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刀”,側切和剖腹產區別有多大?

愛拼姐


同樣是“一刀”,側切和破腹產區別有多大?

順產分娩不一定要側切,但是側切比起剖宮產的傷口只是小巫見大巫

女性分娩的常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順產,一種是剖宮產。現在增加一種,亞順產的基礎上實現無陣痛分娩。

順產,有兩種情況,當孕媽媽分娩時先天條件比較好,陰道彈性好,胎寶寶能夠自然從產道順利娩出,一般不需要側切。

一般順產側切都是因為孕媽媽的陰道口沒有被擴張過,彈性比較差,胎寶寶的胎頭不能順利娩出等情況,醫生會在胎頭露出的瞬間決定要不要給準媽媽側切的,而側切是在準媽媽的陰道旁邊側開2-5 cm的小傷口,這個傷口大小基本可以忽略。側切後,娩出了胎盤,就是縫合傷口了,縫合傷口的痛也是很難忍受的,因為那一針一線是穿插在你的肉上聯合上的,準媽媽要忍耐住。另外,準媽媽也要注意產後傷口的護理。

剖宮產,相對順產側切的傷口來說,就是一個大手術,一個大傷口了。剖宮產,是要在準媽媽恥骨聯合橫上兩橫指處,橫切開皮膚約十釐米,然後向下依次切開皮下組織、皮下筋膜、肌肉、腹膜、子宮的漿膜層和子宮的漿肌層。在取出胎兒、娩出胎盤以後,再逐層縫合。先縫子宮的肌肉層、然後再依次縫合子宮的漿肌層、腹膜層、肌肉層、筋膜層、皮下脂肪層和皮膚層。還有一種縱切,跟橫切差不多,只是對醫生來說取出胎兒的角度不同。

所以,手術的難度,傷口的角度上來說,順產側切相比剖宮產來說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側切和剖宮產後的護理區別很大,順產側切基本很快能下床而且恢復快,剖宮產不能過早下床並且恢復慢

在同樣是“一刀”的情況下,順產側切產後傷口恢復程度上要比剖宮產的好很好。

順產側切的準媽媽能夠在產後就吃東西,並且能儘早下床活動,傷口也不會很痛,要注意定時消毒就好。而且一般住院3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休息了。這點好處,是剖宮產比不上的。

剖宮產,在取出胎寶寶的時候就可以回房間休息,但是準媽媽基本上是動不了的,麻醉沒過之前身體的疼痛還能忍受,但是麻醉過後哪種“痛不欲生”的感覺已經不想再來一次。而且,剖宮產的準媽媽產後6小時不能吃東西,需要插尿管,還必須儘快排氣。因為傷口帶來的疼痛,準媽媽基本是不能下床的,需要住院一週左右才能夠出院。

同樣是“一刀”產後恢復的區別卻是很大的,當然側切佔據了優勢。

同樣是“一刀”,但是產後餵奶方面,側切和剖宮產後區別很大

順產側切的準媽媽,產後就可以儘早開奶了,而且傷口是在下體,而餵奶不需要準媽媽有大動作,躺在床上就能夠餵奶了。所以,非常方便,也比較利好給寶寶餵奶。在開奶以後,順產側切的準媽媽餵奶的姿勢有很多選擇,任何一種選擇都很方便,準媽媽找到最舒適也最適合寶寶的姿勢就可以了。

而剖宮產的準媽媽,也是可以儘早開奶,但是因為傷口太痛,一般開奶都會比較遲,在住院期間寶寶只能先喝奶粉了。在出院後,不正確的餵奶方式可能會讓準媽媽的傷口裂開,如果傷口再處理不當很容易發炎。所以,剖宮產的準媽媽在餵奶上比較困難,既要餵奶又要避開傷口。

女性懷胎十月,才瓜熟蒂落,這其中的心酸沒有經歷過的人都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我們要善待新媽媽,多關心、關愛新媽媽。

我是二胎媽媽,分享孕產、嬰幼兒餵養、育兒知識!希望我的一點小建議可以幫到您!


媛媛媽媽說育兒


同樣是一刀,側切和剖腹產區別有多大?

