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我們又失去了什麼?

胡吧715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而且被人們千年緬懷。

屈原的死,拋卻的是肉體,留下的是風骨,一種讓後世兩千多年從不忘卻的情懷。無論是什麼階層,他那種雖身居廟堂之外,但憂國憂民的胸懷,一直為後人景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求的不是自己會不會發達而是樸素的人民情懷。當自己為國為民而憂憤不已卻被統治者不屑一顧,無論他當處各種心情,他那縱身一跳,成就的,是真正的文化先驅,精神先驅。

心懷人民的人,也必將被人民銘記。端午這樣一個節日,正是兩千多年來人民對他的緬懷才逐漸形成。今天我們懷念的,仍然是他那種對天下的大愛,對國家的大愛,甚至後世“位卑而不敢忘國憂”應該也是對他那種精神的延續。


BreakingBetter


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他創立“楚辭”文體,作有《離騷》、《天問》、《九歌》等,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與開創者,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要說屈原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個人認為可以分為文學財富和精神遺產兩個部分。無疑,這兩部分都是寶貴的,且對後世影響深遠。

文學財富方面,屈原開創“騷體”,進行了新詩體的創作。在楚辭系列作品,它不僅有某些現成的五言句或七言句,更在於它除兩字頓的節奏外,大量地創造和使用了三字頓的節奏。這種三字頓節奏的出現,是四言詩可以向五、七言轉化的契機。可以說,楚辭是最早打破四言句式的詩歌作品,在它參差不齊的各種句式中,包括了五、七言詩的胚模,給後人以無窮的啟發。此外,屈原作品首開浪漫主義先河,其創作手法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特別是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有意識地學習了屈原積極的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才有了後來“詩仙”的美譽。

精神遺產方面,屈原文學作品中所表現出愛國精神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一直以來,屈原都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詩人為後世所景仰。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在政治鬥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給後世作出了示範。在《離騷》中有許多表現屈原拳拳愛國之心的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聞一多評價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毛主席也評價說,“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而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又問我們失去了什麼?個人看來,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屈原給後世留下的文學財富和精神遺產我們都沒有丟棄,都有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你去看,中國近現代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層出不窮;你去看,鮮豔的五星紅旗下有14億護旗手。還有我國各地方的屈原祠、屈原崗、屈原廟,以及端午佳節的吃粽子划龍舟習俗等,也無一不是對屈原的紀念與緬懷。這一切都充分說明,屈原所留下來的寶貴的東西我們都未曾失去。





文史漫遊記


文學創新

(一)“香草美人”的象徵手法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徵手法繼承併發揮了《詩經》的比興手法,屈原的創作在相當程度上顯示了情感的解放,從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氣和強大感染力的詩歌風格。由於這種情感表達的需要,就不能滿足於平實的寫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話材料,用綺麗的幻想,是詩歌的境界大為擴展,顯示恢弘瑰麗的特徵。這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創作,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後代的個性和情感強烈的詩人,如李白、李賀等,都從中受到極大的啟發。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中講究文采,注意華美的流派,最終都可以溯源於屈原。

(二)新詩體的創作——騷體和新的詩歌樣式

對於楚辭作品來說,它不僅有某些現成的五言句或七言句,更在於它除兩字頓的節奏外,大量地創造和使用了三字頓的節奏。三字頓節奏的出現,是四言詩可以向五、七言轉化的契機。因此可以說,楚辭是最早打破四言句式的詩歌作品,在它參差不齊的各種句式中,包括了五、七言詩的胚模,給後人以無窮的啟發。另外,楚辭創造了一種新的詩歌樣式。這種詩歌形式無論是在句式還是在結構上,都較《詩經》更為自由而且富於變化,因此能夠更加有效地塑造藝術形象和抒發複雜,激烈的感情。就句式而言,楚辭以雜言為主,突破了傳統的四言句式。就語言描寫而言,楚辭善於渲染、形容,詞語繁富,很重視外在形式的美感,這為漢代賦體文學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楚辭也突出地浪漫的精神氣質,主要表現為:感情的熱情奔放、對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現、想象的奇幻等,通過幻想、神話等創造了一幅幅雄偉壯麗的圖景。

(三)《楚辭》開浪漫主義先河

屈原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特別是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還有意識地學習屈原積極的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李白的詩篇,也是大量羅智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日月風雲等入詩,構成一幅幅雄奇壯麗的圖畫。

文學精神

(一)屈原的生命意識對後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屈原的作品所體現出來的生命意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時光飛逝、美人遲暮的時間緊迫感和冷峻的死亡意識。面對大自然的四季變換,能引發人類共通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中國古代文人對美人遲暮之感的抒發,代不乏人,歷久彌新。但是還沒有誰像屈原那樣面對時間飛逝而產生緊迫甚至恐懼的感受。

(二)屈原文學作品中的愛國精神對後世的影響

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詩人為後世所景仰。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在政治鬥爭中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給後世作家作出了示範。在《離騷》中有許多表現屈原拳拳愛國之心的詩句。

