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件改变了世界战争史的发展?

第203微


有很多事件改变了世界战争史的发展,我从武器装备的发展方面对世界战争史的影响来回答这个问题:

1.马蹬的发明,从世界范围来看,封建社会里的军队的主力是骑兵,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的主要兵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卷305页)。晋代开始,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乘用的马具的完备,使得骑兵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有了完善的马具,骑兵就更容易控制和驯服马匹,并且使人骑在马上较为舒适、稳固、省力;同时,得以使骑兵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复杂的战术动作和列阵的训练变得更容易了,能够充分发挥甲胄和兵器的效能,为东晋和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骑战和重装甲骑兵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条件

东方游牧民族发明的马镫引入欧洲以后,促进了西欧重甲骑兵的发展,也有助于封建骑士阶级的形成,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产生过源远的影响。

2.重机枪的发明。在没有机枪的年代,骑兵是战场上的王者,面对高速冲击的骑兵,步兵几乎只有等着挨宰的命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凭借几万人的骑兵横扫亚欧大陆,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而随着机枪尤其是重机枪的出现,直接把骑兵这种战场上的王者给淘汰掉,一队训练有素的骑兵连面对一个重机枪阵地,仅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会全部被歼灭,可以这么说,机枪是一种革命性装备,它彻底结束了以骑兵为主的农业社会战争形态,开启了以机械为主的工业社会战争形态。

3.坦克的发明。坦克的出现使得战争的模式由一战时的堑壕战转向二战早期的坦克突破步兵占领,并继续发展为后续的空地一体化进攻。战事发起,死人更快更多,步兵的个人勇武逐渐没落

4.核武器的发明。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当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将两颗取名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日本天皇随后宣布无条件投降,

核武器的诞生从此使人类拥有可以毁灭自己的武器,也从此也将改变战争的形式。

有趣的是可怖的核平衡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核武器诞生之后,从此人类头上就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5.导弹和信息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情报;多国部队集结了2790架现代化的固定翼飞机、1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600多架攻击直升机),65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等;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人员比为1/2.4,火炮数量比为1/2.4,坦克数量比为1/1.44,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海湾战争空中作战投掷的8万多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仅占总投弹量的7%,但命中率却高达90%;伊军共被摧毁、缴获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2000多辆。海湾战争中所体现出的技术对战争的强烈影响使海湾战争预示了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各种军事高技术应用导致的对信息的大量获取,也使与之对阵的敌人在战术运用方面困难重重。


你的微笑呢66


改变世界战争史的事件有很多,然而,改变战争史最多的事件还是战争,历史上有很多战争成为人类历史走向的重大转折点。


近一点的有海湾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越南战争等,远的就更多了怛罗斯之战,君士坦丁堡之战,马拉松之战,滑铁卢之战等等。这些战争无不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因为数量太多,这里无法一一详述,就说一下对于中国文明史有着重大影响的怛罗斯之战吧!

公元前6世纪到8世纪,欧亚大陆有三个最强的大帝国,分别是大唐,大食帝国以及罗马帝国。

三大帝国中因为大唐离其他二者相对较远,相对而言超然了许多。然而罗马和大食因为太近,互怼就成了日常模式。一言不合就开打,不过打得习惯了,也就没什么新意。而有着沙漠之狼之名的大食统治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疆域面积急剧扩大的大唐。

大唐的富庶对于大食而言早已经是了若指掌。大唐是中国历朝历代中最为宽容开放的时代,长安的盛况万世未曾所见。其中,来长安经商甚至定居的阿拉伯人不再少数。在这些阿拉伯商人的渲染下大唐成了遍布黄金的国度,引得阿拔斯王朝垂涎三尺。