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我經歷過側切,沒經歷過剖腹產,我妹妹生孩子時是剖腹產,身邊有的好朋友也是剖腹產。

有個閨蜜懷二胎時產檢一切正常,本來打算順產的,可是預產期臨近檢查,醫生說胎位不正,需要剖腹產,閨蜜都嚇哭了,說這個老二還沒有見面就讓我挨一刀。


而我當時側切幾乎沒有感覺到,所以側切和剖腹產的"一刀"區別還是很大的。

第一,性質不同。

側切屬於順產,剖腹產,當然是剖腹產,側切是在順產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撕裂,在出口處剪開,擴大出口,使胎兒順利娩出。

而剖腹產是不適合順產,在腹部開一個口,使胎兒不經過產道,直接從腹部出來。通常稱為"拿出來"。

第二,位置不同。

從第一條我們可以看出,這二者的"一刀",動刀的位置是不同的。

側切又叫會陰側切術,是為了擴張出口,在會陰處剪開,可以縮短產程,讓胎兒儘快出來。而剖腹產是因為不符合順產指證,需要剖腹產,比如胎位不正,產婦有併發症等,不能順產,直接在腹部切開一個口,所以傷口的位置在肚子上。

第三,對胎兒和媽媽的影響不同。

側切是順產,胎兒經歷產道的擠壓,肺部功能會比剖腹產更好,而且因為傷口小,產婦恢復得更快。剖腹產刀口相對較大,產婦恢復時間長,而且胎兒沒有經過產道,有一種說法是孩子會缺乏安全感。
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側切和剖腹產的"一刀"區別很大,至於生孩子時怎麼選,需要根據產程的需要,由醫生來決定。


嘟嘟寶貝


本人於2019年2月順產小公舉一枚,到現在已經過去快9個月了。

我沒有剖腹產的經歷,但我可以談談我順產側切的感受,可謂真的是痛苦至極。當時由於胎兒胎心慢了,醫生果斷要側切,當時沒聽到醫生說側切時候沒多想什麼,因為宮縮的疼痛已經顧不上讓我多想什麼,麻藥的作用,側切時沒有感覺到一絲疼痛,但當縫針時那一針一線讓我歷歷在目,簡直要了我的命,生寶寶時我一聲都沒有喊,縫針時我開始忍不住的哭喊,還記得我被助產士罵得不輕。我問助產士說要縫多少針,她說沒有多少針,要三層,當時我的內心要崩潰。忍了又忍,咬著自己的嘴唇,不知過了多久還沒縫完,後又問助產士還多久,助產士特別兇的回答道催什麼催,不怕縫不好嗎,你還哭上了。無奈,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屠宰場的動物一樣,只能任其“宰割”,聽天由命。

當聽到的最悅耳的聲音就是,可以了,可以推出產房了,我的心終於從嗓子眼下來了。

這還不夠,縫完針後我整整半個月不敢正常的行走和坐著,只能躺在床上或是短時間站立。

還好現在一切熬過來了,看看自己的寶寶健康可愛,感覺所有都是值得的。也祝願所有的寶媽都能順利誕下自己的寶寶。


家有檬娃


我當時是順產,並且也捱了一刀/(ㄒoㄒ)/~~沒辦法,我是下午一點左右發動的,然後去了醫院已經開了2指頭了,再後來從3指到最後開到8指進產房,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等我進產房,很快就開了最後兩指。這時估計快11點了。我整個人已經完全沒有力氣了,所以生的時候用不上勁兒,最後醫生不得不給我側切,別說,側切當時真不疼,因為已經疼麻木了。我感覺到側切的疼是在產後當天晚上。

側切和剖腹產都是挨一刀,但是這一刀可不一樣。根本就是兩件事,側切發生在順產時,對剖腹產就不存在側切一說了。具體哪裡不同呢?

首先是部位不同:

剖腹產這一刀是在肚子上,側切是在會陰部。眾所周知,剖腹產都要先打麻藥,然後空腹,做好各種術前準,最後由醫生剖開肚子和子宮取出胎兒。而側切,是在順產的過程中,醫生為了幫助胎兒順利娩出,而採取的一種手段和方法。

恢復時間長短不同

相對來說,側切恢復的會快一點,剖腹產恢復的會慢一點。我當時側切是將近一個月吧,徹底恢復的。而剖腹產,有的產婦剖完3、4個月一劇烈運動還疼呢。

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側切是指會陰部切一到,是為了幫助順產的媽媽快速分娩而進行的;而剖宮產那一刀是為了取出胎兒。

說實話,生孩子真的是女人在鬼門關走一遭。很辛苦,所以我堅決不生二胎。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的頭條號@格格鬥愛baby)

格格鬥愛baby


同樣是一刀,側切和剖腹產區別有多大?