漢初賈誼在政治鬥爭失敗後,被貶謫長沙,當他經過汨羅江時,有感於自己和屈原有相似的遭遇,寫了一篇很沉痛的《吊屈原賦》,一方面對屈原進行悼念引屈原為知己;一方面學習屈原的創作精神,對是非不分的黑暗社會現實做了大膽的揭露和鞭撻。偉大的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更是對屈原敬佩之至,在《史記》中為屈原立傳,正確地肯定了屈原在歷史上的地位。他說:餘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人。《史記》是一部歷史散文著作,它寄託著作者的理想,洋溢著作者愛憎分明的感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這也正是屈原偉大文學精神的繼承。兩漢以後,屈原精神在許多作家身上得到進一步發揚。唐代的偉大詩人李白是景慕屈原的人。李白藐視權貴,反抗現實的精神,是屈原創作的繼承與發展。

另外,中國曆代詩人、作家,在遇到民族壓迫的關頭,總是寫出慷慨激烈的愛國詩篇。還有許多作家,在黑暗的政治時代,堅持理想,堅持鬥爭,不隱瞞自己的愛憎,甚至在政治鬥爭中犧牲了他們的性命,為中國古代文學史增添了光彩。這種偉大的精神,都可以在屈原身上追溯其源。


其人語


公元前278年,陰曆五月五號,屈原屈大大奮勇一跳,跳進了汨羅江,享年62歲!屈大大的這一跳曠古絕今,為了大義,一腔熱血奉獻給了國家,國破人亡,不願苟活,憂國憂民、為國家的危難而願獻出生命。

屈原很愛國為什麼還是被驅逐流放那據記載“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不願同流合汙,只願一世清廉,被流放還記念國家,國破不苟活,這是大義,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那一天,當地的百姓想起這是屈原投江一週年的日子,又劃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裡去祭祀他。後來,他們又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成為一種風俗。人們把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

屈原死後,留下了一些優秀的詩歌,其中最有名的是《離騷》。他在詩歌裡,痛斥賣國的小人,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對楚國的一草一木,都寄託了無限的深情。後來人們認為屈原是一位我國古代傑出的愛國詩人。


Mr張先森說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他開創了文學史上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作的《離騷》,是我國最長的一部抒情長詩,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也被稱為“騷體”。

屈原是楚國王室貴族,學識淵博,在治理國家方面也很有見解,受到楚懷王的重用。楚國上官大夫靳尚嫉妒屈原的才能,處處詆譭他。楚懷王聽信讒言,屈原被降職,後又被流放。屈原在流放中,親眼所見百姓的疾苦和磨難更加憂慮國家的前途,憂國憂民。他就把這份憤懣寫到詩歌當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來求索”幾乎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屈原的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卜居》、《漁父》。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打了楚國國都。屈原得知楚國被滅,傷心欲絕,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以身殉國。

附近的老百姓知道後,划著小船在江上祭祀他,把竹筒子的米飯撒水裡紀念他。後來,人們把五月初五這一天成為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把盛米飯的竹筒改成粽子,把小船改為龍舟在江上開展競賽活動,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屈原。






知否知否666


“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屈原執著的堅持一個正直的文人和愛國的臣子的立場。憂國憂民、志存高遠。寧可死,也絕不與醜惡勢力同流合汙,絕不放棄自己的政治見解和節操。歷經楚國兩代君王都不被重用,遭打擊、迫害被流放,仍徘徊汨羅不忍離去。為大義,不苟活。最終悲憤懷石跳江,以身殉國。保留了作為士大夫的尊嚴,給楚人留下思考、給後世留下警醒。遺憾的是,他創立了楚辭,留下的浪漫主義詩歌《離騷》,也僅僅是其個人的絕唱。從此世間少了一位治國人才,其愛國精神和士大夫之風骨、氣節和良知,也未能被楚人和後世所用。


明天的昨日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為楚國的安危而努力,奈何楚國的皇帝不識時務,被奸臣矇蔽了雙眼,看不出屈原的真心。屈原一心想要報效國家,卻報國無門,最後,只能抱著一腔熱血,縱身跳入汨羅江。

屈原留給我們的是他的才能和高尚的愛國品質。

屈原創作了“楚辭”這一新詩體,他的詩都是長篇抒情詩,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離騷》

屈原留給我們的除了《離騷》,還有他的愛國之情。屈原熱愛著楚國,寧願投江,也不願效忠別的諸侯國。堅守自己的內心,堅定的愛國情懷。

有些失去的東西是無法追回的,就像投江的屈原,他的死在我們看來是不值得的,他不應該把自己的人生和楚國的存亡拉在一起。但他的內心遭受了千瘡百孔,活著對他來說可能比死了更難,他選擇死亡來解脫。


阿彌陀佛麼麼噠465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井蓋俠


屈原是春秋時期著名愛國詩人,因不得志而投江自殺。給我們留下了楚辭《離騷》寶貫的文化遺產。他的離去,是楚國的損失,也是我國漢文化楚辭發展史上的重大損失。為紀念他後人把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陽節,以示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緬懷之情!


遊遊蜉蝣


他的曾經我們擁有,我們的擁有不曾失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