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有什么样的文学创作思想?

佐书妍


中心思想不好说,因为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很多,而且阅读起来很顺畅。擅长描写女性心理,最好的传记作家。

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是一座12万人口小城,却以三样宝物名世:一是耸立在山上的12世纪的古堡,二是音乐神童莫扎特,三是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非常值得看,有两种版本。一种是10篇的还有一种是12篇的。国内版本非常多,注意译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本你捧起来可以一口气看完的小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马来狂人》《象棋的故事》等小说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独具的艺术特色。巧妙的构思,传奇性的情节,悬念的设置以及形象化的语言,独具匠心。可以说他是一个可以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工笔画式的描绘的作家,能对意识流进行心电图式的展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国内曾翻拍过电影,由徐静蕾和姜文主演。但电影和小说毕竟不可等同,无法体会到本书文字中所带来的悲情。

二战爆发后,对于欧洲文明的绝望,斯蒂芬·茨威格和妻子去往巴西。后偕同妻子自杀。《昨日的世界》《麦哲伦传》等。

不过国内有很好的版本,就是这套全集,非常不错。

他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小说大师的传记都是世界级的作品。为荷尔德林和尼采写的传记可以直接颠覆你对诗人的认知。还有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的传记。

这些作者本身就是人类文明星宇闪烁的星辰。阅读他的传记作品你会获得一段温暖百感交集的旅程。


赏雪的书虫


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这些小说文本或者重视对少男少女青春萌动的心理剖析,或者记录为情欲所驱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灵自白,或者描写暮年男女激烈情感历程的悲苦回忆。读者在茨威格的作品里“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并为此与它们产生了“共鸣”。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并不是个和平世界,貌似安全的表象下隐藏着动荡不安,战争阴云的笼罩使到处呈现出血腥和混乱。生活在这一时代的欧洲人难免或多或少地承受着环境变异历带来的负面结果:物质的贫乏、环境的压抑与精神的负担。

  尽管茨威格小说中的人物在物质生活上属于不愁温饱、生存不受威胁的有产者阶层,然而茨威格知道饱食终日的物质生活安宁并不能逃避精神的困扰,为了体验,茨威格给他的人物设置了种种特殊的环境:陌生女人的“生活天地非常狭小”,“设法向别人诉说心事”,没有人“指点,提醒,毫无阅历”,“失情少女心冷怠沉”;而马来狂人由于挪用医院的公款被逐出鹿特丹,他没有被放到“有人、有俱乐部、有高尔夫球、有书报的城市里去”,而是去了一个离最近的城市还有两天的路程的地方,社交圈子只有几个令人乏味的官员和几个混血儿,其他的就是茫茫无尽的森林、种植园、沼木丛和沼泽地。他们沉溺于自我内心世界的人,是一些被遗弃者,这些人物通常是有些空虚、孤独和自闭的,他们缺乏正常社交的机会,缺乏正常且平庸日子的充实,久而久之、也随之失去了社交的能力和愿望,感情也失去了一个正常的解放管道。但心灵的积累越多,受得压抑就愈大,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它爆发时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混乱而碎裂的生存环境,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造成了大量情感沦落者,内心的孤独无助常常促使他们表现出一些僭越情理的行为,那完全是一种不自觉的挣扎,是溺水者妄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徒劳。正因为此,茨威格作品的人物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勇气和高傲。

  艺术特色

  茨威格笔下人物的奇特行为常常突如其来,常常有违一般意义上的伦理道理。所以,当激情过后,当事人或羞于开口,或不屑于与世俗妥协,把自己的真实绽放暴露于世人,被世人所嘲弄甚至耻笑。但人心灵的负荷不致过重,一旦到了极限,倾诉的欲望会席卷一切,这些压抑过久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人,需要遏上合适的对象和合适的时机,语言就会排山倒海,不可阻挡。茨威格不仅知道并且把握了这一点,几乎不让任何的插话或者无用的描写引导提示和中断倾诉者,从而削弱了表现的力量。大段连贯的、急切得近乎神经质股的告白,与其说是对人倾诉,不如说是独白,一种游移于社会边缘的焦灼不安状态下的喃喃自语,一种借助陌生人这个介质对往事的重温。

