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讀書打卡第十一天(3月15日)


《論語別裁》讀書打卡第十一天(3月15日)

為紀念南師誕辰,老古文化推出【紀念南師誕辰公益活動】每月一本書,老古文化邀您共讀南師經典活動。活動期間,“老古書屋”線上平臺,每月將有一本南懷瑾老師著述的有聲書免費播放,用戶可登錄“老古書屋”線上平臺免費收聽,並通過每日讀書打卡,與其他書友共讀好書。


孔子選女婿


仁者之言


孝子仁人不二門


仁義值千金


今日內容


立己易 立人難


深深海底行


高高山頂立


仁義值千金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這一段記載,涉及到孔門的仁學,也就是心學。這個“心”包括了現在所謂的思想等等的心理之學,但卻不限於目前心理學的心,而是指“吾道一以貫之”的心性之心。


什麼叫“喻”?這個字要注意。現代人喜歡講邏輯,邏輯是西方文化,十六世紀以後邏輯之道大行,它是根據希臘的原始邏輯發展而來的。邏輯是一種思考的方法。我們曾經介紹哲學,哲學要問宇宙是怎樣開始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有男或者先有女?對此哲學家有兩派見解:一種是唯物思想,他說宇宙開始先有水,由水變成火,而後冷卻逐漸形成現在的大千世界。印度也有一派講地、水、火、風的四大是天地開始的根源。相當於中國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道理。這些理論慢慢演變成後世的唯物思想。另一派是講唯心的,認為宇宙有一個超越物質的精神主宰,物質是由他所創造產生的。這牽涉到哲學問題,解說很多。到了後世,提出了問題,問及哲學家怎麼知道宇宙從何而來的?哲學家說是靠學問思想來的,那麼先行研究你哲學家那個思想(工具)的判斷準確不準確。因此產生了邏輯學——對思路法則的研究。這種思路的法則學,在印度的佛學中,早在希臘之先就有了。


對於這問題,世界學者也有兩派說法:一派是西方人的立場,認為印度的思考方法是從希臘來的;一派是東方人——包括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說法,認為希臘的邏輯,是從印度方法來的。印度這套方法,我們翻譯過來叫“因明學”,比西方的邏輯還要完備,還要嚴密。西方文化中婦孺皆知的黑格爾辯證法——“正、反、合”是舉世聞名的。所以有許多人談到《易經》時,說我們的《易經》真了不起,和黑格爾的辯證法“正、反、合”完全一樣。這是中國人的悲哀!我說,老兄!我們《易經》是五千年以前的產物,黑格爾幾時才發明辯證法?為什麼把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拿來與西洋人比,還說同他一樣?這等於在街上看到祖父拉著孫子走,說祖父長得像孫子,而不說孫子長得像祖父。


怎麼說因明的方法比邏輯高明?因明有幾個步驟,簡單的講:“宗、因、喻、合”。“宗”就是前提,說話必有宗,引伸“宗”的理由為“因”。有時候有宗有因還講不清楚的事情,只有用比喻來說明,這就是“喻”,在《莊子》中叫做“寓言”。每個宗教裡的寓言都很多,像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聖經》,就有很多寓言,每個大教主都很會講譬喻,其中還包括了隱語和幽默話。宗、因都講通了,那麼就是結論的“合”了。因為講到《論語》中的喻,所以引出這些閒話來。“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意思是:與君子談事情,他們只問道德上該不該做;跟小人談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沒有利可圖。如果拿孔子這個觀點來看今天的世界就慘了,今天世界的一切都是喻於利,處處要把利慾擺在前面才行得通。不過,滿天下都是小人,也就單純了,麻煩的是,始終還有小人與君子的分野存在,這就很難辦了。


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上面曾經講到過,真正“仁”道的人,一定能愛人,不會討厭人。即使討厭,也是要把討厭的人改變過來,使他同樣地能達到“仁”的境界。在這裡又補充這個道理說,我們看見一個道德、學問有修養的賢者,就想達到他那個境界,跟他在造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賢的人、壞的人,最好當作自己的借鏡,藉以自我反省。上面一句話就是說明上文仁者愛人不能惡人的道理;下面一句話,就是解釋上文“人之過也,各於其黨”的道理。


