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是人類的覺醒,太極問道

一玹氏 2016-05-05

▲ 境界之弦,高級知識


推薦/丘學文


太極是人類的覺醒,太極問道

本文是丘學文先生髮過來的,如果留意評論,會發現先生很多精彩的評論,令很多人受益,讓人感恩其菩薩心腸。這章是值得反覆揣摩閱讀的收藏級文章,信息量很大,太極從來不是拳師及世人的理解。另外一玹氏先生西遊尚未歸來。


太極拳是古代道家的吐納導引術結合中華傳統武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內外兼修的哲學運動。太極拳講究形到,意到,氣到,三位一體緊密協調運行,修煉太極拳的關鍵在於“得氣”。要得氣,除了常練套路,其關鍵在於站樁,站樁就是練內氣,師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戰國時代的屈原對樁法情有獨鍾,他在《遠遊》中寫道:“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露。”太極拳要求修煉者在練習時忘言守一,意駐空靈,身體松靜,精氣神協調同步運行,神依氣立,氣依神行;呼與吸,開與合遵守太極的陰陽法則,即鬼谷子所說:“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陰,陰極反陽。”這是練習太極拳的經典法則,無論是打拳還是站樁。人體肚臍眼下的一寸三分地,有一個虛無窟子,那就是丹田,丹田是人體太極的核心,物物各具一太極,人體也不例外,古人也稱丹田為天根地窟,認為它是人體與宇宙萬物相互影響聯繫的唯一門戶。練習樁法時,丹田如黑洞般不斷吸食周流在宇宙間的精氣,人體入靜越深,得氣越多,故《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練氣一定要選風水極佳之地,好地方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修煉者如果能在北緯30°線上站樁,那是最好不過,因為那裡的氣場廣袤無邊,深不見底,如白皚皚的冰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隨著修煉者一次次的呼吸開闔,宇宙精氣便源源不斷地儲存在丹田之中,日積月累,在丹田之氣達到飽和狀態之時,丹田就像飽食能量的宇宙白洞一樣發生爆炸噴發,在氣爆之前夕,修煉者會瞬間進入一種極度空靈之境,四肢百骸彷彿融化在空氣之中而消散了,而感官也似乎與外界絕緣,僅能聽到自己呼吸如抽送的風箱,心跳如敲鼓,血液若潺潺流水,突然腦內一聲天崩地裂的爆炸,驚見一隻毫無厚度的金色箭頭從修煉者的前額射出,直插蒼穹,疾如電光,箭頭起處,水霧瀰漫,那情形猶如現今網絡流傳的UFO經典視頻,畫面中懸停的UFO突然啟動,以一道電光飛遁而去。其實,那隻直入虛空的金色箭頭便是修煉者當初投胎而來時的那一點靈光,即本真,是人體的先天之氣,太極真人張三丰說:“宇宙間男女所賴以生而不死者,惟此一點陽精而已。”陽精就是這隻金色箭頭,又說:“人人心上有先天,亦道也。”我們常說每個人都有道性,佛性,就是因為人人擁有那隻在父母媾精一團時自天而入的金色箭頭,這隻金色箭頭是人體芯片,它包含了我們個體生生世世的信息,包括精神思想,這隻金色的箭頭才是我們的真我,本我,而我們的身體只不過是這一點靈光賴以寄居的一個小小的客棧而已,我們生生世世來去匆匆,而不變的是那一點靈光。雖然這種氣爆夾帶著開天闢地的能量,但並不會驚動其他任何人,因為爆炸是發生在虛空,與我們現實世界絕然相反的那個時空,即太極圖中描繪的另外一半。師曰:“此乃接通天地信號也。”黃元吉老先生稱這種丹田氣爆為太極開基,這一點靈光非有智珠慧劍不可得,從此可以直造無上根源。太極真人張三丰也說:“冬季一陽來複始,霹靂一聲震動天。”描述的同樣是太極開基的狀態。張三丰先生在其曾經修煉的貴州省鎮遠市青龍洞修建了一座箭形的三角亭就是為了紀念一點靈光一飛沖天,歸根覆命的太極狀態。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大道盡頭就是一個以綠色植物圍成的巨大箭頭,大道是箭桿。筆者在國畫大師周永海先生家淘到一個木雕,木雕以一個形似瑪雅人的頭像為主題,吸引我眼球的是雕刻師以鼻樑為箭桿,箭頭指在前額,“那不是太極開基嗎!”我當時心裡一陣驚呼,便毫無顧忌地向周老師索取,其結果是如今這個太極開基木雕穩穩當當地掛在我的辦公室。如此看來,無論是中國人,歐洲人,還是南美洲瑪雅人,太極無界。


古人認為,我們未出生以前,一片太虛,託生於混沌無極狀態,當父母媾精一團,卵子受精之時,一點靈光投入胎中,此是最初的太極開基,自此陰陽相推,剛柔相摩,八卦相蕩,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及其十月形全,脫離母腹,此時,金色箭頭以經絡系統的形式已存在於人體當中,即靈魂,與人體共生,所以《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太極修煉者經太極開基一炸,重現了一點靈光投胎時的情景,可以說,太極樁法能讓時空倒流。英國電影《古墓麗影》描述了女主人公勞拉歷經萬險而追尋神光三角,萬物之源的故事,或許,導演的靈感就來自這隻金色箭頭,一點靈光。太極開基後,修煉者很快會有第二次爆炸,如前次一樣會進入一種極度的空靈之境,突然感覺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同時炸起,匯聚成一股巨大的能量竟能將修煉者高高拋起,太極真人張三丰對此有如此精彩描述“水火既濟,頃刻間渾身如炒豆子一般相似,一齊爆開,渾身氣血,都會形成說話,就在身上鬧成一堆。”至此,修煉者已達到水火既濟(卦)的狀態。經此一炸,修煉者經絡暢通,不再有任何傷痛;骨節全開,練習太極時,形意氣三位一體,節節貫穿,綿綿不斷,《易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其描述的就是太極開基以及水火既濟的狀態太極開基,一點靈光直造無上根源。老子說:“常無慾以觀其妙。”老子這句話道出了修煉者應持有的心態,無慾。如果我們能遵循老子的教導,保持一顆平常心,在似睡未睡之際,可以欣賞到一幅幅往世今生甚至未來的精彩畫面,如幻燈片似地投影在自己額前的上方;有時,修煉者還會在“夢境”或狀態中反覆播放自己生生世世那些驚心動魄,刻骨銘心的經歷。生生世世的你,或許會有不同的面容,但不變的是精神,這是由一點靈光所決定的。百代變化的是形體,不變的是那一點靈光。一點靈光攜帶著往世今生來世的信息,經太極開基,百代信息被激活,故修煉者能夠欣賞到自己百代的容貌和經歷,但對於一點靈光來說,百代的信息共存其中,就無所謂過去現在未來,它們同時存在。如果用三維座標軸X,Y,Z來描述空間,那麼,時間就是與空間座標軸重疊的三維座標軸X’,Y’,Z’,時間與空間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這就是我們古人的宇宙觀,四方上下謂之宇,是空間的總稱;往古來今謂之宙,是時間的總稱。時間與空間是一一對應的,在三維時間軸上演繹著三維空間的變化發展,時間與空間是共生的,兩者互為表裡,時間為裡,空間為表;時間為隱性,空間為顯性;時間是空間的靈魂,空間是時間的形體。一點靈光從原點出發,沿著三維時間座標運動,對應著不同的三維空間,在自然界則顯現為我們的生生世世。如果說,一點靈光是人體累世運動的全息圖,那麼,時間是空間運動的全息圖。一點靈光劃破天際而來,在身演化為經絡系統,是人體的靈魂,真種子,本我,真我。一點靈光是人體的全息圖,內在程序,一生的作為便是內在程序的運行顯化而已。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孔子是否在暗示時間與空間就如河水與河道的關係呢?河道如斯焉,逝者如斯乎。


