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拍完《笑傲江湖》後,金庸就不讓徐克再拍他的作品了?

若說哪一代人對香港充滿了嚮往,那無疑是70後和80後,這代人最美好的少年時光都是香港電影陪伴度過的。香港電影把金庸古龍等大師的作品的世界在大銀幕具象化了出來,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江湖,什麼是俠義。

為什麼拍完《笑傲江湖》後,金庸就不讓徐克再拍他的作品了?

當年的武俠小說宗師金梁古溫,影響力最大的無疑是金庸大師的作品,其“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一系列作品遠銷海內外,影響巨大。

為什麼拍完《笑傲江湖》後,金庸就不讓徐克再拍他的作品了?

而香港武俠電影影響力最大的亦是金庸作品改編的《笑傲江湖》。徐克雖然對原著《笑傲江湖》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但是電影中的俠氣卻更甚書中。尤其是配上香港音樂鬼才黃霑的詞曲《滄海一聲笑》,把《笑傲江湖》書中的俠氣詮釋的淋漓盡致。

為什麼拍完《笑傲江湖》後,金庸就不讓徐克再拍他的作品了?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電影中的有些臺詞也堪稱經典,當影片中任我行用滄桑霸道的嗓音念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整個電影的主體基調就明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難卻,恩怨無盡!“

為什麼拍完《笑傲江湖》後,金庸就不讓徐克再拍他的作品了?

徐克武俠電影《笑傲江湖》大獲成功後,香港電影湧現出一系列金庸的武俠小說改編的作品,比如《東邪西毒》《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新碧血劍》《鹿鼎記》《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雪山飛狐》等等,每一部都堪稱武俠片的經典。但奇怪的是那些經典的金庸武俠電影都不是徐克拍的,徐克號稱是金庸大師的書迷,深受其作品的影響,怎麼會在《笑傲江湖》後就不再拍了呢?

為什麼拍完《笑傲江湖》後,金庸就不讓徐克再拍他的作品了?

金庸的小說大多數是長篇鉅著,且書中的故事邏輯性特別強,想要改編難度特別大。所以,早期邵氏電影公司拍攝金庸作品的時候都是按照兩三部來拍的。但是凡事都有另外,比如徐克拍的這部《笑傲江湖》直接把小說最高潮的兩部分“營救任我行”和“攻打東方不敗”囊括在電影裡,而且改編的相當成功,其中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堪稱經典中經典,至今無人能超越。

為什麼拍完《笑傲江湖》後,金庸就不讓徐克再拍他的作品了?

然而有一個人卻不這麼認為,那就是金庸大師自己。他覺得徐克把他的作品改編的亂七八糟,尤其是把東方不敗變成了女性角色還和令狐沖談起了戀愛,讓他非常生氣。後來徐克找到金庸先生,想要買下其他作品版權時,金庸直言不諱:“我們朋友照做,但是我的小說不會再讓你拍。”語氣很是堅決,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於是此後,電影市場上再也沒見到徐克拍攝的有關金庸作品的電影了,這不但對徐克來說是一個遺憾,對觀眾來說也是一種遺憾!

為什麼拍完《笑傲江湖》後,金庸就不讓徐克再拍他的作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