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四種花分別比喻四大美人,該如何表達呢?

春日之虎


四大美女本就花容月貌,如果用花來形容的話。

西施: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芙蓉

西施,子姓施氏(7月19日出生,具體生卒年不詳,一說卒於前473年),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國句無苧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既然是“浣紗女”,那麼我認為用“出水芙蓉”來形容西施最為恰當。

出水芙蓉本就清新脫俗,更加符合西施溫婉可人的氣質。所以西施——芙蓉。


王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冰山雪蓮

王昭君(約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1](一說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宮女,後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王昭君維護漢匈關係穩定達半個世紀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成語中「沉魚落雁」、「畫工棄市」記載她的生平典故。

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嫁到了塞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也就入鄉隨俗,多少會有一些塞外的氣息。

塞外以豪放不羈、熱情豪爽著稱。但是王昭君兩次婚嫁並不幸福,日夜思念家鄉,繼而積鬱成疾,愁病而亡。

所以王昭君一生疾苦,我認為用“冰清玉潔”來形容她最為合適。所以王昭君——冰山雪蓮。


貂蟬:中國四大美女之一閉月——玫瑰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夫人(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美女配英雄在貂蟬的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呂布與她結髮,曹操為之傾慕,就是忠義兩全的關羽都忍不住動心。所以呀!這樣的紅顏用世人皆愛在合適不過了,那麼貂蟬——玫瑰🌹。


楊玉環:中國四大美人之羞花——牡丹

楊玉環(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芮城)人。唐朝時期后妃、宮廷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齊國公楊玄琰之女,宰相楊國忠堂妹。

性格婉順,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嫁給壽王李瑁為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為女道士,後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後,跟隨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士兵譁變,含恨賜死。

楊貴妃一生可謂是傳奇,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朝出閣倒眾生,月下嬌花遮羞避,六宮粉黛皆失色。這樣的美人誰見了不將之捧在掌心,就連我們偉大的詩仙李白都忍不住讚美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像這樣一個傾國傾城、雍容華貴的美人。必須有富態的氣質——牡丹!


帝迷


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用四種花比喻她們,從文化找出契合點,我這樣選:

1、西施:荷花

荷花,也叫蓮花、菡萏、芙蓉等。西施本來是越國人,後來捲入吳越之爭,成為吳王的妃子。唐人王維的《西施詠》中有“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既然她是江南女子,我就選荷花,越女採蓮,再合適不過。

漢樂府《江南》就有“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的句子,唐人杜審言《春宮怨》有“年年越溪女,相憶採芙蓉”,王昌齡《採蓮曲二首·其一》有“ 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宋歐陽修《蝶戀花》有“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

2、王昭君:梅花

西施雖然命運多舛,總算還沒有離開江南,而王昭君和親匈奴,則直接生活在了塞外苦寒之地,所以我選梅花。梅,是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後,也是歲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在傳統文化中一直就是高潔、傲霜鬥雪的代表。陸游詩中就讚揚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明朝詩人高啟就用美人比喻梅花,其《詠梅九首·其一》就有“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南宋大詞人姜夔的《暗香》《疏影》是詠梅詞中千古佳作,在《疏影》就用了王昭君的典故,把梅花比作王昭君,原句是“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3、貂蟬:玫瑰

貂蟬是虛構的,是傳說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正史中沒有記載。東漢末年,董卓專權,穢亂宮闈、夜宿龍床,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也無濟於事。司徒王允老成謀國,與貂蟬定下連環計,用其美貌離間董卓與呂布,將其許給呂布,又獻於董卓。貂蟬巧妙離間,最終呂布殺死董卓。貂蟬付出的是終身和愛情,是玫瑰,美麗而多刺。正是:

司徒妙算託紅裙,不用幹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4、楊貴妃:牡丹

楊貴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她雖然不是皇后,卻是六宮之主。她雍容華貴,用牡丹花最合適不過。大詩人李白曾奉唐玄宗之命作《清平調三首》寫楊貴妃,其中“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一枝穠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都是用牡丹花襯托楊貴妃的美。《紅樓夢》中曾用楊貴妃代指薛寶釵,《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中,寶釵抽到的花籤正是牡丹花,花簽上面的詩句出自唐人羅隱的《牡丹》中“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

比喻楊貴妃,還可以選擇海棠花

宋代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在沉香亭召見楊貴妃,這是她喝醉了還沒睡醒,於是命人攙來。楊貴妃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行禮,唐玄宗笑著說“這哪是妃子酒醉,簡直是海棠還沒有睡醒嘛!”難怪,蘇東坡《海棠》中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唐伯虎的《題海棠美人》詩中有“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紅樓夢》裡也提到了《海棠春睡圖》。

可見,用名花比喻美人的傳統由來已久,《紅樓夢》中給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我這樣選合適嗎?歡迎留言討論。

關注梅鶴讀書,歡迎點贊、留言、分享轉發,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梅鶴讀書


如果用四種花分別比喻四大美人,該如何表達呢?

