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的雷達和殲10C的雷達相比,怎麼樣?

自立124


如果技術水平相當的話,肯定是殲-16的雷達探測能力更強!


根本原因,就是殲-16機頭空間更大,能容納更大口徑雷達天線。殲-16和殲-10C都採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大大優於原來的無源相控陣和脈衝多普勒雷達。



簡單來講,技術水平相當的前提下,不同型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功能都差不多,包括抗干擾、波束銳化、信號處理速度、跟蹤識別速度等等,相互之間的差異主要是發射/接收(I/R)組件的數量。所以,天線尺寸越大,I/F組件越多,探測距離和搜索能力也就越強。



殲-16作為蘇-27重型戰鬥機家族的後代,機頭雷達天線尺寸在900毫米。殲-10C作為中型戰鬥機,雷達天線尺寸必然會小了一些,儘管技術水平不差,但尺寸差距是無法彌補的。



即使殲-10C通過技術升級,提高了相控陣雷達的性能,但同樣技術也能用在殲-16的雷達上。所以,兩者的真實性能高低還要看誰升級改進的速度更快。(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肯定是殲16的大

雖然說殲16和殲10C都是有源相控陣,但是由於機體口徑限制和設計限制,使得在雷達的支持上很明顯殲16有優勢。

就像自己家的電腦電源一樣的,小電源總功率小對大功率的設備支持就不好,大功率電源對功率要求就放的很寬,所以支持性比小功率更好。

很明顯殲16由於較大的體積,所以在持續性和武器支持方面自然比殲10C豐富,但是殲10C畢竟是單發在造價方面比殲16小不少。

都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差距應該不大,有源相控陣雷達之間的對比只取決於R/T組件的多少,有源相控陣的本質就是把接受單元和發射單元集成在一個組件上,所以同樣技術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區別只取決於組件的多少。

由於殲16和殲10C的雷達參數都是機密,所以是模擬有源相控陣還是數字有源相控陣無法區分,而且基本上都是處於一個級別的產品沒有代差。


李曉偉


雷達整體設計上殲-10C的應該更先進

具體數據參數顯然是不知道,知道的不會放網上說。已知已公開的是,殲-10C的AESA雷達是採用液冷方式製冷,殲-16的AESA雷達而是採用風冷的方式製冷。在同等技術水平情況下,液冷的冷卻效率更高,雷達的單位峰值功率可以堆的更高,這顯然更有利於增強雷達探測範圍和電子對抗性能,一力降十會。

殲-16如此大的體型,空間各方面完全足夠甚至非常寬裕,卻採用風冷製冷模式的AESA雷達相當令人費解。不過在低空區域,風冷製冷效率並不比液冷差多少,殲-16作為對地為主戰機有一定考量。無錫雷電院能夠勝出,最主要還是其在雷達對地性能方面功力較為深厚,飛豹的JL-10A神鷹雷達就是無錫雷電院負責的。

另一方面在雷達領域,南京14所和無錫雷電院的比拼較量中,南京14所在那個時期顯然更讓人放心和尊敬。無錫雷電院之前主要是走了一個彎路,把主攻方向放在無源相控陣雷達領域,畢竟在本世紀剛開頭的時候,我國電子工業還相當落後,先研究無源相控陣雷達顯然是更加穩妥的選擇。不過也不得不面臨,研究成功了發現又再次落後的局面。殲-16的AESA雷達是無錫雷電所重新出發的步伐,也必然帶有不少不足。無錫雷電院的無源相控陣雷達成果應用在殲-11B後續型號上,第7批次後的殲-11B已經使用無源相控陣雷達,解鎖使用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的能力。

相比較下,南京14所在這方面相當令人敬佩,在本世紀初我國雷達電子工業還相當落後情況下,把新一代雷達攻關就瞄準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域。連軍方信心也很不足啊,當時也做兩手準備,南京14所去撞南牆,中船724所和中航607所攻無源相控陣雷達作為備份,萬一14所撞死的話那兩個上來備份。結果南京14所硬是把牆撞穿了,撞開一片新天地!第一份答卷是海軍“中華神盾”346海之星雷達,現在已經發展到第三代055驅逐艦用的346B型。南京14所主導的346海之星雷達,作為世界上最早艦載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這一“大躍進”式的成功,可以說在雷達領域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因而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那個時間節點上,南京14所無疑是我國有源相控陣雷達領域的佼佼者,人家早在2004年就交出了“中華神盾”這份滿分答卷,在052D驅逐艦的346A型上換成了液冷製冷,在這方面造詣和經驗積累已經是相當深。而且在制空型戰鬥機機載領域,殲-10A的1473雷達和殲-11B的1493雷達這兩款先進機械掃描雷達也是南京14所的作品,14所在空優戰鬥機機載雷達方面同樣非常出色,該所也是殲-20戰鬥機機載雷達的研究單位。