孝子仁人不二門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現在又講到孝道中仁的範圍,他說對於父母的過錯必須幾諫。什麼叫幾諫呢?我們好幾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員搞錯了觀念而出的毛病。宋儒以後論道學,便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名訓出現。因此五四運動要打倒孔家店時,這些也成為罪狀的重點。其實孔子思想並不是這樣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對,作為一個孝子,對於父母不對的地方,就要盡力的勸阻。見志不從就是說父母不聽勸導的話,那麼就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只好跟在後面大叫、大哭、大鬧,因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是不對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這條命可能送掉,因為我是你的兒子,只好為你送命,不過我還是要告訴你,這樣是不對的。這種孝道的精神,也並不是說父母一定會不對,只是說如有不對的地方,要溫和地勸導,即使反抗也要有個限度。總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應該把道理明白地告訴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養育的,必要時只好為父母犧牲,就是這個原則。


因此: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古人講父母老了,怕沒人照應,而不遠遊,即使要遠遊,也一定要有個方向。這種解釋,我不大同意。有哪一個人出門會沒有一定方向亂走的呢?到月球去也還是個方向。我認為遊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沒人照應,子女遠遊時必須有個安頓的方法,這是孝子之道。方者應是方法,不是方向。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但本篇到這裡,為什麼又單獨的提出來呢?這是接到上面一句遊必有方所引起。離開了父母,不在父母面前三年,對父母的愛心、孝心深繫於懷,這就是孝子。同時,對於古人在上面解釋這句話的錯誤,也有了明證,而可以糾正過來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我們做子女的人,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為什麼呢?兩種心理,一種因為知道父母的年齡多了一歲,壽又添了一歲而高興;但同時又害怕,因為父母年歲越高,距離人生的終站越近,為兒女與父母相處行孝的時間也越短,所以就有這兩種矛盾的心理了。


以上是由仁講到孝,現在要由孝重返於仁的道理。


仁者之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這是講到用仁之重要。孔子說古代的人不肯亂講話,更不說空話,為什麼不隨便說話呢?因為怕自己的行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義的人,往往不輕易答應,不輕易發言。我們歷史上有句話重然諾,這就是說不肯輕易的答應一句話,答應了一定要做得到。我們又在歷史上看到輕諾則寡信的相反詞,這是說隨便答應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兌現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這個道理。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因此個人的修養也好,處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約失之者,鮮矣!


約就是約束、檢束、小心、謹慎,意思是要常常約束自己。謹慎的人,過失比較少;放蕩的人,容易犯錯;講話隨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個人行為道德能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失敗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最後又講到仁的言行之重要。訥,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書、吹牛、唱歌以外,沒什麼用。真正的仁者,不大會說空話,做起事情,行為上卻很敏捷。換句話說,先做後說,不要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依我對《論語》的研究,認為每篇裡面的章句是連貫而不能拆開的,二十篇前後次序也是連貫不能拆開的,現在這裡又可以證明。這篇《里仁》,並不是教你去找一個仁愛路去住。古人的解釋,即是選一個住處要找一個仁裡,世界上哪來這許多仁裡?到哪裡去找?孔子自己的家鄉,當年也不一定是仁裡。哪裡是仁裡?假如我們的故鄉是不仁統治的世界,我們就不管他了嗎?我們正要把他恢復回來,把罪惡打垮。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實那個裡字,就是自處其中的意思,腳跟站得穩的地方就叫裡。里仁,是我們作人的立足點處於仁道。所以德不孤,必有鄰。自己有道德的涵養,能體用兼備,自然會影響近身的人。《大學》裡的修、齊、治、平也是這個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現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為無用之修養。講到這裡,我最近讀了一本清人的筆記,提到有一個人很清廉,告老回鄉,一天在門前看到鄉下人賣一條新鮮的魚,問價以後,摸摸口袋中沒有錢,沒有買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說你何不寫一張條子給他呢!他問寫什麼條子可以買到魚?太太說你寫上清官兩字,他就把魚給你了。太太幽他一默,這個老頭子被逗得笑了。這說明什麼?就是說明為道德而活著,有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認為如果寂寞能當成一種享受,那就可以講道德了。如果你視寂寞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難講真學問真道德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訴我們,如果真為道德而活,絕對不會孤苦伶仃,一定有與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講到這裡是一個結論了,上面全篇幾乎都是孔子的話,最後這兩句則用子游的話: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我們看《論語》,好像《莊子》一樣,最後往往吊兩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話。這裡最妙的不用孔子的,而用他學生子游的話。子游這話的意思是說,要講仁愛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亂幹。對君王盡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對,每次見了勸他,次數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有時命都丟了。對朋友也是一樣,朋友不對,你勸他勸多了以後,他不聽你的,就會變成冤家了。


