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代江南地區文化那麼發達?

用戶86157819758


西晉衣冠南渡,大量來自北方的世家大族移居江南,他們將當時更為先進的北方文化帶到江南一帶,第一次充分促進了江南文化的發展。五代以來,北方戰亂不斷,大量文人世家又給江南帶來了更多的文化。自此,中國南方地區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中心,而江南文化在南方文化中又顯得尤為重要。

至南宋,臨安成為陪都,政治中心的南移也帶來了大量的文人。之前的文人聚集地也由關中、山東和江南三足鼎立,變成了江南文學世家一枝獨秀。這種地域差異從南宋開始一直持續到明清,而在清朝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出現這種情況,離不開明朝文學世家發展的功勞。那麼為什麼明朝會如此突飛猛進呢?

明朝江南文學世家的地理分佈

我們先來看一下明朝江南文學世家強悍的能力與巨大的數量。明朝江南文學世家共有二百四十八家,主要分佈在太湖核心區域附近,其中嘉興府八十三家,蘇州府五十七家,常州府二十七家,松江府二十四家,杭州府二十四家,應天府十二家,湖州府十二家,太倉州七家,鎮江府二家。而這些為數眾多的文人對明朝文學甚至整個中國文學的貢獻,明朝文人的傳承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諸如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等等都來自這個地方。

而從這個地理分佈來看,江南地區的文學世家主要集中在以太湖為核心的區域,環繞太湖,沿太湖水系呈環狀擴散,最後達到杭州灣。其中蘇州府、常州府和湖州府環繞太湖,杭州府、嘉興府和松江府則在太湖核心區域南部。太倉州則位於長江入海口,是明代重要的海港和商埠。而離太湖核心區域最遠的便是應天府和鎮江府。

這種地理分佈也是情理之中,文學勢力較為薄弱的應天、太倉和鎮江三府都有其原因。應天府(今南京)由於一開始明朝定都於此,政治功能顯然更為重要,文學地位就有所降低。而鎮江府則是範圍較小,經濟不甚發達,是八府之末,自然文學世家分佈也較少。而太倉是明朝重要港口,商品經濟發達,多數人更喜歡經商,這對於文學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負面作用。

總之從位置上看,離太湖越近則文學世家越多,文人墨客也多,相反越是遠離,則文學底蘊就更為衰弱。出現這種獨特現象離不開經濟、文化和地理三方面的原因。

明代太湖流域發達的市鎮經濟

宋明兩代都流行過“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可見當時太湖流域的農業經濟是十分發達的。除了農業十分發達,太湖流域的市鎮經濟也在全國獨佔鰲頭。自唐宋以來,此地一直都是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之一,而到了明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太湖流域開始出現一些專業市鎮。

明代太湖流域一帶也興起了很多專業市鎮,為前朝所沒有。例如蘇州府吳江的震澤鎮, “元時村市蕭條,居民數十家。明成化中至三、四百家,嘉靖間倍之二又過焉。”吳江的另一大鎮 黎裡,經過明代前期一百餘年的發展,至“明成、弘間,為邑巨鎮,居民千百家,百貨並集,無異城市”。到了隆慶以至清初,“居民更二、三倍焉” 。又如吳江的盛澤鎮、平望鎮、同裡鎮、江南市、新杭市,常熟的福山鎮、梅李鎮、支塘市、沙頭市等等許多市鎮,都是在明中葉以後興盛起來的。

而在明代市鎮經濟發展最為明顯的就是松江府,出現了許多依靠棉布業新興市鎮,松江也成了太湖流域的棉紡織業中心和棉布商品的集散地。史料記載:“前明數百家布號,昏在松江、楓徑、侏徑樂業,而染坊、瑞坊悉從之 。”華亭縣的楓涇鎮、泗涇市、新塔市和洙涇鎮,上海縣的吳會鎮、新場鎮、周浦鎮、閔行市、杜村市等市鎮,金山衛也有漕涇鎮、柘林鎮等八鎮。這些地方遍佈布行,隨之而來的是染坊、踹坊(進行棉布加工整理的作坊)。商賈紛至沓來,大多攜帶數以萬計的錢兩買賣布匹,販賣至全國各地。

太湖南邊的湖州府絲織業發達,著名的絲織業中心菱湖鎮,在明代以前還是荒無人煙之地,明代之時已經“第宅連雲,闐闐列螺,舟航集鱗,桑麻環野。”再比如烏青鎮,經過元末戰亂,至洪武年間已經有所恢復,民居鱗次櫛比,“十里以內,民居相接,煙火萬家。”境內的雙休、菱湖、烏鎮、南潯諸鎮都已經發展成數千戶乃至萬戶的著名絲織業中心市鎮。