我是剖腹產生孩子的,身邊有同事剛好預產期和我差不多,她是順產有側切的,兩者區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是生產方式不一樣。

側切是因為順產時為了避免會陰撕裂及孩子順利產出剪開的。剖腹產是做手術把孩子從腹中取出不經產道。選擇哪種方式生產,最好根據醫生的建議。

其次是疼痛程度和傷口恢復時間不一樣。

我是擇期剖腹產,沒有經歷過宮縮痛、開宮口痛,生的時候也是打了麻醉才插尿管,生的過程也完全感覺不到疼痛,只是生完以後,麻藥藥效過了才感覺到有一點痛,接著又使用鎮痛泵,所以基本上沒感覺有多痛,只是壓肚子的時候有一點痛,還有生完後會有一點宮縮痛,但還是可以忍受。

手術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上廁所,上廁所也沒有疼痛感,只是口乾喉嚨癢想咳嗽時最痛苦,一咳就明顯感覺到傷口痛。第三天已經可以到處亂逛,可以推著寶寶去游泳。

住院5天,用了3天鎮痛泵。出院以後要護理傷口,定期消毒,2個星期不可以淋浴碰水,傷口恢復慢。

而我的同事是順產的,雖然生之前經歷過很多痛苦,但是第二天她就像沒事一樣,只是上廁所有點痛,精神也恢復得快,而且她是餵母乳,而我沒有母乳,只能餵奶粉。

休完產假,我還有10斤要減,而她已經恢復了產前差不多的體重,真讓我羨慕不已。

再次,剖腹產後一般需要2年後才能備孕2胎,而順產只要一年就可以了。

選擇哪一種分娩方式,可以和你的產檢醫生商量適合你自己的。我建議是能順產還是儘量順產,不要因為怕痛而選擇剖腹產,如果是因為臀位、有剖宮產史、或其他陰道分娩影響嬰兒健康的情況,建議還是選擇剖腹產,因為順產有風險,最怕經歷了順產的一切產程,最後還是要剖腹產。


藍藍聊育兒


受的“一刀”,側切和刨腹產有什麼區別?

接近預產期的前兩天,不知道是吃壞東西還是什麼情況,半夜就感覺胃一直不舒服,想吐,非常難受。心想應該沒有什麼大事,繼續睡覺。早上起床後就感覺舒服了些。由於前兩天剛做完體檢,等在過一兩天就去住院坐等生產,於是就沒有馬上去醫院檢查了。

第二天中午由於想吃新鮮的土豆,就蒸了土豆吃,吃了兩個半小時後有感覺肚子不舒服,很想吐。於是就躺在床上休息。在床上睡了一會兒,發現自己的胃更不舒服了,全身發冷汗,想吐。這個時候老公就把我送到醫院。到醫院後醫生檢查後馬上就住院了,診斷是急性胃炎。到醫院後要辦理住院手續,需要填很多資料。由於胃一直在痛,要求醫生可以不可以先讓治療在填資料。醫生說要先辦住院。在填資料過程中,那個難受真是痛苦。後來忍不住吐了醫院一地。告訴醫生真的是太難受了。醫生就安排我到病房睡下。接著就開始輸液。輸了幾瓶液,胃還是好痛,又痛又想吐。和醫生說了下情況。醫生說這個時候還不能用藥,給我輸的都是營養液。晚上一直在吐,吐了好幾次。到了半夜,又吐了,吐出來的東西是鮮紅色的。老公就跑去問醫生。醫生來看了說是沒有事的。第二天胃稍微好轉了。沒有那麼想吐,但是胃還是痛。

在醫院呆了三天,已經超過預產期了,肚子還沒有動靜,胃一直在痛。醫生說有可能是宮縮引起的胃痛。讓好好休息,隨時做好胎心監護。

預產期超了兩天,寶寶還沒有動靜。醫生來檢查後說孩子還沒有入盆,我的骨盆小。並且我在懷孕期間有嚴重的陰道炎,陰道比較脆弱。順產的話容易造成嚴重撕裂。順產的幾率小。醫生叫我們商量下到底是順還是刨。

孩子一直還沒有動靜,如果還沒有動靜就選擇使用催產素。在網上百度下,怕使用催產素對孩子不好。如果使用催產素還是剩不下來在順轉刨,那豈不是又多受罪了。本來還想在醫院多呆幾天,但是由於羊水渾濁了,又超預產期了,怕對胎兒有影響就選擇刨腹產了。告訴醫生後下午就安排手術了。

