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5G,無人機竟然可以這麼玩!

有了5G,無人機竟然可以這麼玩!

5G網絡雖然還沒有實現全國覆蓋,但5G對各種行業應用賦能的真實前景,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一下子變得無比清晰,網絡授課、遠程醫療、視頻會議的需求猛增。如果說這些應用並不鮮見,那麼近年非常“火”的無人機,藉助與5G和超4G網絡的聯網,將應用拓展到“零接觸”的交通巡查中,可以稱為創舉。今年年初,重慶交通執法大隊在180公里長的高速公路上實現了5G無人機巡邏,這為5G網聯無人機的政企應用打開了新前景。


高速公路巡檢引入無人機

我國交通管理的智能化進程比較快,但信息採集手段主要是路邊的攝像頭。用聯網無人機做高路公路巡邏,基本是一片空白。


重慶市交通行政執法總隊第四支隊副支隊長陳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去年我們接觸到5G無人機巡邏技術,通過與中國電信天翼物聯和天宇經緯的合作,完成了試點航線的規劃和飛行,初步形成了無人機遠程巡邏、交通違法查處和突發事件處置等方案。”


重慶交通執法大隊第四支隊主要負責重慶647公里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路政運政執法工作。重慶以山城聞名,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境內高速公路橋樑多、隧道多,海拔落差大,惡劣天氣時常發生,常規的巡邏執法手段效率較低。


“我們此次合作選取了支隊轄區車流量最大的180公里高速公路,目前已經完成了攝影攝像數據採集,結合GIS系統和三維實景建模正在加緊開發當中,建成之後將對我們的視頻巡邏執法提供一個全面、生動、形象的實景平臺。”陳航說,“無人機巡邏除了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常規的巡邏任務,還可以實現兩客一危車輛的檢測等智能化手段。”


中國電信天翼物聯公司副總經理張興生說:“通過無人機上的攝像頭,重慶交警以‘零接觸’實施巡檢監測,我們的工作是通過5G網絡實現移動高清視頻的回傳,回傳的信息也存儲在天翼雲上;同時我們提供行車的流量統計、車量識別、智能追蹤這些服務。”


網聯無人機應用前景廣闊

事實上,很多無人機的應用是在成熟技術上的創新應用,無人機的應用正在加速從軍用走向民用,從消費走向工業的普遍應用。此次和重慶交警合作的天宇經緯就是長期從事軍隊無人機的裝備和信息系統領域相關管理和技術研究的企業,在網聯無人機應用方面起步較早,在無人機空中路網、雲平臺技術和數據處理方面都有深厚的技術積累。


作為天宇經緯投資方,北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齊在接受記者採記時表示,網聯無人機的應用前景會非常廣闊。


“當下是切入無人機產業、推動智能物聯網發展最好的時機。”張齊說,“從政策來看,無人機是空中的機器人,受到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政策的支持,今年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有望推出,整個行業將迎來政策利好;從技術看,無人機+5G+物聯網+雲計算+AI構成的網聯無人機,解決了無人機的飛行空間受測控距離限制的問題,消除了信息孤島,實現了信息的雲端處理與分散應用;從市場看,近年來無人機的聯網應用正在快速增長,市場上工業級無人機的應用複合增長率超過40%,更重要的是,5G+無人機即將推動低空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天宇經緯的網聯無人機已經在油氣管道巡檢、高速公路巡查、河道巡檢等方面都得到了應用,在無人機的工業應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張齊告訴記者,天宇經緯通過與中國電信天翼物聯合作,共同研發、合作運營,打通了產業鏈的上下游,來實現高速公路、電網、油氣管線的超4G巡檢領域的快速佈局,共同打造網聯無人機行業應用的標杆。


成體系交付

“無人機現在比較熱,但在行業級應用中,成體系的交付服務還需要一個過程。”中國電信天翼物聯副總經理張興生說。


據介紹,目前中國電信天翼物聯構建了無人機應用平臺,能夠提供空中360度無死角監控。相對於消費級無人機來說,中國電信要提供超4G的智能化網聯無人機的解決方案,其中含有對5G、超4G、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可以應用的場景除了交通巡檢、油氣管線巡檢,還可以做環保水質巡檢、包括防疫巡檢和測溫。


張興生說:“我們在這個平臺上融合了多場景的AI的算法,包括高速公路的車輛識別、流動目標的監測算法,還有對管線上漏油監測的識別,對電網一些零部件高清晰度的監測識別,也包括在環保水務上對一些汙染情況的識別,應用場景是比較齊全的,並且能夠做到端到端的能力保障。”


除了無人機應用平臺,中國電信還提供了運營服務。一是空運的報備工作,工業級無人機巡檢要進行空運報備、航線規劃、實時狀態的上報,還飛手的召集。張興生說:“我們提供一個端到端的運營服務,用戶只要購買巡檢的服務即可,飛機、航線、空運報備都不用管,我們是提供整體的專業級的保障服務。”


無人機在行業、企業和政務中的應用前景已經得到了重視。下一步,很多政府部門會建設無人機的監管平臺,一些地方政府也要建無人機地市級的監管平臺,中國電信已經看到了這場市場的商機。張興生說:“我們這個平臺是符合國家民航局規範要求的,首先可以給政府進行私有化的部署,幫助他們建設地市級的無人機監管平臺。”


張興生表示,未來在網聯無人機業務的交付上,會有幾個方面構成:一是提供專業級的端到端的飛行服務,包括服務平臺、5G流量、AI算法和信息存儲幾個主面;二是針對政務需求和大型行業客戶提供私有化部署服務;三是對運營級的網聯無人機提供租憑式服務。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促進和規範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值達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無人機產值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網聯無人機是拓寬無人機應用空間的必由之路,通過合理利用,必將大幅提升空域的經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