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把自己反鎖在自己房間,怎麼處置呢?

軍嫂育兒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顯示性格特點,有些寶寶從小脾氣就大,而部分寶寶是因為到叛逆期而出現亂髮脾氣現象,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其實過了這個特殊時期,孩子就會恢復正常。那麼,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下面來看看吧。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

孩子出現發脾氣,首先要了解他的需求,若是因為餓了、渴了原因,而表達出不開心的情況,部分孩子認為通過發脾氣才能引起大人的關注,所以孩子就會用發脾氣這個方法吸引人。其實家長這時候不要急躁,要注意安撫孩子的情緒,慢慢的孩子就會安靜下來。

孩子發脾氣家長要避免哪些

1.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不要理會他,此時理會他更讓他的脾氣變得更大,更不要跟他講道理,此時他是聽不進去的,而且跟他講道理,只會助長他的脾氣,因此要等到孩子心情平靜後再跟他講道理。

2.部分家長在孩子發脾氣時,自己也發火,其實,家長此時發火,往往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更大,而且孩子也會覺得,他遇到事情不需要保持冷靜,所以孩子發脾氣時,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能發火。


乃民


看到你的問題,就像看見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家大寶現在剛剛七週歲,一年級,可能是因為一直有爺爺奶奶慣著,所以凡事都要順心,一不如意就會大發脾氣,還亂扔東西,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有時候還把窗戶打開,把我們也是嚇得夠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各種教導,現在也是有所改觀,我自己的經驗就是:

1.首先就是要跟爺爺奶奶溝通,孩子都這麼大了,如果再不管教以後是要吃大虧的,現在那麼多的熊孩子,有的熊孩子被火鍋燙傷了,有的被別人毆打,甚至有的到了青春期自殺的,我在網上搜集了一些案例給爺爺奶奶看,我說你們不希望你們的孫女以後變成那樣吧?自從溝通以後,爺爺奶奶在我管教小孩的時候就不再護著了,直接進臥室或者就出門了,這樣孩子就沒有救兵可搬了;

2.第二步,先不講道理,等孩子哭夠。孩子哭鬧肯定是自己的要求沒有被滿足,所以覺得委屈,我就等她發洩夠了,再跟她說話。比如她吃飯的時候想讓我們喂她,自己卻在那裡玩摺紙,我就不會在她哭鬧的最厲害時候說話,等她的哭聲小下來的時候,那時候她也覺得自己哭的沒意思了,跟她講道理;

3.在孩子心情平靜下來的時候給他講道理。等他發洩完了,哭聲變小了的時候,也就是他需要臺階下的時候,再給他講道理。我會說你都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了,老師在幼兒園就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你現在還讓人餵飯或者是做其他不該做的事情是不對的;我們不給你餵飯或者是不滿足你現在的要求不是我們不愛你了,而是為了讓你長大;以後吃飯要自己吃,我們再不可能給你餵飯,或者是以後類似沒有意義的要求再不要提等等。其實 他自己也會覺得為這樣的事哭鬧沒意思,那以後類似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4.通過讀書、講故事的方式讓他明白小孩子亂髮脾氣是不對的,把自己反鎖在屋子裡更是錯誤的,是很危險的。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並且學會了拼音,我就會給他一些糾正壞習慣或者勵志類的書給他看,或者給他讀一些相關的名人故事,讓她自己得到體悟,看完書或者聽完我的故事我還會提一些問題問她,慢慢的,有些道理她就懂了,以後發脾氣也就少了。




搞怪的裙子


反鎖房門是一個拒絕溝通的表現,有可能是知道父母肯定是著急,不斷敲門道歉,以此為籌碼來獲得戰鬥的勝利,也可能是父母沒有太多關注小朋友,平時也缺乏互動,小朋友也不願溝通了。任何矛盾,如果沒有正常的溝通解決,矛盾就會升級成愛、信任、尊重等精神層面的高度,到時再解決就很難了。父母要在平時的教導中循循善誘,要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與父母溝通,袒露自己的心聲,而不是把心門關閉起來,一個人躲在角落。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小孩子喜歡動不動發脾氣反鎖房門,會不會是家長經常這麼做呢,或者是小孩子一犯錯,家長就追到小孩房內訓斥或打罵呢。欲律人,先律己,家長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自己先帶頭做個榜樣出來,那時,不需要語言的教導,孩子已經知道什麼是美好的樣子了。祝家庭和睦,小朋友學業有成。


