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之驕子”到名校墊底 心態有多重要

2015年6月 中考

從普通初中以

1/1000的比例考到省重點高中。當地人談論起那所高中,都說“踏進那裡,就等於半條腿踏進清華北大”。

因為初一初二貪玩和早戀,只用了初三一年學習的我,接到錄取通知時,真的自大到以為自己是個天才。

初中報考志願時,班主任把幾個尖子生叫到身旁,讓我們不要報考最好的那所學校。原因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寧當雞頭不當鳳尾”。

同學們都點頭稱是。我問老師:

為什麼我去了就是鳳尾?

於是,我去到了那裡。



2015年9月 高中第一次月考

倒數第二。

教導主任說:“曾經你是第一名,來到這裡,一千個“第一名”集中在一起,總有個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第一次月考考的內容是初中內容,所以我告訴自己,不要太在意,能笑到最後才重要。

但還是,第一次為了成績哭了。

發了條說說,以前初中同學來鼓勵我。把這句話寫在了自己的日記本上。

你在我記憶裡,似乎從來沒有說過“放棄”,以後也要這樣。


從“天之驕子”到名校墊底 心態有多重要


2015年10月 高中第二次月考

月考前,班主任讓我們寫目標,我寫了“年級150名”。

在我們高中,400名左右對應985高校,整個年級1100多人。

二十天以後第二次月考。進步了400多名,總成績600多名。

當我在成績單上,倒著找我的成績時,心也一點一點沉下去。我真的接受不了這個結果。

收到重點高中錄取後,整個暑假都在參加輔導班,預習高中課程。

來到高中的第一個月,幾乎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學習。不吃晚飯,沒有周末,用風油精擦太陽穴擦到過敏,還試過凌晨三點起床。

重點高中的每一年,和高三都差不了多少。

我真的接受不了這個結果。

當時天真的我以為,幾個月的努力就可以媲美那些一路名幼兒園、名小學、名初中,從小積澱到大的同學。

現在看來,太天真,又好高騖遠、急於求成。


2015年-2017年 高一高二

第二次月考進步400多名,心都要崩塌了。

造化弄人,準確來說是自身導致,第二次進步這麼多,已經是兩年之後的事情了。

這兩年的每一次考試,基本都是1000多名。

在重點高中,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多才多藝長得美是很棒的事,但成績好才是第一王道。

誇張一點來說,學習好的人可以沒有其他任何長處,而被同學老師所看重。



2018年 高三高考

高三重振旗鼓,還是懷抱著初三逆襲的傻傻的希望。

每天聽一些名校逆襲案例,腦子裡自動屏蔽別人逆襲成功的,我所達不到的客觀要素。

許多人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但沒告訴我們,這句話一定有個前提:時間充足。更重要的是,心態平穩。

經常哭、對家人發脾氣、在腦子裡否定自己一萬次。這是我高三的常態。

結果可想而知,外省普通一本。

2018年 大學

來到大學這兩年,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從高一以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沒有可能實現名校夢?或者說至少考個211?

我不知道。

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以前初中優秀的學弟學妹,來問我要不要報考那所高中。我都和他們說:“要”。

雖然高中三年真的把我的自信磨成了渣渣,雖然讓我至今都不敢回頭看,也從來不敢再回母校。

但不可否認的是,“天才”雲集的地方,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

在高中三年所學到的、所成長的,我覺得是為了不當“鳳尾”而去差一點的高中,收穫不到的。

我從來不敢回頭看,但也從來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現在普通一本大學的我,至少也讀了自己嚮往的專業。把高中的經歷當作包袱也當作力量,每學期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在學生會擔任盡心盡力工作,課餘參加許多志願活動。現已確立目標去英國讀新聞學研究生。

相信未來的我,總有一天,會找回被母校磨掉的自信,然後回去看看她。



從“天之驕子”到名校墊底 心態有多重要

寫下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回憶高中時代。以前,真的不敢回頭看。不敢看曾經踏入高中大門時,15歲時自己青澀而充滿希望的眼神。

自己曾經幻想的,衝擊我的高考名校夢。

敬自己曾經的無畏和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