太極修煉,精彩無限。修煉者此刻已悄然進入了太極之門,可以一窺太極時空的奧秘。子夜時分,身體進入深度的寂靜,全身的毛孔竟像真空泵一樣大量吸食周圍的空氣,吸食的量也遠遠超出身體所容納的極限,在短暫的沉寂之後,全身細胞突然顫抖,似乎體內有無數只螞蟻踩著同一節拍,擺著同一步幅,急促勁舞,這一狀態會持續兩分鐘之久,突然一切歸於平靜,戛然而止。有時,身體的毛孔竟像壓縮泵的噴管一樣射出氣體,噴出的氣量也遠遠超出自己身體所容納的極限,正如老子說“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此即“煉精化氣”之說。太極修煉者在站樁或練拳時均採用逆呼吸法,那是幾於“道”的呼吸方式,天道逆行也。逆呼吸法會讓久而習練者從鼻腔呼出的氣量遠遠少於呼入的氣量,除了有一部分廢氣體通過人的鼻孔和表皮散發出去外,其餘的宇宙精氣作為能量以超壓縮的形式存在於人的丹田或經人的意念作用逐漸轉化為人體組織中的特殊成分,比如佛家舍利子,道家金丹等等,久而修煉者甚至可以長時間只有吸氣,沒有呼氣;或者長時間只有呼氣,沒有吸氣,更有甚者,如前面所述,僅用丹田呼吸,這就是胎息,胎兒在母體中的呼吸方式。老子也因此發出疑問:“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天地如此,人體也如此。


太極開基,一隻金色的箭頭射向蒼穹,重現最初投胎時的情景,不久腦內會再次發生一聲巨響,修煉者可以看見一隻金色的箭頭,劃破虛空,呼嘯而至,如電光子彈直射回修煉者的腦袋,儘管修煉者會在潛意中習慣性地規避,但是沒法倖免不被擊中,此刻,一點靈光又向你覆命來啦!此狀態古稱“一陽來複”,一點靈光落入丹田氣海,化作一尾悠揚活潑的金魚狀氣團,這是金丹形成前的雛形,故仙經曰“神入氣成胎”。在隨後不久的狀態中,修煉者可清晰地看到遙遠的虛空中有三隻閃光的金色箭頭上下排成等腰三角形極速射向其頭部,擊中瞬間,嘎然頓悟,此乃“三陽開泰”是也。三陽者,乃三豐也,三豐先生之名就取象於此。


太極修煉,大道在前。修煉者只要身入虛極靜篤的空靈之境,可內視反觀丹田之氣,氤氤氳氳,混成一團,如銀河系星雲圖在旋轉,那是人體太極,“物物各具一太極”,不出百日,銀河系星雲圖一分為二,其狀猶如在你的眼前投影出一幅逆時針旋轉的紅黃雙旋臂太極雲圖,如天體衛星一樣在逆時針自旋的同時遵循一定的軌道公轉,遠離時變小,靠近時變大,週而復始,演繹著宇宙中星球, 星系的運行規律,“直至丹田氣滿,結成刀奎也。”三豐先生見此如是之說,那太極星雲圖就像兩把勾在一起的彎彎鐮刀,正是“太極生兩儀”之象。自此不久,那紅黃太極雲圖演變為單一的逗號形狀金色雲團,似乎太極圖中只剩下一條金魚在轉悠,那金色雲團在自旋翻滾的同時,上下前後飄忽,悠揚活潑,且越滾越大,那是一點靈光在不斷地複製自己,即“煉氣化神”之說,三豐先生為之形容“黃河倒卷,泥牛耕田。”此時,丹田之氣已由最初的白色內氣“炁”升級為更高能量更緻密的金色內氣“気”,同時,隨著修煉的不斷深入,可內視丹田中有一顆金光閃閃的気丹,其狀就如打擊樂器“金鈸”,中心像草帽般凸起,UFO目擊者看到的不明飛行物也大部分是這種形狀。


《西遊記》中孫悟空就曾被困在金鈸之內,金鈸收放自如,就算無限變大的金箍棍也沒法將其撐破,最後孫悟空變來牛角,用牛角鑽破金鈸,總算從牛角孔內逃離,作者吳承恩的靈感或許就來自人體這顆金色気丹。在古埃及金字塔中的石雕中就有狀如金鈸的炁丹圖案,其實古埃及法老藉此気丹圖案向後人透露出金字塔的建造秘密及其蘊藏的無數的後人不解之謎,只是現在的人僅僅把它當作不明飛行物UFO圖案,其實不管是不明飛行物UFO之謎還是古埃及金字塔之謎,百慕大三角之謎,打開謎底的金鑰匙就是應道而生的金鈸炁丹。隨著修煉的深入,金鈸炁丹漸漸顯像為金色球形炁丹,炁丹常常遊離體外,有時用相機可以無意捕捉到,那是一隻金色的小球,比乒乓球還小一點。


