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要怎麼種植?茭白種植技術介紹

茭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之一,又稱高瓜、高筍等,非常適合種植在淡水裡,目前在我國各省市中均有廣泛的種植面積,其中以浙江餘姚所產的茭白最為出名。茭白吃起來很有鮮嫩感,所含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等都非常豐富,特別是所含的氨基酸含量比其他的蔬菜還要多,經常食用對身體具有強大的保健功效,可以有效的利尿止渴以及補虛健體等,深受眾多消費者的喜愛。那麼茭白要怎麼種呢?接下去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茭白要怎麼種植?茭白種植技術介紹


茭白要怎麼種植?

1.茭田選擇:茭田應選擇光線好、土地平整、土層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強的田塊,以有涼水經過的水田,或近水庫可利用庫區深層水灌溉的地塊最好。

茭白要怎麼種植?茭白種植技術介紹


2.翻耕施肥:翻耕茭田,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3000千克或濃人糞尿2500千克,如前作是水稻田,還要增加基肥的用量,並耙平,然後灌水2-3釐米,做到田平、泥爛、肥足。

茭白要怎麼種植?茭白種植技術介紹


3.適時定植:在4月至5月上旬,當茭苗高20釐米左右、水田土溫10℃以上時即可移苗定植。如果選用老茭墩育苗的,此時將老茭墩連根挖起,用快刀順著分櫱著生的方向,按3-5個健全分櫱為1墩進行縱劈分墩,分墩要求帶老莖,劈時儘量少傷及分櫱和新根,並做到隨挖、隨分、隨栽。如茭苗過高,可剪去葉尖,使苗高保持在25-30em,防止栽後倒伏。定植密度一般為行距70-80em,墩距65釐米,並分大小行,大行為走道。每畝定植1200墩左右,保證6000株基本分櫱苗。定植深度以所帶的老莖薹管沒土為度,以晴天下午栽種為好。

茭白要怎麼種植?茭白種植技術介紹


4.水位管理:茭白水位管理以“淺一深一淺”為原則。定植後的生長前期(分櫱之前),保持3-5釐米的淺水位,有利於提高地溫,促進發根和分櫱。到6月份分櫱後期,將水位加深到12-15釐米,以抑制無效分櫱的發生,由於7-8月溫度高,深水位還具有降溫的效果,但要定期進行換水,防止土壤缺氧造成爛根。進入孕茭期,水位應加深到15-18釐米,但不能超過“茭白眼”的位置(最高水位不宜超過假莖的2/3),防止薹管伸長。孕茭後期,應降低水位至3-5釐米,以利採收。採收後茭田應保持淺水層或溼潤狀態過冬,不能幹旱。在每次追肥時,要等肥料吸入壤中後再灌水,如遇暴雨天氣,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止因水位過高而造成薹管伸長。

茭白要怎麼種植?茭白種植技術介紹


5.分期追肥

(1)提苗肥:茭苗定植7-10天成活後,畝施人糞尿500千克或碳酸氫銨15-20千克催苗,如茭白田基肥足夠,可減少施肥量。

(2)分櫱肥:在分櫱初期(與第1次肥隔10天左右),畝施人糞尿1000千克或碳酸氫銨20-30千克,促進有效分櫱和植株的生長。如沒有施提苗肥,應適當提前追施分櫱肥。

(3)調節肥:在分櫱盛期的6-7月問,應視植株的長勢情況進行追肥,一般畝施碳酸氫銨10-15千克,如植株生長強健可不施。

(4)催茭肥:當新茭有10%-20%的分櫱苗假莖已變扁(開始孕茭),此時應重施催茭肥,促進肉質莖膨大,提高產量,一般畝施腐熟人糞尿2500-3000千克,或碳酸氫銨30--40千克。催茭肥要適時施入,過早施,植株尚未孕茭,易引起徒長,從而推遲孕茭。過遲施,趕不上孕茭期對肥料的需要,則影響產量。

茭白要怎麼種植?茭白種植技術介紹


6.中耕耘田:摘除黃葉茭白定植成活後應及時耘田除草,為了保護好分櫱苗,耘田時要由近及遠,以防傷害分櫱苗。耘田以無雜草、泥不過實、田土平整為佳。在6月下旬茭白分櫱後期,株叢擁擠,應及時摘除植株基部的老葉、黃葉,以促進通風透光,促進孕茭,隔7-10天摘黃葉1次,共2-3次。將剝下的黃葉隨時踏入田泥中,可作肥料。

茭白要怎麼種植?茭白種植技術介紹


以上就是有關茭白的知識介紹。茭白應種植在保水保肥力較強的田裡,最好是靠近湖邊或者是水庫邊,方便灌溉的地塊最好。此外種植戶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茭白品種進行定植,同時也要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來施灑不同的肥料,從而讓茭白有足夠的養分可以更好的生長。做好茭白的田間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茭白種植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種植戶們應當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