下午護士開始插尿管。那個痛........此生都不能忘。查好尿管。近產房,醫生打完麻藥,瞬間下半身沒有知覺了。醫生開始手術了。過了十幾分鍾,聽到哭聲,我家的小乖乖重要出來了。醫生就抱過來給我看。看了一眼,好可愛的小寶貝吖。

出了產房,看見了老公,人生又完成了一件大事。到病房,就開始輸液了,下半身還是動不了,護士就使用機器按摩。晚上時間輸了好幾瓶藥。估計麻藥退了,一邊輸液那個痛都痛出汗了。雖然痛,但是很累,還是能睡的著。

第二天早上,又開始輸液。剛開始本來不是很痛。可能到輸宮縮液的時候子宮在收縮,好痛好痛。由於這是頭胎,不知道宮縮液是什麼?我現在終於知道是宮縮液子宮在收縮是非常痛的。每次輸宮縮液的時候希望它快點輸完,每次差不多要輸一個多小時。

產後第二天,醫生要求起來活動。穿好衣服,起身的那一刻,我的天,傷口好痛。起身好費力。還是鼓起勇氣仍受疼痛慢慢的起來。大約花了好幾分鐘才能慢慢起身下床了。在醫院呆了五天,一天天好轉,傷口也在恢復,但是還是痛,特別是起身和睡覺時。

出院後,大約過了10天,身體恢復了很多,自己嘗試慢慢起身,不用人扶著自己也能起來了。但是還是痛。

寶寶到現在三個月了。肚子上還是一條裂口。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長好?不知道後期會不會有疤痕?估計刨腹產都會有疤痕吧!現在肚子有時候會有點小痛有點癢。希望後期慢慢恢復好點。

順產是先苦後甜,剛開始的十級的宮縮痛,叫人生不如死,並且大多數都會側切或撕裂。這個時候就需要縫針了。縫針更是那個痛。記得我三姐順產生了孩子,下面縫針了。走路也都費勁。我當時扶著她,看見她的痛我都不敢生孩子了。在醫院呆了幾天她就出院了。過了滿月,基本上恢復差不多了。

所以順產和刨腹產受的一刀不同。順產是下面一刀,不嚴重的話恢復時間短。容易恢復快。刨腹產肚子一刀,恢復時間慢,需要半年之後才可以跑步運動。沒有恢復好過早運動可能會導致傷口破裂。並且這一刀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





大嘴妹vlog


本人孕前幾乎從不運動,體能一般,自己也很驚訝這次的超快順產。人類分娩的動因及過程極為複雜,分娩過程順利與否和個人體能不完全成正比,因此希望將自己的順產經歷分享出來,給自覺體力不濟,想要放棄順產的媽咪們加油打氣。

我是凌晨1點半破水,把媽咪叫起來拿好待產包及證件去醫院。在去醫院的路上能感覺到肚子的疼痛和產前痛經似的疼法完全不同,感覺像有人用利器在劃我肚子,但是可以忍受。這種疼痛大概6分鐘一次,每次持續50秒左右。



凌晨2點半到達醫院,等醫生內檢,這時候我也完全是正常狀態,不覺得馬上就要進入第二產程了。進入病房第一次內檢(因為宮口開了,內檢真的不像之前產檢內檢時那麼疼)開兩指後就覺得肚子越來越疼,像有人拿刀砍我肚子,我讓媽咪幫忙泡了一杯濃濃的蜂蜜水喝下,有助於迅速開指,心想完了剛開兩指就這麼疼,大夫這時我幫我內檢發現其實已經開了5指,可以進產房了。等進入產房換好衣服,再次產檢時已經開到8指,媽呀,我就下了個電梯,上了產床的功夫又開了3指。雖然開指順利,但是無痛來不及打了,因為兩次宮縮間隔越來越短,基本沒有時間等麻醉師硬膜麻醉。因此,我選擇了機器鎮痛,幾個電擊片貼在身上幾處,在每次陣痛來時,導樂打開,電流通過,分散產婦注意力,能起個心裡安慰的作用吧。



凌晨四點半,宮口全開,助產士讓我用力push。第二產程我覺得兩點很重要,一是聽助產士指揮,學會向下用力;二是讓有經驗的家屬陪產。我是讓姑姑陪我進的產房,現在回想正確無比,如果老公陪進產房,缺乏經驗,不僅手忙腳亂幫倒忙,他在身邊還會讓自己會變得特別嬌氣,可能根本無法堅持順產。隨著宮縮的每次push,腰痛到爆,但我一直安慰自己是在渡劫昇仙,馬上要圓滿了!大概1個多小時後我女兒出生啦~3500g,那一刻真想大喊~啊!老孃made it!!!順產真的是一次特別的人生經歷,這是和寶寶第一次配合升級打怪,過程艱辛,更襯托生命的美好!