不过,这事情的起因却是因为另外一个国家——吐蕃。

这是个另大唐头疼的国家,双方交战无数,大唐雄兵百万愣是拿不下,这才有了后来文成公主的故事。

不过到了天宝年间,出了一个比较牛的将军——高仙芝,事情有了转机。

吐蕃欺负西域的一个小弟,非要对方娶自己的公主。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送上门的公主谁知道是啥货色?于是小弟向大唐求救,唐玄宗大手一挥,高仙芝率领人马就去了,三下五除二就把吐蕃打跑了,而且还把公主带了回来。立了功的高仙芝就这样被封为四镇节度使,成为了西域的实际管理者。

公元750年,唐朝统治者以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和好。不久高仙芝违背承诺,攻占并血洗石国城池。这一下子就把石国王子吓跑了,跑了之后,他觉得应该找的大腿傍一下,而大食近在咫尺,那就大食了。早就对大唐有所企图的阿拔斯王朝自然不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精锐尽出,将大军驻扎在了撒马尔罕。

但是远行上千里地的高仙芝,虽然兵法韬略远胜对方,但是因为距离太远消息不太灵通。而且他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带了葛逻禄番兵。

战争开始,在身经百战的高仙芝的指挥之下,骁勇善战的唐军简直势不可挡。充分运用强弓劲弩,将叱咤一时的阿拉伯骑兵打得人仰马翻。一度压制的阿拉伯人抬不起头来。但是因为阿拉伯人纠集的联军数量太多,虽然高仙芝的军队压制了他们,却并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过按照这样的剧情,接下去,经不起消耗的阿拉伯人在强势的唐军的打击下,最终必然因为损失太大而退兵。然而,关键时候,葛逻禄番兵竟然突然反叛,在背后给唐军重重一击。切断了步兵和骑兵的联系,这一下导致唐军方寸大乱。阿拉伯联军乘机发动攻击,最终唐军只得溃散而逃。结果两万人的大唐安西军最终仅剩下数千人。

然而令人深感诧异的是,取胜的阿拉伯军队竟然从此褪去,连原本想要染指的西域都不再有觊觎之心。不过,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在于此次战役开始的前五天,唐军凶悍的战斗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恐惧。虽然最终他们胜利了,却并非是实力所致。而这仅仅是一个偏师的唐军,若是真的遇上主力军队,那么自己的那点资本自然连渣都剩不下。


Crazy历史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在世界战争历史中,有很多战役、很多事件影响了世界战争历史的走向。而有一次战役,其产生的影响,一直到现在还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那就是索姆河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坦克作为一种作战武器登上历史舞台,而后的历史演变中,坦克逐渐成长为陆军的主战武器,直到今天坦克仍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准。

人类第一型坦克——“马克I”型坦克

在这次战役中,英国出动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型坦克。这种坦克在设计时,被设计师们亲切的称为“母亲”号坦克,在定型投产之后,这种坦克被正式命名为“马克I”型坦克或者I型坦克。

坦克长9.75米,宽4.12-4.3米,高2.41米,全重27.4-28.4吨,成员8人,其中四名驾驶员,剩下的四名为机枪手。

坦克发动机的功率为105马力,最高时速5.95公里,你没看错,就是人快步走的速度,正好迎合当时步兵小步跑,做到步坦协同。

坦克车体上四挺机枪和一个炮座,这款坦克被分为雌雄两款车型。雄性车型炮座上安装一门57毫米火炮,雌性车型则是安装了两挺机枪。

坦克战首秀——索姆河战役

1916年7月1日,在经历了6天150万发炮弹的炮火准备后,索姆河战役打响。英军开始如潮水一般向德军阵地发起冲锋,结果第一天的进攻,英军抛下6万具尸体,惨败而归。

英国远征军统帅黑格元帅见状,决定启用当时英国的最新武器坦克,来打破战场上的僵局。此前,英军已经将59辆I型坦克秘密运往前线。

在攻击发起前,有10辆坦克出现故障未能参战,实际投入战斗的坦克为49辆。不过毕竟是坦克的战场首秀,因为各种故障,最终开到前线的只有18辆坦克。

9月15日凌晨,18辆整装待发,准备出击。早上5点20分,战斗打响。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新式武器,德军士兵乱了阵脚,英国很快攻下第一道防线。

