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先进集体村有哪几个?他们共同致富的程度为什么那么高?你对他们怎么看?

孔繁宇


全国农业先进集体村,比较著名的有华西、大寨、周家庄、官桥、南街等十几个,虽然这几十年来,他们不被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甚至一度遭到冷遇和排斥,但其无可否认的輝煌成就仍为天下人传颂知羡慕。


要问他们共同致富的程度为什么那么高?我想引用华西村人民大会堂一副对联来诠釋一下。

村泰民乐,终归社会主义好;

政通人和,还是领导班子强。


这幅对联,有两个含意:一是走什么路,二是好的带头人。。

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农民,从几千年来孱弱的小农经济模式,走向现代化大农业的惟一政确之路。从1949年到1980年,广大农民在“人民公社”这面大旗带领下,大修水利,改良土地,兴建大小化肥厂,农林牧漁协調发展,取得了舉世瞻目的伟大成就,在基本没有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解决了世界最大人口国家的吃饭问题。直到今天,我们喝的水,吃的粮食,仍然得益于那个年代打下的坚实的农业和水利基礎。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广大农村的这种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模式,已经成功地把我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空前地凝聚在一起,发挥出了最佳最大的社会效益。上面这几个典型的农业集体,正象几艘设备健全、动力十足的巨轮,恰遇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方能够得心应手地闯过层层惊涛骇浪,取得了大多数解体了的集体经济所不可能取得的成就。

至于说为什么就只有这个几个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成功之路呢?那就是对联的第二个意思了一一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当时全国农村尚有自然村庄四百万左右,一九七八年以后,肯定有相当一部分村子不愿意象小岗村那样分田单干的,但是这些村子的领导人,大多数不具备上述这几个村子领导班子的心胸、魄力和水平。

那可不是一般的水平!

首先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当时那种自上而下輿論導向一边倒的高压政治的態勢下,能够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旗帜鲜明地坚守集体经济这块阵地,没有一份坚定的信念是做不到的。大家熟悉的大寨二代带头人郭风莲,为了坚守心中的圣地,一度从省委副书记“落魄”回大寨村农民。但是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初衷信念,始经在她心中不灭,终于用自己的行动和大寨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切,并重新得到组织的重视和认可。


除了坚定的信念,必須有大公无私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質。

做集体经济的带头人,必须处处事事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甘心称愿地为人民群众当仆人,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支持。他们不会也不应該成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而是带领大家共同富裕。

南街村集团一班人,多年来首先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武装干部群众,在个人利益上,实行的“二百五”工资标准,已经成为企业集团的“精神标杆”,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内部管理人员,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工资降低标准,加入到“二百五”队伍中去。



“二百五”在国人眼里,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一个貶義詞,一个智商不高傻子似的形容词。然而他们这一班人,从党委书记到基层班组长,相当一部分人甘愿做这个傻子。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只有自已“傻”一点,为群众考虑的、做的才能多一点,群众才能从心里真正拥护你,服从你。

作为新时期集体经济的领头人,他(她)们除了坚定的信念,优秀的品質外,另一个突出的能力就是心胸宽,视野高,能够与时俱进。尽管这些先进集体的事业都是筑在农业的基础上,但他们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大胆及时地拓展集体经济的各个领域,最早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农工商”联合体。使集体经济短时期内出现了奇绩般的飞跃。应该说,作为共产党人最终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几个村集体里,已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初具规模的現实。



最后,应该强调指出的是,这些先进的村集体,毕竟不是产生于共产主义大环境里,只不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军突起。尽管在经济物质方面,一度达到了充分富有的程度,但人们的思想,仍然会受现实社会的影响而左右,既便是他们的经济实体,也会因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制约而随时受到冲击和削弱,因为他们在目前国家的大环境里,实在是显得太另类、太势单力薄了。所以近年来,这些村集体的负面新闻屢有所闻,不管是真是假,他们三十多年辉煌过的事实仍在那儿摆着,足以说明一切。


城中村2018


以前农村吃大锅饭搞集体,那时如果有现在的机械和科技,农民绝对比以前富,生产队就是十五六岁到五十七八岁之间的人是劳动力,上下年龄段的全靠他们养活,为什么?就是体力劳动,就向我父辈,一个村子一年要出二次河工,村子里最有力气最能干的一次要去四五十人,一去就是一个月左右,而他们累死累活干的这些活,不如现在一台挖掘机三天干的,都说分产到户,家家都有积极性,你在积极在能干,也没有去河工的累。也没有他们积极,过去没有计划生育,孩子多,孕妇多,看孩子的多,一个人干活,养活一大家子,一个孩子穷三年,有的七八个,少的二三个,家家户户如此,没有尿不湿。没有洗衣机,没有幼儿园,更没有奶粉,电都不常有,生活能富裕的了吗?你现在的人回到那时代,比他们这不如,现在给你这些孩子,谁敢要。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出去打工,如果向以前出河工那样干活,他们还去吗?我从来没有把生产队的社员干活没有积极性的言论相信,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干就会挨饿,难就难在落后,最先进的就是马车,如果是他们的干劲和现在的条件结合起来,吃大锅饭不会比现在次。


执着73489


全国农村集体先进村己经剩下的寥如晨星,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河北省大周庄人民公社,河南省的南街,广东的崖口,山西的大寨等等。

在改革开放之初,包产到户盛行之际,历经阵痛,亲历比较,他们在其坚强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义无反顾地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坚决走社会主义集体化,不断扩大公共积累,发展当地的特色优势,拓展自身的传统强项,借助外部环境走以工养农,农养结合,特色产业重点突破,产,供,销,加工,外贸,服务,运输,产业链条应有具全。突显出集体力量大,抗风险能力強,整合经济办大事,攥紧拳头拧成绳的整体优势。

发展到今天,人民群众确实获得了幸福感,获得感,优越感和自豪感,公共教育,公共医疗,社区养老,供给住房,全民福利,政风清廉,按劳取酬,统筹兼顾,人心凝聚,风清路正。这些公有制产生辉煌的成就令其他私有制单位望尘莫及,甚至为之十分汗颜。

没有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他们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我十分坚信,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分散经菅,各自为战的私有制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走不通。历史已作出了回应,今天农村的现状就是最好的例证!


