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和司马懿都曾令曹操忌惮,为何最终曹操只杀了杨修,留下了狼顾之像的司马懿?

白话历史君


如果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原因比较简单。

两个字“低调”;杨修恃才自傲,平时装逼也就算了,在领导曹操面前还不知收敛,完全等于作死。而司马懿不一样,为人很低调,情商超高,即使曹操有着狼顾之相的担心,也没有合适的理由杀他。

这其实就是一个在官场和职场上都非常非常适用的道理:永远不要比你的领导聪明。

不过在正史上,更多的还是一个政治层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杨修和曹操政见不同

受到小说描写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此人之死是因为自己老喜欢“秀智商”,最终锋芒太盛而被处死。可实际上杨修并没有过太漏锋芒的事情,他最让领导接受不了的,是政治上和自己有着不同的意见。

曹魏阵营由于有天子坐镇,所以这个队伍中的人才们也都有了比较尴尬的局面,他们有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是在忠君还是在助曹,这对于文人来说算是一种“迷茫”的现象。

可是杨修和荀彧等人立场比较鉴定,虽然帮助了曹操谋取地盘,但本质上是归附天子的,他们认为曹操只是天子用来平反的“工具”,所以才会辅佐这位军阀。

不过从曹操后期对待天子的态度来看,杨荀等人皆看透了真相,所以他们在政治立场上就站到了曹操的对立面,这样一来曹操也只好为自己“清除障碍”。

换句话说,杨修等人所代表弘农杨氏,忠心于汉室,乃是曹操取得天下的内部阻碍。其家族也是当时的名门世家,其底蕴名望不输汝南袁氏。其对于曹操来说,彻底翻脸,武力驱除不现实。但得必须要打压一下,杨修无疑适合开刀。起到一个杀一儆百得效果。

第二点、杨修站队失误

曹魏后期晋升王爵,其子嗣对世子之位自然无比“垂涎”。所以各位公子就在父亲生前进行了各种竞争,而拉拢人才则是获胜的根本。从当时的人才分布来看,杨修“投资”了公子曹植,而司马懿则站到了曹丕的深厚,这两个非常厉害的人才分别站到了不同的公子身后,这也让世子之位的竞争更加激烈。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曹丕最终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拿到了权利。可在传位给曹丕之前,曹操还需要替儿子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剔除不稳定因素。

为了预防其他儿子策反谋权,最好的办法就是剪掉他们的“羽翼”,例如杨修这种重量级谋士,自然不会再让他为其他公子效力。而司马懿作为曹丕的心腹,即使曹操有诸多猜疑,那也不能将他杀掉。

第三点、杨修确实很讨厌

虽然我们前面说杨修的聪明没有太大的锋芒,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锋芒,最起码他跟司马懿的锋芒比起来还是太过耀眼了。

这一点咱们前面说过,其准确来讲不算是曹操其杀心得缘由,而是借口。虽然曹操掌握着极高的权利,但是他也不能随便就杀掉有影响的谋士,但是杨修在辅佐曹植之时就表现出了傲慢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才华足以成国家肱股,这样的态度给了曹操足够的杀人理由。

而司马懿就恰恰相反了,历代史学家提到这个政治家的隐忍功夫之时,都只能用“非凡”两个字来评价,此人从曹魏中期就开始跟随曹操,不过他把自己的才华和野心隐藏的恰到好处,平时的行事风格也极其低调,从来也没有传出过什么“绯闻”。

虽然说曹操最后识破了此人的大志向,可是确实找不到什么罪名能治他死罪,再加上曹丕继位之后确实离不开他,所以曹操就把他留了下来。

综上所述,杨修之死有政治原因和个人原因,而人家司马懿无论是是在投资还是在隐忍方面都不可挑剔,也正是二者在眼光和为人方面的不同,才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白话历史君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军师联盟》,剧中有两位非常出彩的人物,一个是司马懿,另一个是杨修。

无论是在《军师联盟》这部剧中,还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剧书中,这两个人物都非常有才华。而曹操对于此二人的观察也十分透彻,杨修虽然有才但却未被曹操看出太大的野心,司马懿却不一样,曹操一早就看出了他的“鹰视狼顾”之相,曹操也知道拥有这种面相的人会对自己以及子孙们的统治造成威胁。

那么,为何曹操还是杀了杨修,留下了威胁巨大的司马懿呢?