  茨威格正是抱着这种对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乱世里人的深切理解和同情,才选择了这种表现形式;或者说,也只有这种形式,才使茨威格作品里人物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淋漓尽致的表白,让读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叙述来认识那个时代对人物的扭曲和异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把那个时代推上了审判席。

  茨威格的小说有个鲜明的特点,即他的小说带有—种戏剧的味道。无论是《二十四小时》中年轻赌徒的手、《月光胡同》里那寒光闪闪的匕首,还是《陌生女人》那隐隐绰绰的反复出现的白玫瑰,无不具有戏剧的夸张和悬念性质.而作品中大段甚至整篇的人物独白,正是戏剧的表现形式。

传记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作品主要是两大部分,一是以《世界的建筑师》为总题的文学家传记,其传主有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荷尔德林、克菜斯特、尼采、卡萨诺瓦、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这些人大都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响当当的文学大师,今天放眼这个名单,几乎就是一部19世纪的欧洲文学思想史。

  二是一系列历史人物传记,其中包括四百年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拍案而起、反抗宗教改革家卡尔文思想统治的瑞士勇敢学者卡斯特里,16世纪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和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等。无论是叙述传主的生平,还是评价其地位与功过,不管是刻画其心理与行为,抑或是描述其命运与得失,都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肯定自由理念和人道情怀,抨击思想禁锢和专制独裁,表达了茨威格爱人类、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与他生活的时代和历受的教育关系极为密切。维也纳养育了茨威格,培育了他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培养了他无与伦比的艺术鉴赏力,造就了他的艺术才能。他深受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熏陶,又批判地接受尼采超人哲学、泰纳、罗曼·罗兰、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学说。

  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植根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深受人道主义的滋润,受到尼采、泰纳、罗曼·罗兰、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的影响,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细致人微地展现传主心理的发展与变化。





LifeWasGood


斯蒂芬。茨威格这个奥地利作家的书我看得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还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现在对于书中的具体描写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当年阅读时的震撼(应该是这个词儿)却还记忆犹新。

我为这个女人深深地感到不平和悲哀。我想爱情居然还有这么卑微、如此漫长的思念和等待——那个男人根本就不知道她的存在!爱情——这哪里还是爱情?纯粹单相思罢了,且还是持续终生的单相思——被她爱恋的男人不但不领情,不知她是谁,甚至还把她当成站街女对待.......她为他养着儿子,他却连儿子的存在浑然不知......

我觉得这是茨威格把单相思的爱情写到极致的一种表现。

但是,茨威格的描写是细腻真挚的,心理描写尤其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每个作家的创作,应该都是与他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茨威格也不例外。

他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那时,物质的贫乏、环境的压抑与精神的负担,使得人们终日生活在动荡不安中。因为是犹太人,他遭到德国纳粹的驱赶和排斥,这对他的人生和写作自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茨威格自然心里满怀压抑、愤怒,无处释放的情怀。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和主人公,把这些情绪逐步释放出来。

茨威格通过自己的作品,使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淋漓尽致的表白和展示,让读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叙述来认识那个时代对人物的扭曲和异化,其实也可以说是把那个时代推上了审判席。

茨威格的精神最终还是走不出这种压抑和绝望,最后,被驱赶并流浪在巴西的他,与妻子双双自杀离世。


茨威格


茨威格与妻子


小说:一个陌生女的来信


虞思桐


可以说是文学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植根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突生活,深受人道主义的滋润。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展现传主心理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他的作品也是翻译语种最多的现代德语作家。



一毛钱的关系84886608


在德语作家中,斯蒂芬·茨威格几乎是当今拥有读者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发行量高达数百万册,在同时代的作家中,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人是不多见的。

他的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从表面看,是因为其作品具有很大的可读性;从深层次看,与其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分不开;但最根本的原由的在于茨威格的文学创作思想。他的文学创作思想,是通过他的论文、评论、书信、作品中的议论、作品人物之口等表现出来的,其主要观点有如下4个方面:

1、文学源于生活,文学创作必须深入观察了解社会现实;

2、文学创作要面向广大人民,才能获得成功;

3、反对烦琐冗长,主张简明扼要,追求轻快流畅的描写;

