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提辭職,需要勇氣,更需要腦力

每年的三四月是很多人的跳槽季,但跳槽季遇到疫情這化學反應就很微妙了。

小趙一直有辭職的想法,但現在這個特殊時期,身邊的朋友都說找工作很難找,勸她別辭職。去找公司老闆提出辭職,老闆也勸她說現在我出去找工作肯定不好找,讓她考慮6月底在走。多方的觀點讓小趙現在特別迷茫,不知道怎麼辦了

疫情下提辭職,需要勇氣,更需要腦力

我們就來看看疫情影響下,該不該,能不能辭職:

1、疫情期間,離職潮與用工潮雙線並行

受到這次疫情的影響,各行業、各規模企業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衝擊,整個一季度多數企業都可以說哀鴻遍野,這些影響層層擴散影響到員工,就是裁員減薪的局面出現在不少企業中,再加上疫情前早就與企業存在的一些矛盾,加上本身崗位的高替代性,主動辭職加被裁的員工還是很多的。但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企業與整個市場都需要提振經濟,企業要發展依然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所以三月剛開始很多企業就已經著手春招事物,搶佔第一手人才資源。所以這個特殊的時期,依然有求職市場,但這個階段的企業更需要相對優秀的人才激活公司氛圍與業務鏈。

疫情下提辭職,需要勇氣,更需要腦力

2、國內疫情的末期,世界疫情的初期

為什麼要說到國外的疫情,首先國外的疫情對於一些合資企業,一些上下游與國外銜接的企業,都是有很大影響的,它直接導致一些優質企業縮減了招聘的需求。同時對於北上廣深這些來境國外人口居多的城市而言,它們本身又是求職用人的大城市,如果這些境外來客讓我們得以控制的疫情又起波瀾,必然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這些超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所以世界疫情對於我們國家的影響不可謂不小,這個時候是否將自己從安穩的職場環境拋身到茫茫求職大軍中,需要更加謹慎的思考。

疫情下提辭職,需要勇氣,更需要腦力

3、是否真的有辭職的剛需

適度的跳槽其實是有利於一個人的職業發展的,特別是那些想要快速實現個人價值以及加速事業目標完成的人。但是大家都說跳槽需謹慎,是因為一個不小心,反倒丟了工作又找不到更好的。很多跳槽者都以失敗告終,他們雖然敢於跳槽,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甚至影響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得還徹底中斷了原本順利的工作。所以在計劃跳槽時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跳槽剛需:是管理層已經是你為眼中釘了,還是歷年升職加薪都無望,還是企業已經出現虧損現象等等這些客觀因素為主的辭職原因。而如果像職業倦怠期、人際關係複雜這些可以通過辭職以外的手段來消除的原因,並不值得你在疫情這麼特殊時間做出辭職的決定。建議繼續觀望。

疫情下提辭職,需要勇氣,更需要腦力

有更好的企業,更高薪的職位等著你

6月份,樂觀點假設或許世界疫情到那個時候能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控制,但對於求職者來說要同時面對今年應屆畢業生的衝擊,老實說依照這些年企業對優秀畢業生這些職場新鮮血液的喜好,6、7月份並不是一個很合適的跳槽時間。因此如果在觀望的過程中,有更好的企業或更高薪的職位找到你,雖然是理想化的事情,但不妨到那時仔細權衡一下,該跳還是要跳。

總之,今年職場環境真的很迷,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做任何考慮一定要求穩為主。多思考自身需求,多瞭解市場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