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行书节录《师说》 四屏


林语堂行书节录《师说》 四屏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语堂行书节录《师说》 四屏


林语堂行书节录《师说》 四屏


林语堂行书节录《师说》 四屏


林语堂行书节录《师说》 四屏


林语堂行书节录《师说》 四屏

款识:丙辰荷夏上浣,林语堂。

钤印:林语堂(白文)、玉堂(朱文)。

录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道,吾未见其明也。


此文存疑,只做参考。丙辰荷月推断 为1916年6月或1976年6月.1916年作者9岁;1976年6月作者已经去世。关键书风和其它作品出入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