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母親患帕金森病,如何提高生活質量?

張瀾_ATM


首先帕金森的群體絕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帕金森平均發病年齡是55歲,多見於60歲以後,40歲以下的相對少見。但也有例外,有少數是青年帕金森,一般有家族史。一般是單側病程進展緩慢。

很多帕金森左上臂走路時擺臂的動作比右側小很多,左手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在抖動,我一把注意力集中到左手,抖動就停止了。這些症狀會逐漸加重,並且逐漸累及對側的肢體。這些症狀在帕金森的早期和中期顯著

帕金森主要的症狀是運動減少或運動遲緩。早期以精細動作如繫鞋帶、釦子動作緩慢,逐漸發展至全身性的動作遲緩,導致翻身、起床都有困難。例如:叫患者做握拳的動作,反覆重複幾次後,動作越來越慢,幅度越來越小。病情進展後,動作的啟動都有困難

靜止性震顫。靜止性震顫是常見的首發症狀,多始於一側上肢的遠端,靜止時出現或明顯,主動運動時停止或減輕,緊張或焦慮是加重,入睡後消失。有些帕金森人不出現靜止性震顫。

非運動症狀。有些帕金森人一開始出現的不是震顫和強直之類的運動症狀,而是一開始出現嗅覺減退等非運動症狀。除了嗅覺減退,還多見於:睡眠障礙、便秘、泌尿障礙、體位性低血壓、多汗、顏面部油脂增多,甚至會出現精神症狀如抑鬱、焦慮、幻覺等。

肌強直。肌強直對於帕金森人的來說,直觀的感覺就是單側或雙側肢體硬繃繃的,活動不開。(被動活動關節是阻力增高,呈一致性)或齒輪樣強直(見於震顫的患者,被動活動肢體是阻力斷續出現)。還有,全身體的肌強直出現特殊的屈曲姿勢,表現為:頭部前傾,軀幹俯屈,肘關節屈曲,膝關節髖關節彎曲。

帕金森平時需要注意哪些?

吃飯有困難可以改成進食流質食品

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

多吃一些纖維素預防便秘

晚上如廁避免摔倒引發骨折

適當鍛鍊,加強恢復


貴陽癲癇孫天煥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之- -,主要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我國65歲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約為1.7%。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進一步攀升。

帕金森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病情一般不會自然緩解,有的患者病情進展迅速,數月或數年後就會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最終絕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將被禁錮於家中、病榻上,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首先要採用藥物治療的手段對疾病予以控制,使用新一代的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進行早期治療,可讓患者早期受益;另一方面,要從生活中的細節著手,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 舒適的家,並給予其更多關愛和照顧,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跌倒

帕金森病患者的年跌倒率高達50% 68%,而且,造成嚴重損傷的跌倒發生率也很高。有研究顯示,27%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發病後的10年內會發生髖部骨折。跌倒會導致傷殘、死亡、增加經濟負擔及跌倒恐懼。

帕金森病患者行動不便,常常因傢俱擺放位置的不當或生活細節的不注意,給患者帶來身體傷害,傢俱高度的不適合也會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應引起家人的關注。

“帕金森健康”小貼士


(1)臥室小貼士

1.臥床應緊貼牆壁,這樣上床和起床都會更加方便;2.在床墊旁設置低矮的護欄;

3.如果覺得夜裡翻身不太舒服,可以使用緞子床單,這種床單更加平滑,翻身也更加容易;

4.選用帶有撕拉式搭鏈的鞋子。這樣穿鞋、脫鞋更加方便,在關門之後,你還可以把這樣的鞋子掛在I ]把手上,從而避免彎腰取鞋;

5.如果晚上會覺得口渴,可在床頭櫃上放上裝滿水的運動水杯,這樣的水杯不會造成

潑濺, 還可以避免晚上走到廚房喝水;

6.選用穿脫便利的衣服,例如帶有寬緊帶的褲子或開領式針織衫。


(2)過道/樓梯小貼士

1.在每段樓梯的兩側加設扶手可使得上下樓梯更加方便和安全,2.保留備用鑰匙,以防丟失或遺忘原配的鑰匙;

3.手機不僅僅是方便的通訊工具,還可被看作是安全設備。記得隨身攜帶手機,包括在家裡的時候;

4.將常規的旋轉式門把手換成槓桿式的門把手。這樣你就可以用手、手臂或者肘部來開門;

