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生产1.8亿个口罩,疫情过后我国口罩会不会过剩?从缺货到烂大街?

小折爱天津


可以肯定的是不会。

首先,国家强有力的干预,会做好宏观调控。去年口罩的产能是2000万个/天。这个产能可以满足国内外的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需要。

今年因为是特殊情况,发生了疫情,全国乃至全球对口罩的需求可谓是直线上升,从目前来看,这种需求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不会减弱。 以目前国家日产能为2亿个/天,还不能完全满足全球的口罩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口罩生产能有此大的产能,离不开国家的鼓励以及各行各业的临时转型,这也说明,市场的价值规律,当需大于供的时候,价格上涨,有利可图,必会出现很多的供应方,当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下跌,无利可图,市场重新洗牌,供应也将回落到正常水平。

经过这次疫情,国家在医疗物资的战略储备上肯定也会改变的。所以只会让口罩回归到正常水平,你们觉得呢?


剪影科技


以最新调查1天产不出1.8亿只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现在一天能产5600万只,而3m的产能更低,一天几百万的产能。现在的产量远远低于需求,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口罩缺乏,所以最近会有大量的工厂会暂时转型到生产口罩的行列来,但疫情结束后,也会有很多退出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只会保留几个生产大商的,你不退,就会搅乱市场,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你会问,会吗?会的,就像战争一结束,军队要裁军是一样的。





1、事物都有惯性的,疫情也不可能突然而止。口罩就算在疫情过后,也会持续使用一段时间的。

2、疫情过后,一般人家里都会储备一些……

3、中国有14亿人,18-59岁的有9亿。大概一天,得消耗1.4亿个,这东西本身就便宜,一次性口罩,成本也就几分钱。在疫情前批发价最高也不到1毛9。如果口罩有盈余,人们可能一天用多个,14亿人,一天可消耗10亿个的。

4、国外近期有感染急升的可能。出口需求量也大增。

怎么说,都不可能 产能过剩。


皇家师爷


这个问题非常好,为了表示客观,咱们用数据来体现。


首先来看我国的口罩产能:


我们的口罩生产,很早就开始了。

2月6日,中国石油启动了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兰州石化和大庆油田三地四家企业的口罩生产线建设。

2月29日,6条医用口罩生产线全部建成,每天生产口罩60万只。

3月,21条口罩生产线开工并全部投产,中国石油日产口罩可达150万只。

广汽集团也开始跨界生产口罩:

2月5日广汽集团决定自制口罩;

2月10日工程师成功组装调试出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

2月17日无尘车间改造完成;

2月20日,正式开始自制口罩的批量生产,5条生产线同时开启,日产能达25万只。


目前我国普通口罩的日产能已经超过1亿只,全国口罩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110%左右。


格力:好口罩,格力造。五菱: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在多方不眠不休加班加点的赶工下,我们的口罩终于够用了。


网上也能买到手了,药店也能中签了,价格也降下来了,我们国内的压力小了。

然后来看看国外对口罩的稀缺程度。


先看美国:美国目前口罩缺口至少达2亿只。


按照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说法,如果疫情变得更加严重,那么美国医疗系统在一年内最多可能需要35亿个N95口罩。而目前,美国只有1200万只医用N95口罩和3000万个外科口罩。

然后韩国:相当急缺。

韩国政府已经下达禁令,除了部分企业外,其他的口罩一律不准出口。韩国总统甚至呼吁民众可以重复戴一次性口罩,可想而知有多紧缺。


除此之外,日本、伊朗还有欧洲,也没好到哪里去。

我国是口罩生产大国,世界上50%的产能都来自于我们国家。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全球购买意愿很强,医用口罩需求买家增长13769%。说明需求量非常大。


欧洲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中国销往意大利的口罩订单增长了近40倍。

数据显示,意大利口罩浏览量增长1227%、销售总额增速9907%、订单数增速3959%;

西班牙紧随其后:口罩浏览量增速277%、销售总额增速964%、订单数增速791%。法国口罩浏览量增长139%、销售总额增速469%、订单数增速303%;

德国口罩浏览量增长35%、销售总额增速614%、订单数增速93%。


看得出来,我们国家口罩企业的销量还有很大机会。我为祖国自豪,为勤劳勇敢的祖国同胞自豪!