Kylinher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小的時候淘氣,愛哭。長大了,不學習,叛逆等。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的事業,如果想安度晚年就要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科學教育。

孩子年齡小動不動就哭鬧這很正常。家長要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但孩子經常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是很危險的,家長要引起重視。

針對這個問題我發表一下個人意見:

一、先冷靜分析原因。

當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多半是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

如果不是違反原則問題的小要求,比如:想出去和小朋友玩耍,比如想看會動畫片,比如想吃零食等。

家長可以事先跟孩子約定好,跟孩子有個良好的溝通後可以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不會再哭鬧。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不要干預過多,管制過多。一些小的事情沒必要跟孩子斤斤計較。家長嚴控只會限制孩子的發展。

對於一些觸碰底線的問題,家長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能妥協。 即使再哭鬧也不能滿足要求。

二、允許孩子發洩不良情緒。

孩子現在就處於哭鬧的階段,家長要正確面對,不是孩子一哭家長就要發火,這樣只能激化矛盾。

遇到膽小的孩子,家長的暴怒就會壓制了孩子。不良情緒沒有宣洩處理,被壓制在心底,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內向,膽小,懦弱。

所以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理會,給她時間,給她場地,盡情的表演。等她哭累了自然就會尋求家長的幫助。

三、講安全知識,生命的意義。

孩子反鎖在屋裡是很危險的。要跟孩子非常嚴肅的講清楚這個行為的嚴重性。

平時家長也要經常去跟孩子講安全知識。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也可以在網上找一些類似的新聞給孩子看。

比如:孩子玩旋轉門被夾住事件 ,孩子把頭伸進狹小空間出不來事件 ,孩子只有親眼目睹才會記憶深刻。

安全知識不是嚇唬孩子而是讓孩子懂得生活中如何保護自己。安全知識在孩子成長道路上是至關重要的。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四、家長學會共情。

每個人都是需要被尊重被理解的。孩子也不例外。

當孩子出現某一個不被允許的想法或行為時,家長不要第一時間表現出阻止,而是共情。

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你或許更能理解孩子。這個時候,即使孩子的需求我們不能支持或滿足,但至少我們不會大發雷霆。

有了共情,更能讓家長用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而不是衝動。

五,家長以身作則。

都說人的脾氣性格是天生的。不排除有基因的因素。但後天是可以修復的。

要想讓孩子有一個好脾氣,處事平和。家長就要以身作則。

不要遇到事情就爆炸。你的性格是會被傳染的。孩子看待父母的處事風格會潛移默化的去模仿。

六,平時多關注關心孩子。

孩子是需要家長陪伴和愛護的。尤其的低齡兒童,更需要家長的用心呵護。

不是給他吃飽穿暖就可以的。精神的需求永遠大於物資需求。

平時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交流。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形成。

孩子就會更加尊重父母,愛戴家長,當家長給孩子意見的時候,孩子才會更容易聽取。

希望以上幾點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


柔媽育兒



就算我是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多和孩子溝通陪孩子做遊戲,孩子做對了應該鼓勵做錯事了要批評儘量不要慣著如果長大了動不動發脾氣把自己關起來你都沒法和孩子溝通,那樣更難管教


穆M


這樣的習慣很不好,家長也要注意方法,孩子生氣通常是因為對家長教育感到不滿,不能帶著情緒去教育,有問題當時就解決,不能讓孩子之後還帶著氣。


594奮鬥青年


先了解小孩子是因為什麼老這樣做,如純屬慣的,那就得跟他面談了


美好如意吉祥


別慣他就好了。等孩子有了這種習慣再糾正已經有點晚。


福婆婆74172117


孩子有問題,首先要反省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不是質疑孩子。關鍵父母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