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小白,如何备考2020国考、省考更有效呢?

邢小燕


建议你从一下几方面先了解一下公务员考试:

1. 公务员报考的资格条件是什么?

2. 公务员以及选调生,事业编制的区别;

3. 公务员考试的时间以及报考流程;

4. 去哪关注招考岗位信息?

5. 如何系统备考?

下面以贵州省省考为例

1. 公务员报考的资格条件是什么?

贵州公务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2. 公务员以及选调生,事业编制的区别;

a.贵州公务员与选调生的区别

(1)报名条件不同。选调生的报名条件除符合国家公务员的报名条件外,一般还要求是党员、学生干部、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服从组织安排、本科及以上学历、成绩优秀等。

(2)培养目标不同。一般公务员招考的是非领导职务国家公务人员,选调生不仅仅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其重点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同时,为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3)选拔程序略有区别。选调生的选拔包括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考核等程序,一般都要求校方进行重点推荐和审查。而且"选调生"通常还会有年龄上的要求。(4)培养管理的措施不同。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后,组织部门将通过举办培训班、抽调到上级党政机关跟班学习,鼓励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得力措施进行重点跟踪培养,帮助选调生脱颖而出。

b.贵州公务员与贵州事业编制的区别

1、经费来源不同。(就是财政收入来源)

2、升迁机制不同:公务员工龄长薪级工资涨,意思就是说只能升职才能涨薪水。但事业单位,除工龄能升职之外,还有一个渠道,就是通过职称聘用来涨工资,打个比方: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即你的专业很扎实的话,收入不比你上司少,甚至可能比上司还高。

3、晋升机制差异大:公务员相比事业单位来说升迁机会更大,并且可以一直升,升到高级都是有可能的。但事业单位基本都是行政机关下面的二级单位,升迁机会很少,毕竟职数少。

4、工资标准不同:事业单位的工资不一定比公务员低,因为事业单位相比公务员来说较为灵活。原因是,首先看呆在哪个单位,比如烟草专卖的事业单位就比公务员挣得多;二是可以努力考职称,副高相当于副处待遇,很不错的。毕竟基层公务员一辈子混到副处的很少。当然我指的是基层。省市和国家的除外,省里公务员起步就是处级。

3. 公务员考试的时间以及报考流程;

贵州公务员考试流程

1公告、职位表发布

贵州公务员考试的征程从发布公告和职位表开始。包括公务员(人民警察)、选调生招考简章、招考职位等信息。

2网上报名

报名统一在网上进行。报考人员可在报名时间内期间登陆“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www. gzpta.gov.cn或219.151.4.99)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职位进行报名...

3网上资格初审

资格初审在省、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下,由各招录单位负责实施。乡镇机关公务员资格审查工作由各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招录单位对已经提交报名申请的必须在48小时内审核确认报考人员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4网上缴费

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于缴费期间在“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网上缴纳100元考务费。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请考生缴费成功后打印两份《报名信息表》供加分审查、资格复审等环节使用...

5网上打印准考证

网上缴费结束后,报考人员于准考证期间,登录“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打印笔试准考证...

6公共科目笔试

笔试是贵州公务员考试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了笔试才能有参加面试的机会。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能力测验(上午9:00—11:00)和申论(下午 14:00—17:00)。

7笔试成绩查询

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一般可于笔试后一个月左右登录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网站查询。笔试成绩查分结束后,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笔试环节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笔试环节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是指进入下一环节的笔试成绩与少数民族加分之和的最低成绩)。

8排名及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对象为达到笔试环节最低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中,依据笔试成绩加上加分后,从高到低按职位资格复审人数与招录计划数3:1比例以内(含3:1)的人员。同一职位报考人员笔试成绩加上加分后名次末位并列的同时确定为资格复审人员。

9面试

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名单,并在各地市招录网站上统一公布。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省人社厅负责省直及垂管系统职位的面试考务组织实施工作;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负责本辖区内职位的面试考务组织实施工作。

10体检和考察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11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拟录用人员由招录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合格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所在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7天。

4.去哪关注招考岗位信息?

目前关注公考没有统一的官方网站,各省有各省的招考网站,国家也有一个公务员招考网站。拿贵州省举例,可以去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或者华图官方网站了解详细的招考信息以及考试公告。华图官网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提供最新的考试资讯。

5.如何系统备考?