如果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吧。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
我是薇安。创业公司CEO,前世界500强高管,资深教育专家,演讲成交教练,畅销书《迭代》作者。只写接地气的成长干货,一起勇猛精进,一起活到淋漓,欢迎关注@薇安说 。

薇安说


导言

从目前的产能来说,口罩产能尚未达到满足中国的需求,但是这种产能是特殊时期的超量供应,未来肯定是要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我们国家肯定是会通过收储的方式将口罩吸收掉,而大多数的非专业性的口罩工厂和机器会被淘汰掉或者封存起来,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疫情面前,全世界都在大爆产能

2月25日国家发布的最新的数据,我们目前日产口罩已经可以达到5400万个,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已经超过了90万只,而2月份已经生产了5.74亿只。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放在平时,日本全年进口也不过4.3亿只。这样的产能明显是太多了。不仅仅是我们,全世界都一样,在全力的冲刺,因为实在是疫情变化太快了,让人感觉到怎么样都不够。

从供应角度看,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全国口罩生产能力已经较疫情初期大幅提升。目前全国口罩日产量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时提高了近3倍,部分缓解了紧张局面。总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医护一线的需求。

但口罩这东西必须要有一个正常的储备和生产能力,但是如此疫情面前,不得不加快了爆产能的地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问题来了。2019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2.59%,大多数中国口罩企业利润率低于平均值。大多中小型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别看这一波能救活不少的厂商。从远处来说,该退出市场的企业还是得退出去。

从稀缺走向过剩也许只要3个月

我们现在看到外国口罩也稀缺,但是中国口罩能出口吗?可以出口,但是你必须得有证。这一点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出口国外,更多的只能留在国内,出口的都是价格较高,产品质量好的。这一点有的时候有点悲哀。我们买更贵的口罩但是质量还没有外国的好。这就是贸易中存在的矛盾。

为保障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利益,国家也出台不少措施。此前已发布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对列入相关产品目录中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第一批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包括医用防护服、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使用口罩等。

疫情结束后,我们的口罩又要回去储藏起来。静静的等待下一次的爆发

我希望,没有下一次。


南阁水哥


1天生产1.8亿个口罩,疫情过后我国口罩会不会过剩?从缺货到烂大街?

此次疫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唤起民众使用口罩的重要性,一时间口罩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口罩生产厂家昼夜加工,还是未能达到需求,国家为此加大生产力度,在生产上大下功夫。人们开始担心疫情过后,一天生产1.8亿个口罩,会形成过剩,这个问题国家不会不考虑的,国家自然会调控,不会出现过剩。更不会出现从当时的缺货到满大街都是的现象,广大民众也由此会在家中贮存一定量的口罩,注重卫生防患于未然。


梦醉纤尘


做市场分析,数据说话

一、以往产能:

以前中国口罩产两每天2000万,占世界一半,现在突破1亿,正往2亿上冲。

二、短期需求(3个月内):

据淘宝的数据统计,现在口罩需求增长了137倍,也就是说每天产量55亿只才能满足需求。

就算中国产能提升10倍,达到日产2亿只口罩。全球达到4亿只,目前也是日缺口达50亿只,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三、长期需求(3年内):

3.1 国家与家庭储备:新冠肺炎2020年告一段落估计要6月份,6月后各国要进行战略储备,储备至少人口量一周(7天)的用量,有实力的国家可能会储备半个月的用量,即中国至少要储备100亿只,全球要储备500亿只,以10倍的产能需要生产125天。加上家庭的储备,起码达800亿只。

3.2 日常消耗:新冠肺炎,有很多感染者是无症状的,不能保证下一年会不会重来,很可能小规模小范围的传染成为常态。所以,经过这疫情,以后很多人员戴口罩,特别是人流量多的商场车站机场等,很多人戴口罩成为常态,特别是中国。全球除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估计有50亿以上,按5%的人出行戴口罩,就是2.5亿,相当于以前产能的6-7倍。

3.3 三年内(到2023年3月)总需求:

所以只要计算一下需求:全球国家储备7天500亿只+个人储备5天300亿只+日常消耗5倍每天2亿只。就可得出总需求。

国家储备:500亿只

家庭储备:300亿只

3年内每天消耗2亿只=360*3*2=2160亿只

共计500+300+2160=2960亿只

按10倍产能日产4亿只计算生产所需天数=2960÷4=740天(25个月)

按7.5倍产能日产3亿只计算生产所需天数=2960÷3=980天(33个月,差不多3年)

按5倍产能2亿只计算生产所需天数为1480天(49个月,4年多)

四、总结:

10倍产能(全球日产4亿),25个月(2022年4月)才能消化完市场需求。

7.5倍产能(全球日产3亿),33个月才能消化完3年的市场需求。

5倍产能(全球日产2亿),49个月(2024年4月)才能消化完市场需求。

所以10倍产能(全球日产4亿),2年内不用担心市场需求。

7.5倍产能(全球日产3亿),33个月消化完3年的需求,时间上刚好匹配。

5倍产能(全球日产2亿),则供应不足,永远不用担心市场需求。

从以上分析来看,即使不看当前的短期需求,只看长期需求,7.5倍产能刚好可以实现产销平衡,10倍产能在2年后可能有点供大于求,5倍产能则供应不足。基于短期和长期综合考虑,以及企业的投资回报周期(目前口罩防护用品投资,半年收回投资应该没问题),10倍产能以下是根本不用担心的,超过10倍产能,两年后开始可能有点风险!


珠陵江畔层溪田园情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世界的50%。目前来看,只有中国能供应全世界的需求,从中国目前的疫情来看,全中国全部每日每夜的加工都无法有效的满足需求,何况外国的疫情有蔓延的趋势,这是增大中国在国际影响力的好机会

这次疫情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挑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国的救援,中国是工业基础门类最多的国家,工厂的很多生产线都是临时增加的,可以随时变更生产的商品

市场和政府会自动调节


戴着墨镜的王老师


我觉得这个问题,首先他不会说烂大街了。这一次瘟疫比较严重,起见全球那中国的口罩生产量占全球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但是中国人口基数也大,使用率也高,目前是中国把全球的口罩都买完了,那现在中国加紧生产的过程中瘟疫的流行和发病的范围也在扩大,所以短期内不可能说口罩会过剩。过一段时间中国的瘟疫控制住以后,国外的正在发病高峰期,那国外的生产能力又不行,肯定中国的口罩可以出口到国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觉得口罩的生产应该还是供不应求的,只能说是厄买卖的过程中不会像前一段时间那么难,已经不错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控制了瘟疫的发病率,那口罩的使用可能会相对变少,这个我估计最少要一年左右吧。



福建万景001


按照国家发改委3月2日发布的消息,2月29日我国口罩产能、产量已双双破亿

目前全国口罩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1.16亿只。N95口罩日产量也达到了166万只,有效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

先为我们的国家点赞,试问当前情况下,有哪个国家如此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

那会不会因为产能过剩造成疫情过后口罩从缺货到烂大街?

其实有这种顾忌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不用过分担心。

首先,全国目前有超14亿的人口,虽然目前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出门戴口罩仍然是大家必备的。

按正常情况来说,如果出门活动,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下一步学校再开学,短期内口罩仍然是标配。假设每个人出行一天的消耗一次性口罩的量至少为2个,那就有近30亿的日消耗量。产能产量破亿目前只能缓解目前市场口罩供求关系,但无法做到满足。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全国大多数地区口罩需求量仍然旺盛,“一罩难求”的状况依然存在。

而且由于巨大的口罩需求敞口,且这次疫情也培养起了国人带口罩的习惯,相信在较长期限内,口罩仍是刚需的消耗品。

其次,因为疫情爆发,全球范围内对于口罩的需求增加。

根据现在的情况,虽然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相信我国将是最先将病毒完全控制的国家。

但是由于前期国外的大多数国家对于该次疫情的不重视,准备不充分,目前全球范围内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在逐步增多,各国口罩都成了重要的防疫战略储备物资。

韩国前些天直接禁止国内口罩出口,日本考虑恢复从中国进口口罩,美国库存口罩还需要2.7亿个……

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发生国家都需要口罩供应,一罩难求在国内有所缓解,但是国外仍然有巨大的需求。

因此,即使国内口罩供应达到供需平衡都很难,更不要说将口罩出口。要知道2019年我国口罩年产量45亿只,而全球一半以上口罩产能来自中国。他们都在眼巴巴的等着我们把口罩出口给他们呢!

口罩已经成为今年全球性刚需产品……

最重要的一点

2月7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 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其中将口罩等重要防疫物资列为政府兜底采购售出的产品目录。

对于各类生产口罩的企业,如果达到通知要求标准,所生产的所有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采购收储。

其实这才是国家给口罩生产企业吃下的定心丸。

综上所述,我国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口罩并不会从缺货到烂大街的状态。起码在国内疫情全面结束之前,口罩生产企业仍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