然而此时,坦克已经基本坏的差不多了,或是抛锚,或是卡在了战壕里,注意是自己坏的,不是德军摧毁的,但是这些坦克已经帮助英军打开了前线的僵局,成功完成首秀。

闪电战——成长为陆军主要杀器

虽然在一战中出现的坦克,效果在后来的战斗中并不理想,但是已经证明了坦克在战场上能够发挥的重要力量,一战结束后,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在一战中坦克给德国士兵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德国在战后也将坦克的研发作为了本国研究领域的重点,并结合坦克的特点革新战法。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坦克部队为主导,发起了对波兰的闪电战,灭亡波兰。随后又以同样的战法横扫西欧,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坦克的威力。

二战结束后,各国都在坦克的研发上下足了功夫。在冷战时期,令欧洲各国肝颤的不仅仅是苏联的核武器,还有有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洪流。

结语

索姆河战役,坦克在人类战争的舞台上登场,它的出现改变了二战地面作战的方式。时至今日,坦克依旧在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军队建设方向,说其影响了世界战争史,一点都不为过。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狼君历史


第一次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遇进入交战。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跟,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顿,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预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后因敌人已越过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忽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中将敌各个歼灭。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争迂回,配合正面主力果断勇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逗感恩节地(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第二次战争,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争迂回相结合。第一次战争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错误地判定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力量,发动了所谓逗圣诞节地(12月25日)攻势,妄图占领整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在战争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施反突击。根据第一次战争的教训,西线采取双层战争迂回,以两个军(第38、第42军)从敌翼侧薄弱部(德川、宁远地区)突破,向敌纵深猛插,断敌退路,主力四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由正面配合,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合围,各个歼灭敌人。东线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西线和东线参战部队在缺乏冬装的情况下,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气温,艰苦战斗,战胜了敌人,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敌于逗三八线地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第三次战争,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主要从政治上考虑必须打过三八线,中朝部队向预有防御预备之敌发起进攻。战争企图为粉碎敌人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的防御,不给敌以喘息机会。中朝两军以5个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第1军团)于西线向东豆川、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以4个军(第42军、第66军和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分别向济宁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隐里、洪川方向实施突击。作战中,经短促炮火预备后即全线发起进攻,突破敌防御后,迅速投入第二梯队,向敌纵深实施穿插迂回,切断敌人退路。全线进至逗三七线地四周时,即停止了追击,转入积极防御作战。此役,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大规模向预有防御预备之敌的进攻。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连续作战7昼夜,歼敌1.9万余人,向前推进80至110公里。

第四次战争,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87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侧翼实施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在三次战争中,敌遭中朝部队连续打击,损失惨重,被迫退至逗三七线地,将兵力集中后稍事整顿,即趁志愿军转入休整之际,向北发起进攻。志愿军因连续进行了3次战争,减员甚大,极度疲惫,部队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补充,又值严寒季节,工事构筑不易,粮食缺乏,且运输线延长,补给十分困难,在战争第一阶段,以3个军(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西线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箝制敌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横城地区诱敌深入,集中主力6个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实施反突击。东线反突击取得了胜利,但进攻砥平里受挫,未能打破敌全线进攻。战争第二阶段,志愿军全线转为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经过艰苦奋战,制止了敌人的进攻,将战线稳定在逗三八线地南北地区。此役共歼敌7.8万余人,敌天天前进不到1.5公里,志愿军赢得了掩护战略预备队集结的时间。