子游的話為什麼放在這裡?這是人性的另一面。雖然行仁之道,義所當然,但是要講究方法。譬如大家喜歡看《貞觀政要》這本書。魏徵的忠貞和他的道德學問,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唐太宗喜歡一隻小鷂子,一天正在玩鳥,魏徵來了,唐太宗怕他講話,趕快把小鳥藏到懷裡,魏徵假裝沒看到,故意留下來和他談國家大事,唐太宗心裡雖為鳥著急,也拿他沒辦法。等魏徵走了,唐太宗拿出懷裡心愛的小鳥一看,早已魂歸奈何天了。於是傷心的回到後宮,大發雷霆說:我非殺掉這個田舍翁(鄉巴佬,指魏徵)不可!長孫皇后問明瞭原委,立刻穿了大禮服向唐太宗行禮道賀,唐太宗說有什麼可賀的?皇后說,唐朝有魏徵這樣的好臣子,又有你這樣的好皇帝,這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好現象,國家的興盛是可期的,這還不可賀嗎?於是唐太宗息怒不談了。以唐太宗這樣器量寬宏的人,對魏徵的意見,樣樣接受,到最後唐太宗還氣得要殺他,若不是唐太宗的皇后暗中救魏徵一把,這個老頭兒的頭也是要保不住的啊!後來魏徵死了,唐太宗終於信了讒言,還是把他的墓碑給推倒了。一直到唐太宗徵高麗失敗後,才又想起魏徵若在,必不會有此失。因此又樹立起他的墓碑。


這裡把子游這幾句話,放在講仁道這一篇的最後,是含有深意的感慨。但是如果隨時隨地把這兩句話記牢,做人家的部下也好、朋友也好,就變成滑頭,不負責任了,那又不是仁道。所以我們研究了孔孟學說,懂得了人生,才知道作人真不容易,的確須要多體會歷史、多體會人生。然後才能做到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隨時隨地裡居於仁道之境了。