南京14所在風冷領域同樣值得誇獎,給巴基斯坦梟龍block 3研發的KJL-7A雷達,使用三面陣,對戰鬥機目標最大探測能力達到170公里,航展上直接拿F-35的AN/AGP-81作為比較。

所以個人認為殲-10C的雷達架構和技術水平要比殲-16更加先進,但是殲-10C作為中輕型戰鬥機,自身體量和雷達功率尺寸限制是個很大不利因素,性能參數上不見得要比殲-16雷達好。而無錫雷電院的官方微信之前曾發表過《銳眼制霸千萬裡 飛鯊一躍貫長空》一文,提到殲-16雷達架構落後,一出來就已經落後。該所“羅陽”青年突擊隊殲-15艦載機設計新雷達時,全面推倒重來,性能上絲毫不讓步,研製成功新型機載雷達。


五嶽掩赤城


殲16戰鬥機和殲10C戰鬥機安裝的都是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在多功能(電子戰,邊掃描邊跟蹤,地形跟蹤,波束銳化,分出極窄波束掃描,抗干擾性能)上沒有什麼差別。只不過在探測距離上,多目標處理能力上殲16的雷達佔據優勢。


殲16戰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殲16戰鬥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僅次於殲20的,是我國目前性能第二的機載雷達。殲16戰鬥機的雷達來自於607所,其直徑大,T/R模塊的數量就多,發射功率也就越大。殲16戰鬥機的機首空間較為富裕,直徑在1米以上,估計其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的直徑也要超過1米。既然其直徑大,那麼就可以安裝較多的T/R模塊,數量應該接近2000個。

前面也說了,殲16的機載雷達發射功率較高,也就意味著擁有較遠的探測距離,超過200千米也不是什麼難題。畢竟蘇35安裝的雪豹-E型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正常探測距離就在200千米左右,只是其在凝視狀態下達到極限400千米的探測距離。要知道,我國的雷達技術可是比俄羅斯強不少的,在面積基本一致,體制更為先進的前提下,殲16戰鬥機的機載雷達超過雪豹-E也是很正常的。



殲10C戰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而殲10C的機載雷達則出自14所,只不過受制於機首直徑,殲10C的機載雷達天線的直徑沒有殲16的大,也就是說在發射功率上不如殲16使用的雷達。殲10C的機首直徑應該不到1米,普遍認為其機載雷達的直徑為700毫米。在探測距離上,殲10C的雷達要不如殲16的。另外,在航電的造價上,殲10C也不如殲16,殲16航電系統的造價僅次於殲20。由此可知,殲10C的雷達在多目標處理能力上也不如殲16的設備。畢竟殲10C戰鬥機的機首直徑不大,其雷達在發射功率上不如殲16的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從展示出的KJL-7A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數據可以看的出來,殲10C的雷達性能也差不到哪去。KJL-7A的探測距離為170千米,而自用版殲10C雷達的性能肯定是要比KJL-7A強的。個人覺得殲10C戰鬥機雷達的探測距離在170千米-200千米之間,弱化了多目標處理能力,強化了電子對抗等功能。畢竟殲10C的載彈量並不如殲16,其雷達有那麼強的多目標處理能力也基本用不上,不如增強電子戰等功能,在空戰中佔據技術優勢。


總的來說,殲16戰鬥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在探測距離,多目標處理能力上強於殲10C的機載雷達是沒有疑問的。兩者的雷達正好符合各自的需求,載彈量大的多目標處理能力強,探測距離遠。


江山何沉


大力出奇跡,殲16的雷達性能強於殲10C,但是殲10C的雷達技術水平更好。

殲16和殲10C是我國裝備的兩款三代半戰機,與殲20一起並稱為我國空軍的“三劍客”,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

作為三代半戰機,殲16和殲10C都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其中殲16的機載雷達由航空工業607所研製,而殲10C的機載雷達來自於中電科14所。