第五次战争,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共50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为粉碎敌军登陆计划,提前发起进攻战争。参战部队共15个军,即除使用原有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9、第40军,人民军第1、第2、第3、第5军团外,还投入了刚入朝的2个兵团6个军(即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60军,第19兵团的第63、第64、第65军)。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一部分兵力突破敌防御后,直向战争纵深发展进攻,割裂敌整个防御体系,集中主力对预期歼灭之敌实施两翼迂回,配合正面突击,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战争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军集中3个兵团12个军(内人民军一个军团)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经7天激战,推进50余公里,歼敌2.3万余人,造成东线之敌翼侧暴露,迫敌主力退至春川、汉城地区组织防御。第二阶段,敌为破坏志愿军的进攻,继续北犯,志愿军迅速调整部署,转移主力,以第3、第9兵团和人民军金雄集团向东线之敌实施主要突击。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军和南朝鲜军的联系,歼灭县里地区之敌,尔后向纵深发展。以第19兵团在西线箝制美军主力,积极配合行动。此阶段歼灭南朝鲜军第3师、第9师大部,将第5师、第7师击溃。第三阶段,实行战略转移。敌及时以战争预备队堵塞了缺口,形成东西相连的防御体系。解放军经连续作战,粮弹基本用完,继续进攻亦有困难,决定停止进攻,以一部兵力进行机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转移中,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了严重损失。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消耗与缴获了敌大量物资装备,锻炼了刚入朝参战的部队


言若轩盆景


世界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

挑2个离我们最近的2场战争吧。

1一战中的转折点是凡尔登战役!不过有点搞笑成分的是,确切来说是一个将大炮标尺标错的法国士兵拯救了法国,无意间的一炮打到了德国阵地的弹药库,导致德军暂时没有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条件,给了英法联军喘息之机!

2二战的欧洲现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不过现在战争历史学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库尔兹克战役!因为斯大林格勒只是暂时终止了德军攻势,但库尔兹克战役才真正让德军伤筋动骨!

3太平洋战场倒是很简单,中途岛战役,美国唯一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过这场战役美国的确拥有好运气,也很有戏剧性,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了解!


南看天下


改变世界战争的事件很多!比如以下几个!

1、马拉松之战

马拉松战役是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对雅典发动的战争。波斯军队共阵亡6400人,雅典方面仅仅阵亡192人。在此役中,雅典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促使了希腊各城市国家之间的团结,结成了三十个国家的同盟,加强了反对波斯帝国的力量;希腊各城邦的实力也进一步增强。对于希腊文明在之后三个世纪中所达到的光辉无比的成就而言,马拉松战役无疑是这一成就的最初的台阶。

2、怛罗斯之战

公元751年的怛罗斯之战,是唐朝安西都护府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的一场遭遇战。这是阿拉伯与唐朝多次边境冲突以来,唯一的一次取胜。但战后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并继续扩张。怛罗斯之战对唐朝与整个东亚地区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原本志在经验西域的大唐,至此进入衰退通道,逐步的无力联通内亚。崛起的吐蕃、复兴的突厥,以及内地的藩镇叛乱,都在一步步蚕食大唐的资源与根基。

3、君士坦丁堡战役

公元前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战役,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欲消灭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此役在整个战争史上来看,都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要塞攻防战。此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胜利,延续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从此覆灭。 4、英西海战

公元1588年开始的英西海战,在某种程度上,对近代早期的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为报复伊丽莎白对玛丽的处决,在得到西克斯图斯五世的支持后便侵略英国,但声名显赫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大败,而英军大胜。此役英军的以弱胜强,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打破了西班牙舰队在大西洋独霸的格局,英格兰开始掌握主动权,一直到1589年的科伦纳-里斯本海战局势被西葡帝国扭转。 5、美国独立战争

公元1775年,随着莱克星顿小镇的一声枪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这场持续了8年之久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终。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此外,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6、滑铁卢战役

公元1815年发生的滑铁卢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由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与第七次反法联盟军队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一次决战,此役可以用“时间短、影响大、结果出人意料”这12个字概括,最终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它结束了法国自大革命以来二十多年对外战争的结束,使拿破仑帝国时代退出历史舞台,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7.斯大林格勒会战