公冶長第五


以上四篇是孔門學問之道的綱要,本篇是拿事例來說明孔門的學問,對話錄和討論集的味道更濃。


孔門學問之道多半是講用作人做事的應用。下面記錄的都是孔子學生的故事,裡面談到孔子教育的方法,和在事實上面啟發教育的作用。


孔子選女婿


這一篇以公冶長為篇名,他是孔子的學生,在《史記》孔門弟子傳,乃至《孔子家語》中,對公冶長的資料都有限。不過散見其他雜學中的記載,公冶長是懂鳥語的。幾十年前聽到這種事還會哈哈大笑,現在並不稀奇了。因為現代研究生物科學的人,對於動物的語言和動作所表達的意思都懂了。所以科學發達以後,對古代人懂鳥語這種知識,反而並不覺得是笑話。所以我們的俗話有:近水知魚性,在山識鳥音。這是很普通的事,也可以說是生活習慣上體驗得來的。在現代來講,因為古人不大有研究科學的精神,所以對於公冶長識鳥語,簡直不相信。過去的儒家因此也就不敢說這個話,認為這是個笑話。但到現在由我們研究起來,它不會是笑話。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以其子妻之的子就是女兒。古時候子字是男女通用的,所謂女子、男子,都用子。因此古代中國文化對自己女兒可以稱子;而兄弟姊妹之間,妹妹可以稱女弟;到後世反不大習慣用,也可說在另一方面看,中國過去是男女平等的。現在就孔子所講公冶長的資料,只知道他坐過牢,為什麼坐牢不知道,在歷史上查不出來。在另外的雜書上,有一則關於他的故事說,公冶長因為懂鳥說話,有一次對鳥失了信用,鳥就害他,所以他坐了牢。為什麼呢?傳說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次鳥對他說: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頭羊,你吃肉,我吃腸。結果公冶長忘記了,把整隻羊連肚裡東西都吃掉了,鳥沒東西可吃,就想害他。後來又對公冶長說南山有隻羊,公冶長跑去,羊沒看到,而看到一個被害死的人,有口難辯,結果坐了牢。這是我們小時候聽過的故事。這種小孩子神話的傳說,大概有幾千年了,也是根據雜家的學問而來,當然這僅是傳說而已。究竟公冶長為什麼被關在牢裡?就不知道了。但是孔子認為公冶長坐牢,不是罪有應得,因此孔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由這件事看來,我們可以知道孔子的為人,絕對不是要選一個有財、有勢或有學位的人,才把女兒嫁給他。而且最妙的是,他把女兒嫁給坐過牢的公冶長,又把侄女兒嫁給南容南宮适。為什麼呢?我們看下面的理由。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我們先要了解一個要點,孔子的出身很苦,他的生母是繼室,孔子的前娘留下來一個殘廢的哥哥,家裡很貧窮。孔子十一二歲間,就負擔起了家庭生活,一切艱難困苦他都嘗過,他是從艱苦中站起來的一個人。他的道德、學問、文章被後世尊稱為聖人,這聖者不是偶然的。他對哥哥留下來的這個女兒,也是盡心的照應,最後將這個侄女嫁給南容。


《論語》中好幾處提到過南容,下面還說到南容三復白圭,孔子才把侄女嫁給他。白圭是什麼東西呢?是白玉,圭就是做官的人上朝時手上拿的手版,秦漢以後又經改變形式為竹簡;所謂朝笏的便是它。這是幹什麼用的呢?第一是禮儀的規定;第二作為大事的記載。現在可以用日記本抄一下,古代沒有日記本,遇到朝政大事,像對皇帝報告,如果忘記了怎麼辦?就把重要事寫在朝笏上,這是它的第二個用處。所以我們看上古圖畫中的帝王,手裡也都拿一塊長型式的手版。


古人之所以重玉,是有其意義的,並不像現代人愛好寶石的心理,說它是稀世奇珍。古人重玉,是因為玉潔冰清,人品要做到像玉一樣潔白,拿玉來比自己人格學問的修養,所以重玉。後世相傳,才戴玉的戒指、手鐲。至於腰帶掛玉佩,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說人跌倒了如會受傷,則所佩的玉會先代人受傷。玉碎了,人就可以免於損傷。這種迷信的傳說,是否真有其事?在力學上可能有這樣一個作用,並不是玉有什麼神靈。


我們知道,白圭就是一塊玉。上古有篇《白圭》,是專門讚歎玉的詩。讚歎玉,並不是因為寶石價值高,可值多少美金,而是讚歎它的玉潔冰清。玉的潔白,不能夠有一點瑕疵、汙點。南容讀到這篇詩的時候,非常欣賞,再三地朗誦。孔子聽到他再三朗誦這首詩,就把侄女嫁給他。如果說這記載的內容就只這樣簡單,那麼我們年輕人看到哪家小姐漂亮,去她家門口唱幾支歌試試看,不把你趕出去才怪呢!孔子就那麼愛聽歌嗎?那為什麼孔子聽南容吟了三次詩就把侄女嫁給他呢?是因為孔子平日考察,如今日訓導處之有資料,南容非常注重品德的修養,因此他讀到這篇詩的時候,有特別的感慨,被孔子聽見,這時就決定了把侄女嫁給他。到底孔子對南容學問、人品等修養的考察有何觀感?一個時代社會上了軌道的太平時代就需要像南容這樣的人才。他不會埋沒,一定會出頭。南容的才具由此可見。但是,凡有才具的人,多半鋒芒凌厲,到不得勢的時候,一定受不了,滿腹牢騷,好像當今天下,捨我其誰?如果我出來,起碼可比諸葛亮。有才具的人,往往會有這個毛病,非常嚴重!南容的智慧、才具是不會被遺棄的,太平治世自然少不了他;一旦到了混亂的時代,才能越高的人,艱難險阻也越多,甚至生命也越危險,但南容不會。因為當社會亂的時候,也有善於自處、清以自守之道,他絕不會遭遇殺身之禍,可以免於刑戮。換句話說,他擅於用世。不但有用世的才具,也擅於自處之道。因此孔子把自己的親侄女嫁給他。


