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转眼到了三月,今年的春天还没有彻底明媚起来,不过春天的鸟叫声却更加密集了。温暖,下雨,雾不散,空气里都是水分。然后突然降温,雾散开了,清冷。整个春天基本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在反复。


好不容易盼到一个好天气,就只想在人少的地方闲荡。曲曲折折,兜兜转转,走了很多路,无非就是晒太阳。有时也会碰到一对对手牵手散步的老人,在三月的阳光里,牵成了一道风景。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很多很美的诗歌都在描写春天,春天的阳光,春天的草木,春天的花朵。
每年春天,我都在花的现场问人,“这是什么花?”“这是什么花?”然后忘记,然后在下一年,接着问人,接着忘记。以至于很多年,我觉得我比那些知晓所有花儿名字的植物学家们,更是春天的亲人。
我们都曾亲眼目睹春天的美丽,也都曾亲眼目睹春天的逝去,来来回回,会觉得人世很长。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电影《立春》里有一句台词:“春天来的时候,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但是到头来,什么都没发生,然后就觉得自己错过了点什么。”
比如春天换季的时候,会拿出春装,也会翻出很多旧物,这些旧物因为承载着记忆,想丢却又总舍不得。于是堆积起来,满满的一箱又一箱,总觉得日后还会用上,但事实上,我们再也没有碰过它。想来,只是收拾物品都难以做到“断舍离”,又何况是一份感情呢?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我倒觉得春天,是一个特别适合来谈论失恋的季节。在暖暖的阳光下跟自己来一场关于“断舍离”的谈判,接受失去,然后迎接崭新的季节。
不错,就在一个春日的午后,朋友们聚在一起喝茶,喝着喝着,话锋一转竟谈起了失恋。失恋的痛不欲生,失恋的遗憾,失恋的感伤……所有深刻的记忆都与痛有关;就像一双颜色款式都极美,自己又极其钟爱的,却又不合脚的鞋,放了许久,想起了再拿出来穿上,依然磨脚。也只能轻轻叹息︰多么漂亮的鞋子,只是……可惜了。就如许多年后想起某个爱过或错过的人,只能轻轻叹息︰多么好的一个人,只是……可惜了。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有的人从此被囚禁在失去的痛楚,沉浸在往事甜蜜里。等待思念徒刑服满出狱,却永远背负着回忆的案底。每个人都是回忆的现行犯,只是有的人被囚禁的长一点,有的人短一点;有的人冷静以待、安然接受,有的人沉溺其中,不愿自拔;有的人知难而退,有的人重蹈复辄……
我们就那样在各自的回忆里,浇灌各自那些或贫瘠或肥沃的时光。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后来我慢慢体会到了,忘记一个人的感觉,就是话到一半突然被打断时的难过,就是不得不转回身时空掉的一双眼。


