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上座率恢復五成 山東餐飲業重現“煙火氣”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國家三部委日前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支持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流通業復工營業,山東和濟南市也相繼出臺政策,推進餐飲零售等服務業復工營業。

此次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餐飲業當前復工營業情況如何?經濟導報記者就此做了調查採訪。

餐飲堂食上座率恢復五成

24日中午,經濟導報記者來到濟南市玉函路一家火鍋店。通過掃碼、測體溫等程序後進入後發現,店內約有四五桌客人在用餐,每個餐位之間的間隔被拉開到1.5—2米左右。

“週末上座率稍高點,也僅有正常時期的三成左右,估計隨著疫情平穩會緩慢回升。”該店工作人員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在此就餐的劉先生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兩個多月沒有在外就餐,特別想吃頓火鍋。目前山東確診病例已經清零,允許堂食後,飯店就餐都採取了各種保障措施,就帶家人一起出門聚個餐。

距此不遠的一家羊湯館此時已經客滿,店內五六張桌子全部坐滿了人,藍牙音響不時響起到賬聲。“營業一週了,就餐的人越來越多,基本上恢復正常了。”正忙著給客人盛湯的老闆笑著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經濟導報隨後來到寬厚裡,發現大部分餐飲店均已正常營業。有些小吃店門口甚至需要排隊,大家都主動隔開一米距離。

在芙蓉街南門,遊客需要持身份證,經體溫檢測正常,通過濟南“雲+健康易通行”登記後方可進入。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雖然比不上原先遊客熙熙攘攘的景象,但街區內的人也並不少,大部分商鋪都已開門營業,只有少部分尚未開門。

“復工兩週了,銷售量一直在上升,目前能達到正常時期的五成。希望疫情快點過去,銷量能有一個暴發。”芙蓉街上一家網紅臭豆腐店的店主王先生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說。

濟南榮盛時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偉表示,為幫助餐飲企業恢復活力,各級政府出臺了免社保、減房租、低息貸款、就業扶持等一系列專項幫扶政策,解決了不少現實困難。雖然企業經營還處於修復期,但餐飲是剛需,隨著疫情過去、消費回暖,餐飲業還會迎來春天。

自救+扶持=活力再現

據經濟導報記者瞭解,疫情發生以來,不少餐飲企業積極自救,有的推出無接觸配送外賣,供給周邊寫字樓上班人員工作餐,山東凱瑞商業集團、山東新聞大廈均推出了半價烤鴨券。

從正月初八開始,膠東人家就開始配送生鮮外賣,推出了海鮮、膠東面食、半成品菜品、蔬果等無接觸配送的外食服務,員工們變身外賣配送員。

“線上業務我們本來今年要幹,沒想到疫情加速了這個過程。”膠東人家總經理張曉麗說。

馬琪開了3家“琪琪的芋圓店”,2月份營業以來主要靠外賣支撐。

“雖說受疫情影響訂單量比平時下降不少,但最近一段時間開始慢慢回升,加上逐漸恢復堂食,相信很快就能恢復到年前水平。”馬琪介紹說,外賣平臺美團還減免了配送費,大大降低了成本壓力。

為提振消費信心,近日不少地方的領導幹部紛紛帶頭“下館子”。濟南市日前也下發通知,酒店、餐館在做好防護工作的基礎上全面恢復堂食。

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商務廳瞭解到,截至3月23日,全省限額以上1811家餐飲企業復工1548家,開業率達8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