如果用四種花分別比喻四大美人,應該是既有趣味又寓意深長吧!

把王薔姑娘比作傲雪寒梅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生於山清水秀的江南,為了民族大義,義無反顧地踏上和親之路。面對浩瀚無際的茫茫大漠,獨自眺望遠去的歸鴻,心裡的孤寂悽楚,有誰知曉!倔強的個性,不畏艱難困苦的頑強堅韌,堪比寒梅傲雪,吐豔迎春。用孱弱的雙肩毅然擔起報效國家之大任;傾畢生精力與愛國真情,換來邊塞的長久安寧。北國徹骨的寒風,讓寒梅綻放出沖天清香。

把貂蟬比作傲霜秋菊,也是比較合適的。

憑一己之力,毅然擔負起家國重任,含辛茹苦,捨身取義。其勇氣和擔當,可以說巾幗不讓鬚眉。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菊之品格,菊之傲氣。

把楊玉環比作雍容華貴的牡丹,也該是恰如其分的。

美麗大氣,用超乎尋常的努力,為本來平常的自己創造出一片曾經輝煌燦爛的新天地。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並蒂蓮。李楊的曠世之戀留下多少遺憾,多少無奈!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或許有其紅顏禍水的緣由,可如果把全部罪名都強加於一個女子身上,似乎不太公平。

曾經國色天香的貴妃,最終逃不脫風雨中飄零的命運。不知該為她喟嘆,還是悲哀!

把西施比作出水芙蓉,淡雅清新,一塵不染,再確切不過了。

植根於塵土間,出淤泥而不染,用純潔的品性彰顯出生命的芬芳。





唐小懶媽媽


一、楊玉環為牡丹花。

牡丹花國色天香,又代表富貴 ,楊貴妃是唐明皇最寵愛的妃子,牡丹花最適合楊玉環。

二、貂蟬為蓮花。

《愛蓮說》裡說蓮“出淤泥而不染”,真是代表了貂蟬高尚的人格。貂蟬為了天下蒼生,犧牲了自己,成功離間了呂布與董卓並且除掉了董卓,為天下除了一大害。

三、王昭君為梅花。

梅花傲雪芬芳,冷凍了自己,芬芳了世界。為了鞏固邊塞和平,使大漢子民免於戰爭苦難而犧牲了自己,遠嫁匈奴。

四、西施為杜鵑花。

杜鵑花裡有一種就叫做“西施花”,顧名思義吧,把杜鵑花比喻為西施。[呲牙]






德馨先生


王昭君:山茶花

昭君出塞-落雁

漢代的王昭君是個才貌雙全的美人。漢元帝為了安撫北匈奴,選她與單于締結姻緣。在遠離故國的途中,王昭君看到遠飛的大雁,勾起了無盡的鄉思,觸景生情地撥動琴絃,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這群飛雁聽到琴聲竟忘了抖動翅膀而跌落在地上,王昭君便因此而得了“落雁”的美名。

十一月花神代表

十一月的代表花是山茶花,關於山茶花的花神說法眾多。有人說是楊貴妃,有人說是白居易,也有人說是明朝的湯顯祖、晉朝的大富翁石崇,還有人說是王昭君。山茶耐寒,在天寒地凍之時,還能吐露芬芳。據說,王昭君遠嫁匈奴時除了琵琶外,她還帶了枝紅色的茶花:以琵琶敘述哀怨的心曲,以山茶的不畏霜雪來表明自己堅貞的節操。因此,後世把王昭君敬為山茶花花神。

西施:荷花、杜鵑花

西施浣紗-沉魚

西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她天生麗質,粉面桃花。相傳有次,西施在河邊浣沙,清澈透明的河水映照著她美麗的身影,水中的游魚竟忘記了游水,慢慢地沉入水底,因此,西施便得了個“沉魚”的雅號。

