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稳居一线城市,往国际都市发展吗?

包拯贴面膜


青岛从未被公认为一线城市,又何来稳居?原本公认的一些城市只有北上广,后来由于深圳的迅猛发展,也加入到一线城市行列。北上广深,它们都有自己各自的优势,经济和综合实力都十分强大,青岛实力虽然不俗,但实力比它强的城市也不少,比如重庆、天津、成都、武汉、南京、杭州等,它们都没被公认为一线城市呢,可见青岛想要成为一线城市还远着呢!

不过近年来“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炒的火热,它是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每年评选出15个城市,青岛倒是每年都榜上有名,青岛也是山东唯一一个上榜的新一线城市。根据其公布的2019年榜单显示,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如下:

青岛是山东的经济中心,全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青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其实也不低,青岛的外籍人士数量仅次于上海和广州,青岛已经形成了一批高知名度的企业,如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英派斯、双星等,被称为“品牌之都”。根据全球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组织公布的2018年世界级城市名册显示,青岛被评为世界二线城市。

至于国际都市,全球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只有5个,即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以及香港,国内的北上广深都无法企及,何况是青岛了。想要成为国际大都市并不容易,国际大都市一般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那么严苛,毕竟纽约、伦敦、东京这样实力超群的城市,未来也没有几座城市能够达到它们的高度,它们公认为国际大都市并不代表其它有争议的城市就不算。个人认为能够入选世界一线城市的城市,都可以算作是国际大都市,这样看来全球共有55座世界一线城市,其中中国有香港、北京、上海、台北、广州和深圳六座,青岛目前是世界二线城市(Beta-),离一线城市还有不少差距。


锦绣中源


在我国大陆地区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深4个,还没有看到第5家的迹象。别说是青岛,就是天津、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也没有谁敢说自己是下一个一线城市。因为他们当中每一个和北上广深相比,在综合实力上都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题都说青岛是否能稳居一线城市,往国际都市发展,这根本是一个不成立的问题。青岛压根就不是国内的一线城市。我国内有一家财经媒体,发明了一个词叫做“新一线城市”,每年会评选一次,15个城市入选。青岛是这份榜单上的常客。以下是2018年发布的新一线城市榜单,可以看出,青岛在这份榜单中还是排位较后的。

我们先不说这份榜单的客观性是否存在问题。但是在国内那些城市中,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天津、南京这几个城市的实力超过青岛,那是毫无疑问的。这些城市都不敢称自己是一线城市,那青岛哪会说自己是一线城市呢?

青岛的定位应该是我国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工业、旅游和港口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总量排名第三大省的最大城市,青岛的经济实力肯定不俗。实际上青岛的工业在全国来说,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实力是真的不熟。就那几家知名企业摆在那里,就能显示他的肌肉。海尔、海信、双星、青岛啤酒那可是在我国响当当的牌子。

旅游那就不用说了。青岛在旅游业界的知名度是很高的,每年接待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国际机场都有两个(流亭国际机场和胶东国际机场),一般的城市还真达不到这个标准。

除了工业和旅游,青岛还是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青岛是一个深水良港,2018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五,北方地区第二。


财经知识局


青岛现在连一线的尾巴都还摸不着,拿什么坐稳?

要说进军国际都市,倒不一定非得成为一线。有些国际知名度很高的外国城市,在各自国内并非一线。

说起国际都市,国内至少有十个可以入围,但这不是按GDP排列,而是按影响力和知名度排列。青岛也是其中之一,与此同时,青岛是外籍人士常住人口规模全国第三的城市,前两位是上海和广州。

国际都市,要是广域方面在世界范围有较强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比如西安在国外世界史课本上都有出现,而且是考试经常会考到的,加之西安是西北龙头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当然也算得上是国际都市。

青岛是我国第一座品牌城市,海尔、海信、青啤是第一批打入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同时作为旅游名城,外宾接待量连续几十年位居全国前十。同时青岛是边境城市,与日韩距离较近,加之与德国有着特殊的过往,所以与这些发达国家的往来都比较密切,影响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而这三个国家也是在青外资比重最大的三个。

青岛港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外贸吞吐量长期位居国内前列,境外经贸往来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已经在走国际化道路。

个人理解的内地国际化都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青岛、南京、成都、大连、厦门、西安、福州、苏州、重庆、武汉、宁波。


城市发展报告


在中央深化改革会议上明确了青岛的长江以北改革开放新支点的国家政策。形成了南深圳北青岛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新格局。青岛也随之提出2050城市远景规划,要建设一带一路海陆空枢纽,东北亚中心城市的宏伟愿景!