那顆金色炁丹就是人體的內丹,金丹,一般人身上只有內氣,即內炁,是通過呼吸及飲食而得,金丹是修煉者通過吸食宇宙精氣修煉昇華凝結而得來的,人雜念少得丹早,雜念多得丹遲,當金丹形成,神氣合二為一,打成一片,韶華子王大有先生稱之為太極炁化光球,可以受靈魂的指揮而升降,太極炁化光球可以承載陽神飛昇。“炁”是高質能高緻密度的熾熱高溫氣核,是宇宙明點,一點靈光,這是我們當今宇宙學家正在尋找的宇宙暗物質,暗能量,“気”廣泛地存在於粒子,中子,原子,分子,天體,星系的核心,如地球的地核,太陽的光體,銀河系的銀核等等。太極炁化光球是形而上的生命場態能的顯化,在某種特殊場合下,環境激化,通天達地,作為宇宙生命場能的太極炁化光球顯現為一團高功能狀態的光,此光稱“玄光”,其光極強的時候肉眼也可以看見,用相機也可以拍攝下來。在古老的寺廟道觀教堂,人傑地靈之地,古墓考古現場,往往可以拍到這種玄光,王大有先生說,這是一個大的信息場,裡面有生命,以光團的形式出現。人的視線有屏障,看不到光團裡的生命,這裡面的生命是和人一樣的人,同在一個世界,一個地球,一個宇宙,同一個層次面,同一個空間,可以和我們一起照相,可攝入同一個畫面。


在修煉金丹過程的同時,常常可內視丹田之氣為一團白色的雲霧呈現眼前或高掛空中,古人稱之為“白雲朝頂”,雲霧中有個銀色的雲洞如一輪淡淡的明月,洞口面向修煉者,洞身有連環九重如內螺紋,向上通向虛無縹緲之處,此雲洞入口古稱“玄谷關”。在丹田之氣狀如雲中明月之時,內氣在丹田中輕揚漫舞猶如一幅副會運動的水墨畫,某瞬間呈現的水墨圖形會隨著修煉者的意念自動變形,如虎如蛇,如山如雲,隨心所欲,奇妙無比。有時修煉者的意念可以跳出洞口,站在無限高處,驚訝地發現原來的雲洞只不過是一條橫亙東西的雲道入口,雲道延綿不斷,兩端消失在東西兩側,似一條神龍見首不見尾,太極張三丰形象地冠以“曲江”一詞。修煉者意念在雲洞中快速穿行,彷彿雲洞無窮無盡,永無休止,也難怪屈子說:“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有時意念則瞬間穿越雲洞,猶如一紙之隔,在洞頂出口,古稱“天谷關”,頓見一副林海雪域高原圖,意念融入其中,那竟是一片白色的仙境;有時意念穿越雲洞,在洞頂天谷關乍現一幅富春山水圖,意念倏入其中,眼前呈現出一片綠色的仙境。隨著修煉者入靜越深,丹田氣益生,不出百日,修煉者在練完功後,會感覺周身無比的快活舒暢,似乎有一陣微風在身體內的經絡中往來吹拂騷動,閉上眼睛,只見寰宇之內紅色漫漫,紅紅的山巒,紅紅的湖海,紅紅的天空,紅紅的雲彩,天地之間呈現立體的紅色世界。三豐先生對此是這樣描述的“爾時一陽來複,恍如紅日初升,照於滄海之內,如霧如煙,約隱約現,則鉛火生焉。”鉛火是指內視丹田中悠揚活潑,上下飛舞的一點靈光化作的金色氣團,金色氣團借丹田之氣不斷地複製自己,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最後凝結成金丹,故仙經曰:“氣歸神結丹。”此乃“煉氣化神”之象。隨著修煉的深入,修煉者在站樁或即將入睡之際,常會感覺自己籠罩在萬丈金光之中,那是一個金色的仙境。從紅黃雙旋臂太極雲圖到白色的,綠色的,紅色的,金色的四重仙境,即是“兩儀生四象”。