4、主张朴素、自然、真实的文学创作准则。

01 文学源于现实,文学创作必须深入观察了解社会现实

茨威格很早就开始了文学活动,16岁时就发表诗歌,20岁时就出版了诗集《银弦集》,但他没将其中的任何一首诗入选他后来的《诗集》,对此,他在《昨日的世界》一书中解释说:

“那些诗句不是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是一些不确定的预感和无意识的模仿,只是一种语言上的激情。”即便“这些诗篇表现了某种音乐美和形式美。”

他认为这些诗歌,尽管在形式上精雕细琢,是好的和熟练的艺术品,但是他总觉得它们的伤感情调是不真实的。尤其是当他和现实有了接触以来,他也觉得最初发表的一些中篇小说带有洒过香水的纸张气味,那些作品是在全然不了解现实的情况下写的。

因此,他主张要多看、多学,然后才开始真正的创作,不要带着仓促写成的作品来见这个世界,而要首先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

上大学以后,他就有意识地深入到社会底层,认真研究现实生活。大学毕业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到国外去旅游或演讲旅行,其足迹遍及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许多国家。

在旅途中,他研究社会、研究人,使他对世界各国的现实有了深入的了解,开阔了他的视野。他因此说:

“我的思想无一不是从具体的对象事件和人物形象发展而来”,并且高呼“现实万岁!”。

他不仅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而且强调指出现实中最戏剧性的瞬间,要远远超过和高于任何艺术形式中的现实。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在恶作剧里的现实总是能找到最令人开心解颐的点子,因为它比任何一人想象力丰富的作家更为大胆。它毫无顾忌地将杰出的和令人惊奇的东西联系到一起;而认为我们见到的、看到的那些读本中、剧作中、或是在那些电影,它们对现实的表现肤浅而又简单。

在他看来,人们总以为,在作家的脑海里,想象力在一刻不停地纵横驰骋,作家根据取之不尽的积累,无休无止地虚构出种种事件与故事。这种过于随意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他宣称作家根本用不着虚构,只要能保持日益精进的观察与倾听的本领,就自有各种形象与事件连连不断地找到跟前,让作家做它们的传话人。谁要是常常致力于解释他人的命运,那么,会有许多人向他倾诉自己的遭遇的。

他不仅肯定文学源于生活,同时还认为艺术美不及生活美,创作之前要注重观察了解现实生活。

02 文学创作要面向广大人民,才能获得成功

茨威格在《三人书简》中论及德国文学时批评说:

“我们德语文学从来不面向人民,而今天这种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它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也就是写给受过高等教育的那个阶层看的,写给那个无形的联合体看的,人们怀着厌恶的心情称它为‘有教养阶层’,称它为‘文明’。我们没有为所有人写作的大作家。”

但他始终坚信,真正的人民,不论何时何地,不论在哪个国家,也不论在天涯海角,都是同样的;好似土地的永恒力量,好比小麦和大麦,都是吸收同样的汁液,被同一个太阳照耀的本体。不同的民族和人民,烘烤面包的方法各不相同,面包有白有黑,有甜有酸,但构成它的本体——粮食——到处都一样。

他认为高尔基是用惊人的现实主义,十分诚恳的感情以及直率而人道的目光所特有的公正无私来描写人民,因此才塑造出千万个深刻、真实的形象。

茨威格认为受人民欢迎的程度,是检验文学创作成功与否最根本、最重要的尺度。所以他在创作时,自始至终坚持不为自己或某个小圈子里的人赏心悦目或把玩而创作,而是面向最广大的人民创作,以自己的心灵去与广大的人民碰撞和交流,且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通向人民的道路。

因此他的每一部作品一旦发表,很快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深受读者欢迎。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

“由于我的写作意图从一开始就是面向欧洲,超越国界的,所以国外的出版商,纷纷来同我联系,这是我真正值得庆幸的。

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拥有一个读者群,一批可信赖的人,他们期待和购买他的每一本新书。

03 反对烦琐冗长,主张简明扼要,追求轻快流畅的描写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曾说:

“我是一个急躁而又容易冲动的读者,在一部小说中,一本传记里,或者在一场思想意识的辩论中,任何冗长烦琐、空洞铺张、晦涩朦胧、含混不清、不明不白,以及一切画蛇添足之处都会使我感到烦躁。只有每一页都始终保持高潮、能够让人一口气读到最后一页的书,才会使我感到完全满足。”