曹操之所以杀掉杨修,一是因为杨修的性格的确是令曹操讨厌,曹操有杀一儆百的意思。另外杨修在夺嫡斗争之中站在了曹植这边,站错了队,而这让曹操极为反感。而司马懿却与杨修不一样,他性格隐忍沉稳,适合朝堂斗争的需要,在夺嫡斗争中又站在了胜利者曹丕这一边,自然容易保全性命。

另外曹操之所以留下司马懿,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人才,因为当时的诸葛亮已经成为曹魏巨大的威胁,只有司马懿才能对付得了诸葛亮。

首先,演义中对于杨修之死进行了很细致的描述,总而言之,演义中的杨修非常聪明,但是恃才放旷,喜欢自作聪明。但杨修却不明白曹操身为领导喜欢聪明的下属,但是从来都不会喜欢自作聪明的下属。杨修聪明有才,尤其是文采风流,在当时文人一脉中颇有盛名。但是当时的文人集团有很多人都对曹操很是不屑,恃才傲物者众多,比如说孔融。曹操对于这样的人本身没什么好感,更何况杨修总是能猜透曹操的心思,对于这样的人曹操如何能不厌恶?

曹操作为曹魏的掌舵人,手下谋士众多,程昱、荀彧等人何其聪明,自然能猜透曹操的心思。但是他们从来都是看破不说破,因为他们知道曹操多疑,领导的心思是不能随便点破的。但是杨修却不一样,无论是阔字谜事件还是一合酥事件,杨修都当众揭穿了曹操的心思,不过这两件事情毕竟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鸡肋事件关系到曹操的对外军事行动,这算是彻底惹到了曹操。

在攻打汉中的时候,曹操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局面,当曹操说出“鸡肋”二字的时候,杨修竟然让人收拾行装准备返回,还解读出了“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这可以说是明摆着猜中了曹操的心思,加之曹操因为攻打汉中的不顺而心情烦躁,撞到枪口上的杨修被杀也就没什么意外了。

第二,杨修参与了夺嫡斗争之中,这也是被杀的原因之一。杨修文笔好,与曹操的儿子曹植私交甚好,也是坚决拥护曹植的文人之一。为此,聪明的杨修不断为曹植的夺嫡之路出谋划策。然而,任何一位君主对于臣子参与夺嫡斗争都是很难容忍的。更何况曹操经过一番考察之后,还是觉得曹丕更适合做继承人,那自然就更不愿意看到杨修帮助曹植对付自己选定的接班人,杀他是必然的。

而司马懿与杨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首先,杨修自负聪明,自以为是,而司马懿知道曹操疑心,自己便四处做小伏低,隐忍不发,平时兢兢业业地工作,暗中等待时机。所以即便是曹操想要对付司马懿,也很难找出司马懿的错处。

第三,司马懿非常清楚,曹操虽然喜欢才华横溢的曹植,但文人气质的曹植根本不是最合适的接班人。曹操即便是在喜欢曹植这个儿子,也不会让他接班。曹丕才是各方面都符合继位的继承者,所以司马懿早早地便投靠了曹丕,为曹丕的夺嫡之路出力。

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有他的支持,曹丕夺嫡的胜算会更多,曹操也希望曹丕将来继位之后能有世家大族的支持,这样地位会更稳固,所以他不会轻易杀掉司马懿。

第三,曹操在晚年之时,刘备占据汉中与蜀地成为了曹魏一大对手。刘备之所以有如此成就,诸葛亮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这样一位天纵奇才必须要有一位能够克制他的人,司马懿就是最好的人选。不仅仅是因为司马懿有才华,更重要的是他隐忍、克制、沉稳的性格,是对付诸葛亮最有利的武器。

事实证明,曹操没有看错人,后来的司马懿有利地阻挡了诸葛亮的北伐之路。但也正是因为司马懿的这种性格,为司马氏篡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曹操留下司马懿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元哥说历史


杨修这个人本来就只是个书生,和文人墨客交流一下诗句文章还成,中看不中用。估计在曹操眼里他就是个有点小聪明的官二代,胡乱猜测上位者的心思又是参与立储。不懂做人关键是哪里危险哪里凑,不弄死他弄死谁啊。

司马懿这个人会韬光养晦,他在向曹操展示了才华之后,不抢上司风头会做人,人又有本事,以后留给后人出谋划策还是可以的。所以才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可附于兵权。


历史小闲人


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曹操杀了杨修而不杀司马懿,首先我们只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分析,就不用管是否是正史了。

先说杨修为什么会被杀。

其一,杨修被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杨修自以为才气了得,看见曹操在门上写了个‘活’字,就自以为曹操认为这个门太阔了,需要改小!于是就私自让人把门给拆了换个小门。

还有一次西凉马腾送来了一盒糕点,曹操在上面写了个‘一盒酥’三个字。杨修又作死的拆分为一人一口酥让众人分吃了,曹操何许人也?一代枭雄霸主!曹操的所思所想岂是你一个随军主薄能瞎猜测的?此时曹操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当面责罚。


所以在曹操跟刘备相持汉中的时候杨修以鸡肋为名让众军打点行装准备撤退,这哪里是你一个主簿能管的事!这已经触犯了军法了!于是曹操再也忍不住了立马杀了杨修!

