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秦觀的一首《行香子》:一生鬱悶傷感的人也有心情大好的時候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牆。隱隱茅堂。颺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白馬獨家譯詞:樹林圍著小村莊,池塘裡春水盪漾。沐浴著溫和的東風,踏著輕快的步伐,懷著倍爽的豪情與興致我徜徉在這春天裡。眼前一小片兒田園,把春光全都裝了去。園子裡百花爭豔,有嫣紅的桃花,潔白的李花,金黃的油菜花。 遠處林間有一段圍牆,幾間茅屋隱隱約約的橫臥在那裡。茅屋的旁邊有小橋流水,青色的酒旗在那裡迎風飄揚。順便趁著這沖沖的興致勁,不知覺間就翻過東面的山岡。山岡那邊好一派熱鬧的景象:黃鶯啼鳴著,燕子飛舞著,蜜蜂嗡嗡地採蜜正忙。

讀秦觀的一首《行香子》:一生鬱悶傷感的人也有心情大好的時候

上面這首詞《行香子》是宋代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秦少游寫的一首春詞。秦觀這首詞的風格與他的一貫風格不同,但總體上是傷感的。。秦觀早期的詞多清麗婉約之作,如一首《滿庭芳》裡這樣寫道: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秦觀後期的詞風逐漸地變為淒涼沉鬱風格,譬如他在《踏莎行》裡寫道: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此等境界,獨秦觀一家。但今天我們所讀這首秦觀的《行香子》春詞,一反常態地呈現出一派豪健清爽,輕鬆簡約的質樸風格。

讀秦觀的一首《行香子》:一生鬱悶傷感的人也有心情大好的時候

詞的開句平鋪起筆:樹繞村莊,水滿陂塘。樹是春樹,水乃春水,雖然沒有明說,已經包含了無限的悠悠詩情。不論是古時的村莊,還是現在鄉間的村莊,都是兼具自然風光與緩慢生活節奏的好地方,這是相對於生活節奏比較快的都市來說的。

孟浩然在他的五律《過故人莊》裡面有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其中的詩句“綠樹村邊合”,與秦觀詞中的“樹繞村莊”意思一樣。可以說秦詞這句化用了孟詩。自然村落的塘邊路邊大多是這樣的,都有村裡人植栽的各種樹木,疏密不一自成綠林。

讀秦觀的一首《行香子》:一生鬱悶傷感的人也有心情大好的時候

江南水鄉,陂塘相連,盈盈漾波,讓人見之心歡。倚東風,豪興徜徉。這個“倚”字用得很好。東風即是春風,人們被溫暖的春風一吹就容易犯困,身體就會呈現一種疲憊軟綿的狀態。因此杜工部在《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第五首裡寫道:黃師塔流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秦少游這一句“倚東風”就是化用了杜工部這一聯。豪興徜徉,為這首詞打下了輕鬆愉快的感情基調。

讀秦觀的一首《行香子》:一生鬱悶傷感的人也有心情大好的時候


接下來詩人把目光放到鄉間的小園裡:小園幾許,收盡春光。不大一片的農家小園子,簡直就是春天的一個縮影。農家小園一般都喜歡種些青菜果木之類的。“收盡春光”四個字提綱挈領,引出上闕詞的後三句:有桃花紅,梨花白,菜花黃。這麼美麗的小果園,誰見到了都會感覺到豪興徜徉 。詩人這三句話淺如白話,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讀秦觀的一首《行香子》:一生鬱悶傷感的人也有心情大好的時候


這首《行香子》的上闕是詩人目光遊動,所見之景由遠及近,恰如畫家在對鄉村景色進行靜物的描繪,但這已經讓人心動不已。遠遠圍牆,隱隱茅堂。颺青旗、流水橋旁。接下來詩人在這個村莊裡隨意漫遊。他看到遠處隱隱約約的圍牆和茅草房子,不遠處一處農家酒肆的的青色酒旗隨風擺動。酒肆的旁邊,有溪水嘩啦,小橋橫跨。這裡的“流水橋旁”與上闕中的“水滿陂塘”遙相呼應,水滿則溢,繼而流水成溪。詩人沉浸在這美好的鄉村風情裡,興奮不已。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蜂兒忙。經常在網上看到一句令人很提氣的話“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在這樣柔和的的春天裡,詩人勃勃興致,精神大好,忘記了曾經官場上的你爭我鬥,忘情於這鄉村的山水之間。

讀秦觀的一首《行香子》:一生鬱悶傷感的人也有心情大好的時候


他趁著這心情大好的時候,信步走過東邊的山崗,眼前的景象更加令他激動不已:鶯鶯燕燕啼鳴飛舞,蜜蜂只顧在花叢中忙個不停。人心情好的時候,見到自然界裡的各種事物,都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親切感。詩人在這裡把黃鶯、飛燕、蜜蜂的稱謂上用一個單字加一個“兒”字組合,讓讀者馬上就體會到他那種興奮勁,讓人共鳴,共情。

這首詞聲色並茂,把鄉村的景色通過動植物們一派欣欣向榮的場面表現出來,令人興奮:又一個春天到了!

清代文學家馮煦在他的《蒿庵詞論》裡曾經評價說秦觀真是一位傷心的人,他的詞語言平淡卻回味無窮,措辭淺顯卻風韻有致。我們可以從秦觀這首《行香子》略窺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