5.棄置那些會導致絆倒或跌跤的小塊地毯。這樣做很容易,但效果很明顯。


(3)浴室小貼士

1.手持式淋浴蓬頭可使衝淋更加方便,尤其是當你必須坐在椅子或板凳上衝淋時,2.如果需要坐著淋浴,可以使用堅固的室內室外均可使用的樹脂材質的坐椅,你可以在傢俱店或雜貨店買到這種椅子,這樣做可以降低洗澡時滑倒的風險:

3.通常在廚房中使用的較長的、噴射距離更遠的那種水龍頭也可以安裝在浴室中,這樣你洗手時會覺得更加方便;

4.可以在浴室中安裝自動式水龍頭,僅需簡單的觸摸就可開啟或關閉,這樣也比較省力;

5.如果伴有震顫症狀,那麼在剃鬚時就應該使用電動剃鬚刀;

6.帕金森病會降低患者對熱的敏感度。所以,為安全起見,應該將熱水器溫度設定在102華氏度(38.8C) 以下。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關注鉑桐疼痛,瞭解更多健康知識,祝您生活愉快!


鉑桐疼痛


帕金森患者生活中注意5點,利於病情的好轉,患者和家屬須知

  • 1,用藥注意事項帕金森病是發生於中、老年的一種慢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清,預防尚困難。帕金森病一旦發生,一般不會自動緩解,但病情大多發展緩慢,藥物治療須長期。因長期用藥,會有一定副作用,故早期治療用藥量不可太大,如能用較小劑量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是最理想的。藥物的調整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 2,由於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是震顫、強直、運動減少,故在疾病早期應鼓勵病人多活動,儘量繼續工作,多吃水果、蔬菜、蜂蜜、防止跌倒,不吸菸、飲酒。晚期臥床不能起床者應勤翻身,在床上做被動活動,以防併發症。
  • 3,飲食注意事項許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服用美多巴或息寧時,常常是跟其他藥物一樣在飯後服用,最後效果往往不佳,以為是藥物不對。甚至很多神經科醫師也不太清楚如果服用。其實,應該在飯前半小時左右服用,這樣避免飯後高蛋白抑制多巴的吸收。另外,很多人還認為,得了慢性病就要“補一補”。常有患者服用多巴類製劑的同時,給患者服用甲魚等高蛋白食品。結果,病人非但沒有壯實起來,反而病情反覆、症狀加重。
  • 4,帕金森病本身沒有忌口,應本著均衡飲食的原則安排飲食。對於咀嚼能力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參照正常人的飲食結構;對於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不良的患者,應該根據情況給予軟食、半流食和流質,以保證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
  • 5,帕金森病患者一般都會服用左旋多巴類藥物,這種藥有個特點: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相結合,影響吸收,所以服藥必須與進食肉類、奶製品的時間間隔開。例如,牛奶中的蛋白質成分對左旋多巴類藥物的吸收有一定影響,會降低其療效,因此建議在晚上睡覺前喝牛奶。另外,建議使用植物油烹調食物。至於穀類、蔬菜和瓜果等食物,對左旋多巴的影響較小,可以放心食用。


帕金森病的起病緩慢,早期症狀並不十分明顯,且存在個體差異,一般分以下四種情況!

  • 1,肌強直:早期多從單側肢體開始,患者感覺關節僵硬及肌肉發緊。影響到面肌時,會出現表情呆板的“面具臉”;影響到軀幹、四肢及髖膝關節呈特殊的屈曲姿勢。
  • 2,運動遲緩:早期患者上肢的精細動作變慢,如繫鞋帶、扣紐扣等動作比以前緩慢許多,甚至無法順利完成。寫字也逐漸變得困難,筆跡彎曲,越寫越小,稱為“小寫症”。
  • 3,靜止性震顫: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通常會出現單側手指搓丸樣運動,其後會發展為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在靜止時出現不自主的有節律顫抖,早期在變換位置或運動時,症狀可減輕或停止。震顫會隨情緒變化而加劇。
  • 4,姿勢和步態異常:由於四肢、軀幹、頸部肌肉強直使患者站立時呈現特殊屈曲的姿勢,頭前傾,軀幹腹屈,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前部內收,髖和膝關節略彎曲。行走時起步困難,一旦開步,身體前傾,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時停步,即“慌張步態”。行進中,患側上肢的協同擺動減少以至消失;轉身困難,以致要用連續數個小碎步才可。此外,有時患者還會合並出現語言減少和聲音低沉單調、吞嚥困難、流涎、睡眠障礙、抑鬱或痴呆等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