 公务员考试相比相比被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则它是又一次能改变我们千百万的学子命运的机会,二则近年来,国考动辄千里挑一,更有甚者则万里挑一,竞争之强烈,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与参加高考不同的是,高考毕竟是在长期的学习后才进入考试。而公考好多人无疑是一切从零开始的,如何能让自己在千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华图考试研究中心提醒您,提早着手,有备无患。具体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有志公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阶段:了解公考,积极备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广大公务员生,尤其是对公务员考试没有了解的考生来说,前期的了解和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考生要了解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录用职位、考试性质和程序,报考及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和方式等基本情况,根据自身条件,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再决定报考什么职位。

  第二阶段:做好规划,提早复习

  考生决定报考之后,就应及早准备复习,复习越早,准备越充分越好。具体安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前期:熟悉考试。

  建议考生精心选择一套权威应试教材,认真研读,了解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情况。

  中期:中期复习是整个备考的关键,建议考生可先进行模块演练,再进行套题训练。

  分模块演练针对性强,可做到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无疑是快速扎实的掌握各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和应试技巧的好方法。具体可以参照华图教育的《模块宝典》 ,《内部教案》等,然后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学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科学复习。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参加一些知名的公考的辅导班,在那里可以得到对知识的系统讲解,抓住重点,把握题型的变化,从而做好应对之策。

  套题演练必不可少,有的考生总是这样认为,等我考试的时候我再做几套历年的考试真题,熟悉一下考试题型和考试环境就足够了,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没有平时的套题演练,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是很难提上去的,尤其是国考,一般行测共有140多道题目,时间只有120分钟。由于考察的题量过大,要求考生具备快速解题的能力,平均50几秒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对多数同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不经过专门训练的考生,不仅无法完成考试内容,甚至越做心理越焦急,往往答不到一半,心里就已经崩溃了。 所以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就要加大对题量和做题时间的把握。

  后期:及时总结

  如何做好做好最后的冲刺呢?有人认为自己只要前期上好辅导班,多做历年真题,就行了,但是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善于总结的人才更容易获得质的提升,所以后期的总结是超越别人的一大制胜法宝,一则可以查漏补缺,二则可以让自己对考试内容有更系统的认识,对抓紧时间再巩固知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提醒考生务必注重后期总结。

  第三阶段:保持心态,积极应考

  万事俱备之后,制胜的东风无疑就是心态了。俗话说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复习进入冲刺过程时,考生的压力和心态可想而知。但无论如何考生都应抱着信心十足的状态,适时地为自己减压,调整好心态,保证以最佳的状态步入考场。

  祝您一举成“公”。


贵州华图


国考已结束,现在距离省考还有大约还有100多天的时间,可以做好省考备考准备,如何有效的利用这100天制定行测的复习计划,一起来看一看吧。
首先,结合自身不足制定相应的复习方案,行测知识点繁杂,题型种类多,很多复习的同学会遇到这种情况:复习的时候往往都是从第一页开始,每天都在看书,中间稍有间歇,下次拿起书仍旧是从第一页开始,毅力不够;或者等复习完一本书后,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又都全忘了。
第一个阶段(40天):了解行测知识点,区分重难点,掌握核心的做题方法分模块进行复习。
省考时间每年大约在4月,考试时间行测笔试时长2小时,主要分五个专项: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各类题型难易程度,做题方法各不相同,需要集中火力克服。
其次,需要注意,无论何种考试都需要刷题量做支撑,就是所谓的刷题训练。
很多人不喜欢,认为这样复习太过于机械,只能是让自己身心疲惫。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学完基础理论(专业的系统学习)之后,考生对理论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但是仍旧需要用做题来消化理论知识,不做题不能发现自身问题。到底是因为不会审题,不会分析,还是不会结合知识点来做题……这都需要做题来检验。
第二阶段(30天):以历年省考试题,最新国考试题以及专项练习题为主,定时定点刷题检验自身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第三阶段(15天):在现有的基础上查缺补弱,对于方法的打磨,细化后提升效率。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行测试卷的很多题目整体不难,如果给足各位考生充足的时间,相信很多考生都能答出一份自己满意的成绩。但是考试时间是有限的,两个小时就不会允许大家慢慢思考,电光火石之间就要做出选择,因此提高做题速度很重要。
第四阶段(15天):冲刺强化,调整状态
一方面,用冲刺卷调整自身做题时间,固定每部分的做题顺序。一般建议可以先做常识和言语理解,资料分析放在中间时间来做,再往后做判断推理,最后做数量关系,当然这是一个小建议,这个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进行调整。
但是,一旦练习时确定了,那就不要轻易改变,考试时也按照平时的方法来做就不会现场乱了阵脚。
另一方面,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树立自信,进行积极的心态调整,这样的好心情对于考试也是有助力的,可以让自己以一个相对轻松的心态去应对考试。
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计划复习,不能让复习计划只停留在纸上。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薄弱点和复习计划执行度,不仅要刷题,更要阶段性的进行总结,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查缺补漏,不断完备自己的做题方法,才能每天进步一小步,最后一跃而过。