最後:開指迅速可能得益於最後兩週每天兩包覆盆子茶,8000步和爬樓鍛鍊。最重要的是!!!控制寶寶體重,其實我做得不好,孕期超愛甜食,38周B超顯示寶寶有7斤半。因為一直想順產,最後兩週不得不悽慘得吃窩頭和沙拉,不然寶寶再大真的要被拉去挨一刀了。當然媽媽的偉大不在於寶寶的出生方式,無論順產還是剖腹,媽媽永遠都令人敬佩!

養兒方知父母恩,祝各位寶媽一切順利。,生產經歷就這樣,接下來說說我的產後恢復:生完我家小寶貝我還有130斤,出了月子肚子裡好像還懷著一個一樣,每天都是呆在家裡不想出門心情也不是很好,從孕期開始我就每天都會看社區,無意間看到大家都在談產後一定要穿燃脂瘦身依,我一直在想如果等自然恢復估計是不可能的吧,心裡那時候一直抱著僥倖的心態要不要買一套,沒用也算了,不試的話怎麼知道,



於是我加了圈裡一寶媽在她那入了兩套,剛開始的那個月每天堅持起床開始穿,穿到睡覺,我一直期待自己會有所變化,沒想到一個月下來居然真的少了16斤,那天我特別開心居然失眠了,看到效果後,後來一直穿了差不多兩個月,我每天除了洗澡睡覺都穿著,終於到第三個月的時候,我的體重下降了33斤,我異常的興奮開心,想想還好我試了一下,不然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瘦下來,現在婆婆老公也說瘦了人都變漂亮了,帶著寶寶出門很多人都說我不像剛生了孩子的身材這麼好,哈哈心裡別提多開心了。

最後給大家說說,同樣是"一刀",側切和剖腹產區別有多大?

1、刀口長度不同

剖腹產是在腹部切開的傷口,這個口子一般在7~10cm左右,縫合也要7層,產後恢復更慢一些。而順產側切的刀口小,一般在4~5cm,,而且縫合起來也比較容易,一般只需要縫合3層。

2、手術初衷不同

剖腹產是為了更快將胎兒娩出,而順產時的側切,是為了避免母體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如果是在孕期嚴格控制體重且身體素質好的孕媽,是可以避免側切的。

3、使用麻藥不同

剖腹產的媽媽要用大劑量並且注射進入脊柱骨髓,使用的麻藥大約在5~6小時後會消退,而順產的媽媽使用的麻藥是注射在肌肉上,其使用量小,一般1~2小時,麻藥勁兒就消退了。有些分娩速度快的,可能側切都來不及打麻藥。

4、產後癒合速度不同

剖腹產的傷口在肚子上,一般癒合需要10~15天,完全癒合則要2~3個月時間,順產的媽媽由於刀口位置在下體,很少被拉扯到,且刀口小,一般7~10天就恢復了,完全癒合大約3~4周。相對於剖腹產像切洋蔥一樣層層的切開,順產的側切只是輕輕的劃一刀,恢復起來自然也不同。

雖然兩種開刀方式不同,但產婦都是要承受巨大疼痛的。在分娩後更要加強護理,以幫助傷口更快癒合。


樓辣辣啦


生孩子無非2種:順產或者剖腹產。具備順產條件儘量順產,實在順產不了再剖腹產。

順產側切和剖腹產有何區別?