太極修煉,與道相傾。經過多年的潛心修煉,修煉者在內視中可見一輪金色的靈明寶珠高掛虛空,光耀如日,這與兒時看到的棒狀UFO情景極其相似,透明的棒狀UFO向下散發著柔和的金光,像一隻倒扣的透明金碗,將方圓幾十平方公里的鄉村夜晚照得如同白晝,棒狀UFO在夜空中悄無聲息滑行了二十幾秒鐘才消失在視野中。兒時遭遇UFO,震撼著心靈,一直以來,非常想解讀它,直到跟隨老師練習太極幾年後,兒時遭遇UFO的現象重現在狀態中時,不禁更加驚訝不已。每當夜深人靜,那顆金色靈明寶珠時常會高掛虛空,元神倏入其中,頓覺頭頂金光閃閃,光芒萬丈,直達天宇,這顆靈明寶珠便是宇宙天元“道”,對應著《易經》中的泰卦。為此,屈原說:“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 “超無為以致清兮,與泰初為鄰。” 文中“壹氣”與“泰初”皆喻靈明寶珠“道”,這與呂祖洞賓所說的“內丹成,外丹就。”兩者異曲同工。當人體金丹(內丹)形成之時,宇宙天元“道”(外丹)也開始顯現在修煉者的狀態之中,兩者遙相呼應。金丹形成,修煉者氣滿神全,無論是在子夜,還是醒來後的清晨,尤其在酒後,修煉者往往會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瞬間墮入極度空靈之境,霎時,體內精氣翻滾如滔天巨浪,體外猶如龍捲風旋至,在狂風中身體如鵝毛般飄起,並像機床高速車削鑄件一樣,不斷拋灑著身上的一切,在疾風湍流中頓感渺小。突然,一聲巨響,猶如子彈出膛,體內翻滾之氣浪從頭頂(上丹田)破殼而出,攜帶著元神直上九天,此時的修煉者無法自視,一切皆空皆虛皆無,僅存一點靈光而已,此時的一點靈光又無所不能,即使是層層障礙,也是一穿而過,無有入於無間;即使億萬光年之遙,也是一覽無餘,盡收眼底;即使億萬光年之距,也是頃刻即至,近如咫尺;在一頭扎進高懸於頭頂的雲中黑洞之前,還能見到自己與之神交的古代仙人,他們側身而列,行之以注目,這就是“萬神朝禮”。在以後修煉的日子,這些仙人會在關鍵時刻給予修煉者以指點,他們或是現身說法,或是傳音入密,或是以一點靈光為載體與修煉者如藍牙般互通信息,使之頓悟,可以說,此時的修煉者已得天心眷顧。一點靈光扎入黑洞之後,意識全無;意識喚醒之時,便已回到現實,正是“散則成炁,聚則成形。”修煉者在頃刻間往返於現實與虛空。太極真人張三丰說:“到此乃是真空真靜,或一二年至十年百年,打破虛空,與太虛同體,此為煉神還虛之功也。”由此可知,修煉者往返虛空,即是“煉神還虛”之象也,在虛空中一點靈光以無數倍光速的速度運行,時空因此消失,任何地方頃刻即到。《淮南子.原道訓》說:“以恬養性,以漠養神,則入於天門。”丹田即天門是也,是修煉者往還虛空的門戶。內視中,高懸於虛空的靈明寶珠便是老子所名的“道”,三豐先生說:“此靈明寶珠,於虛空之中,包含萬象,潛藏萬有,發生萬物,都是這個。”每當修煉者進入極度空靈之境,這顆金色靈明寶珠便高懸於虛空,與修煉者(金丹)遙相呼應,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如果修煉者不用意志堅強抵制,這顆靈明寶珠會瞬間羽化修煉者,兩者合二為一,便可縱橫宇宙,穿梭星空,這是修煉者進入虛空所見之情景;有時這顆靈明寶珠在虛空中呈現為一隻逆時針旋轉的直徑近五米的金輪,輪轂幽暗,定眼望去,幽暗之中突現一片星空,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似要將人體抽送出去,這是修煉者脫離虛空所見之情景。如果我們把進出虛空之情景用視圖表示,那切入虛空視圖是黑色圓環,其內圓是金色寶珠;脫離虛空視圖是金色圓環,其內圓是幽暗星空。將兩視圖背靠背重疊在一起,便是修煉者出入虛空的二維視圖,為了同時看到視圖的正反兩面,古人將正反兩視圖做“S”變形攤在同一個平面內,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太極圖,太極圖中的陰陽魚眼正是天門的內外兩側,所以太極圖最原始的真諦是記錄人體穿越時空的奧秘。居於中華民族眾經之首的《易經》的古體“易”字便是修煉者進入空靈之境的象形字。字形中,靈明寶珠高居其上,光芒散發其下,所以“易”字是對“道”的形象描述,《易經》可以又稱《道經》,記錄了宇宙間道炁的變化規律。在隨後的狀態中,修煉者可見虛空中狀如金鈸的UFO孤寂而行;兩個或三個泛著金光的球形UFO比目而行;或者六個球形UFO魚貫而行;或者十二個球形UFO犄角而行;或見泛著藍色金屬光澤的草帽形UFO,其下散發強烈的金光,猶如一隻巨大的手電筒從天空直射地面;或見如來佛矗立山谷,與山同高;或見釋迦牟尼端坐蓮花臺,神清氣朗;或見呂尚公鶴髮童顏,擺攤取名測兇吉;或在紅光中見老子倒騎青牛而去;或見關羽象龍捲風似地大秀內家拳,旋舞青龍偃月刀。可以說,虛空並不是空的,除了古往今來得道成仙成佛的人以生命全息的方式存在外,也是外星生命遠作星際航行的捷徑。外星UFO也不過是合道而行,造就一顆紫金丹與靈明寶珠合二為一,借用“道”的巨大能量,切換到虛空,在虛空中即使是億萬光年的距離,也是瞬間即到。如果將來我們人類能造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練虛合道”的機器,那我們地球人類也可以輕鬆地做星際航行,到那時,外星人這個概念也只是相對而言而已。所以,三豐先生說:“打破虛空不等閒,收拾六合一黍米。”六合者,宇宙也;黍米者,金丹而已。呂洞賓先生也說:“造就一顆紫金丹,縱橫天地久。”其實古人憑著一顆練就的金丹,早已參透宇宙時空的秘密。


太極修煉,妙不可言。修煉者功至煉神還虛之境,精神氣與太虛同體,因而可常常領略虛空的神奇魅力。在子夜或夢醒的清晨,是人體最放鬆的時候,修煉者常會感覺眼前出現一輪淡淡的明月,突然,身體輕輕一抖,感覺體內有一團氣“嗵”地脫離本體而遁入明月之中,視線頓時豁然開朗,有時,可見銀河系星雲圖如一隻小碟漂浮在太空,伸手可攬入懷中,屈子在《離騷》中說“飲餘馬於咸池兮,總餘轡乎扶桑。”或許描寫的就是這種頂天立地的感覺;有時,可見滿天繁星如晶瑩剔透的寶珠懸掛在自己的頭頂,伸手可摘入囊中,屈子在《遠遊》中說“奇傅説之託星辰兮,羨韓眾之得一。”或許描寫的正是這種狀態;有時,在虛空中會射入一束有寬度但無厚度的金光,穿越人體後還會繼續前行,富有靈性的狗也能感應到這種金光,但這還不足以證明虛空中的金光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在特定的場合這種金光偶爾會被修煉者無意用相機捕攝到。韶華子認為金光裡面有和我們一樣的人,只是人的視線有障礙,看不到裡面的人;有時,修煉者在醒來後的清晨,可以在太空隨意念以不同高度欣賞埃及吉薩高原壯麗的金字塔群,其視線可以像間諜衛星照相機一樣在太空進行遠距離變焦,有時近似站在大金字塔跟前兩米開外;意念也能在太空透過雲霧欣賞英國的巨石陣,巨石陣因被意念拉近而變得清晰;意念也可以飛翔在淒涼的荒漠,那乾涸的河床縱橫交錯,三角形的窪地鑲嵌其間,如果意念不是停留在荒漠中那張巨大的人臉上,還不知道這就是火星;意念也可以掃描納斯卡高原的各種圖案,甚至還能沿著那筆直的跑道圖案而起飛;意念也可以俯視湘西的崇山峻嶺,峭壁深壑,時而在山谷中蜿蜒疾行,時而在群峰間上下翻飛,隨心所欲,心無羈絆。鬼谷子說:“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知天道。”大概描述的就是這種狀態。三豐先生也有如是之說:“大地山河,如在掌中。”又說:“使覦天地如手掌相似。”