六月花神代表

六月荷花花神相傳就是絕代美女西施,據說西施曾在蘇州錦帆涇留下采蓮的故跡。也有人說,西施幫助越國打敗吳國後,越王把西施接回越國,但王后十分嫉妒西施的美貌,把西施抓到江邊綁上巨石沉入江底。老百姓都不相信西施會死,傳說她做了荷花神,住在一個小島上,每年採蓮節,就能在湖邊採蓮的女孩當中看到她。

花中西施-杜鵑花

由於西施擁有絕代美貌、蓋世風華,所以後世常常用西施作為美麗的代名詞。白居易曾讚歎杜鵑花日:“閒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因此,杜鵑花贏得了花中西施的美譽。

杜鵑花有一種名為“西施花”的品種,花最大徑約6釐米,花冠白色至淡紅色,有花中花的俏麗,因此被稱為“西施花”,有時也稱為“西施杜鵑”。

貂蟬:桃花

貂蟬拜月-閉月

一天晚上,貂蟬在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片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一情景正好被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也被她的絕色容顏所折服,躲到了雲彩的後面不敢與她爭輝。因此,貂蟬享有“閉月”的美譽。

四月花神代表

貂蟬貌似明月,傾國傾城。據說,早在貂蟬出生前三年,村裡的桃樹、杏樹就不開花了,至今桃樹、杏樹依然難以成活。

楊玉環:杏花

貴妃醉酒-羞花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唐代美女楊玉環和花卉有著不解之緣。相傳,一天,楊玉環到花園賞花散心,她的玉指碰到花兒,哪知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原來,楊貴妃碰到的是含羞草。這一情景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對他人說,楊貴妃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唐明皇因此讚歎她有“羞花”之貌,稱她為絕代佳人。

二月花神的代表

據說,二月杏花花神就是楊玉環。楊貴妃雖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馬嵬坡兵變讓唐玄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平亂之後,唐玄宗派人取回屍骨移葬時,只見馬嵬坡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風而舞,後人因此把楊貴妃尊為二月杏花花神。


第十三號宇航員


在我國古代,有四位著名的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她們因為有著“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貌”而名垂千古,成為美的代言詞。

西施是荷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

西施是長在水邊的,所以她有水一般的靈性,彷彿是從水中來的精靈。也許,如果大業修成,她會洗盡鉛華,仍是那個在溪水邊浣紗的女子。

王昭君是梅花:

昭君就應該是冰雪中的一剪紅梅,任它北風凜冽,冰雪如刀,為和親遠赴邊疆。用自己的美麗與智慧贏得漢朝與匈奴邊境五十年的和平。

貂蟬是桃花:

媚嬌娘,梟雄逐彷徨,紅羅纖算干戈止,豆蔻閉月亂世生。貂蟬何處尋?

三國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是男人們爭雄的戰場。好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有貂蟬的那一點粉紅。可惜,桃花的美是凋落的美,是落英繽紛的美。

楊玉環是牡丹: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這位如牡丹般富貴美麗的貴妃,最後留下的,只能是一曲悽婉哀怨的《長恨歌》






悅讀的靜謐時光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用四種花分別比喻四位美女:

西施風情萬種,嬌嬌欲滴,像一朵出汙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荷花;貂蟬嫵媚嬌豔,像風流多情的月季;楊貴妃花容月貌,體態豐腴,像傾國傾城的芙蓉;王昭君沉魚落雁,國色天香,像豔麗昭人的牡丹。


春花有意1052061899


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說法。

西施——沉魚,蓮花。

王昭君——落雁,塞外的格桑花。

貂蟬——閉月,連月亮都不敢和她比美,當然是向日葵。

楊玉環——羞花,最害羞的花,自然是牽牛花。

花花花,哈哈哈!人是人,花是花,非要人賦新詞強說愁。說來說去是為啥?唉……






瀝酒淺酌


沒有標準,只有感覺。

西施,生在浣溪,為國盡忠,堪稱君子蘭。

王昭君,遠嫁域外,不改漢心,可稱荷花。

貂蟬,生死利用,曇花一現。

楊貴妃,雍雍華貴,豔壓眾芳,可比牡丹。


沙宇飛


西施,荷花。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王昭君,梅花。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貂蟬,杜鵑花。杜鵑啼血聲聲苦。家恩國恩同時報。

楊貴妃,牡丹花。花開富貴一時豔,花落人亡兩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