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总有家长说以前五点,六点放学,我记得我小时候九几年的时候也是下午两节课啊?你们当时是怎样的

楼空空如也


新疆:95年上的小学

夏季:上午9点50到2点,四节课加早自习

下午4点到9点半,两节课加半个小时课外活动加晚自习

冬季:上午10点到2点,四节课加早自习

下午3点半到7点,两节课加晚自习,没有课外活动

初中基本差不多,高三8点半开始上课,下学期按照内地上课时间,适应高考时间。


纤纤476


80后。

上7:40,早自习,8:00第一节课,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9:30做早操,10:00第三节课,11:30第四节课下课,午休1小时40分钟。1:20开始午自习,听广播,每周一广播时间是校会。1:30下午第一节课,2:10下课,课间休息10分钟,2:20下午第二节课,3:00下课,课间休息10分钟,3:10下午第三节课,3:50下课,休息十分钟,4:00下午第四节课,4:40没有晚自习的可以放学了,有晚自习的5:00开始上晚自习一小时,6:00下课,有二晚(第二晚自习,一般毕业年级)的6:15开始上二晚,7:15放学,特别情况有三晚(毕业冲刺阶段)7:30开始三晚,一个半小时大课(多用于做模拟考试试卷)9:00放学。

上面是我在小学阶段的作息时间,看起来很辛苦,但是那真的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想念当年的同学们,毕业多年我从不参加任何同学聚会,因为再也看不见那些稚嫩的脸,也再也回不去那些时光了。


一根豆角角


现在的孩子放学是三四点钟,但是作为家长来说是确实有点早了,因为家长一般下班最早也得五六点钟吧。所以这个空档期就有了托管班,经营班和校外辅导班,他们来承担了学校跟家长之间的这个桥梁。

那这个问题之后,我突然想起我上学的时候,小学到底是几点放学呢,没有印象了。初中还好一点,高中就不用说了,那就是一个连轴转的学习,那么小学,因为离得太久远了,确实忘了那时候小学上的上学时候是几点放学了,嗯,因为当时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村里面,我想大概应该也是4点左右放学吧,因为记得好多老师嘛,也都是农村的,家里也有地,一到放学之后他们放学之后还得抓紧回家去试弄地区。

五六点钟小学放学,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夏天还好像比如说现在是秋天了,6:00~7:00的时候基本上天就黑了,冬天的时候四五点钟天就黑了一个小学生,怎么可能五六点钟放学呢?

大家所以说是五六点钟放学,就是想孩子放学晚一点好,因为家长可以下班之后直接去接孩子,现在把孩子放学早家长到那个点不得不接孩子,要么就是找经营班接孩子,我们家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是3:30放学,每天接孩子的时候都有一大批的,穿着整齐服装的,举着牌子的精英班和校外辅导机构,在那块等着接孩子,最近这些天发现家长接孩子的越来越少,都是经营班的辅导班的,并且经营班辅导班都好几批,因为他要一个班一个班级的接小朋友。


陪着孩子一起学


我是70后,80年代初上的小学。

首先那时候,上小学都上的很晚,我上一年级的时候都已经9岁了,也没有什么幼儿园可上。学前班断断续续上了半年,然后就直接上一年级,不像现在幼儿园都要上3~4年。9岁以前的都是玩,每天从早玩到黑,都会忘记回家吃饭,吃饭的时候一般都要家长往家往回叫。我们的童年的感觉是非常幸福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那时小学是三晌,6点多到校,然后读书,大概是到7:20左右上一节早课,然后放学回家吃饭,9点左右再上中午课,中午课一般是三节。然后放学吃中午饭,到2:30左右到校,上下午的是三节课,所以是每天总共上7节课。

我们那时候的小学,都只有两门课,就是语文和数学,没有英语。每天语文和数学都各上正课一节,也就是新课只上一节。其他时间,除了讲题,就是自习,再就是体育音乐美术等课。那时候三年级以前也不写作文,三年级开始才有了作文,所以感觉那时候小学是非常轻松的。

那时的自习好像分两种,一种是老师跟班辅导,一种是老师不跟班,同学们自己在里边做作业。好像在四年级以前,作业也不多,所以每天在自习课上就完成了,或者是在老师们的辅导课上作业都会做完,然后放学以后就是单纯的玩。

我记得好像那时候每天下午最后都有一个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虽然体育器材不是很多,但是,女生爱玩跳绳、踢毽子、跳房子、抓石子等游戏;男生一般玩滚铁环、斗鸡、扔弹球等,还是很热闹的,同学们玩得很开心。要不然就是给学校的菜园或者果园锄地、拔草、施肥等,这好像在我的这个小学记忆中非常频繁。