至於題主所提的問題,殲16和殲10C的機載雷達孰強孰弱,筆者的答案是:殲16的機載雷達性能更強,但是殲10C機載雷達的技術水平更高一些。

筆者說殲16機載雷達更強,原因可以歸結為“大力出奇跡”---因為殲16作為雙發重型戰機,其機頭空間更大,裝備的機載雷達直徑更大、T/R模塊更多、功率更強。殲16使用的AESA雷達天線陣列直徑約900毫米,而殲10C是700毫米(這個數據參照殲11B和殲10C,殲11B使用的PD雷達型號是149X,而殲10A是147X,9和7分別代表天線直徑是900毫米和700毫米)。以圓周率面積計算,殲16雷達的天線面積是殲10C的1.6倍,這意味著在

相同的技術條件下,殲16的雷達T/R模塊比殲10C多60%,這就意味著殲16雷達功率更強、探測距離更遠、抗干擾能力更優秀。

殲16雷達的具體參數現在當然仍是機密,我等普通軍迷不可能知曉。但是據某軍迷大佬透露,殲16機載雷達性能比引進的蘇35強悍的多,殲16的最大下視距離與蘇35最大上視距離相當。軍報也曾透露過第一支裝備殲16的東部戰區航空兵某旅在接裝首批殲16後,在訓練時發現殲16竟然能在XXX公里距離下視鎖定該部當時仍然裝備的殲7,考慮到殲7較小的體型,殲16雷達的探測能力可見一斑。

而殲10C作為單發輕型戰機,機體空間有限,機載雷達也必然做不大,這使得殲10C機載雷達在體積、功率上與殲16有明顯的差距。

殲10C的雷達參數目前同樣沒有公開,但是一款頻頻出現於國內外各大航展的AESA雷達卻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參考,那就是同樣出自中電科14所之手的KLJ-7A雷達,這款雷達將用於梟龍BLOCK3的雷達選型競爭。根據廠商給出的數據,這款AESA雷達對戰鬥機類目標的探測距離約170公里,考慮到該雷達與殲10C所用雷達口徑相似,那麼殲10C雷達的性能大體也差不多。

除了雷達本身的性能,還有一點要考慮到,那就是戰鬥機本身的供電能力,畢竟現代AESA雷達功率較高,是戰機上的用電大戶,雙發的殲16在這方面無疑要比單發的殲10C更加寬裕一些。

殲16憑藉更大的機體空間可以使用機體更大、功率更強的機載雷達,在雷達性能上強於殲10C,但是殲10C的雷達在技術水平要高於殲16。

前文說過,殲10C雷達出自中電科14所,軍迷都知道這是我國雷達行業中最古老、也是技術水平最高的專業戶,包括空警2000/500、052C/D、055驅逐艦上使用的大型相控陣雷達都是出自中電科14所之手。在機載火控雷達領域,14所也是當仁不讓的No.1,其中殲20的雷達也是14所的手筆。而殲16得雷達則來自航空工業607所,607所作為航空工業集團內部得專業雷達廠所,在技術水平上稍遜一籌。實際上,殲20在研製過程中秉持全要素、全流程競標體制,在機載火控雷達的競標中中電科14所就是戰勝了航空工業607所。而殲10C在整體技術水平上相當於殲20“青春版”,是成飛方面將殲20得研製成果“下沉”的結果,殲10C的機載雷達無疑得到了殲20的“真傳”,而殲16的雷達則是當年的“手下敗將”,如此說來,殲10C機載雷達在技術水平上要高於殲16。


2019年空軍金頭盔競賽中,當年換裝殲10C的北部戰區某航空兵旅戰勝包括“霧都雄鷹”在內的殲16,拿下三代半組別的冠軍,這也說明殲10C的優異的空戰性能。當然,考慮到2018年該組別的冠軍是裝備殲16的東戰某旅,因此不能說殲10C的空戰性能性能強於殲16,卻至少說明殲10C雖然體型較小,但是在空戰性能上與殲16沒有質的差距,其先進的機載雷達無疑又很大的功勞。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機載雷達是現代戰鬥機的核心裝備,機載雷達的性能指標直接關乎到一款戰機的態勢感知能力,進而影響到戰機的超視距作戰能力。根據當前披露的可靠信息來看,殲-16和殲-10C作為人民空軍近些年列裝的三代改型戰機,機載雷達也上一個全新的臺階,兩款戰機機載雷達在工作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採用有源相控陣體制,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尺寸帶來的一系列性能差別上。

我國雷達領域70年間走過了從繳獲、進口、仿製到自主研製世界先進型號的漫長髮展征程,受制於技術和國內各方面的客觀條件限制,我國在機載雷達領域一度發展極為緩慢,嚴重落後於國際發展水平,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國產主力戰機型號上搭載的機載雷達還只停留在只能測距、能看天看不了地的階段。

