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從寫字到書法的轉變


在網上,曾有很多人高談闊論:字寫得好看,就是藝術;某某人字寫得好,某某人字寫得很醜;還有很多人為學習歐陽詢楷書的田英章叫好或者叫罵;也有不少人上傳照片、文章、視頻,教導別人練習書法……

大家爭論不休,主要就是評價字的好壞,辯論的焦點是寫字還是書法。

下面,我想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悟,說一說:到底什麼是寫字,什麼是書法呢?它們區別在什麼地方?

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從寫字到書法的轉變


一、什麼是寫字?

寫字,追求的是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漂亮。如鋼筆、圓珠筆、中性筆等硬筆,因為筆尖和墨水合一導致天生的缺陷,它們的線條不能有過多的粗細、輕重表現,墨水難以做到濃淡、枯潤變化,在紙上寫出來也難以突破線框和大小的限制。所以,硬筆寫出來的字,相對來說,幾乎沒有變化,大小差不多,橫平豎直地排列,如同人海戰術做集體操。所以,寫字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很多人都能做到,帶有普遍性,容易導致審美疲勞。因此,很多人評論硬筆不能叫書法,只能叫硬筆字,是寫字。

同樣道理,如果用毛筆等軟筆進行書寫,如果筆畫、結字、章法沒有變化或者變化不大,所有的筆畫都一樣的寫法,同樣的字都一樣寫法,字和字之間、行和行之間都距離相等,採取硬筆的做集體操一個姿勢,也會導致審美疲勞。這就是很多人說田英章楷書不是書法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從寫字到書法的轉變


二、什麼是書法?

那什麼是書法呢?書法是寫字的藝術。怎麼理解?書法是怎麼把字寫得有審美價值,在筆畫、結字、字和字之間、行與行之間以及整體佈局上如何做到想象力充分的表現,有法,卻筆畫無定法,字無定法,篇無定法。每一筆畫每一個字都做到筆鋒、大小、粗細、上下左右位置,甚至真草隸篆的變化,涉及到很多因素,如筆畫與筆畫、字與字、行與行的關係處理變化多端而非單一,正文與落款、印章的佈局,毛筆的軟硬、出鋒長短,紙的吸墨能力、利滑或粗澀,墨的渲染效果能否表現出字的濃淡枯潤等,而且這些涉及面藝術地表達了書寫的願望。所以相對寫字,書法面對的筆墨紙硯(硯一般沒有影響)因素更多,考慮的細節更復雜,突出的個人感情、體驗、審美能力等個性化更強烈。

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從寫字到書法的轉變


三、寫字與書法有什麼關係?

早先,古人在陶器上隨手劃痕,後人就在猜測是什麼字。後來,古人在甲骨上占卜用刀刻下文字,在青銅器皿上澆鑄的文字,後人就在研究甲骨文、金文的藝術性。再後來,古人在木板、竹片上寫字,後人如獲至寶,覺得每一筆都是那麼不可思議的藝術。古人丹書,再把文字刻在石頭上磚頭上山崖上,經過刀功,經過風吹日曬的斑駁,引得後人爭相拓片摩拜。古人在紙上隨手拈來一些字,便讓後代焦頭爛額研討它的正確性和無比偉大的藝術性。

這些現象,除了祖先崇拜,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時間久遠,流傳下來稀少!所以稀少是藝術的永遠存在方式,藝術永遠不是普及的,它永遠是遠離大眾的高山流水、陽春白雪。

因為藝術一旦被普及和大眾化,就會出現審美疲勞,藝術立即就失去了藝術本來具有的神韻。你看現在大家都叫帥哥美女的,有幾個真正的帥哥美女?如同過去吃香的喝辣的是富人,窮人連飯都吃不飽,現在吃香的喝辣的,就不覺得是富人。因為什麼呢,過去吃香的喝辣的人少,現在多了。以前學唐楷的多,寫唐楷的,評獎時就難評上;後來學二王的多了,寫二王的又難評上了;再後來學米芾的多起來,學魏碑的多起來,早晚寫魏碑的寫米芾的會難評上獎。如現在歐陽詢的楷書,現在學的人多,很多人跟田英章學,都像碗從窯子裡成批燒製,格式化了,所以被人詬病為寫字,寫美術字。你哪見過藝術瓷器能成批燒製的?給皇帝燒製幾個一樣的,還要把選剩下的都打碎。