當時名貫江南的還屬嘉興四鎮——王江涇鎮、新城鎮、濮院鎮和陡門鎮。這四鎮居民多荒廢耕作,致力於絲綢,往來商旅眾多,成為重要的絲綢業中心。除了這四個地方,在嘉興的嘉善縣、桐鄉縣等等都在太湖流域的社會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影響。

而造成這種情況主要就是因為明代江南地區農業經濟出現了蠶桑超越稻種,棉花壓倒稻麥的現象。這是因為經濟作物的收益已經超越了糧食作物。例如湖州地區:“大約地之所出,每畝上者桑葉二千觔,歲之所入五、六金;次之千觔,最下者所入亦不下一、二金 。 ”,這種明顯的收入差異,使得當時的太湖流域基本都是“蠶桑之利,莫盛於湖”,“尺寸之堤,必樹之桑”。正是這種獨特的經濟現象讓太湖流域一帶的市鎮經濟不僅發展的很快,而且各地的產物也是基本唯一。蘇州地區的桑蠶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據記載吳江縣內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還只有桑樹18032株,到了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已經暴增到了44746株。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已經是“絲綿日貴,治蠶利厚,植 桑者益多,鄉村間殆無曠土。春夏之間,綠蔭彌望。通計一邑,無慮數十萬株。”這種情況同樣在嘉興、杭州境內存在,桑蠶業的發展規模也越來越大。

在這種發達市鎮經濟的促進下,太湖流域出現了很多商品經濟十分活躍的大城市——蘇州、杭州、湖州、嘉興和松江。可以說,正是市鎮經濟的發達促進了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更有利於促進文化的發展。

由於太湖流域大量富家商賈的聚集,吸引了眾多人口,望族和富戶蜂擁而起,更加加速了文人、雅士的集中。富商將大量錢財投入文化領域,使得太湖流域的文學世家迅速崛起,一躍成為全國文學世家最為集中地區。

明代太湖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蘊

除了發達的經濟,使得太湖流域文學世家如此發達的原因還和該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有關。自南宋以來,太湖流域就是全國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科舉是明代重要的文人考察方式,考中進士的數量是衡量一個地區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明代將近有兩萬餘名進士,其中南直隸(今江蘇、安徽兩省)和浙江人數最多,佔到了總人數的30%。而這些地區又以太湖流域的蘇州府、常州府、杭州府、嘉興府和松江府為最多。

這種分佈大致跟該地區的文學世家分佈相同,而更為重要的是明代進士人員有著向家族集中的發展趨勢,而這也正是文學世家所帶來的影響。科舉世家和文學世家的交錯影響,使得太湖流域無論是在政堂還是文學上都在全國有著重要影響。

文學世家的發展離不開藏書家的影響。我國古代文人騷客盛行藏書之風,據記載,明代收藏萬卷以上的藏書家有232人,其中江南地區就佔了83人,蘇州府有29家,杭嘉湖地區有23家。太湖核心地區的藏書家很多都是名震天下的藏書樓,比如常熟趙琦美的脈望樓、秀水項元汴的天籟閣等等。這些藏書家都對當時太湖核心區域的文化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除了藏書家,江南一帶眾多的文學社團、詩詞社團都推動了這一帶大量的文學世家的誕生。明代是中國古代文人結社的鼎盛時期,各種形式的文人社團遍地開花,僅在南直隸就有107家,浙江97家,佔全國文人社團的三分之二。而這些地區又以杭州、蘇州、湖州和金陵的社團最多。文人結社成風,互相交流學習,進一步推進了文學世家的發展。

明代太湖流域的地理環境

明代太湖流域文學世家的集中與其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繫。太湖流域土地肥沃,杭嘉湖平原、蘇州平原和松江平原自古就農業發達,是重要的農耕之地。再加上太湖和運河的發達水運,使得該地區人口不斷增多。更因為衣冠南渡,越來越多南下的北方人受到該地區的吸引而來到此處定居。到南宋時,由於國都的南移杭州,使得這一地區的人口出現了井噴式增長。至明朝更甚。