宇宙萬物的信息是以“銅錢”的形式儲存在天元“道”中。在虛空中,修煉者可見無數個外圓內方的“銅錢”幾何相切成一片,自天垂地,渺渺茫茫,無邊無際。這些“銅錢”猶如我們現時儲存資料的光盤,它們一一對應著宇宙萬物,包含著宇宙萬物的全息信息。在狀態中,有時銅錢會從修煉者的中丹田,胸口處垂直彈出,在虛空中做一個優雅的旋轉而平行面向修煉者,此時一個生動的人像會顯現在銅錢裡,與修煉者相互對望,心靈互通,此時修煉者的精神思維一分為二,銅錢中的他就是你,你就是銅錢中的他,兩者或許相貌不同,衣著顯示的時代或許也大相徑庭,但兩者的思維是相通的,精神是相通的。於此,在那夜深人靜之時,修煉者可以欣賞到世世代代的自己,也可以和其他銅錢互通,和自己與之神交的人對話,如老子,孔子,鬼谷子,屈子,張三丰,愛因斯坦等等;也可以透過銅錢翻閱宇宙萬物的全息圖像,如上述的銀河系,宇宙星辰,埃及金字塔,英國巨石陣,火星,湘西群峰峻嶺等等,此時修煉者乃“煉神還虛”,這就是我們常說天人合一。


太極修煉,精彩紛呈。在內視狀態下,可見宇宙精氣呈五彩粒狀注入丹田,時而寬廣如瀑布,時而細如髮絲,此乃“玉液還丹”三豐先生如是之說。時而可見宇宙精氣匯在虛空中聚成一個巨大的五彩轉輪,悠閒地逆時針轉動著;或者透過丹田看到虛空中充滿了如蠶蟲狀的白色物質,像雪花般靜靜地密密麻麻地瀰漫太空,霎時,蠶狀物一起上下飛舞,悠揚活潑,整個宇宙都動了起來。蠶狀物質踏著輕快的步子,時而匯聚成旋轉的銀河系圖案,時而有條不紊地踏步分散在太空,前進後退錯落有致,好像是無數訓練有素的士兵在無聲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太空軍陣操練;有時蠶狀物會被雪花或棍棒替換而進行操練,由於棍棒較為剛性,操練的氣勢更加壯觀;有時,可見無數如鋼珠狀的物質以各自不同的軌跡往丹田傾瀉,有些鋼珠在即入丹田時又繞道回走,逆行時它們自動避開迎面而來的同伴,以免相撞,每一個鋼珠似乎都是智慧的個體;有時,丹田之氣如一條金色的鯉魚在空中悠揚活潑地飛舞,霎時,四面不斷有金色之氣靠攏,金色的氣團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頃刻間,瀰漫整個宇宙,那情景就像一隻巨大的金輪旋轉其中,微視中,這隻金輪原來是由無數的細小漂浮的金色微粒組成,金色小顆粒在做追逐嬉戲看似雜亂無序運動的同時仍然協同保持著它們匯聚而成的金色巨輪的有序轉動,這種難度係數不是人類能夠做到的。其實,上述的蠶狀物,雪花,棍棒,鋼珠,金色小顆粒應當就是我們古人所謂的五氣,金木水火土等,五種構成萬物的元素,現代科學家稱之為暗物質,它們存在於虛空之中,其中金色小顆粒就是構成元神的元素,屬火氣。由此可知,修煉者飛度天人合一之境,化為五氣,在虛空不斷地複製或裂變或融和,瞬間充滿整個虛空,因此人與宇宙同體,人即宇宙,宇宙即人,因此時間和距離在虛空中消失。更有甚者,有時在空靈之境,那靈明寶珠高懸於虛空,突然射出一道光柱,越過遙遠的太空,瞬間照射在修煉者的身上,使之感覺一陣通透,留下無限的心靈震撼,古埃及諺語對此有精彩的描述:“天空將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升到天上,猶如太陽神的眼睛。”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在現實世界中,同樣的情景會闖入我們的拍攝之中,那是從太陽射出的一道連續不斷的光柱,瞬間打在身上,和狀態中出現的情景一模一樣。至此,我們不能說是巧合,而是一種默契,人與道之間打的一個巧妙配合。有時,在內視中,可見金色的宇宙精氣如一條金魚優揚活潑,不斷匯聚周圍的宇宙精氣,瞬間呈現出宇宙時空的結構模型,就當修煉者已睜開雙眼,宇宙精氣還在臥室的牆壁上描繪出藍色的宇宙結構螺旋圖,細看之下,螺旋圖是由無數個細小的藍點組合而成,同樣,宇宙時空螺旋圖會在某個時機出現在修煉者的鏡頭之中,它變化出多種姿態讓你拍攝,而揭示人體穿越時空的太極圖的正反視圖也同樣會出現在修煉者的系列影像之中,從中可以看到人體化作一點靈光往返運動穿越時空的情景示意圖。修煉者狀態中出現的一切光影現象都會不失時機地展示在修煉者所拍攝的影像之中。所以說,宇宙是一個大智慧體,“道”是宇宙的主宰,“道”以有緣者能理解接受的方式來展示它的存在,來傳遞它的智慧。在世界各地出現的麥田怪圈,或許就是“道”給予人類智慧的提示,但這需要人類自己去解讀。


人作為宇宙間的萬物之靈,可以說,人體是一臺及其精密的生物電腦,而宇宙是一個巨大的互聯網,“道”是宇宙互聯網的主機,人體通過修煉,達到天人合一之境,從而成為宇宙大互聯網的一個終端,丹田便是人體聯通宇宙的USB接口,人體修煉出現的一切狀態會傳送到宇宙大互聯網,人體也可以從大互聯網及主機“道”中下載信息及智慧,至此,只要修煉者善於提出問題,宇宙智慧就會給予答案。有時,修煉者進入深層次的寧靜時,會閃現DNA雙螺旋分子式結構圖,各種小小的正方體和球體有序分佈其上,其實,這是萬物的結構方程式,當構成萬物的原始物質金木水火土按結構方程式不同排列組合,便構成了萬物的各自不同的全息因子,因而有了物質的多樣性;同樣,如果能改變物質的全息因子,也就改變了原物質。幸運的修煉者,還可以在虛空中看到銀色的小球排列成河圖洛書的形狀,也可以看到無數的卦象在虛空中排列成宇宙時空平面螺旋圖。人類的一切知識,是道賦予的。