远景规划中仍然坚持三湾三城的城市形态。三湾三城概念提出虽然赶上2016-2018青岛房地产行业大爆发,但经过三年的建设,目前改进效果有限,原本想多点多面尽快建成环湾大城,但没有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每个点面积都不大,缺少完整连片城区的样子。红黄蓝好多地方隔着一条路一边是现代化高楼,一边是破旧民房!整体看来到处都是城乡结合部!红黄蓝没有足够的刚需房、资金、产业配套,导致房价下跌明显,包括城阳主城区黄岛主城区都出现房价下跌,城市发展再次遇到瓶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我们需要考虑两种城市形态

如果三湾三城是planA,这就需要考虑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正是青岛所缺少的,南京西安沈阳等历史名城的连片大城区,既PlanB围绕历史古城向外扩‘摊大饼’的城市形态!具备集中连片大城雏形的区域有第一“东岸四区”基本已经建设完成,但受制于崂山和海岸线四区总面积有限,已经在城市规模遇到天花板!西海岸城区开发区和胶南中间有大珠山风景区隔断,城市开发面积有限。北岸城区城阳形成东西条状发展,目前即墨也呈东西向独立发展,即墨城阳腹地广阔但没有有效整合规划,现如今城阳即墨城建已经初具雏形,如果能统筹规划,在这个大城胚胎基础上规划建设一个方圆30公里的超级都市区绝对够震撼世人!加上即墨千年城建史,这样的城区足以比肩西安南京沈阳历史名城!

这样无论哪种城市形态三十年后能获得成功,只要成功一个,青岛就算成功了!如果只押注三湾三城,到了后期又成了’三块镶着金边的抹布’,岂不令人叹息!如果同时在城阳和即墨古城基础上打造一个海边超级大城区,则是为青岛未来百年或者千年奠定了超级大都市的基础!


新青岛人


欢迎关注"在这里读懂青岛",知无不言,不唱颂歌。

纠正一个重要的错误认知“青岛是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底根据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学术资源等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分别指: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15个城市。该评选标准及结果由《第一财经周刊》自行制定和评选。

如此便了然,“新一线城市”并非官方的称谓,只是一家周刊自行制定和评选出来的。而该周刊定位就是“每周出版的商业新闻杂志”,是的,这是一家商业周刊,也就是说“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只不过是它意淫出的商业炒作而已,仅此而已。

所以题主的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读懂青岛


首先青岛不是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只有四个,那就是北上广深。青岛在国内各项排名基本上在十名至十五名之间,距离成为一线城市的路还很远,更不用说国际都市了。

青岛GDP早已突破万亿,但和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深圳的面积只有青岛的六分之一,但却创造了三倍于青岛的GDP。说起青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出现在脑海中的是海尔、海信、青啤、中车等,国企居多。而深圳是创新企业的摇篮,华为、腾讯、中兴、大疆、小米这些闪亮的名字都在这里诞生。

虽然青岛近期举办过多次国际性的盛会和赛事,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越来越辉煌的城市光环之下,我们应该也要看到城市的底层,低收入、高房价、新兴产业薄弱,城市富而民众穷,留不住人才……这些都是青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看见并且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发展的更远。


青岛探客


很高兴看到您的问题。

青岛的国际化水平目前来看不可以成为国际一流,但未来可以。

首先,青岛正在国际化。胶东机场(4F级)建成的脚步越来越近,上合峰会/联合军演/海上阅兵都给青岛带来了国际化的经验。

其次,青岛的GDP和旅游业正不断上升。无论是东方航空还是新加坡航空,还是ANA/Аэрофлот,都在青岛拥有航班。

再者,青岛已经是新一线了。但新一线城市的致命弱点是,厦门一个二线城市,GDP竟然是新一线任意一个城市的1.5-2倍。青岛等部分城市则可以和厦门稍微抗衡一下。

所以,青岛会越来越国际化的。祝青岛越来越好!


起点新兴作家姜仁信


请问:中国需要国际大都市吗?回答:如果需要的话中国能造就10个国际大都市。但是,世界经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己经不需要国际化大都市了。如果需要的话请问美国为什么不把首都华盛顿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经济总量排第四位的德国难道没有能力打造一二座国际化大都市吗?可以说现在的5大国际大都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弊端早在20年前己经显现。因此,中国采取的模式是湾区经济模式,城市群经济模式,沿江经济带模式。并且南中北平衡,东中西梯度总布局的战略。且长袖善舞挥洒自如,具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具体到山东,青岛必须人口达到1000一1500万,经济总量达到3一4万亿人民币,才能带动整个山东半岛经济的发展。省府济南也必须和青岛一样才能带动整个山东西部的发展。国家层面从未分过几线城市,只是按人口数量划分城市类型,我认为是科学合理的。


三山五岳789


崮,是中国的一种地貌,它的可视面貌就是一个山,山顶是一个方型平台。山东,是这种地貌的代表。其中,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是孟梁崮。国民党的一个军长叫张灵甫,就葬身于孟梁崮。

一线城市,与二三四五六城市,有明显的高度差,就像是突出于山顶的四方块。北上广深优秀突出明显,而其它城市组成为低到高的山状,混然一体。二线城市十个左右,都尚没有资格升级到一级,差距明显。而青岛,在二线城市也是居后的,重庆比它大,天津比它强,重庆天津都够不上一级城市,青岛更不靠谱。

有人找出一个中间性的概念,叫准一线城市,把二线城市中实出靠前的城市单拎出来。它们是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青岛列在准一线的尾部。

如上,答案是十分明确的。你自己写出来即是了!


秋歌988


开国际玩笑吧?就青岛那水平工资低的要命,消费高的吓银能占住二线就很不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