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餐饮新变革,拍视频,做网红,上直播,开淘宝,做电商

导读


有人说传统餐饮业,利润高,门槛低,只要摆几张桌子,招两个人就可以开门赚钱了!


经过2020年的打击,餐饮人、餐饮店也该学会长大了,是否拥抱马云拥抱互联网或许就是新旧餐饮就大的区别之一!

疫情下的餐饮新变革,拍视频,做网红,上直播,开淘宝,做电商


01

自救与互救

疫情肆虐,餐饮是重灾区。


深圳海鲜馆谢老板从业数十年,从未遭遇这样的寒冬,原来真的有“颗粒无收”这回事。

中餐馆最为惨烈,被视为重头戏的年夜饭,取消过半。整个2月份,餐饮堂食业务几乎停摆。


餐饮业正在困境中挣扎自救,外卖几乎成为了餐饮们“幻想中的救世主”,不管是普通餐馆还是高档米其林餐厅寿司店开始卖食材大礼包,连鸡尾酒都有了外卖。

随着3月份国内疫情正在快速消退,进入复工解冻期,餐饮业终于开始缓慢恢复了一点点元气。

所有经济数据角度的分析都会说,疫情结束之后,餐饮业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当年SARS过后就是这样。事实真的如此吗?

火锅、撸串或许会,但是经历过SARS的上海高端西餐馆老板Robin认为,不见得。


堂食需求的复苏是非常缓慢的、逐渐的。一窝蜂式的外食景象,恐怕有点难。

任何一己之力都是单薄的,自救与互助都在进行时。


02

未来的餐饮收入不仅仅是堂食外卖


小品牌小餐馆做外卖,大品牌大巨头做食品电商!


2020年1-3月份,估计自热火锅销售额会突破3亿元!


在2018年,海底捞方便食品业务营收4.49亿元,2019年超过6个亿,根据淘宝京东的统计数据2019年方便火锅(自热火锅)销售额达到了10亿元!


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牌大龙燚、味蜀吾、小龙坎、井格、重庆德庄等都已加入自热火锅的生产中。


在淘宝上搜索了下,自热火锅月销几万笔的店铺有非常多


海底捞旗下销售火锅底料、调味品业务的公司颐海国际已经上市,市值高达550亿港元,火锅底料的销售收入占据其80%以上。


疫情下的餐饮新变革,拍视频,做网红,上直播,开淘宝,做电商


3月1日海底捞正式推出半成品菜,方便菜肴,这也是剥离了火锅的品类,向外延伸探索的一个新赛道。


海底捞推出的方便菜总共有16款,外卖平台可直接点,1小时内送到上门,只需要加热一下,味道已经调好,傻瓜式操作,保质期4天,吃不完可放冰箱保存,价格比外卖更便宜!
这次,海底捞推出的方便菜肴包括12 款经典好菜,4 款精选靓汤,有川味热辣的宫保虾球、新派辣子鸡丁,粤式清淡的番茄土豆烧牛肉、山药青笋木耳,还有人气午餐酸菜鱼、大盘鸡……
和一般的中式快餐料理包不同,海底捞的方便菜肴将料包和食材分开装,以辣子鸡丁这道菜为例,熟鸡肉、辣椒花椒、酱汁就分开装在3个不同袋子里。
这些食材早已洗切好,也经过了煎、炸、煮、烹等初加工预先做熟了

,所以,顾客买来后,在家仅需简单翻炒,0 门槛就可烹制大餐,3-5分钟就能吃了,非常方便快捷。


经过这次的疫情打击,一家死守传统堂食业务的企业很难迎接餐饮行业即将到来的全面提升。


未来的餐饮企业,一定会有四个不同的营收层次:第一,最传统的堂食收入;第二,平台性的外卖;第三,自营外卖和自营商城;第四,增值服务。


03

不拥抱互联网只有慢慢老死


消费者已经对外卖形成习惯。即便压力再大,餐饮企业也要硬着头皮上,将平台外卖作为重要的收入补充。


一些具备食品加工能力的企业也可以发展平台性的电商,在天猫、京东开通线上商铺构建新的营收来源和渠道。


超过50家以上和100家以上的门店的连锁餐饮企业可以构建自营商城。餐饮行业也可以做增值服务,做衍生品,比如卖一些食品、杯子或者卡通宠物等。


当然,对于小餐馆来说,更关键的是,把周围一公里、三公里范围内的客人服务好。

整个商业运营就是从供给侧到消费者的需求侧,中间是价格和质量。这是传统餐饮运营模型的核心所在。消费者买的是性价比。


懒人经济给很多平台带来了机会。

2000年的电商、2010年以后的外卖主要为了满足获取的优惠、便捷与便利性。


有危机就会出现转机,未来的餐饮将会更加向互联网经济靠拢,不拥抱互联网的餐馆,将会生存的更加艰难,不管是组织员工做短视频宣传,还是组织部门成立新媒体办公室或者是成立电商部门,这些都是新餐饮与传统餐饮的最大区别!

这段时间,云海肴做了菜篮子,向店面周边的客户卖净菜,一天可以卖几百单。它还做了一些直播,效果也很好。这只是云海肴的初期尝试,相信接下来,应该会有很大提升。


旺顺阁也做了通过线上商城预定成品菜的尝试,效果也不错。疫情之下,云海肴和旺顺阁改变了客户链接渠道,提高了获取的便捷性,或者定义了新产品,让客户感知到了新的性价比。


不去接触互联网的餐馆,以后将会生存在孤岛上,不去尝试做新媒体的餐馆,以后的日子更难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