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生态养殖实用技术,生态养殖概述

(一)生态养殖的概念

生态养殖是近年来畜禽养殖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实现养殖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传统养殖过程中由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的重要模式,也是畜禽健康、生产质量安全可靠的畜禽产品的基本保证。

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有的定义为:畜禽生态养殖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畜禽生产,使农、林、牧等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可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畜禽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既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畜牧业,又可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养殖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畜禽养殖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能提高养殖业产品的品质。“生态养殖”的基础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条件是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结果是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其中“共生互补原理”、“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等几个关键词,明确了生态养殖的几个限制性因子,点明了生态养殖与其他养殖方式之间的根本不同点。

生态养殖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放养鸡与饲养环境的和谐,生态养鸡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环境为鸡群提供适宜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二是体现在放养鸡的健康和产品的优质方面,生态养殖首先关注的是鸡群的健康和鸡肉、鸡蛋的品质(包括营养价值、风味、化学品与药物残留、微生物污染等),主要是保证鸡的健康,也只有健康的鸡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生态养殖不是把追求产量作为主要目标,而是把产品的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土鸡生态养殖实用技术,生态养殖概述

(二)发展生态养鸡的意义

生态养鸡是我国现代化养鸡生产的重要补充,对丰富城市市民蛋品、鸡肉需求多样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山区人民收入等有重要意义。由于放养方式为鸡群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鸡群的健康能够保持良好的状况,生产性能表现也会更好,发展生态养鸡的意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土鸡生态养殖实用技术,生态养殖概述

1.生态养殖符合鸡的生理特点

鸡是杂食性禽类,喜地面觅食,野外生活力较强,在放牧饲养条件下,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生态养殖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中的场地、水源、青草让鸡能够自由自在地活动、采食、饮水,而非把鸡集中养殖在一个人为封闭的小环境内,限制鸡的活动和觅食范围,靠人工采集与配制的饲料生活。鸡的生态养殖能够为鸡群提供一个大的活动场所、觅食场所,能够满足鸡的许多生物学习性(鸡具有掘土找食、登高的天然习性等),更大程度地符合“动物福利”的相关要求。由于鸡群的活动场所宽阔,单位面积内鸡的数量少,放养场的地表植被具有调养生息的时空,因此,生态养鸡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可以实现“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良性循环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土鸡生态养殖实用技术,生态养殖概述

2.生态养殖可以生产出优质鸡肉

生态养殖的鸡生活在远离工业污染、城市喧嚣的山区、农村,这些地方野生饲料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减少了饲料及添加剂的用量,保证了鸡蛋、鸡肉的天然风味。土鸡放养场地一般远离人群、道路、集市,疫病威胁小,减少了预防用药,因此,鸡肉、鸡蛋产品无药物残留,放牧饲养的土鸡是高档的绿色禽产品。放养鸡活动量大,肌纤维细、肌肉紧凑、肉嫩、脂肪少、无腹脂、皮脆肉滑骨细、味道鲜美、鸡汤清香是其肉质特点,是家庭、酒店和食品加工厂的最佳原料鸡。土鸡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其肌肉中脂肪含量在7%以下,蛋白质含量高于20%,含有人体必需的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8种氨基酸。土鸡肉中含有钠、钾、钙、镁、磷、铁、铜、锌、硫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生物素、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是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理想食品。土鸡肉中含有肌酸、肌酐等许多芳香物质,这些芳香物质使土鸡肉具有特殊香味,放养土鸡,以其独特的风味,优良的肉质赢得了众多消费者认可,价格一般是普通肉鸡的二倍以上。

土鸡生态养殖实用技术,生态养殖概述

3.生态养殖可以提高鸡蛋品质

研究发现,影响鸡蛋的品质与风味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品种,二是饲料,三是饲养方式。有了好的鸡品种,如果采用放养方式,鸡的活动范围与采食空间扩大,可以摄入笼养无法得到的各种青绿饲料、昆虫、草籽等野生动植物资源,食物来源更加广泛。这样鸡蛋的营养会更全面,风味会更好,而且无药物残留。