據記載,洪武年間全國人口最為密集之地在浙江,其次是江蘇福建。浙江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米110人,雖然後來經過明朝政府移民,人口也仍然保持在每平方米50人以上。人口四五千的市鎮,甚至上萬人的市鎮相繼出現,著名明代散文家茅坤這樣描述嘉靖末年湖州府的市鎮:“至於市鎮,如我湖歸安之雙林、菱湖、連市,烏程之烏鎮、南潯,所環人煙小者數千家,大者萬家,即其所聚,當亦不下中州郡縣之饒者。”

正是這種發達的經濟水平之下的宜居環境和人口眾多的基礎,讓這一地區的文學世家傳承成為了可能。

藤樹先生說:

正是在這三種主要因素的影響之下,使得太湖流域的文人學士能夠不斷流傳,以致形成力壓山東、關中文人的重要文學世家。而這些文學世家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文學整理和文學創作的貢獻,足以讓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蘇州府志》

《吳江縣誌》

《茅坤文集》

《明代太湖流域文學發展》

《杭州府志》

《湖州府志》

《桐鄉縣誌》

《震澤縣誌》

《松江府志》

《上海縣誌》

《嘉定縣誌》

《明代江南文學世家的發展》


藤樹先生


明代時期,江南地區經濟文化非常繁榮,出現瞭如棉紡業發達的松江、陶瓷業發達的景德鎮、冶鐵業發達的佛山、長江的商品轉運碼頭漢口等地。

為什麼明代江南地區文化那麼發達?

環境原因。江、錢塘江橫穿江浙地區,太湖從古代的海灣形成天然湖泊,吳縣、杭州、蘇州、無錫、湖州等地同屬太湖地區。這個地區還有許多自然洩水大河。星羅棋佈的湖泊、港灣,為江浙一帶提供了灌溉之便、舟楫之利,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重視教育。在科舉制度盛行之時,吳越地區重視教育,有著濃厚的習文風氣,通過科舉考試躍龍門的人數不勝數。重文傳統鑄就了江浙人的文化性格,提高了江浙人的文化素質,為江浙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準備了充足的動力。

重商輕農。江浙人樂於經商,善於經商,而且目光遠大,常常從一些人們容易忽略的細微之處去賺別人包中的錢。他們辦實業,重視教育,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使江浙地區成為近代、現代、當代中國最富裕的區域。

在江南的某些城鎮裡,如嘉興的王江涇鎮,“多織綢收絲縞之利,居民可七千餘家,不務耕績”。濮院鎮人“以機為田、以稜為耒”,而吳江的盛澤、黃溪的居民更是“盡逐綾綢之利,有力者僱人織挽,貧者皆自織,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紡績而日夕治絲”。這說明以織絹為生的機戶已愈來愈多,他們有的人已完全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當時棉花和棉布、蠶絲和織絹都相互成為商品,並形成了商品交換的市場。


東方尋寶欄目


主要原因就是,明代的時候江南經濟繼續迅速發展,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經濟始終是文化發展的根基,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撐是不可能有繁榮的文化的。江南地區從唐代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和中原地區並駕齊驅,宋代以後,江南地區已經超過中原一枝獨秀,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明代的時候,江南地區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經濟上面的變化,那就是,在很多地區手工業已經成為主導產業。在明代初年,江南地區的稅賦就遠高於其他地區。縱使江南地區土地肥沃,農業收成較好,單純依靠農業也不足以負擔如此重的稅負。所以江南地區的民眾,除了農業以外,主要依靠手工業的收入,補貼家用,並且繳納稅賦。比如松江地區以棉紡織業著稱,有衣被天下之稱。蘇州地區的手工業,不僅門類眾多,而且僱傭人數極多達到了數萬人。通過手工業,江南地區積攢了相比其他地區更為豐厚的財富,從而得以供養更多的人去讀書。也就使得江南士子在整個中國士大夫階層當中,所佔比例極高,成為了中國文人的主體。

而經濟的繁榮,勢必也就使得民眾的需求從單純的滿足口腹之慾,到開始追求文化。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形成了一個文化市場。有很多人開始收藏文物。書畫作品的交易也日漸繁榮。很多富人以結交文人為榮。主動的為文人提供資助。這樣一種文化市場和文化領域的繁榮,自然也就刺激了江南地區文化的發展。

至於尊師重教,這實際上是文化發達之後的表現,而不是原因。自然環境是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基礎,但並不是直接原因。所以也不必然導致江南地區的文化發達。


用戶4325101516


自宋朝以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這應是江南文化發達的根本原因。


國學自修室


漢人王朝,本身相對於外族比較注重經濟和民生。江南又是典型的漢人地區,漢人的特性,自然條件的優越,再加上首都在南京,造就了江南的經濟發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