同時,藝術永遠是引領風騷的,不能輕易接近或者得到,一旦被多數人接近得到,它就不叫藝術。就像牆上爬的壁虎,你小心翼翼地、屏聲息氣地接近它,接近,再接近……終於抓住它尾巴了!但尾巴雖然在你手裡,壁虎卻跑了……你不斷地跟蹤壁虎,想要抓住它。壁虎就是書法,尾巴就是寫字。所以書法就是在寫字過程中永遠不滿足地追求進步,今天提高這一點,明天提高那一點,永無止境。低水平有低水平的不滿足與追求,高水平有高水平的不滿足與追求,所以有人說,藝術,都是遺憾的藝術。書法就是永無止境的,遺憾的藝術。就連書聖王羲之也不滿足於自己寫的東西,被後人評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王羲之後來酒醒再寫,為什麼再寫?肯定不滿意唄!但再寫的,也不能令他滿意,還不如喝酒時寫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藝術也只是相比較而言的。

上文雖從辯證關係說書法屬於少數,寫字屬於大多數,書法屬於複雜的藝術表現,寫字屬於單調的重複,但毫無疑問的是,沒有寫字,何來書法!也就是說,寫字是書法的起步和初級訓練,是童子功;書法是寫字的不斷強化藝術化和個性化的創作結果。猶如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是寫字,而不斷增加的樓層高度就是追求書法藝術的過程和結果。

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從寫字到書法的轉變


四、如何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

如此難以得到的藝術,那怎麼提高自己,做到不是寫字而是書法呢?

首先,就是心無旁騖,一心一意練習。

講個笑話:一個年輕姑娘追求時髦,她不停地花錢買流行衣服,結果穿出去發現大街上到處都是,人人都穿,即便換了一個又一個,再買她總買不到最最時髦的。她父親就不像她這樣追求時髦,他年輕時的褲子保存得好,過了多少年還在,誰知都被流行過六次了,因為做衣服的商家總是不斷地來來回回變化,變來變去,變去變來。因此,再怎麼快地跟風,你也無法保證自己是最新款。

練書法跟穿衣服一樣,應該按照自己的喜好,慎重選擇學習的碑帖,長期靜下心去學習。今天學唐楷,明天學二王,後天學魏碑……永遠不停,去追逐時尚,到頭來時尚都是不斷變化的浮雲。追逐時如小貓釣魚,心浮氣躁,最後什麼也追不到。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想全部學習,都學習好,誰能做到呢?書聖也做不到!孫過庭《書譜》上不是說王羲之感慨和鍾繇、張芝相比每個人的長處和不足嗎?哪怕一生只臨寫一本字帖,挖到深處,也見龍泉!

其次,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不夠,欣賞藝術水平就低。如同不懂古董的人把家裡的古董當狗盆當尿壺當花盆,把祖先收藏的字畫當燒鍋紙當廢紙。所以,為什麼網友對同樣一副作品,評價不一?就是因為各人的審美標準和審美能力不一樣。因此,每個人,即使審美水平再高的人,都要提高審美能力,審美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如沒飯吃的人認為有飯吃就美滋滋的,有飯吃的人認為有碟下飯菜就好了,有蔬菜吃的以為吃上肉就夠了,吃上肉的人以為吃得葷素搭配才好,條件再高的人認為飲食不單調、生態環保、健康有營養才行。提高審美需要從下面五個方面努力:

一要多臨寫碑帖,多讀碑帖。向古代書法家學習,這些書法作品都是大浪淘沙後不斷被後人肯定的藝術。我們在它們和在後來者欣賞的指導和啟發下消化吸收,內化為自己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從不知道、不自覺變成知道、自覺。

二是多參觀書法展。好處就是能學習各種書體、各種風格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們活潑生動,自己通過親身零距離的接觸,體驗藝術到底是怎麼回事,自己離它們有多遠,你覺得成功在什麼地方、不足在什麼地方。參觀後,可以對它們的成功之處進行模仿,小到筆畫,中到結字,大到章法,吸取經驗與教訓,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審美體驗,培養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而不是走馬觀花看熱鬧。

三是進行創作,多向書法老師請教,多和愛好書法的朋友交流切磋,多看書法名家寫的書法理論。寫好一副作品,首先掛在牆上,遠近距離都看看,能看到整體,通常才開始感覺滿意,後來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不足。確認自己發現不了問題,可以向書法老師請教,或者請書法圈朋友指點,根據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結合自己的體驗再進行改進。

四是可以嘗試把自己滿意的作品送親朋好友,拿去投稿,參展或者評獎。獲得肯定,也是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繼續努力再提高。

五是多進行書法外其它藝術人文修養活動,如進行音樂、讀書、攝影、文學、歷史、電影等等相關內容的活動,豐富自己生活閱歷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這對書法創作有輔助作用。一句話,書法才開始拼的可能是技術,但最終拼的是個性和藝術修養。

如何提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從寫字到書法的轉變


以上內容是我這個非藝術專業、也沒看過什麼藝術書、沒讀過書法理論的門外漢在學習書法過程中的一家體會和感悟之言,或者說是姑妄言之吧。不到之處,請大家進行批評和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