我们的运气不好。好像在我们上六年级以前,都是上完五年级然后就毕业上初中。我们五年级毕业以后,准备上初一了,结果加了一个六年级,所以我们算是非常苦逼的一届了,唉。

我记得那时候上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本村的老师,都是叔叔伯伯什么的,所以教书也是非常认真的。上课大家也不敢做小动作或者玩,否则的话,老师打起我们也都是下狠手,一点都不心软。回家还不敢告诉家人,告诉了又是一顿打,所以大家学习都是比较认真踏实的。

好像那时候老师们打学生都是很正常的,几乎每个老师都有自制的教鞭,有些老师甚至手里拿的都是柳树枝,所以上课不听话挨打也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好像也没有把谁打的怎么样,也从来没有这样的一个记忆。

但是我感觉那时候的老师好像知识都非常渊博,让我们非常的尊敬。我记得当时有一位数学老师,还是我们本家的一个叔叔,他经常给我们讲古代的对联呀,诗词呀什么的。他给我讲的有一个名人叫解晋吧!我现在的都还记着。我还记得一句对联叫,日晒雪融檐滴无云之雨,车过尘起路生无火之烟。总之那时,我是非常佩服我的老师们的。

那时侯不存在周六周日补课的说法,周六周日,包括周内放了学也都是玩。所以家长也不会因为补课要给老师补课费而有意见。再一个,老师和家长都住在一个村,大家彼此都很熟,也不会觉得老师打自己孩子是和自己过意不去。所以那时的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都比较融洽。

那时家长对老师也都很尊重,认为能教书的都是有学问的人。老师在村里的地位也很高。谁家过白事或者红事,都是要请老师到家里来写字,都是要好烟好酒招待。一般来说家里有老人过世,也都是请村里的老师来做经理。

我现在都40多了,小学是30多年前上的,但是到现在很多的事情都记得还是非常的清楚。我觉得我的小学还是非常愉快的,也是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

直到现在,我还是非常留恋我上小学的那段时光。


梦里人生


我70后,我们那时候纯放养,根本就没有人管。上学找小伙伴一起,放学一起,玩到天黑才回家。那时候家长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孩子身上,作业是不会给检查的,顶多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完了就好了……

那时候真是自由啊,考试不及格经常有,考0分的都有,回家挨顿打,就该怎样还怎样。大不了初中毕业就回家,不上学了。曾经一段时间,很多初中生就出去打工了,正好赶上改革开放,赚钱的也是那批人。时代的际遇,造就了一代人。先富起来了那批人。

现在是不一样了,上大学成了独木桥,适合不适合都往上挤,无奈孩子除了学习别无它选。对比那时候可以去工厂,去做生意,上中专,接班等等多种可能。大多数的人不到20岁就开始赚钱养家,就能担负起社会责任了。

而现在人自立越来越晚,父母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快30的人还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没有了30儿立,也感悟不到40不惑,整个成长的阶段在无限延长。

所以不知道到底是哪个阶段更好,亦不知女儿们10后的路将向何方?

“至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春芽初发


北方人一枚,分夏历冬历,我们是农村的小学,所以冬天只吃两顿饭,就是早上一顿,下午三点多一顿,不吃晚饭,那会还有秋假,等我上初中开始就都没了。

下面分别说说夏历和冬历的时间安排,我记得那会是以春分和秋分来作为划分。

夏历时:早上 6:00—7:00早自习(四到六年级)

上午8:00—11:30 四节课

下午3:00—6:30 四节课

晚自习7:30—8:30(四到六年级)

冬令时:

两顿饭时

早自习6:30—7:30(四到六年级)

上午8:30—15:00

晚自习17:00—19:00(四到六年级)

后来取消两顿饭后,就是减少了午休的时间

早上 6:30—7:30早自习(四到六年级)

上午8:30—12:00 四节课

下午2:00—5:30 四节课

晚自习6:30—7:30(四到六年级)

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到冬令时,因为一到三点以后就不上学了,回家吃完饭就跟小伙伴出去玩到天黑再回家,上了四年级开始就要上早晚自习了,没那么自由了。

这些年光说减负,除了给家长增加负担以外,没见减了什么,反而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压力越来越大,学校早早放了学,家长再一股脑的塞到课外班辅导班,平添压力。


婉妈科学启蒙社


坐标南京,84年生人。我小时候读小学,记得很清楚,当时是周三下午一节课,周五下午没课,周二下午课最多,好像是三节还是四节来着?周六下午两节课然后班会。放学之后时间挺多,我们就到处乱跑各家串门玩啊啥的,家长好像也不太担心。回家家里没人也没事,脖子上挂着钥匙,回家自己该干嘛干嘛。最惨的一次,去女同学家写作业,忘了时间,然后给我妈全小区的喊我名字,最后给拎回去了[捂脸]

后来改成一周五天工作制,周六的课分到其他日子的下午,所以每天放学只能直接回家。但是也没说天天六点放学,最晚也就五点来钟吧。回家还有时间写点作业,吃完饭继续写,写的贼快,因为七点多有动画片。[大笑]