他认为,到他手里的全部书籍中,认为有十分之九显得描写过多,对话罗嗦,有许多配角没有必要,面铺得太广,因而使得作品显得非常不紧凑,死气沉沉甚至一些著名的经典的作品也有拖泥带水的地方。

因此,他曾向出版商建议,把全部世界名著进行彻底的缩写,去掉个别累赘的部分,出版一套简明的丛书。

由于茨威格对一切烦琐和冗长所抱的反感,使他养成一种特殊的警惕性。本着这种警惕性,他的创作刻意追求轻快和流畅。

在创作时,第一稿他总是信手写来,把心中的构思倾泻在纸上。但是一本书的第一次未定稿刚刚誊清,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工作开始:进行压缩和调整结构的工作,茨威格谈到这种工作时说:

“我一遍又一遍地推敲各种表达方式,这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一项不停地去芜存精、不断地对内部结构进行精炼的工作。”

而且,他的这种压缩过程和随之而来的使作品更富于戏剧性的过程,以后还要在校样长条上重复一次、两次和三次;这种过程最后就成了一种兴味很浓的捕猎工作,即在不影响作品的准确性,同肘又能加快节奏的情况下,找出可以删减的一句话,或者哪怕是一个字。在他的创作中,最使他感到有兴味的就是这种删减工作。

如果说,他的书被人誉为节奏紧凑,那么这一特点绝非出自他天生的性急或者内心的激昂,而仅仅由于采用了那种把所有多余的休止符和杂音一概去除的条理化方法。他的这种艺术方法,其实说来简单,那就是善于舍弃,正如他所说:

“倘若从写好的一千页稿纸中有800页扔进字纸篓,只留下200页经过筛选的精华,我是不会抱怨的。如果有什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的书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的话,那就是我严格遵守的规则:宁可在形式上紧凑一些,但内容必须是最重要的。”

正是他有如此的文学主张,所以在创作中一直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即“善于舍弃”——毫不吝惜地删除一切繁杂冗长、含混不清的地方,加快节奏,自始至终保持高潮,做到简明扼要,努力追求轻快流畅的艺术效果。

04 主张朴素、自然、真实的文学创作准则

茨威格深知作为一名作家的责任,也知道自己身上的弱点,那就是像德国的小说家一样,过分地抒情,铺枝蔓叶,多情善感,索然无味,离真正的悲剧特有的朴实,还相差很远。

因而他总是责怪自己心理描写太多,缺少像俄国作家具有的那种伟大的率真,也意识到为了人民而写作,就是要追求朴素、自然和真实,所以在致高尔基的信中说:

“我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为了成为一名真正伟大的作家,我所缺少的正是无暇的淳朴和从事重大构思的能力。”

他感到只有毫不拘束地直抒己见时,语言才具有说明力。因而决定自己的创作要简短一点,朴素、自然、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因为作家由于自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创造物,所以没有能力从变化中取得不变的东西。

他认为,作家的任务只能是描写大气的压力,也就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状态,描写联合力量的相互影响。况且一半真实毫无价值,有意义的永远只在全部真实。

此外,茨威格还谈到文学艺术的生命力问题,他曾说:

“一件作品的固有力量从来不会被长期地埋没或禁锢。一件艺术品可能被时间遗忘,可能遭到查禁,可能被埋进棺材,但威力强大的东西总要战胜没有远大前途的东西。⋯⋯要是一件作品哪怕只能真正感动一个人,那也就满足了,因为每种真正的热情本身都是创造性的。”

这些观点和论述是十分深刻的。

作为诗人、剧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学遗产。

他把自己的文学主张和艺术追求融于他的创作活动中,使其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作品巧妙的构思,传奇性的情节,细腻的心理刻画,悬念的设置,形象化的语言,独特的叙述手法,尤其是他深刻而细腻地展示出了人性的多方面、多层次,善良与残忍、高尚与卑劣,还有激情驱使下那超乎常理常情的爱与恨,也难怪罗曼·罗兰曾盛赞他为“灵魂的猎者。”