我們把這兩節合起來研究,就可見孔子處事有一定的原則。南容雖然善於自處,但公冶長在學問修養上,有更深的功夫,所以遭遇困逆還能夠不怨不尤,涵養得平平淡淡。事實上比起來,他認為公冶長比南容更了不起。但是假如孔子把侄女嫁給公冶長,很可能遭到社會的批評,說他沒存好心,把侄女嫁給坐過牢的公冶長,而把自己女兒嫁給世家公子的南容。可是他的做法,恰恰相反。在這些地方,我們雖有作吹毛求疵研究之嫌,但它是一個事實。重點在於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這兩句話是孔子處世的原則。一個人如何做到治平之世,才具不被埋沒;混亂之際,不會遭遇生命危險,實在頗為不易。


第三個評論的學生為子賤。子賤姓宓,名不齊,子賤是他的號。這是年輕人,《史記》上記載他比孔子少三十歲,《家語》記載他比孔子少四十多歲,到底小多少歲?在這裡不是主題,反正這是孔子晚年所收的學生,以全部精神培植的年輕人之一。孔子對他的評語: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大概在這裡對學生們有所感嘆。他說,子賤真了不起,是一個君子。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周公之後封於魯,魯國保存的文化風規,是周代文化的代表。從春秋戰國直到秦、漢之間,都是如此,也是中國文化中心的所在。但是從這一節上,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對魯國文化也有感嘆,指出文化要沒落了,至少一些人物已經沒有了。孔子特別提出子賤對同學們說,你們看,不論內在的修養品德,或者發揮於外的才能,宓子賤都可稱得上是一個君子;假使現在有人認為魯國沒有一個君子,那麼子賤這個人不就是君子嗎?如果說這人不是君子,還有什麼人可以說是君子呢?在此隱約透露出:第一,文化精神教育的目的,是在於培養承先啟後的繼起人才。第二,注意獎勵後起之秀,導之使他發揚光大。


以上是孔子對學生學問、德行的評論。講過了三個人,下面是文章中的一個插曲,也等於一個轉捩點。由此更顯得《論語》文章的活潑。


高高山頂立


子貢問曰:賜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子貢看見老師評論了三個同學,自己忍不住了,突然起來發問,老師!你看我怎麼樣?孔子對他說,你是個東西。我們曾經提到過,中國人罵人的習慣,往往會說你是什麼東西?人要構成一個東西,可也真不容易,等於說你有什麼名堂?我自己想想,的確什麼名堂都沒有,只會吹牛。可是在這裡孔子等於說子貢,你已經成了一個典型了。子貢又再問,那我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孔子說,你是個瑚璉。瑚璉是古代的玉器,這個玉器,還不是民間普通老百姓可用的。是古代用來供於廟堂之上的,相當於中央政府、皇宮的佈置,擺在上面,非常精潔莊嚴。為什麼呢?它是高、貴、清的象徵。子貢形成這種精神的典型,未免有點太高、太貴、太清了。古代要在國家有大典的時候,才請出瑚璉來亮一下相。平常的時候,只好鎖在櫃子裡藏起來,保護起來。