隨著金丹在修煉者丹田中生成,經絡系統中周流的宇宙精氣也越來越緻密,以致於經絡系統在人體內結為金胎,金胎猶如水晶雕琢而成,生髮著淡淡的金光,飄離體外時與修煉者精神互通。有時,可內視經絡系統呈金色透明的,外切圓錐體,內部呈磚狀結構的金字塔,人體經絡編織出金字塔的磚塊結構,呈金色狀略帶五彩的宇宙精氣從塔底緩緩上升,最後被吸入位於塔頂的靈明寶珠之中。三豐先生稱之為“金液還丹,乃陰陽五行大道也。”其意指金色狀的略帶五彩的精氣乃金木水火土應道生物的徵候。古埃及人所說的“金字塔是光明之頂,是巨大的眼睛。”他們描述的是否是人入天人合一之境時人體經絡系統所呈現的金字塔結構?中國古老道家認為,在天人合一之境人體小周天接通宇宙大周天,人體小太極融入宇宙大太極,那麼,天人合一人體經絡系統呈現的金字塔結構也是宇宙時空的結構圖;那麼現實中的古埃及金字塔既是對宇宙時空結構的描繪,也是對天人合一人體經絡系統的描繪;古埃及金字塔既是宇宙時空的結構模型,也是人體天人合一經絡系統的結構模型。或許,古埃及人不遺餘力建造金字塔是想告訴後代子孫他們偉大的發現:金字塔既象徵天人合一之際的人體經絡系統結構,又象徵著宇宙時空的結構;金字塔既是人體經絡系統的放大版,也是宇宙時空結構的縮小版,也就是我們中國古代道家的小周天與大周天的關係,兩者是統一的。在鎮遠青龍洞的水井旁就描繪一個相似的圖形,三豐先生在兩堵牆上分別名之為“漸入佳境”與“方壹圓峰”,其實“漸入佳境”指的就是天人合一,“方壹圓峰”指的就是人入天人合一之境時的經絡系統圖以及宇宙時空結構。古埃及金字塔對我們人類來說,它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謎團,古埃及金字塔蘊含著遠遠超越我們現代科技的知識,隨著人類對金字塔認識的提高,我們因此而遇到的謎團反而越多。關於金字塔的建造,古埃及人也沒有留下片言隻語,其實建造金字塔的秘密就隱藏在金字塔的UFO石雕之中,那狀如金鈸的UFO圖形,其實描述的是人體金丹,而非外星飛行器,修建金字塔的秘密就蘊藏其中。呂洞賓先生說:“內丹成,外丹就。”當人體內丹即金丹形成之時,外丹靈明寶珠“道”相應而就。三豐先生說:“夫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理,統無極,生太極。”可見“道”生髮宇宙萬物,掌握萬物的陰陽消漲變化。人類是否能合道而生物呢?《易經》曰:“一陰一陽為之道。”陽為物的全息,陰為物的形體,萬物都是陰陽二氣沖和而成,如果我們能改變物的全息圖,也相應地會改變物的外在形體。修煉者金丹與靈明寶珠合二為一,就能打破虛空,馳騁宇宙,最後還能還原自己,那是因為人體全息圖不變。如果全息圖改變,就成就了《山海經》中人種物種的多樣性。在太古時代,那些修煉境界極高的人成為世界各國神話傳說的主角,其實,人都有道性,佛性,只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退化了而已,嫦娥奔月,共工撞不周山,盤古開天地,黃炎蚩尤三帝板橋涿鹿之戰,那只是古代超能人作出的非凡之舉,就如《黃帝內經》所言“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黃帝時代相距我們有五六千年的歷史,黃帝的上古時代離我們現在最少也有一萬年的歷史,那時的真人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可以想象,在遠古埃及那片土地上,同樣有一些道性非凡的人,我們稱之為太古埃及法老,太古法老在處於天人合一之境時,其經絡系統呈現出金字塔結構,靈明寶珠高居其上,它同時是宇宙結構圖,道法自然,這種結構蘊含巨大的能量,太古法老憑著自己提挈天地的能量,把握陰陽,使原來構成自身的全息因子DNA上的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重新排列組合,使之改變成全新的石頭DNA全息因子,從而改變了自身原有的全息結構成分,當太古法老從虛空切換回現實時,他不是還原成原來的自己,而是燮變成由石頭構成的金字塔,因為自身呈金字塔形的經絡系統本身就是一個縮小版宇宙模型,正由此才蘊含著所有的宇宙參數。所以說,金字塔是太古法老與道為一,借用道的能量坐化而成,這是我們人類用自然科學無法複製的,這與我們的太乙真人用蓮藕還原哪吒的過程恰恰相反。每當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站立在金字塔前時,他會幽幽地感覺到似有一個靈魂矗立在前。金字塔之所以能經歷幾千年甚至幾萬年而矗立不倒,說不定,是因為古埃及金字塔至今還憑著它的北向入口大通道和地下通道以及東西兩側小通道吐納著宇宙精氣,永無休止地演繹著太極樁法。當然,對於“把握陰陽”運用自如的埃及太古法老來說,既然在天人合一之際,經絡系統會呈現出金字塔全息結構,他也可以將金字塔全息結構再次演變成獅身人面像全息結構,借用石頭的DNA全息因子將自己還原成石質獅身人面像。只是我們人類目前還只侷限在電腦中演練這一過程,無法搬運虛空中的金木水火土等元素。當然,太古埃及法老不是永遠躲在金字塔或獅身人面像中不出來,他們也有陽神脫體的時候,幸運者還可以拍攝到從金字塔中射出一道金光,直指蒼穹,那金光便是金字塔陽神脫體的運動軌跡,甚至,在金字塔上空還可以看到狀如金鈸的,或者是球形的,棒狀的UFO。我們就曾經在德國科隆大教堂看到一柱金光拔地而起,直上雲霄,可惜我只拍攝到那柱金光留在地面像仙桃似的全息光影,科隆大教堂是以收藏發現耶穌的東方三聖人的聖骨而著稱;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我們還攝錄到一枚形似金幣的全息體像UFO一樣超級飛行,值得一提的是形似金幣的全息體上面刻有一個“十”字。韶華子王大有先生說,那裡面有和我們一樣的人,只是我們的眼睛看不到。


