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几年后两人成了“陌生人”

球球妈的二宝出生了,她回想起当初和宝爸谈恋爱时,两个人说笑,要生两个宝贝,一个跟爸姓,另一个跟妈姓,这下有了二宝,也算自己家庭有个小“后代”啦。于是赶紧找来球球,询问他想要给妹妹取什么名字。

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几年后两人成了“陌生人”

没想到球球的回答让她啼笑皆非:“妈妈,妹妹跟你姓的话,你是不是生气的时候就不会骂我一样地骂妹妹:你跟你爸一样,你们顾家都这样气我。”

说来确实又气又好笑,自己好像无形之中把球球当作宝爸家的人,把自己和他们两个之间划了界限。

为什么家有二宝的家庭,有些宝爸宝妈们选择一个跟爸一个跟妈姓呢?

1、单纯想要创意,给宝贝名字更多地选择

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几年后两人成了“陌生人”

这类爸妈认为两个宝贝都是自己的血脉,取名字认祖归宗只是虚名,反而更想让两个宝贝尝试新的姓氏,这样可能还会出现吉祥的寓意呢。宝爸宝妈一般都是先取了后面的名,然后呢加上姓,这时候如果爸妈给二宝取名字时,很喜欢“鹤”这个字,碰巧妈妈姓“朱”,连在一起就是“朱鹤-丹顶鹤”的寓意,宝宝多么有福气。

2、宝妈家庭没有男孩,想要找个后继人

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几年后两人成了“陌生人”

宝贝的外公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很想要自己的外孙外孙女落户到外公姓氏的“户口本”上,这样也算外公家族后继有人。秉持这样想法的外公很多,而自身的物质条件或者社会条件又不允许外公寻找“入赘女婿”,所以中和之下,提出了这种方案。

3、宝爸喜欢女孩,宝妈喜欢男孩

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几年后两人成了“陌生人”

这是夫妻二人在家庭里因为喜好的关系,给自己喜欢的宝宝冠以自己的姓氏。在满足自己喜欢的宝贝性别同时,家庭里有两个小阵营,小打小闹还能促进和谐。

新一季《我家那闺女》中,蒋梦婕作为家中的独生女,没有选择跟爸爸姓,性格也是活泼可爱,大大咧咧,一家三口互动打闹,家庭氛围十分有爱。

但我们一定不难想象,蒋梦婕成长过程中,一定有不少人问:你为什么不和爸爸姓呢?而主持人维嘉更是直接发问改名为“林允”的“费霞爸爸”:为什么林允不跟您姓费了?

那么想要给大宝二宝两人不同姓氏的宝爸宝妈们,这个决定又会给孩子的人生轨迹产生多大影响?

1、无形在家庭中灌输“家族”观念

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几年后两人成了“陌生人”

开头的球球妈就是个很普遍的例子,有时候宝宝淘气,宝妈们会不自觉地发出这样的感慨:不愧是我老公家的人,都这么会气着我。我们带着这样的“你家我家”的概念,并且把它灌输给了小小天真的宝贝,宝贝们心底里虽然无法理解但是却被迫认同了。那么以后,随父姓的宝宝面对自己家里随母姓的宝宝产生莫名的优越感,相应地,这也会加剧随母姓宝宝的自卑心理,甚至感觉自己寄人篱下。长此以往,随母姓的宝宝会变得内向、顺从,随父姓的宝宝变得自大、慕强。

2、被迫面对来自社会的“质问”

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几年后两人成了“陌生人”

宝宝刚刚上学时,其他的孩子因为还没有接受价值观教育,只明白这位宝宝和大多数不一样。而这之中更会出现很普遍地孩子起哄:“你不随爸爸姓,肯定是因为你爸爸不喜欢你!”宝宝还未展现自己的性格和特长去和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就已经被排除在外,每天遭受同班同学异样的眼光,使没有随父姓的宝贝变得不合群,特立独行。更严重的可能会将情绪带给父亲,与父亲疏远。

3、家庭内部的“家族认同”

两个孩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几年后两人成了“陌生人”

两个宝宝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动分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偏心随自己家族姓的宝贝,长期处在“不公平”的家族中,这样或多或少会让宝贝们丧失对“公平”的追求。这样的宝宝成长起来,不相信公平,更可能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去获得从小的“偏爱”。而本是同一个家庭的大宝二宝,相互之间也会产生敌对心理。如果以后宝爸宝妈年老离开他们,两个孩子怎么会相依为命,互相扶持呢?

但要注意,以上可能的弊端是在宝爸宝妈所处的环境可能不够“开明”情况下:当下社会是父系社会,要求婚姻稳定,部分家庭还存在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随着社会发展,90后都已成为爸爸妈妈,他们不再囿于传统的家族观念,而是更追求自己的初衷,尊重宝贝的意愿。

这样的爸爸妈妈本身就具备能力培养宝宝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还担心什么随母姓随父姓给他们带来的利弊呢!

像球球妈一样十分想践行当初恋爱时的美好设定的宝爸宝妈们,如果担心目前社会条件会给宝宝们带来的影响,可以采用复姓这种方式,在一个宝宝的名字中加入夫妻两人的姓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