經過科研人員長達十年的刻苦攻關,從原理學起把制約國產雷達只能上視不能下視的核心問題——地雜波干擾問題解決。機載雷達由最初的單面陣列火控雷達發展到三面陣列火控雷達,使得戰機具備了理論上300度的側後探測能力,在空戰中能發揮出更大的信息優勢。以殲-10C、殲-16以及殲-20為代表的人民空軍主力新型號戰機,普遍裝備了國產有源機載相控陣雷達,基本趕上了國際同類機發展當前水平。

由於國內很多裝備處於保密狀態,意味的深挖國產機載雷達的具體性能參數與國際同類產品進行對比,這是不合時宜的,而且國內的保密工作做得也不錯,很多性能參數都來源國內的信息源,真假難辨,因而探討雷達性能如何,作為軍迷,簡單點直接從雷達的工作體和雷達的陣列口徑兩個方面就能說明問題了。

目前在人民空軍現役的主力三四代戰機中,除了殲-20之外,殲-16的機載雷達就是最強的了,有消息稱,殲-16的機載雷達在設計時就參考了四代機殲-20的相關技術,這也作為一個佐證來看待。殲-16和殲-10C的機載雷達工作體制相同,即可認為是這兩款雷達的技術水平是一致的,並不存在代差,剩下的影響雷達具體性能參數最多的就是看誰的雷達陣列口徑更大了。

一般我們普遍認為,雷達陣列的口徑越大,意味著其搭載的T/R單元的數量就越多,T/R單元的數量增多意味著雷達的整個探測功率也就越大,隨之雷達的探測距離、多目標處理能力自然而然也將得到顯著的提升,這也是有源相控陣體制為何在技術上領先一代,成為三四代機核心技術的主要原因。

殲-16脫胎於殲-11B戰鬥機,屬於典型的重型戰鬥機,而殲-10C則屬於典型的中型戰鬥機,這兩款戰鬥機在體量上就存在明顯的差距,大體量帶來的直接是較為充裕的空間和尺寸優勢,自然而然也就能裝配一臺尺寸更大的機載雷達以及相關的配套設備,在探測距離、多目標處理以及抗干擾能力上,無疑要比中型機殲-10C要好得多,最終早就了兩款戰機的作戰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殲-16充分發揮重型機載彈量大、大長腿的優勢,主要遂行中遠距作戰任務,而作為中型機的殲-10C更多的遂行中近距作戰任務。

另外,根據官方披露的新型,殲-16還具備一定的電子戰能力,這一點也是殲-10C所不具備的。


鷹鴿分析


殲16和殲10的雷達糸統那個更先進,那個更符合四代機戰術要求,這不能比較,有些原理及數據也不適合在公眾網進行表述。做為雷達工程師畢竟不是機載雷達專業,就一般性能的對比殲16肯定比殲10要先進,探測距離,穩定度,反干擾能力,抑大地噪聲,這些指標的實現每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在探測目標時穩定信號在耳機的表述和顯示器的火控反射的結合新型四代機是用傻爪形式進行搜控,但三代機就要差一些。在發射單元和天線陣的偶合計算也應該是謹的,功率輸出大,R/T的振子輸出就要多,但穩定度及捕獲目標時間.就會延長几μs,這肯定是研究者矛盾之一。有源相控的陣列天線的安排是需要些燒腦的事,特別是高頻在地面又無法測試,在設計,安裝,重量都是有要求的,雷達單元在殲擊機設計中只是一部分,但它是強,殲,轟飛機的大腦順風耳,千里眼!我國目前雷達系統在國際上是一流水平,如果能在器件上下下功夫也許還能再多掛一顆彈!


光宏海南hj


殲-16和殲-10C裝的是都是我國最先進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殲-16戰機的體型更大,所以殲-16的雷達直徑是比殲-10C大的。

殲-16的雷達直徑有1米,而殲-10C的雷達直徑卻只有650毫米;要知道雷達直徑越大,功率就越大,能夠探測的距離就越遠,所以殲-16和殲-10C的雷達差距就在這裡。


鸚鵡小兵


一個雙發重型機,一個單發中型機,而且發動機還是一樣,雷達廠似乎也一樣,殲十雷達能和殲十六比嗎?最多就是成飛昇級快沈飛昇級慢!


紫水晶9795


都可以換成殲二十水平的雷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