杨修之死死于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过了头就是愚蠢!

其二,杨修之才只能卖弄文墨,不能定国安邦。

按理说曹操是爱才惜才的,大文豪杨琳曾经一道讨贼檄文骂便了曹操祖宗十八代!但是曹操抓住杨琳之后也没杀反而重用杨琳,为何?因为杨琳一道文章能顶十万大军!有时候刀笔往往能杀人于无形!而杨修呢?只会卖弄文才!不会做一些让曹操感到有用的事情,真正的定国安邦用不到这种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以杨修必死!


再来看看司马懿为什么没被杀。

其一,司马懿老谋深算,曹操需要用司马懿之智来协助曹魏政权统一天下。

司马懿何许人也?是当时的天下名士!门下学生众多,是一个豪门大家族!先祖司马印曾经被项羽封为殷王,是个大家族。而司马懿本身又有定国安邦之大才。所以曹操会重用司马懿,一边通过司马懿获取司马懿背后家族的支持,一边让司马懿来给自己一统天下定国安邦出谋划策。即使自己在世未能一统天下,自己子孙后代则需要完成这个任务,而一统天下就需要司马懿这样的能人奇人!所以曹操重起才而不会杀司马懿!


《晋书·宣帝纪》: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伯林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

其二,曹操自信能够驾驭司马懿。

曹操驾驭司马懿一点问题都没有,曹操在的时候司马懿都只能跪着回话,而曹操选择的继任者曹丕也不是一般人,照样把司马懿安排得服服帖帖的。所以曹操以及曹操认为曹丕能驾驭司马懿,就不会杀了这个奇才!能用好司马懿就有助于曹魏一统天下!事实也证明了除了司马懿能跟诸葛亮单挑,其他的曹氏亲贵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所以曹操自信能够驾驭司马懿所以不会杀司马懿这个大才!


结语:司马懿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晋朝的奠基者开拓者其心中韬略城府肯定不是杨修这等狂妄之徒所能比的,自然结局就很明了了,自作聪明的杨修落得个身首异处,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一统三国,成为西晋王朝的开拓者,两者相比不言而喻!


竹林论风月


杨修是进,司马懿是退。

杨修是千方百计要获得赏识,所以不得不去迎合,表现。更像是一个职场新人,抓住机会就得表现,机会要自己争取,这没有错。但是犯了三个大忌:第一过度研究你的老板,让你的老板在你面前变成透明的,就像没穿衣服一样,什么都被看穿了,这个曹操是不能容忍的。第二参与继承人斗争,家务事中国人是不允许别人插手的,最好连意见和建议都不要有,否则你就是僭越,就是多管闲事,最后出问题还得被怪罪。第三扰乱军心,那非死不可,军今如山,军队是讲纪律的,你不是统帅居然敢乱说话,如果被敌人利用,是不是会害死很多人。

除去这三点,他都不会死。可惜了,表现过度。

司马懿就不同了,首先他是不想做官的,他根本不想出来,是名气大,曹操逼他出来,说你不出来就杀了你,这也是种请吧。其次只用眼睛不动嘴巴,你问我我就吱吱呜呜,不得已我才做答,而且做答的时候考虑周全,不说过分的话。第三能进则进,不进则退,从不强求。看他几番大起大落,起的时候该干事就干事,你不用我,我在家保养身体,读读书,练练剑。而且世人都防司马懿,所以他警觉性异常的高,如履薄冰,才不会走错路。

所以两人命运不同,而且才知,修为,司马懿都高得多。


月亮林地的鹌鹑


星星解说:

其实杨修所谓的举动都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引起别人对他的崇拜(包括曹植),他能猜到曹操的习惯和处事方法,但是却犯了一个大忌,那就是没猜到曹操不喜欢什么,这并非大智慧而是小聪明;


反观司马懿,本人觉得司马懿的政治水平是要远高于其军事水平的,他早年就被曹操定性:有狼顾之相,强制他为文学掾,并且嘱咐“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惧怕,只能踏实做事,直到后期司马懿也是勤勉做事不张扬,免除了曹操的戒心,还有后来与曹真的过招,司马懿无处不在展示高深的政治权谋,都说杨修厉害在能够猜透曹操想什么,那司马懿就是不但知道曹操想什么,更知道他想要什么。