这首歌来自关淑怡《忘记他》,我喜欢听关淑怡唱歌,她的声音时不时地会呈现出一种全然消极、颓废的黑暗面。没有华美的歌词,也没有千回百转的隐喻,她只是简单而又直接地吐露着种种强烈的爱恨,吟唱逐渐平息的不甘,以及浴火重生后那一点点微弱的意志。一边毫无能力地抵抗回忆的来袭,一边又冷笑说我过得比你好。一边竭尽全力摆脱谁的阴影,一边在时间的磨合下渐渐得到平息。她的声音所带出来的情感,是一个女人在沉溺与释放中的拉扯,在成长与微笑后的神伤。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我人生中第一次独自远行,是在十九岁那年。坐在春天的教室突然觉得烦闷,于是悄悄溜出教室,回到宿舍拿了几件外套、一个MP3、几包饼干、还有一本加缪的《异乡人》,去了一个我一直想去的城市,见了一个我一直想见的人。
“一排排柏树绵延到远方贴近天边的山丘,一望无际的红土绿地,一间间分隔甚远、跃然纸上的房屋⋯⋯这里的夜晚该是像个忧郁的休止符。白天,泛滥成灾的日光,让在热浪中融化的风景显得无情且令人沮丧。”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我现在都还记得我坐在摇摇晃晃的大巴车上,随手翻开《异乡人》,就读到了书中的这段话。没有人物,没有情节,只是一段景色的描写,却在那一瞬间强而有力地击中了我,理解到“勇敢”这两个字另外的含义,也是从那时起,我就觉得每一次旅行都应该是一场冒险。
有些歌听起来就是隐忍到极致的无力表白,对着虚无的人和事喊话,轻轻一喊,傻话也就不觉得傻了,让人记住的反倒是那种随波逐流心甘情愿的温柔和潇洒。
别问我怕不怕一个人,爱多深就能走多远……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这完全就只是一个女人的自问自答,关淑怡将这份灼烧自己的情感唱得抽丝剥茧,木入三分。
春天不言不语地给植物换了华丽的盛装,正在举行了一场日夜不停的盛大舞会,而在这样的盛大之中来听这首歌倒显得特别有趣了。
今年的春天仿佛比往年要冷一些,到现在都还没有脱下羽绒服。我想起那部叫做《春逝》的韩国电影。影片中李英爱扮演的恩素说:“我们去听溪水缓缓流淌,去听竹林被风吹拂,去听山上一朵野花盛开的声音。我们一起把它们装进神秘的盒子里,但是我们爱情的声音,它可以捕捉吗?”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李尚优是一个录音师,他喜欢记录大自然的声音,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以及患有老年痴呆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一次工作的机会尚优认识了刚刚离婚的电台DJ韩恩素,他们在冬天相遇,在春天相爱,走遍各地去捕捉大自然的声音,有竹林的沙沙声,河水流淌的潺潺声……
尚优心中充满了柔情蜜意,他会因为想念她醉酒后乘车去远在郊区的恩素家,他会偷偷录下恩素在录音时随意的哼唱。只是春天渐渐离去,尚优依然炽烈的爱着恩素,但经历过情变的恩素却始终相信爱情像声音一样稍纵即逝,对尚优越来越冷淡。尚优怎么也想不通,他想不通爱情怎么会无声无息地溜走?
只是春日已逝,这段感情,也随着春天一并远去了……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记得里面的台词:“变了心的女人,就像走掉的巴士,永远不会回头了。”
一个很清新很细腻的爱情故事,又理所当然的无疾而终。一把年纪的人了在爱情里面依然会受情绪摆布,虽有点悲伤和遗憾,但是很美,导演把韩国电影的细腻入微,清新文艺,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时光易逝,爱情里的相聚与别离,如同春日樱花般的绚烂与短暂,却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回忆。他们分手了,可谁又能说,他们就没有过仰望幸福的美好时光呢?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也许有那么一个人,曾狠狠地践踏你的自尊,毫不留情地抛下你独自留在原地。也许曾经许许多多个深夜里,你彻夜无眠,辗转反侧,反复思考为什么会突然间就失去,猜想着你和他之间究竟到了怎样的绝境。那些所有的不确定,不相信,都一点点将你撕裂,溃不成军。
你听着他喜欢的歌。只因为他喜欢,你就不断地播放。你甚至无法分辩自己是因为听着这首歌才想起他,还是因为他才想听这歌。但最后,却只有这首歌还在陪着你,这样的单曲循环太过有趣,也太过心酸。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音乐是很美好的事,成全了你我的梦境,电影也是如此,折射出我们各自的情感。电影的最后一幕,尚优露出淡淡的微笑,静静地倾听芦苇摇摆的声音,那一刻的他仿佛一切都释怀了,有着恬静安然的模样。
有些感情纵然来得快去得也快,纵然消失的毫无理由,也无人欣赏,但它也是带着岁月的温度的,接受它,不必执着,在时间面前释怀与安然,在每个黯淡的日子里勇敢和坚持。

三月,适合谈论失恋。

毕竟,我们都这样给过彼此一些美好,不是吗?
那些还没放下的,时间会告诉我们的。
有一天时间也会告诉我们:你已经不再绝望地想念他了。
初夏的阳光,随后,也就到了……
三月来了,希望你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