回答完毕。


萧凤拙


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这些小说文本或者重视对少男少女青春萌动的心理剖析,或者记录为情欲所驱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灵自白,或者描写暮年男女激烈情感历程的悲苦回忆。读者在茨威格的作品里“发现了一个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并为此与它们产生了“共鸣”。茨威格笔下人物的奇特行为常常突如其来,常常有违一般意义上的伦理道理。所以,当激情过后,当事人或羞于开口,或不屑于与世俗妥协,把自己的真实绽放暴露于世人,被世人所嘲弄甚至耻笑。但人心灵的负荷不致过重,一旦到了极限,倾诉的欲望会席卷一切,这些压抑过久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人,需要遏上合适的对象和合适的时机,语言就会排山倒海,不可阻挡。茨威格不仅知道并且把握了这一点,几乎不让任何的插话或者无用的描写引导提示和中断倾诉者,从而削弱了表现的力量。大段连贯的、急切得近乎神经质股的告白,与其说是对人倾诉,不如说是独白,一种游移于社会边缘的焦灼不安状态下的喃喃自语,一种借助陌生人这个介质对往事的重温。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创作植根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深受人道主义的滋润,受到尼采、泰纳、罗曼·罗兰、斯特拉奇和弗洛伊德等的影响,深入传主的内心世界,细致人微地展现传主心理的发展与变化。



用户6180549354


斯蒂芬·茨威格,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奥地利最辉煌时代“奥匈帝国”时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丰产的作家。其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伟大的悲剧》、《成功的秘诀》、《罗曼•罗兰》《列夫•托尔斯泰》等。

茨威格的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和朴素情感而著称,笔触细腻,煽情十足。特别擅长描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那么,他在他的作品有什么样的文学思想呢?斯蒂芬·茨威格被誉为是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位举足轻重的人道主义情怀作家。他的作品中不断闪耀着被战争硝烟淹没的人道主义光芒。比如,在《心灵的焦灼》中,茨威格通过对霍夫米勒少尉形象的塑造,谴责了那种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而造成他人重大损失的怜悯,并间接表达了自己的同情。而在对霍夫米勒不负责任、逃避现实而参战的行为评价,强烈表达了他反战、厌战的思想。充分地体现了他骨子里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此同时,斯蒂芬·茨威格还被赞誉为学者型的作家。一是表现在他对人物传记背景史料的把握真实、细致,而是在文字表述和描写上十分严谨、缜密。




巴山老九


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茨威格的作品,直到最近,我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对于这个问题极有一番感想。


依稀记得当时读完《人类群星闪耀时》这部作品时,便深受茨威格烂漫的想象力和散文般的笔触所吸引,所震动,像这样的历史传记,茨威格以他高超的魔术般的表达能力,将历史展现得活灵活现,着实能让每一位读者吃惊。


当然,《人类群星闪耀时》只是他为数众多作品中的一部,还有很多短篇小说在国内也相当出名,诸如被改编成电影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其它语言优美、着重心理描写的短篇精品;除此之外,还有介绍狄更斯、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文学巨匠的作品《三大师》,茨威格为其倾注了心血。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茨威格为伟人的生命作出了画像,也为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便是他在人生后半旅程中编撰的回忆录——《昨日世界》,在这部作品中,就完全能够看得出茨威格在文学创作中出发点是什么,思想立足点是什么,因为我们可以从书中了解到:他的人生经历已经深刻影响了他,并塑造着他。


茨威格后半生的流浪使他心力交瘁,他的一言一行都表达着他的反对强权统治、崇尚人性自由的思想。他拒绝一切暴力,并以冷峻的目光视察着周遭的变化,在深感个体的力量有限之下,他把稍纵即逝的生命再次投身到写作中去,沉浸到对一切现象的剥离、审视之中,并将内心的烈火化作言语……


如果以一种不太完整的形容和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对茨威格众多作品中的创作思想进行挖根,那么姑妄总结一番,便是——怀揣着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深沉博大的爱。


大河与歌


在20世纪的欧洲文坛之中,斯蒂芬·茨威格以其中短篇小说的成就而著称。在他的小说当中,多从现实寻找创作的源泉,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刻的描写,同时也融合了弗洛伊德学说和现实小说的写作手法。本文旨在分析茨威格小说中对人物心理活动刻画的丰富性、发杂性和层次性,进而探索出作者的心理描述艺术。


禪語悟道


建议读一下《昨日的世界》与《人类群星璀璨时》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