古埃及金字塔是一個縮小版實體宇宙模型,中國《易經》的六十四卦經多次重疊後,我們將得到以泰卦為頂點的圓錐體宇宙模型,各卦象內砌其中,泰卦代表宇宙原點,即狀態中的靈明寶珠,如果我們把埃及金字塔外切一個圓錐體,此時,和修煉者狀態中所見之經絡系統金字塔會毫無二致。從上往下看,合成後的金字塔宇宙模型的俯視圖是由無數個相切於正方形的同心圓組合而成,所以三豐先生說:“方壹圓峰”。無論是北京的天壇,圓形客家土樓,還是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穹頂,英國的巨石陣,納斯卡高原的螺旋豎井,還是伊拉克的螺旋巴別塔,以及柏拉圖筆下的亞特蘭蒂斯城,還是神廟,道觀,寺廟中的螺旋圖案,均是古人道法宇宙時空結構來獲取那種神秘的自然力。所以說,在太古時代,人類對道的理解和運用遠遠超越了現今的我們,如果我們把瑪雅人留在叢林中的十萬座金字塔都在座標上標註出來,那可能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宇宙模型。東莞橫坑古村,從衛星圖像上看,它的佈局看起來像一隻巨大的羅盤,其實就是一個宇宙模型平面圖。從某種意義上說,瑪雅人是合道而行,與道為一而成就了光耀千古的瑪雅文明。在地球北緯30°遺留下來的遠古文明遺址遠遠超越了我們現代文明的想象力,那是古人“道法自然”的成果。


其實,無論是太極樁法,還是瑜伽的盤膝冥想,還是佛家的坐禪都是以人體頭部為塔頂,以腳掌或腿部為塔底來效法金字塔宇宙結構模型以獲取宇宙精氣,而且老師還要求我們站樁時一定要面朝北方,這和古埃及三座大金字塔的朝向是一致的,與四川廣漢三星堆的走向是一致的,《詩經》說:“三星在戶”,“三星在罶”,“三星在隅”古人早就發現北斗中三星所蘊含的玄機,或許三星的指向就是宇宙的原點。如果三位功力相當的太極愛好者按照三星的等比距離和方向一起站樁,肯定會收到超乎尋常的效果。太極樁法模仿的就是宇宙時空的結構,當修煉者進入空靈之境,宇宙精氣便源源不斷經丹田輸入到人體的經絡系統之中,並最後儲存在丹田,形成氣海。在自然界中,相同結構及方位的物體具有相同的氣場效應,站樁的目的就是通過調整呼吸使自己的氣場與宇宙同頻共振;除了練習太極樁法,參悟《易經》有助於人體與宇宙達到同頻共振的效果。參悟易經,能夠洗滌心性,使自己的精神思想更近於道。如果修煉者將太極樁法與參悟《易經》有效結合,會產生一加一遠遠大於二的疊加效應。當人體小太極與宇宙大太極同頻共振時,人體與宇宙就可以互通對話,猶如我們的手機聯通網絡,不過,人體氣場與宇宙共振除了可以互通信息還可以互通能量,例如,靈明寶珠從遙遠的虛空射出一道金色電光打在修煉者的身上,這道電光不僅傳遞了信息還有能量,三豐先生稱之為“外藥入腹事,渾然化一道金光,大地成寶。”整個宇宙是一個巨大的互聯網,修煉者是其萬億個終端之一,修煉者不僅可以和靈明寶珠“道”互通信息和能量,還可以藉助宇宙互聯網和達到相同境界的人互通信息,人體修煉中出現的太極狀態也會傳送到宇宙互聯網,並以修煉者能夠接受解讀的方式展現出來,例如修煉者愛好攝影,修煉中的太極狀態就會通過宇宙互聯網在地球的代言人“太陽”轉化為光影信息傳送到修煉者鏡頭之前。宇宙互聯網也會以圖像的方式傳遞信息到修煉者的狀態之中。所以,我們不得不說,宇宙是一個大智慧體。三豐先生說:“天地不過是個大人,人不過是個小天地,所以人身造化同天地也。”三豐先生這句話是對人和宇宙關係的高度概括。


呂洞賓先生在他的《敲爻歌》中說:“內丹成,外丹就。”這句話是說,當人體內丹即金丹形成之時,作為外丹的靈明寶珠“道”就與人體金丹和合,這時靈明寶珠就經常出現在修煉者的狀態中,每當夜深人靜,那靈明寶珠高掛在虛空,散發著柔和的金光,常讓修煉者錯認黑夜為白晝,於此,三豐形容為“居不夜之天,玩長春之景,與天地同久,日月同明。”這顆靈明寶珠往往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一不小心就被它抽送進去,頃刻間帶你在星星叢中馳騁;有時,瞬間攜你來到宇宙深處,那裡有聳入天際的,內空無物,形似長征火箭的巨大鐘樓,於此,三豐先生描述為“謁仙都,受天符。”內丹成,外丹就。在內視狀態下,遠遠望見金色靈明寶珠中有一株形似舉起雙手的人形銀樹,銀樹與寶珠齊大,細看之下,這顆人形銀樹是人體經絡系統圖,是人體經絡樹,原來是“道”傳來圖像告訴修煉者。當人體金丹打破虛空,縱橫宇宙之際,人體經絡系統收入金丹,與靈明寶珠合二為一,三豐先生的《無根樹》正是取象於此。此樹生長在靈明寶珠之中,彷如在金色太陽,故又名太陽樹,扶桑樹,神話中與太陽齊高的樹。在白天,有時靈明寶珠隱藏在雲層當中,給白雲鑲上一道亮麗的金邊,或以萬道霞光展示自己的到來;或以銀色的身姿與太陽同體,當修煉者目不轉睛看著它時,靈明寶珠會靜悄悄地朝你奔來,頃刻間就到你眼前,速度之快以致於在其身後留下連續不斷的身影,彷彿從太陽伸出一根遙遙的銀管直達跟前,受修煉者意念驅使,它又瞬間收縮而回;有時,靈明寶珠會躲在太陽中噴出一道延綿不斷的金光打在修煉者的身上,一剎那就在太陽與修煉者之間搭起一道金橋,如果有人要問,宇宙之間速度最快的什麼,毫無疑問,是“道”,“道”是星際快車,任何地方頃刻即到,遠非光速能比;有時,靈明寶珠會與它的代言人“太陽”一分為二,然後緩緩地向其靠攏直至合二為一,這就是我們偶爾能看到的二日同輝之象;有時,靈明寶珠會以太陽為中心,綻放出一朵與天地同大的天蓮,輪流不斷地變化著金色,紅色,紫色,形成“三花聚頂”之象。呂洞賓先生說“真常須應物”,太陽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宇宙之間最大的天體,這是真常“道”能用來與人類溝通的最佳媒介,藉此給人類以思想啟迪。有時,進入空靈之境,襲來一團紅色雲霧,一條赤龍龍首破雲而出,緊接著龍身慢慢從雲中顯現,其下有千萬只龍蹄,每隻蹄心有一個白色的圓點,此起彼伏,有節奏地運動著,在空中呈現出一條運動著的正弦曲線,赤龍經過跟前時,龍首瞬間悄變人面,比川戲變臉還快,他調皮地回眸莞爾一笑,讓人感覺彷彿似曾相識,而其身仍然還在不斷地從紅色雲霧中鑽出。難怪老子說,神龍見首不見尾。修煉者在狀態中還能聽到嘰嘰啾啾的鳥鳴,清脆悅耳的鐘聲,由近及遠,悠揚地消失在天籟之中,那是仙音戲頂,對此,三豐先生感慨如是“天降火龍師,玄音參一一。”龍已非現實之物,而人之精神,可以穿越時空與之相遇,相傾。《山海經》說“燭龍千里,其目正乘。”燭龍即赤龍,火神是也,帝嚳時的火官,其名曰祝融,衡山之頂名之為祝融峰,並以其名建廟於此,每年引得無數人不遠千里來朝拜。