杨修被干掉以及司马懿的被留下,其实都不是曹操主观上决定的,而是二人的政治水平决定的,杨修只爱现,而司马懿懂得相时而动,避其锋芒,才能保全自己。



星星读历史


我们知道曹操这个人,爱才如命,但是整个三国时期,曹操也杀了不少人,有的是政治目的,为了铲除异己,巩固统治,他认为该杀的,都非杀不可。比如董承,王服等密谋杀曹操,被灭三族,连已有身孕的董贵妃(董承的女儿)也不行,伏皇后被活活打死等。杀孔融(孔融让梨,因为说话难听,还不止一次挖苦曹操)杀许攸(被部下杀的,也有他的意思)杀杨修等。今天就单独聊聊,为啥曹操对一个文弱书生恨之入骨,临死之前也要杀他?对司马懿确放过了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杨修的出身。杨修出身世族大家,他家中出了好几个太尉,而且他还是袁术的外孙。他父亲杨彪,当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杨彪带头反对,而且还跟曹操作对,他的儿子曹操自然也不喜欢。

第二政治立场。曹操当初准备立世子,一个曹丕,一个曹植。无论文采还是思维能力,曹丕就不如曹植,在加上杨修作为曹植的谋臣,千方百计在挑曹丕的毛病,而且不止一次在曹操哪里告状,还私下向曹值透露了曹操准备立他为世子的打算,并在宫中载歌载舞。曹操非常反感他,一个外臣,去干预自己的家事。那不是没事找事吗?而司马懿虽说有狼子野心,但是还是有能力的,他作为曹丕的谋臣,建议曹丕隐忍,用自己的实力去向曹操证明,而且带病打仗,运筹帷幄,他很有一套,深的曹丕喜欢。

第三:情商问题。杨修虽然文采很高,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太低了。他擅长耍小聪明,一次外宾送来一盒酥,被杨修带去分吃了,还美其曰:一人一口酥,弄的曹操很尴尬。一次曹操带兵打仗,把曹操准备要吃的鸡肋当做撤军的口号,还鼓动军士收拾行囊,最后曹操准备大开杀戒才刹住撤退风气。这是典型的聪明过火了。但司马懿就不一样了,他知道木秀于林必催之,情商很高,很会隐忍,而且谨言慎行。曹操虽说一直防着他,但是抓不住他的小辫子,也只能作罢。在加上曹丕有时候在说几句好听话,自然也就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综上所述:老板不喜欢笨的人,更不喜欢太过聪明的人。读史可以明智,学习历史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知识,也能培养职场高情操。


弱国无外交


一代奸雄的曹操免不了耍些权术,搞点暗谋,一般人可能被蒙骗。但杨修和司马懿洞若观火,这是二人都具有的聪明和智力。但杨修毕竟年轻,阅历尚浅,官场规则欠缺。另一面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见到不平和阴暗就要鸣,就揭穿,并以此昭示于人。如果用圆滑事故,逆来顺受,明哲保身的人生观来看,杨修是在作死。得罪了权倾朝野,生杀予夺,一言九鼎的曹丞相能有好果子吃?这一点杨修还不明白?可贵的是杨修还有仗义执言,揭露阴暗的勇气。把个人的安危置至度外。但也不可否认杨修也有卖弄聪明的一面。曹操杀杨修的目的是杨修犯忌,不该参与曹家的继位之争。司马懿的沉稳和老练甚至是与生俱来性格,且内心城府更深。司马懿素怀大志,但却不外露,有时谋略甚至超越曹操,但献计献策都是为了曹操,尽管曹操疑心司马懿有异志,但始终抓不到把柄。司马懿老谋深算,懂得生命才是最大的本钱,等到熬死对手再取曹魏政权,曹操如何能杀得了司马懿呢?《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描写曹操夜梦三马同槽的诗评,"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天山月3


因为杨修虽然聪明,但是个性张扬,喜欢表现自己。他善于揣摩别人心思,都揣摩到老板头上去了,关键是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他还到处卖弄。

而老板们一般喜欢保持神秘感,不能轻易被底下人看透所思所想。杨修这样的人,纯属自己找死。

司马懿就聪明多了他懂得审时度势,收敛锋芒,该亮一手的时候绝对干得漂亮,觉察到老板有疑心,赶快做小伏低,用各种装病装傻打消老板的疑虑,保全自己。


向阳花开7290


杨修不能在重大战役中给曹操出谋划策,反而事事揣摩曹操。

杨修属于外战外行,内战内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

被曹操直接斩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