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资讯:云南沧源发现“极危”生物——伊江巨蜥&圆鼻巨蜥


物种资讯:云南沧源发现“极危”生物——伊江巨蜥&圆鼻巨蜥

伊江巨蜥标本 图片:www.redocn.com/

巨蜥隶属爬行纲(Reptilia)有鳞目(Squamata)巨蜥科(Varanidae)巨蜥属(Varanus),全球约有 70 种(IUCN 2010),分布区包括非洲、南亚次大陆、东南亚至新几内亚、澳洲及印度洋岛屿(赵尔宓等 1999)。巨蜥多栖息于 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河岸附近或沿海河口(赵尔宓 1998,徐正强等 2006)。中国分布有圆鼻巨蜥(V. salvator) 和伊江巨蜥(V. irrawadicus)两种巨蜥(杨大同等 2008,蔡波等 2015)。圆鼻巨蜥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和海 南。1987 年在云南德宏州瑞丽市畹町河谷发现伊江巨蜥(Yang et al. 1987)。伊江巨蜥仅分布于云南盈江和陇川边 境线一带(饶定齐等 1996,杨大同等 2008)。杨大同等(2008)认为伊江巨蜥为区别于孟加拉巨蜥(V. bengalensis) 的有效种,但 Auffenberg(1994)、Böhme 等(1997)和 Papenfuss 等(2010)认为伊江巨蜥是孟加拉巨蜥指名 亚种(V. b. bengalensis)。巨蜥属所有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我国境内的巨蜥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伊江巨蜥在我国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少,受捕猎 和栖息地破坏威胁,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评估中,被评为“极危”物种(蒋志刚等 2016)。

物种资讯:云南沧源发现“极危”生物——伊江巨蜥&圆鼻巨蜥

图1(a) 南滚河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伊江巨蜥

过去所发现的伊江巨蜥多来源于靠近中缅边境的市场,缺少野外活动实证。2018 年 11 月 27 日 15:34 时,在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南滚河国家级保护区布设的红外相机(99°0′9.72″E,23°15′4.31″N,海拔 520 m)拍摄到一段 30 s 的巨蜥高清视频。视频中的巨蜥(图 1a)头背具黑色网纹,吻窄长,吻鳞明显,颏部和喉部有大理石样横、 直宽条纹;背面黑褐色具黄色碎点斑;体鳞在后段强烈起棱,且全部凹陷;其体色体态也明显区别于圆鼻巨蜥, 而与伊江巨蜥的特征相符,故鉴定为伊江巨蜥。

物种资讯:云南沧源发现“极危”生物——伊江巨蜥&圆鼻巨蜥

图1(b) 南滚河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圆鼻巨蜥

距离此记录点直线距离 1.6 km 和 2.8 km 南滚河岸边的另外两处 红外相机拍摄到圆鼻巨蜥(图 1b),其体背呈铜钱状花斑,说明两种巨蜥在该地区同域分布。

物种资讯:云南沧源发现“极危”生物——伊江巨蜥&圆鼻巨蜥

图 2 伊江巨蜥在中国的分布范围

伊江巨蜥出现的生境为河滩草丛,地势平坦开阔,圆鼻巨蜥出现的生境为河岸旁竹林及灌草丛,两种巨蜥是否存在食物及空间资源 竞争有待进一步研究。红外相机还在这三处持续拍摄到家牛,说明当地存在较多家畜活动干扰。该地区之前未见 有目击伊江巨蜥的正式报道。此次记录是我国首次以高清影像方式在野外拍摄到伊江巨蜥这一珍稀濒危物种,证实了伊江巨蜥在中缅边境沧源一带的分布(图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