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投降前偷埋下的弹药库, 良心不安, 59年后回中国指认埋药地点

老兵木村,是日本二战后期被强征入伍的一个娃娃兵。

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已经在关东军里,当了2年的看守。任务是,巡逻看管关东军弹药库。

具体地点,是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一带。

这些弹药库,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砖头砌成的墙壁,铁皮作成的顶棚,外面涂上黑色的漆,周围用铁丝网封锁。木村等小兵们,在外边荷枪实弹巡逻,守卫着这些坟墓一样的东西。

日军投降前偷埋下的弹药库, 良心不安, 59年后回中国指认埋药地点


二战日军娃娃兵

据兴隆镇编撰地方志的老人说,当年关东军把当地农民的土地强行圈占,之后沿铁路在该四平山、马河沿屯、王青山屯、王海山屯等地,建筑了130座这种半地下的弹药库。

日本战败后,日军并没有安全清除这些危险的弹药库,而是仓促之间草草掩埋。

这就为后世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解放后,土地归农。但农民在耕种中,不时有人被当年的炸弹炸伤。

这些炸弹,不少是违反国际公约的化学武器,如芥子气,人一接触非伤即残,症状非常之惨。

日军遗留化武的伤人事件经报道后,在日本也引起关注。有和平人士了解了这段罪恶的历史后,感到震惊,拍成纪录片在日本国内放映。

影片的放映,让更多日本人震惊、自责——他们很少了解那段历史真相。

在这些观众里,就有当年参加弹药掩埋的木村老兵。

2004年,他在日本九州看到这一纪录片时,已是77岁。

他忘不了那段罪恶的往事,良心备受谴责,决定把当年埋药的情况详细给中国有关方面说说,以免更多无辜百姓遭殃。

日军投降前偷埋下的弹药库, 良心不安, 59年后回中国指认埋药地点


他在东北当了2年的巡逻看守,对兴隆镇一带的弹药库地点分布,熟稔在胸,近60年过去了,他不曾忘记。

他在家草绘了埋药地图,然后给纪录片导演海南友子联系上,和她一起前往中国。

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来一次无愧良心的赎罪之旅。

2004年11月1日,白发垂老木村,在友子的陪同下来到兴隆镇,拄着拐杖指认现场,向有关方面负责人说出了埋药的真相——

在兴隆镇附近约20km²的范围内,分布着80多个弹药库,每个70m³大小、可以叠放6个弹药箱。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木村接到密令:5天之内,把全部弹药秘密埋入地下。

于是,他们100多人开始匆匆掩埋,4个人一个小组,日夜不停。

日军投降前偷埋下的弹药库, 良心不安, 59年后回中国指认埋药地点


“我清楚地记得,弹药有红色标记,有黄色标记。红的是催泪弹,黄的就是毒气弹啊……如果吸入,内脏就立即腐烂……60多年了,这样的弹药还在残害着中国人啊……!”

木村说到这里,忍不住失声痛哭,说自己就是日军在兴隆镇犯下历史罪责的见证人。当年为了加快施工,他们还抓来3个农民,挖好以后把他们都枪杀在弹药库坑里了……

在兴隆镇,他拿着自己手绘的藏药地图,找到村里的老人仔细核实地点、方位。

经当地有关部门查证,当年日军所埋弹药位置与木村地图十分相符。

在德祥乡四间庙屯村,木村还见到了1948年被遗留炸弹炸伤的孙喜文老人。

当年,6岁的孙喜文在田地里玩耍时,拉到了一个炸弹引信,炸弹爆炸,致其失去了左眼和右手。被抢救过来后,他全身起了奇怪的水泡,痒痛无比,50多年从未治愈。

面对受害人,77岁的木村一次次深深鞠躬、痛哭、忏悔……

日军投降前偷埋下的弹药库, 良心不安, 59年后回中国指认埋药地点


对于自己这次献图行动,木村面对媒体的采访,表达了3个意思:

1⃣当年埋药是秘密进行的,如果他不指认,很难被全部发现,“万一某一天突然引爆,悲剧就会顷刻发生。”

2⃣那些当年的日军,许多老兵死了,有些没有勇气直面历史,但历史的真相必须揭露出来。

3⃣自己虽然会因此遭右翼报复,但自己必须说出来,因为自己没有更多时日了。

“有些右翼分子很可恶,到今天他们居然连南京大屠杀的真相都要掩盖,我说出真相,他们会怎么报复我,难以预料,但我77岁了,我能等吗?我今天明白我该怎么赎罪,怎么弥补。”

木村晚年勇敢站出来,真诚忏悔赎罪,行为固然值得嘉许,但对那些战后被炸伤残的无辜老百姓来说,这些道歉和忏悔,还远远不够。

日军投降前偷埋下的弹药库, 良心不安, 59年后回中国指认埋药地点


讲出这段历史,对木村来说也许是一种救赎和解脱。但对我们来说,这段历史让我们尤其感到沉重。

我们常说,历史长河,弹指一挥。对许多人来说,历史或许就像远去的云烟,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呼吸不到当时的空气,只是书本上的资料记录,或茶余饭后的无关谈资。然而,在东北这块倍受日军蹂躏、伤害的国土上,历史是沉重的,它并未远去,它就在眼前,它不容扭曲,它无法忽视。

它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