公元1942年爆发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中德国为占领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一战大规模战役。此役苏联虽取得胜利,但损失远超于德国。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它对苏联而言,是一场历史性的卫国战争,对整个二战而言,起到了根本性的转折作用,它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而轴心国在此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四分之一的兵力,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


展望未来Best


1、马拉松之战

马拉松战役是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对雅典发动的战争。波斯军队共阵亡6400人,雅典方面仅仅阵亡192人。在此役中,雅典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促使了希腊各城市国家之间的团结,结成了三十个国家的同盟,加强了反对波斯帝国的力量;希腊各城邦的实力也进一步增强。对于希腊文明在之后三个世纪中所达到的光辉无比的成就而言,马拉松战役无疑是这一成就的最初的台阶。而关乎于马拉松之战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当希腊获胜时,擅于长跑的雅典人费里皮德斯奉命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了42千米抵城后,便力竭而 死。后人为纪念,便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这一运动项目。

2、阿克提乌姆海战

公元前31年9月2日的阿克提姆海战,是古代世界发生在地中海重要的海战,是古罗马皇帝屋大维与安东尼及埃及女王的决战,在此役中,曾经无比发达的埃及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埃及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近代。屋大维的胜利,则使他顺利的成为了罗马的救星,之后更建立了古代史上一个最庞大的帝国--罗马大帝国。阿克提姆海战的意义是深远的,因为这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强烈碰撞,此战的胜败决定了双方谁将成为谁的行省,对历史走向有长远影响。

3、怛罗斯之战

公元751年的怛罗斯之战,是唐朝安西都护府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的一场遭遇战。这是阿拉伯与唐朝多次边境冲突以来,唯一的一次取胜。但战后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并继续扩张。怛罗斯之战对唐朝与整个东亚地区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原本志在经验西域的大唐,至此进入衰退通道,逐步的无力联通内亚。崛起的吐蕃、复兴的突厥,以及内地的藩镇叛乱,都在一步步蚕食大唐的资源与根基。

4、君士坦丁堡战役

公元前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战役,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欲消灭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此役在整个战争史上来看,都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要塞攻防战。此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胜利,延续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从此覆灭。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即是欧洲旧有宗教秩序的结束,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落幕,文艺复兴时代的开始,以及大炮与火药的广泛使用。此役切断了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令很多欧洲人开始认真考虑经海路到达亚洲的可行性,最终促成欧洲人发现新大陆。

5、英西海战

公元1588年开始的英西海战,在某种程度上,对近代早期的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为报复伊丽莎白对玛丽的处决,在得到西克斯图斯五世的支持后便侵略英国,但声名显赫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大败,而英军大胜。此役英军的以弱胜强,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打破了西班牙舰队在大西洋独霸的格局,英格兰开始掌握主动权,一直到1589年的科伦纳-里斯本海战局势被西葡帝国扭转。

6、美国独立战争

公元1775年,随着莱克星顿小镇的一声枪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这场持续了8年之久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终。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此外,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7、滑铁卢战役

公元1815年发生的滑铁卢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由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与第七次反法联盟军队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一次决战,此役可以用“时间短、影响大、结果出人意料”这12个字概括,最终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它结束了法国自大革命以来二十多年对外战争的结束,使拿破仑帝国时代退出历史舞台,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8、色当战役

公元1870年发生的色当战役处于当时的普法战争时期,在此次战役中,普军大胜,并俘虏了法皇拿破仑三世及其麾下军队。被俘的消息传到巴黎之后,法国革命爆发,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一个新临时政府。色当战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及其盟军的胜利,它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标志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灭亡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更标志着日耳曼民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9、对马海战

公元1905年发生的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一场海战。此战中,日军大获全胜,而俄军几乎全军覆灭。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它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将大炮巨舰主义推向颠峰;使得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

10、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公元1942年爆发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中德国为占领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一战大规模战役。此役苏联虽取得胜利,但损失远超于德国。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它对苏联而言,是一场历史性的卫国战争,对整个二战而言,起到了根本性的转折作用,它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而轴心国在此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四分之一的兵力,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