太極修煉,引人入勝。屈原在《遠遊》中說“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壹氣乃道也,神奇的道經常在午夜時分出現。修煉者在夜深人靜之際,閉上雙眼,就見一尾金色的氣團優揚旋轉在前,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瞬間形成一股巨大的金色雲團,雲團中乍現一個螺旋雲洞,當雲洞慢慢將修煉者靠套入之時,會明顯地感覺到一股由弱漸強的巨大引力,似乎被催眠而不能自我,如果修煉者的意志不做堅強抵抗,會瞬間被它輸送到虛空。三豐先生說“人人有個通天竅,人人有個上天梯。”通天竅意指人體丹田,天梯就是丹田中金色雲團所呈現的螺旋雲洞,那是人體往還虛空的的通道,也是太極圖中連接陰陽魚眼的通道,即我們所說的時空隧道。在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不只是碳水化合物,還有炁態生命體即以金色雲團或金丹或以空無形式存在的生命體,炁態生命體或許曾是太古真人,或許曾是外星生命,或許從宇宙誕生之日起,他就像一個流浪兒周流在宇宙時空,從無定所。那些能量極強的炁態生命體是一個個移動的宇宙時空隧道。不論是江西鄱陽湖的老爺廟水域,還是日本的龍三角水域,還是百慕大三角水域,都地處北緯30°線附近,因為這些地方的氣場厚重,在它們還沒有被海水吞沒之前,它們往往是太古真人修煉的最佳場所,猶如古埃及的吉薩高原,自然也成了太古真人最集中的地方。這些太古真人,或許像古埃及吉薩高原的法老一樣,在他們修煉的地方坐化成一座座金字塔或是諸如此類的宇宙結構模型,那是一座座豐碑,承載著太古真人參悟宇宙時空的成果,是太古真人留給後世的永垂不朽的教科書;或許,坐化成宇宙時空模型也是保存自己身軀的最佳選擇。世易時移,曾經的桑田已變為滄海,我們仍然可以在其水域上空偶爾看見太古真人靈魂全息出遊的情景,或為一道金色電光,或為UFO金丹,或為一團金色雲霧。在廬山萬盞佛燈在山間結伴而行,相互追逐的情景,正也是古往今來得道成仙成佛的靈魂全息盛會。每當飛機,輪船闖入上述三大水域,有時不巧便撞進了獨行的金色雲霧,遭遇到飛行技藝高超的UFO金丹,被飄浮悠揚的光束所牽引,昏昏然便墮入那會移動的宇宙時空隧道而進入另外一個時空。對於闖入他們禁區的人,太古真人也許像古埃及法老一樣早已發出警告,只不過,他們的警語已淹沒在水下,無人知曉。當後人犯下無心之失的錯誤時,便釀成了無可挽回的後果。只是人類不能從中吸取教順,一錯再錯,就像當年拿破崙元帥攻至埃及,不顧警告竟然在胡夫大金字塔裡睡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失魂丟魄跑了出來,致死也不肯說出當晚的遭遇。在三大水域,偶爾僥倖逃離險境的人會描述他們遭遇了神奇的濃霧,似乎永遠駛不出霧境,或者描述其在水下看到了一個神秘的光束,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精神被它牽引。也許,當年拿破崙元帥在金字塔裡也遭遇了相似的情況。說不定,在老爺廟,龍三角,百慕大三角等水域的下面,就隱藏著許多個宇宙時空模型建築,它們是太古真人靈魂的所在,猶如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一樣。這些宇宙時空模型建築與世界各地的諸如此類的建築一起構成一個更加巨大的宇宙時空模型圖。


太極修煉,道法自然。修煉者在狀態中不但能體會到吞噬一切的龍捲風,還能聽到那震耳欲聾的雷鳴,清脆悅耳的鐘聲以及啾啾不已的鳥音,還能欣賞到霧靄重重的山巒,排山倒海的一字浪潮,寸草不生的沙漠,一望無際的冰川,翰飛戾天的蛇形閃電以及隨之拔地而起的蘑菇雲,一瀉千里的流星雨以及閃耀天際的網狀雷電,還有那怒放天空的扇形地光,總之,大自然的一切現象都會投影在修煉者的狀態中,這正是《易經》中的八卦之象。至此,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修煉者通過丹田之氣的變化規律一一加以印證。八卦陰陽相推,剛柔相摩,而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兩兩重疊………而成宇宙時空金字塔模型,泰卦高居在金字塔的頂端,泰卦時空陰陽混沌其中,正是古埃及人所說的“太陽神的眼睛”,三豐先生所說的“靈明寶珠”,老子所說的“道”,宇宙誕生前的混沌狀態。


至此,我們可以說,《易經》是道的全息模型,古埃及金字塔是道的實體模型,古老的《易經》與古埃及金字塔是太古時代的人們留給後人打開宇宙時空大門的陰陽符契。太極拳是《易經》與古埃及金字塔相連的金橋,太極拳演繹著《易經》六十四卦的變化規律,太極拳詮釋著古埃及金字塔的奧秘。

本號七十二絃原創:虛空文化、上古真相、國學百家、吃穿住行、天籟之音,慈航永度,十二正副冊編輯推送。關注轉發令當得聞者能得聞☞若是熱情退去,請記得我曾將你從茫茫人海里撈出。

太極是人類的覺醒,太極問道

一玹氏:心虛空似茫忙宇宙,隨俗隨果同夢同戲;絕學當為蒼生共享,十界天書眾生當聞,開創活禪之學留於百年之後,活禪原創廣攝諸學,隨心而錄隨緣而發STRING'S →

蒼天茫茫生者忙忙;一弦者,孤弦獨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