1、符合剖宮產條件,必須剖;符合順產條件,卻不一定都需要側切。

剖宮產和順產,都是有適應症的。符合剖宮產條件的產婦,是順產不了的。而符合順產條件的產婦既可以選順產也可選剖腹產。比如說對順產恐懼並影響子宮正常收縮,那麼這種情況也可能考慮剖腹產。


順產側切的發生率雖然比較高,但是並不是所有產婦都會側切。比如胎兒體重在7斤以下,產媽軟產道擴張充分,胎兒沒有明顯窘迫,或者預估會陰撕裂在2度以下,那麼這些情況下通常就不需要側切。

2、兩者的目的不一樣

剖宮產手術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和減少難產,需要剖腹產的產婦,通常符合以下這些特徵:胎位不正、骨盆過於狹窄或畸形,頭盆不對稱;胎兒在宮內缺氧或窘迫、前置胎盤、臍帶脫出,開盤早剝以及產婦軟產道感染等。

而順產側切的主要目的,是預防陰道分娩時出現深度撕裂傷。通常醫生和助產士在看到胎兒頭部將要出來時會提醒產婦暫時不要用力,如果估計撕裂達到2級以上,那麼醫生通常就會側切的。否則撕裂傷口不規則,不利於縫合,恢復起來也比較麻煩。


3、傷口大小不一樣

剖腹產是在產媽的腹部剖開一道口子,可分為橫切和縱切2種,傷口一般大約10~12釐米左右。通常釆用橫切比較多見,如果屬於緊急剖腹產則通常釆用縱切,因為縱切分娩更快。

而側切是根據分娩時胎兒的大小,其傷口一般在2公分~3公分,也有的胎兒發育偏大而陰道組織過於硬韌,可能側切傷口達到5公分。側切的傷口越小,傷口癒合就越快,時間也越短。

4、時間長短不一樣

剖腹產手術的時間一般需要45分鐘左右,如果產婦屬於多次剖腹產瘢痕子宮,或者有子宮腔粘連等情況,那麼剖腹產的時間可能需要1個小時以上。而順產側切從開始側切到縫合,通常只需要20分鐘左右就完成了。


5、疼痛感受不一樣

剖腹產手術的時間相對長一些,需要打麻醉才能剖腹產。剖腹產手術時寶媽幾乎沒有痛感。而順產側切時正處於宮縮高峰期,宮縮本身就很痛,所以側切時可以打麻醉也可能不打,而且醫生在做側切動作非常快,很多媽媽可能沒有任何感覺側切就做完了。

6、產後恢復期不一樣

剖腹產的產後恢復期相對長,通常需要3~4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徹底康復;而會陰側切的刀口本來就不大,一般產後一週拆線(也有不拆線的)產後2~3周即可痊癒。當然這與刀口大小,是否有陰道炎症,以及寶媽產後是否護理得當有關係。

總結:同樣是“一刀”,剖腹產和側切的區別可大著呢。為母不易,女人要好好愛自己!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長大之後,好好孝順自己的母親。


爸爸不講理


同樣是“一刀”,側切和剖腹產區別有多大?

關於剖腹產和順產,大家都知道剖腹產會有傷口,但是順產的產婦有時候也會有傷口,而且刀口的部位讓人比較尷尬,產科醫生們比較專業的說法叫“側切”。

所以在有的人意識裡,既然同樣是挨一刀,剖腹產做個手術就好了,還不用經歷那種“斷10根肋骨般的疼痛”,所以更傾向於剖腹產生產寶寶。



那麼側切和剖腹產的區別有多大呢?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1.傷口的位置不一樣

寶寶出生需要“通道”, 剖腹產的傷口是為了寶寶出生,而且從“腹”字就能看出傷口在產婦的小腹靠下部位,正對應著子宮的中下部,刀口選擇在這裡既能方便取出胎兒,又能最大程度降低對產婦身體的損傷。剖腹產刀口分為橫切和豎切,但是位置相差不大。

順產側切則是為了擴大產道後端開口,讓寶寶在最後一道“關卡”更加輕鬆通過,側切可以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疼痛,同時也能預防撕裂,降低順產的風險。


2、傷口護理方式不同

剖腹產之後,醫生一般都會給產婦的傷口進行包紮,而且還會有醫用紗布保護,由於傷口周圍比較平坦,所以比較方便護理,只需要觀察傷口是否長好即可,平時少做體力勞動。

順產側切的傷口因為位置特殊,所以只能通過縫線,但是沒有辦法包紮,而且每次上廁所的時候產婦都需要小心翼翼,如果感染到了傷口,以後護理起來就會難度很大。

3、傷口癒合時間不同

剖腹產的傷口癒合時間比較久,即使表層皮膚癒合了,內部的子宮傷口也需要更長的時間,一般想再次懷孕,子宮至少需要2年後才能再次懷孕,所以子宮傷口恢復起來還是非常慢的。並且有的敏感體質的媽媽,癢疼的情況會持續好幾年。


