑名单出来之后,静妃一口气把身边的8个宫女同时驱逐:

可怕吧。你媳妇身边有我的人,你妈妈身边有我的人,要不然为什么夏江能跟秦般若说要斗个鱼死网破玉石俱焚,他,或者说夏江-璇玑集团的确有这个实力。

璇玑如何除掉赤焰军?

滑国灭国是赤焰军干的,但归根到底是梁帝干的。于是璇玑公主为了报仇,这两个人都要打击。采用的方式是,一个杀人,一个诛心。杀人,就是要杀掉林燮和赤焰军;而诛心,就是要诛梁帝的心,让他亲自挥刀杀掉自己最信赖的人,以及自己的儿子祁王。

凡事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祁王与梁帝的不合,以及夏江对祁王的不满。祁王想撤销悬镜司,但是这种KGB FBI级别的机构是说撤销就能撤销的嘛,毕竟还是too young。于是就被梁帝训斥了一番。但是夏江毕竟是一个执法机关,却不能无端就起案子,打压祁王,一定要从祁王的集团打击。

祁王的集团有谁呢? 最大的实力来自军方,也就是他的舅舅,手握7万梁国精锐部队的赤焰军主帅林燮。不除林燮,就不可能除掉祁王,因为那时候的祁王集团的势力已经强大到“随时可以造反”的程度了。梁帝忌惮祁王-赤焰集团的实力,所以无从下手。所以夏江,或者说夏江-璇玑集团需要军方的力量。这时候他找到了一个人,一个同样带着自己自私目的的人——谢玉。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赤焰军在梅岭被剿灭,林燮战死,祁王被赐死,大梁精锐部队损失。璇玑公主的复仇大业算是基本完成了。可惜,过慧易夭,璇玑公主在取得大梁国同室操戈,赤焰军被灭的成果之后,也英年早逝了,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徒弟秦般若。

在50几集的时候,蔺晨和梅长苏有一段对话,我记不得具体在哪里了就不截图了,大意是说:对于梁国来说,剿灭滑国是正义;但是对于滑族人来说,他们复仇复国难道就不是他们的正义了么?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完全的正义一方,梁帝+林燮灭滑国在先,林燮被灭在后,最终林殊化身梅长苏再度荡平滑族“余孽”,冤冤相报何时了。

恩,我觉得在林燮是不是知道玲珑公主和誉王身份这件事上,有更加细思恐极的地方,更加强化了梁帝杀掉林燮的决心。

在林燮灭掉滑族之前,玲珑公主是一直住在京外的行宫里,梁帝就在这里和她私会,她也是在那里生下的誉王萧景桓。

问题就出在这个萧景桓身上。记住,林燮的妹妹林月瑶是当时的宸妃。而她的儿子萧景禹是皇长子。誉王萧景桓呢?是皇五子。也就是说,玲珑公主生下誉王的时候,萧景禹已经是几岁的孩子了,成年后是有望能为太子的人。当玲珑生下萧景桓之后,萧景禹这个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的地位就收到了一定威胁。而且玲珑当时说不定比宸妃更加得宠。

所以这里有个略显恶毒的推测,玲珑勾结大渝意图谋反的罪名,可能是林燮主始的。当然这也就是一种推测而已,我个人当然觉得能培养出林殊这么忠臣良将的林燮,应该不会这么狠毒。

但最终的结果就是,玲珑死了,但是誉王活了下来。而林燮一直知道这件事儿。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林燮不知道誉王的身份。我觉得这不太可能。林燮不是普通将领,而是梁帝的发小,他会对梁帝身边突然多出一个皇子这件事儿不问不管?也许他动了怜悯之心,不愿梁帝的子嗣折损,也就帮梁帝隐下这件事儿了。

在正剧里,梁帝后来跟高湛说,这世上知道誉王真实身份的就剩他俩了,但是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活着的就他俩了,而林燮之前是知道这个秘密的第三个人,于是梁帝在13年前动了忌惮之心就杀了他,杀掉了最后一个知道梁帝登基底细和誉王身份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