广银8910


这说明毛主席的走集体合作化发展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是阳光大道,符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分田到户是短视的小农经济,应认真总结,推进农村改革向规模生产,现代化大生产发展,农民才有希望。


手机用户65192252563


全国先进的集体村无一例外,都有一班能力超强,不谋私利,全心全意带领村民集体致富的好领导,这些领导人早已认识到个体,单干是不可能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现在全国富裕地区基本上都在东部地区,最富裕的浙江省各市县,乡镇,自然村土地分包单干后,没有几年时间,土地又重新回归集体了,村集体撑握了土地资源后,政府征收土地全部是村集体管理,工厂老板要办厂租赁土地都向村集体租赁,所有的土地征收款,土地租赁款归纳到村集体经济储备基金中,村集体有了基金后,可以扩大村经济的发展,比如,村集体盖厂房,盖酒楼,以出租模式租赁给需要的老板,增加集体收入 ,村民的福利,每年的村民红利,男女老人的养老保险,等等,要想农村全民致富,只有土地回归集体,推选出能为集体谋利益,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带头领路人。


用户99318239155


经过四十年的实践证明:广大农村走单干的路只能阻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毛泽东主席的大集体化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


手机用户50979777157


小岗是100位改革先锋第一名!小岗应全国农村最富裕典型!我去看过小岗,国家投入资金一定巨大!小岗村的道路!小岗村办公楼!小岗村党校!小岗村干部培训学院等等!有投入一定有收获!不知十亿投下去,回收成本多少?能公告一下吗?


平安89935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多年,小岗村一批人顶着各方面压力实施“统分结合”的包产到户后,一度激发了农村的活力,迅速让广大农民解决温饱,脱离贫困!虽然在制度层面已经将农村集体承包责任制稳定下来,但是目前少数仍然在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村集体却成长为全国富裕和优秀的集体!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呢?』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可以获取头条号原生态乡村的更多优质内容!」



先列出全国有名的仍然在走集体化道路的村集体:华西村、大寨村、周家庄、官桥村、南岭村、航民村、洪林村等。这些村的共同特点是集体经济发展良好,还保持着集体支配山林田土等集体资产!“吃大锅饭”虽然是以前搞集体的一个表象,但是现在仍然在走集体化道路的村并不是继续“吃大锅饭”!如果与时俱进的理解,目前走集体化道路的村更像是一个股份制现代化企业!村民是按人口享有村集体的股权!

为什么仍然走集体化道路的村普遍发展更快,村民更富裕呢?是否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反而是错误的呢?

这样的问题武断地予以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对的。只有更深入地研究一些现象后面的本质,才有利于把握事情的真相,并能籍此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如果按我的理解,走集体化道路的村比现在更多实行了分田到户的村发展更快更富的关键原因,并不是这个道路选择相关,真正出现这样差别的本质原因却是改革开放!

在1978年小岗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1982年中央正式确定家庭联产承包;而在1978年开始,国家同时也全面实行改革开放!

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承包责任制是因为“大锅饭”的集体内成员内耗,以及因生产力低和自然灾害的频发等,导致集体养活成员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执行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田到户确实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也进一步挖掘出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如家庭中儿童和老人也加入农业生产,同时一部分人的混日子“大锅饭”思想终止都让农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当然能在解决饥饿甚至温饱问题上贡献极大!

但分田到户并不能解决自然灾害,也解决不了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应该来说,农村进一步的长足发展是与农业科技水平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系的。如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就为粮食增产贡献极大;随着国家工业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就自然也进步了!

但是,那些没有走承包责任制的村却抓住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虽然农业是国家的主产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发挥出人口和资源的巨大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加快了国内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而其中,很多乡镇企业也加入其中,其中就包括了部分村级集体企业!

在国家吸引外资和成为世界工厂的这个浪潮中,一些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村集体,利用集体掌握土地和固定资产的优势,一头扎入招商引资、工业化的进程!

这个时候,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而那些已经分田到户的村集体再也无缘这波村集体企业壮大的机会,单纯留在单一的农业领域,甚至在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分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单纯农业上达不到规模竞争力,农民只得选择外出务工!



相反,走集体化道路的村集体因为布局了世界级的加工制造业,村集体成员不仅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纯农业以外的工作机会,还能够从集体享受到分红,这样的农民当然就更富了!

由此可见,两种不同道路的农民富裕程度不是集体道路选择的问题,而是国家发展时期和历史机遇的问题。

换句话说,如果将来农业真正发展了,农产品更值钱了,那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财富机会就会更有想象空间!只是这个局面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来!


原生态乡村


农业学大寨,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集体致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大寨精神永存!越往后,看得越清楚。为大寨点赞!为南街村点赞!


愚石老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是最好的试剂!全国农业先进村无一不是坚持集体化道路,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他们有好的带头人,有坚强无私的领导班子,有一群坚信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人民群众,他们也是中国未来农村巨变的希望之所在!让我们共同为其鼓励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