順產側切的傷口一般來說恢復比較快,相對於剖腹產來說,側切只能算作“皮外傷”,只要好好護理,基本上2~3個月就能完全癒合。

4、傷口影響不同

剖腹產是一種創傷性的生產方式,對於產婦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彎腰、下蹲、用力都可能會影響到傷口恢復,同時,產後前十來天儘量別碰到傷口,哺乳時也儘量讓家人抱給自己喂,避免彎腰、用力。

順產側切的傷口對於產婦上廁所影響較大,大便時也不敢太過於用力,而且夫妻生活也會有一些影響。

我和我表妹差不多時間生的寶寶,她是順產我是剖腹產,雖然她也經歷了側切,但是不影響她吃,不影響她睡,下面也就疼了一個禮拜左右。而我剖腹產的傷口恢復得很慢,直到現在,碰到陰天下雨,還會有隱隱作痛。



從對女性身體健康方面考慮的話,剖腹產手術還是更傷元氣。

銀花是高級育嬰師,有多年母嬰護理經驗,是多網絡平臺原創、簽約作者。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同時也是二孩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銀花育兒


感謝頭條推薦,這個本人太有發言權了,第一個寶寶是順產並且側切,快五年了,還記憶猶新,就是順產前期特別疼,生的時候也很疼,可能都不知道到底有多疼了,側切都沒感覺了,縫合的時候也微微有感覺,最關鍵的時候來了,就是生完兩小時,要去廁所排尿,這時候麻藥估計也快沒了,坐在馬桶上,那疼痛,簡直了,就感覺傷口快要開裂的感覺,而且接下來幾天每天需要消毒,清洗,上廁所都疼的要命,估計第五天吧才稍微好點,在此建議各位如果知道胎兒偏大,建議一開始就側切,不要說不切,疼到全部撕裂了,那疼痛就不是一般的酸爽了,而且縫合也不好縫合!

第二個寶寶剖腹產,因為是胎位不正,實在沒有辦法,到最後一刻還是沒有胎兒還是沒有轉到頭位,又怕順產有危險,就只能選擇剖腹產了,我感覺自己是個特例,上了三次麻醉,因為麻不上,一般人只需要一次就夠了,而且只需要局麻,但是我這個特例最後只能選擇全麻,關鍵孩子的頭沒出來不能全麻,局麻兩次沒成功,又不能全麻,記得當時醫生說如果一開始就全麻,孩子的頭必須5分之之內出來,怕有什麼閃失,醫生就選擇在我局麻不到位的時候開刀找孩子頭,頭出來後,再馬上全麻,大家腦補一下,開刀找孩子頭我當時的疼痛吧,估計有六七個醫生在我身邊,我疼的啊,,,叫的天花板我都感覺震動了,我頭頂給我時刻準備打全麻得醫生一直鼓勵我,結果我想說屁用沒有,那疼就跟殺豬剖腹沒什麼兩用,最後我覺得最後一年念頭只要我不死你們就折騰吧,只聽見有一個聲音說頭出來了,然後我頭頂得醫生就可以往我手上的針孔打針,然後然後我就失去知覺了,(時候才知道我老公都著急死了,孩子出去了,我還沒出去)醒來之後,確切的說是被醫生叫醒的,我都不知道過去多久了,結果回到房間才知道都兩個多小時了,哎,現在想想都後悔,重點又來了,我還沒怎麼休息,醫生就要來壓我肚子了,確切得說是刀口部分,天呢,還得經歷垂死掙扎,我怕吵到孩子,不敢叫出來,疼的滿身汗,我媽在旁邊都掉淚了,一天三次,哎,,,,當女人真不容易,然後得壓三天傷口,第三天拔輸尿管,然後自己去廁所,傷口疼的啊,想想側切那都不是事了,第五天出院回家,還是疼,估計7天左右吧,漸漸好了,但是一道疤,確實不好看,全麻還有後遺症,就是頭疼,10天后才好起來。

真誠建議,能順產別選擇破腹產,必不得已沒辦法再選擇,順便當天能吃飯,破腹產不排氣不能吃飯,前兩天都餓死我了,兩道傷口都不好看,但是側切相對好一點,好的也快,也看不見,刨婦產的刀口就是一輩子,而且真的疼!

最後感謝大家看我分享碎碎念那麼多,總之一句話,當媽媽太不容易了,天底下所有的母親都很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