据报道,放养土鸡鸡蛋的蛋黄占全蛋的比例高达32%左右,而普通笼养商品鸡鸡蛋约占27%;土鸡蛋的哈氏单位(衡量蛋白黏稠度的指标)达到86,而普通商品鸡蛋为76;蛋黄色泽,罗氏色度土鸡蛋为9,而普通商品鸡蛋为6,煎炒出的土鸡蛋为金黄色(普通商品鸡蛋为灰黄色),而且香味明显。因此,从外观性状看,土鸡蛋的蛋黄大、颜色深、蛋白黏稠。放养土鸡鸡蛋的水分含量低,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蛋黄中脂肪的含量也明显比普通商品鸡蛋高。土鸡蛋的蛋黄中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普通商品鸡蛋。放养土鸡鸡蛋蛋壳致密,气孔小,耐存放,一般室温条件下,普通商品鸡蛋静置存放20天就出现蛋黄黏壳现象,而放养鸡鸡蛋30天还没有发生这种现象。正是由于在这些指标上明显优于普通商品鸡蛋,土鸡蛋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采用生态养殖生产的鸡蛋营养价值高、味道好,鸡蛋中的药物残留少,符合绿色食品的基本要求,其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明显高于笼养鸡蛋,而且供不应求。现在市场上放养的土鸡蛋每千克售价一般在16~20元,生态养鸡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土鸡生态养殖实用技术,生态养殖概述

4.生态养殖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我国农村、山区有着广阔的适合鸡群放养的场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放养鸡可以充分利用山区、滩涂、果园、茶园、林地内鲜嫩草、草籽、昆虫等自然资源,降低饲养成本。同时,鸡群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能够作为自然植被的有机肥被充分利用,促进植被的生长,形成“植被——天然饲料——粪水有机肥——促进植被生长”的良性循环。土鸡生态养殖既消灭了病虫害,又增加了草地、果园、茶园、林地的肥力,还节约了饲料。饲养者可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当补饲,饲养成本低,产品售价高。

土鸡生态养殖实用技术,生态养殖概述

5.生态养鸡能够促进山区养殖业发展

我国偏远贫困山区工业不发达,环境污染程度低,是生产绿色禽产品的理想地区。在这些地区生产出的绿色禽产品市场售价高,经济收益可观。在这些地区发展生态养鸡,产品优势明显,是当地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多年来,饲养土鸡的养鸡户和养鸡场饲养实践证明,放养的土鸡,公鸡90~120日龄即可上市,上市体重为1.5千克左右,活鸡批发价每千克16元,饲养一个生产周期平均利润在每只10元以上。放养母鸡主要目的是生产土鸡蛋,每只母鸡一个产蛋周期可以产蛋160~200枚,蛋重为8~10千克,淘汰的母鸡每千克批发价为16元,利用一年淘汰的母鸡批发价每只可以卖到25元以上,饲养一只母鸡一个周期可以获得净利润50元左右。我国土鸡的市场价各地差异很大,南方高于北方,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

土鸡生态养殖实用技术,生态养殖概述

6.生态养鸡能保证产品质量

消费者之所以愿意用较高的价格购买采用生态养殖方式生产的鸡和鸡蛋,关键在于他们认为这样的鸡肉和鸡蛋的风味好、营养价值高,肉和蛋中的药物残留少,更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采用放养方式,鸡的运动量大,活动量越大则新陈代谢越旺盛,新陈代谢旺盛则鸡的体质就越好,放养鸡体质健壮,鸡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或诱导分泌的一些物质可能会长期在体内积累,成为风味物质的组成成分,或与风味物质的形成有关,运动多的鸡,其肉和蛋的风味明显较好。生态放养鸡群能够采食大量新鲜的天然饲料,如青草、草籽、虫子、原粮等,这些天然的、未经过加工的饲料所含的营养素较少被破坏(尤其是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的还含有一些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抗菌物质,鸡只采食后不仅能够获得生长发育和产蛋所需要的营养素,还能够提高机体的生理机能和体质,有的养殖户以虫子为主要饲料饲养的“虫子鸡”及其所产的“虫子鸡蛋”非常受欢迎,而且价格好。

在饲养过程中,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的鸡群有产生各种疾病的可能,因此必须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在放养鸡疾病预防上,使用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非常小的中草药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能够避免药物残留问题的产生。凡此种种,保证了生态鸡产品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