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其实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需做一个智者,也无需做一个指挥。我们只做一个最好的“港湾”就可以。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因为自己从事的是教育行业,而且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多多少少会认为自己较没有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更懂得教育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总认为自己非常爱孩子,认为自己能教育好孩子。

可是随着教育时间的增长,在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之后,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的自己知道的是少之甚少。发现了一个比较直观的问题,那就是——不是孩子每天在努力学什么,而是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是否也该学点什么了。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有时我会不断反思自己:平时我们总是口口声声说是爱孩子,那你真的是了解孩子吗?你是否曾经静下心来仔细思索过一个问题:爱孩子的前提是什么?爱孩子的前提是懂孩子,那你真的懂孩子们吗?孩子会向你敞开他的心扉吗?孩子会向你诉说他的内心涟漪吗?

如果你不曾有过和孩子畅谈的经历,那何不静下心来读读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懂孩子呢?而这个需要成人来懂的阶段你是否把握住或者又错过了呢?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教育质量是关系着社会稳定、和谐、公平的大事。要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既然提到是建立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那么我们的孩子是否有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呢?你是否还记得有一首歌叫《金色的童年》,里面的歌词非常的美。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的孩子,他们的童年是金色的吗?是金色的,五彩斑斓、快乐无比的童年,还是一个急匆匆的,灰色的童年呢?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 ◆ ◆ ◆ ◆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在与幼儿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以一种领路人的角色带领着孩子们不断向前前进,经常会出现不断催促孩子们做事情的镜头,也经常会出现孩子们不完美的镜头。

诸如“明明做的太慢了。”“君君的画不够美。”等等,这样非但没有帮到孩子,反而成了孩子心中一朵飘不走的云彩,你很难想象,这个孩子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我们作为教师,如果能力不足为孩子们引路,那就不要成为那漫天的乌云。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忙忙碌碌。总会感觉孩子们发展的很慢,于是我们就会不断的督促孩子们,迫切的希望孩子们达到我们自身要求的那个高度。其实这何止是拔苗助长啊!孩子在经历这个过程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探索过程,只是努力修炼成一个成人眼里看似乖巧、成人嘴里张口就说出的优秀孩子。

不知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我们在要求孩子做这做那的同时,我们征询过孩子的意见了吗?他们有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敢不敢大胆的说出来?我们有没有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呢?所以,无论是哪种性格的孩子,我们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聆听到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才会读懂孩子。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他们不是简单的机器,是能动的个体。如若他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会积极的去做,便不再出现黄牛拉车的现象。我们就不会再像黄牛一样的卖力拉着“车”,而“车”也不会走的如此缓慢。拉车人只有明确了问题的根源,便不会再不断数落车。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 ◆ ◆ ◆ ◆

记得有篇文章是《牵着蜗牛去散步》,蜗牛虽然爬行的慢,但毕竟也在爬行,所以我们就要肯定在这个世界上,不止会有一只蜗牛爬的慢,它会有成千上万只小蜗牛在缓慢地爬行。那么既然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为什么不放慢速度和蜗牛一起爬呢?

或许会有人这样说:那这样岂不是爬的更慢,何时才能看到希望?其实细细想来,什么是希望?希望不是凭空的想象,也不是引领者单纯的想当然,希望是一批人能带动另一批人,它是一种信念,就像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乃至全国。虽然疾病很难控制,但是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信武汉会赢,中国会赢!这样才是希望,也最终会变为现实。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做教育也是这样,你的理论观念再超前,教学方式再多样,多媒体课件再丰富,它如果不适合孩子,最终结果也不会是好的教育。

仔细品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聆听专家的讲座,会有一种入芝兰之室的感觉,会让人一下子精神抖擞,犹如一股淡淡的兰香沁人心脾。

我们的教育是关注到孩子们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但同时也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要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品质。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提及爱孩子,往深处延伸至教育孩子。世界上人们都喜欢做智者,因为毕竟智者是非常聪明的,也是令人敬仰和羡慕的。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喜欢做“指挥”,但是他不像真正的指挥家那样,指挥乐队演奏乐曲,而是俨然一副居高临下的模样,对于孩子所做的事情,指东道西,最终也失去了唯一可以让孩子与他交流的筹码,那就是因为自身没有以身作则,只会言语攻击,最终导致孩子不信任他,出现隔阂。


家长们,您真的认为爱孩子就是懂孩子吗?

其实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需做一个智者,也无需做一个指挥。我们只做一个最好的“港湾”就可以,在孩子们遇到磨难的时候,还愿意回到港湾里来,找到依靠,排解困惑,磨炼意志,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