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凸顯中國養老特色,智慧養老將邁向2.0時代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國養老服務領域首次跨省馳援武漢,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很好的發揚,同時更是中國的體制優勢,創造了養老服務的中國模式。”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養老產業委員會會長陳玉琢說。

3月21日上午,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聯合主辦的康養領域權威訪談節目《人民康養》,推出首期《疫情下的中國養老》特別直播節目。並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石松,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養老產業委員會會長陳玉琢,民政部赴鄂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業務指導組成員、九如城集團董事長談義良,三位嘉賓做客直播間,深度剖析“疫情下的中國養老”。

疫情下凸顯中國養老特色,智慧養老將邁向2.0時代


智:戰“疫”,智慧養老將更加凸顯

疫情期間減少外出,養老機構實施封閉管理,智能化養老服務顯出優越。

“毫無異議智慧養老是未來發展方向,智慧技術的應用對降低對土地房屋、設施、人工的依賴,都有很好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石松說,前些年智慧養老技術在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出現了智慧養老平臺空心化,有平臺,無服務。一些智慧產品、穿戴產品,曇花一現,適老化不夠,這裡面有產品,後續服務跟不上等因素。

關於未來智慧養老,從這次疫情進一步凸顯出來的作用,黃石松認為可能從以下幾個領域率先的突破。

第一個領域,智慧醫療技術應用,特別是健康管理、健康培訓、遠程診療、家庭病床等方面,都會有很快的發展,這些都離不開智慧技術。

第二個領域,是運用智慧技術來改造提升傳統的養老服務業態。

第三個領域,運用智慧技術推動機構、社區、居家融合發展。

第四個領域,運用智慧技術來提升社會,尤其是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如這次看到在社區人口管控、巡視探訪、特定群體照護服務都發揮了很大作用。

“未來社區居家的應用場景會更多,智慧養老在未來有很好發展空間。”黃石松說。


強:高質量快速發展,邁向2.0時代

“這次疫情提升了養老機構風險防控意識,強化養老行業風險預案機制。加速了互聯網醫療平臺與養老機構的落地對接與使用。推動了智慧養老信息技術在養老行業運用與發展。”陳玉琢說,我國經過多年對養老產業發展,和國家對養老產業的設計,現在已經建立了養老產業的頂層設計,居家是基礎、社區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多層次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

  截至2019年6月底,中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2.99萬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4.34萬個,養老服務床位合計735.3萬張。截至2019年底,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約2.54億,佔總人口的18.1%。

  後疫情時代,陳玉琢對未來中國養老產業的展望。2020年六零後退休,五零後、六零後成為老年消費主力。未來30年年均增長800萬人。疫情過後,人們更加重視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養老人口數百萬級快速增長,養老產業進入2.0高質量快速發展時代。預計2020年,老年人消費總額8萬億,2030年達到26.7萬億。


助:全方位佈局防控,馳援武漢

全國的養老院已經普遍存在養老護理力量緊缺的問題。疫情發生以後,春節期間放假的一些護理員返不了崗,造成護理員人數更少。養老產業在快速發展的2.0時代這個局面如何破解?或許從這次疫情中能得到啟示。

在2月下旬以來,在國家民政部的協調指導下,江蘇、安徽、湖南三省民政部門,迅速組建了三支養老服務支援隊馳援武漢。進而創下了我國民政史上養老服務第一次的跨省馳援。

“接到任務後,2小時,212人報名,3天精選40人,7天準備,1天進場這次行動拼的是凝聚力,戰鬥力。” 談義良介紹,1個月,每天工作12小時,支援兩個養老機構,同時深入第三個養老機構指導三級防控體系,現已圓滿完成武漢支援任務。

達到武漢當晚全員三級防護深入機構瞭解情況。落實管理措施,進行全院封閉管理,樓層封閉運行,院內防控措施改造。全院提高到三級防護,對所有人員進行培訓;建立“三區兩通道”防控制度和病區每日消殺制度,並專人落實監督。在後續的工作中從每個人、從每一位個長者、家屬、原院方員工用心做起,高強度的工作、心理壓力、,加上穿上防護服造成的身體不適讓隊員很疲憊,但是有好多大家員工在這個過程當中都幾乎差不多要暈倒都在默默的堅持,為武漢長者多做一點,帶給他們多一些關懷和溫暖是隊員們一致的心聲。

“我們真心對老人好,他們能夠感受到的。”九如城集團董事長談義良說。


贊:逆行的隊伍中,有養老護理的身影

在疫情阻擊戰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可歌可泣、催人淚下、永生難忘的真實故事和感人照片。也看到了很多義無返顧、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的勇敢逆行者。在這次疫情防控之戰中,國家組織了346支醫療隊,全國42600多名醫護人員逆行武漢、支援武漢。但是在支援武漢的隊伍中,還有這樣一個特殊的養老服務隊。這對免疫力低弱、自理能力差的老年群體來說至關重要。也更是咱們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事業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