楚雄中公教育


一、知识点方面:

(一)常见知识点

复习中,大家会发现有的知识点反复考查,自己感觉都做腻了。但各位同学,考试时恰恰是这样的知识点会让我们心里没底,所以这些知识点要多记,勤总结,反复看。

(二)常错知识点

做题时,有时同一个知识点在题目中反复出现,感觉自己毁了,但总会做错,说明这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扎实,用法不太熟悉,那因此考前需要再练习这样的知识点,加以巩固。

二、练题方面:

(一)错题不再错

有的题目可能不管做几次,每次都会错,而且涉及的知识点也是模糊的,印象不深,总是记不住,这就是经常出错的题,大家不要忽视,要认真分析,反复推敲,不再出错。

(二)做对的不要错

备考中,做对的题目要保持住,这些题是比较基础的,不要出错。

三、做题原则:

(一)果断舍得

大家在练习模拟试卷时就能体验到,所有题目都不想错过,都想做完。但时间确实不够,有的题目就要舍弃,比如较难的题目、没有一点思路的题目,节省的时间去做能做对的题,这样时间才能合理利用。

(二)不要过度思考

有的题目自己觉得能做出来,不甘心错过,就反复思考,但结果可能还是做不出来,遇到这种情况,各位考生不要过度思考,果断舍弃,毕竟交卷最后还能凭基础再猜一猜。

考试不是考查大家舍不得的题目,而是要求考生非常清楚的知道在所有题目中哪些题能做对,哪些题不会做。

因而,舍掉了一些题目,大家才会有时间看全其他题目,这样才能做对较多题目。

四、否定问法

国考中,各个题型的考查,一般都会出现否定问法,而这正是大家会粗心的地方。在可能性推理中,否定问法较多,比如下列最能削弱的是,哪个选项不能加强。言语中,例如文段说法不正确的是,不适合做文段标题的是。

上述的只是一部分否定问法,大家在考前还要重新查看下,多熟悉其他否定问法,建立敏感度,切记不要看错。


延边公考小百科


备考的话现在以开始了,如果考虑自学的话推荐中公的图书,如果考虑报班的话我可以把中公老师推荐给你


三两清风四两面


2020国考已经结束啦 建议你可以备考省考,如果毫无基础的话建议找大型的培训机构听一些网课或者直播课先树立基础是认真的


中公教育李老师1


建议你首了解国考、省考的区别。纯从名义上来看的话,国考肯定是要你省考更加的规范,更加严格。从组织机构上讲,国考那一般都是国家统一去进行组织,全国范围之内的,而省考呢一次性的省份,他会限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这个联考,那还有一部分省份,他单独组织,单独招进行一个考试,很多省考的这个岗位,它相应的户籍限制的。 从考试内容上讲,都是考行测跟申论,但省考有时候分类的,比如山东分为ABC卷, 题量省和地市的分别是135道题和130道题,各个省份会根据各省的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题量。国考靠大多数情况之下,都会集中在11月末和12月初,省考一般到5月份也是我们他所说的联考,也有一些特殊省份,他可能会在下半年就是考试,比如说河南省省考下半年还有。

不管2020年的国考或省考,那你一定要精心准备,因为考核是非常非常难得的,竞争也是非常非常激烈的,一定要精心准备。一是基础要抓牢,申论除了我们经常说的大作文要写好,多关注时事政治,建议坚持看中央新闻联播。还要平时多练习,常识判断、语言理解、党史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都要扎实;行测主要靠多练、结合上学时学习的数列、排列组合等。二是关注历年真题,总结分析常考知识点、经常考到的也就在出现频次较高的,就是重点,下一次就可能换个考法来考,重者恒重、轻者恒轻。三是,持续关注招考信息,分析历年各职位报考人数,适当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总之,公考是一条漫长的路,最终还是靠自己,希望我的建议能作为你的一个参考。


陪伴式教育


如果是零基础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去报一个当地口碑好的培训班,因为那里的老师会就考试的重点、策略、考试技巧等给你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