聪明绝顶36


88年,小学的时候是到校时间不定,看个人,有的很早就到了,记得冬天的时候都是天还没亮就得走,同村的结伴走太早了害怕,妈妈起来给那瓷杯装咸菜,背着书包拿着瓷杯和朋友一起上学。到校自己桌上都点自制的蜡烛(捡的各种蜡烛尾巴全部融成液体用瓶盖装好,里面放一个粉笔头做芯,等凝固就做好了,放书包里)早读结束后吃早餐,从家带的瓷杯排队打粥,上午是4节课,中午11:30放学回家吃饭,吃完饭又回学校,下午1:30上课,也是4节课,5:30放学,有时候会在学校把作业写完了回家。小时候农村没有幼儿园的都是直接一年级开始学习,头1-2-3年级应该大部分都挨打过,尺子打手心,罚写50遍生字,背古诗背会才让回家,有时候背不下来留天黑了,老师给送回家。


A小蜗


我是85年得,我小时候早上七点半早读,然后上午四节课,中午十二点放学,下午一点半上课,下午也是四节课,下午六点放学,中学也是这样,根本不会耽误大人上班的,而且是农村就在自己村里,也不用大人接送,都排着队从学校西边小路走回家,不让从中间马路上走,哪像现在啊,下午今天3点半,明天四点的,有哪个工作可以这个点下班的,没有一个人专门接送是不行的,遇到就两口子的,没有公婆的,只能一个人不上班接送孩子了


o第几个一百天o


人到中年,记性真的是越来越不好。小学时候的事,变得越来越模糊。记忆中,当时好像是每天七节课,上午三节,下午四节。中午11:30放学,下午17:30放学。

除了语文课和数学课外,还有每周一节的音乐课,每周一节的美术课;体育课每隔一天一次,就是每天的最后一堂课;劳动课每周两节。三年级以后,每周又多加了一节自然课和地理课。

几点放学,上什么课似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真的很快乐。

我出生那一年,刚好赶上计划生育的开始。我们那一届孩子特别多,基本上都是压轴出生的。育红班(学前班,只读一年,不同于现在的幼儿园)时,全班有60多个孩子,我是连续三年面试才进的育红班,那时已经七周岁了。由于孩子太多,严格卡年龄录取。

一年级时,有50个学生考上了,其他十几个孩子被留级继续读育红班。一年级分成甲乙班,甲班老师是校长的老婆,把所谓的好学生挑走了。乙班,也就是我们班的老师,是一位50多岁的民办老头儿,慈祥又严厉。

最有趣的一幕,育红班的女孩同桌,欺负了我整整一年的同桌,被分在了甲班。她悄悄跟我说,还要当你同桌。其实,鉴于她总欺负我,我内心是拒绝的,可是我心软。于是,她偷偷的私自坐在了我旁边,她以为老师不会发现。后来甲班老师拽着她的胳膊,在地上拖着拉走了。她的哭声撼天动地,那时,我初始体会了生离死别这个词。

再后来,我们几乎没说过话,我们每次照面,互相红着脸低头走过去。她初中毕业后,就不再读了,后来嫁了农村里条件还不错的。过得不如意,孕期被扫地出门了。之后,我大学,工作后,离村多年,再也没她的音信。

下面说说我的小学老师。我喜欢我们的数学、语文、地理、音乐、劳动和体育老师,因为小学前五年,这几门课的老师都是同一个人,那个五十多岁严厉又慈爱的老头。那时,只有自然老师是一位慈祥可敬的五十多岁老奶奶。

我五年级毕业后,就去其他村子读六年级了,我的老师也退休了。

那时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谁会什么歌,就在班里教大家唱。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学的歌没几句在调上,比如《水手》《星星点灯》《跟着感觉走》《亚洲雄风》等,都是跟我们班一个女歌神学的。那位女歌神,现在依旧活跃在各大K歌软件上。

那时的美术课,就是随便画。我没钱买彩铅,都是在垃圾堆里拣一些笔头用。感觉那时自己还有点小天赋,画得自己很满意,老师也觉得我画的好,可老师不给我打高分。因为,有同学向老师打报告,说我的画是我哥帮我画的。后来没有美术课了,我就什么都画不出来了。

那时的体育课,没有任何体育用品和体育设施。所谓的体育课,就是疯跑疯玩课。女孩子跳皮筋,男孩子分成两拨,抄起玉米杆玩打仗。

放学后,大人们在地里干活没回家。我就从大门缝里钻进家,用半小时写完作业,然后背起小筐,去地里打野草野菜,背回家喂羊。后来再大点,我就会在家里把饭做好,煮点米粥,熥一熥干粮,大人们回家后就着咸菜就可以直接吃饭了。

这里说明一下,无论是打草还是做饭,都是我自发和自学的。爸妈从来不叫我干活,我只是觉得他们太辛苦。

一个小学时几点放学的讨论,又把我拉回到了有点苦涩,又更多是快乐的儿时。不扯了,见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