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文化-為什麼做夢能得到靈感或啟示?

易經文化,文化易經!歡迎各位讀者關注我!

古今中外都有一個神奇的現象,就是有些人對所從事的研究或工作鑽研到忘我境界時,就可能會在夢中得到先賢的某種啟示或指導。現代人將之稱為靈感,卻無法解釋它從何而來。

傳說黃帝大戰蚩尤,因蚩尤神力非凡,雙方久戰不下。黃帝憂心會死傷更多的人,苦思破解之法而不得。一日忽夢見九天玄女傳授給他“奇門遁甲”,故而大勝蚩尤。夢中傳授技藝道法,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神話,其實中國古籍中記載了很多類似的故事。下面給讀者分享兩則故事:


一、黃澤夢孔子授道的故事

黃澤(1260-1346),江州(今江西九江)人,字楚望,元朝理學家、經學家、教育家。學富五車,精古註疏,通義理學,元大德年間先後任江州景星書院山長、東湖書院山長,受學者眾多。

《元史-儒學傳》中記載,黃澤少年時即以明經學道為志,初時常讀經而不明其理。潛心鑽研,幾番苦思成疾。一日夢見孔子,以為是偶然。其後多次夢見孔子親自為他講解《六經》,且夢境中所見的書籍和孔子所講的內容,醒來記憶如新,由此才知道世間的解經學說已經偏離了本義,有許多都是不正確的,誤導後人。黃澤的孔子夢中相授,苦思不解的難題豁然貫通。後作《六經補註》,以修正傳統解經學說中的謬誤。另作《思古吟》十章,極力讚美古代聖人的德容之盛。


二、張元素夢得醫書的故事

張元素(1151年-1234年),字潔古,金代易州人,中醫大家,易水學派創始人。與金代著名醫學家劉完素齊名。張元素自幼攻讀經書,八歲考上童子舉;27歲考上經義進士,因犯廟諱而落第,自此棄科舉而潛心於醫學。

張元素研究《內經》到了痴迷的境界,但二十多年雖然刻苦鑽研,醫術總也不能昇華。後得一夢,神靈授其醫書,方悟出醫道真諦。在他所著的《醫學啟源》序言中記載:“二十餘年雖記誦廣博書,然治人之術,不出人右。其夜夢人柯斧長鑿,鑿心開竅,納書數卷於其中,見其題曰《內經主治備要》,駭然驚悟,覺心痛,只為凶事也,不敢語人。自是心目洞徹,便為傳道軒岐,指揮秦越也。”這一夢,讓他二十多年的醫理融會貫通,遂成就一代名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