一天,同學拿了張鈔票說:好髒,要當心細菌。我說:這就是人生哲學的寫照。人如果拿了一張新鈔票,喜歡它,總想多保留些時候;舊的鈔票,先拿來用掉,所以鈔票越破舊越容易流通。同樣道理,好的東西深藏不露,保存起來。子貢就是這樣一個被存起來,保護起來的人物。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後來孔子自己父母之國魯國有難,孔子想要自己出馬解決,同學們勸孔子,您老人家不要去,讓我們出去替國家辦外交。孔子說,自己國家的事,不能不管了,還是要去。後來子貢來了說,老師!我去。孔子立刻答應由子貢去。子貢是政治、經濟、外交、工商,樣樣皆通的大通才。國際上走一趟,遊說諸侯,就把魯國穩定下來了。我們知道吳越之戰等等大戰爭,最後的決戰,是子貢挑起來的。子貢為什麼要把戰爭挑起來?因為齊國要打魯國,他就吳齊之戰開始,一路挑下來,把越、晉也挑動了,這麼一來,於是魯國就泰然無事。他才具之高,本事之大,於此可見。但是後面還會講到子貢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後來他官不想當,什麼都不想做,專門去做生意,而且做生意總髮財,孔子晚年的生活好像都靠他照應的。子貢這個人就是豪邁慷慨,什麼都不能拘束他,但是他絕不驕傲。所以孔子說他形成了高、貴、清的風格。對低下的事情不屑去做,就成了這瑚璉的典型了。


深深海底行


下面再說一個孔子的學生冉雍,號仲弓,比孔子少二十九歲,是平民出身,但是孔子認為這個學生有帝王之才。顏回固然是道德學問都好,可以傳道,但並不一定能成帝王之才,或者做驚人的事業。這裡提到冉雍。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或,是不定詞。不知道誰看到孔子對冉雍太好,有點不服氣,就對孔子說,你經常說冉雍非常好,他人是蠻好,仁慈、愛人、寬宏、厚道,優點不少,就是有一點,說起話來不大動聽,態度上也不隨和。不佞,這個佞字的意義,以現代話來解釋,就是既會吹牛又會拍馬。不佞就是口才不好,態度也不很隨和的樣子。孔子聽了這個人的話後,對他說:焉用佞?一個人為什麼要耍嘴皮子呢?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他說耍嘴皮子是最可怕的,會講話的人,常犯一個毛病,喜歡用嘴巴得罪別人或刻薄別人。說話刻薄別人的人,常常被別人討厭,有時言語給人的傷害,比殺人一刀還痛苦。所以御人以口給,用嘴巴和人家對抗的人,常被人討厭。於是他進一步說:不知其仁,焉用佞?假如一個人沒有做到仁的修養,光是利嘴有什麼用嗎?這一節首先講明人格修養的標準;其次說明了孔子再三強調以冉雍為榜樣的道理。


立己易 立人難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漆雕開是孔子學生中專門研究歷史的,從《史記》上知道,他曾隨孔子學習《尚書》。《尚書》就是現在說的《書經》,是孔子所整理中國上古的歷史資料。他年紀比較大一點,只少孔子十一歲。漆雕是姓,名開,字子若。


這裡提到,孔子有一天對漆雕開說,你的學養已經可以為社會服務了,出去做官吧。可是漆雕開說,老師,謝了!對這件事,我沒有自信。這句話蘊含的修養很高,他是說你讓我出去做事,我真能夠替國家,為社會做得了什麼事嗎?我的學問夠嗎?你吩咐我做什麼都可以,但是出來為別人擔當大事這一點,我沒有自信,我不想出去做官。孔子聽到他這樣的話,高興極了,因為在他的學生中,也有許多是急功好利的。


孔子周遊列國。自己儘管窮,儘管倒楣,但每個諸侯對於他的推薦,還是要買帳的。同時,孔子的學生在外面了不起的也很多,當軍事統帥的也有,當行政首長的也有,權位很高的也有。只是每一個諸侯都不敢用他,因為他的學生太多了,在當時那樣少的人口大約幾百萬人口,他就有三千弟子。以今日人口比例來說,他該有多少學生?而且學生們對他都很忠實,他只要動一下,任何一個諸侯之國都可能會動搖,誰敢用他?但是他的學生一個個出來都吃香,因此有些孔門弟子,很可能也想走他們老師的路線。由少正卯的聚徒講學,拉走了孔子許多學生的例證,便可推想而知。但是漆雕開,聽到孔子叫他出來,他反而說對做官這件事沒有自信,由此可見他為學之誠,行道之篤。所以孔子聽了非常高興。


老古書屋是“書香中國 經典世界”的重要項目,老古文化聯合光華教育基金、中國文化書院、復旦大學等機構,致力於將其打造為傳承經典文化的終身大學。老古書屋採用會員制,會員可免費收看老古書屋線上平臺所有內容。快來一起追南師的新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