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文|高寶寶

​我停在信仰的前面很久,我看著這個門口,我要何時進去?我會在信仰的中心和你相遇嗎?我要靜靜繞進迴廊,在每一個幽暗的角落尋找你。

這段話,摘自《吳哥之美》。準確地說,這本書是一個男子寫給他的同性愛人的定情信。

在那個季節,我許諾給你愛與祝福,而不是血源。真正的愛,應當是一種成全。我決定在道德與法律之外愛你,那是人類長久的歷史不曾經驗過的。我的愛,Ly's M,將獨自流傳成新的血源。

這段話,摘自《欲愛書》。這本書,則是這個男子寫給他的同性愛人的分手信。

寫情書的人不少,但是能把情書寫成一本書的人,卻不多。而能寫出兩本情書的人,恐怕更少。

比起分手信《欲愛書》的欲愛交織與無奈剋制,定情信《吳哥之美》的沉靜與期盼,則是將一個愛人之人內心最濃最深的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

這個把情書寫成書的男子,不是別人,他,是蔣勳。他的同性愛人叫林懷民,是一個享譽國際的臺灣現代舞蹈家,也是一個60、70年代臺北文壇矚目的作家。

蔣勳: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畫家,作家,美學佈道者,這是蔣勳給自己的定義。但我相信,沒有人能完全定義他的身份,因為,他是一個傳奇。

第一次知道蔣勳這個名字,是在幾年前。有一次無意間聽到一個聲音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男子,在講《向春暖花開的遠方流浪》。那個聲音,醇厚、深情,富有讓人無法抗拒的誘惑力。那天,我知道了,他,叫蔣勳。

林青霞說:

你們都把我當偶像,而我的偶像是蔣勳。他的聲音是我的半粒安眠藥,能給予我內心安定的力量。

從第一次聽到蔣勳的聲音那天起,無論多忙,每個週五林青霞都要從香港飛到高雄,聽蔣勳講文學。

蔣勳近的名字為大陸所熟知,是因為《孤獨六講》。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蔣勳以《孤獨六講》,叩開大陸平民生活哲學閱讀的大門。

《蔣勳細說紅樓夢》,是蔣勳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後的心血之作。他從青春與美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逐字逐句去探尋書中的繁華與幻滅,幸福與哀傷。

跟隨他溫暖而治癒的聲音,我們彷彿在閱讀自己的一生。我想,有這種感受的人,一定不只我一個。

蔣勳: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1947年,蔣勳出生於陝西西安。1949年,年幼的蔣勳跟隨父母舉家逃到臺灣。

蔣勳的父親是黃埔軍官,從小,蔣勳就跟著父親學習寫字。他說,每當哪一橫不平了,或者哪一豎不直了,父親的嚴厲都會讓他覺得自己像是在犯罪。

他摸不清父親喜怒哀樂的原因。

蔣勳的母親是滿清貴族後裔,她喜歡聽戲、看小說。然而,這些在父親眼裡,都是荒唐之事。母親內心那個花花冢,父親一輩子都不懂。

蔣勳: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在蔣勳的人生記憶裡,母親常常帶他看一朵花開,尋一條河流。母親陪他做了太多看似無聊的事情,但卻教會了他什麼是美。

蔣勳說,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父親問他考第幾名,他回答說第二名。父親立刻嚴厲地質問:為什麼不是考第一名?

當蔣勳正在瑟瑟發抖時,母親會一把把他抱走。

他說,他好感謝那樣的擁抱。

如果一個女子在懷胎的時候不快樂,她的憂傷大概會遺傳給肚子裡的孩子。

蔣勳,就是那個曾經不快樂的孩子。

兄弟姐妹6人,唯獨蔣勳表現得憂鬱和敏感。大概是母親把去國懷鄉的幻滅,還有婚姻不如意的失望和悲涼,統統通過臍帶,輸進了蔣勳的身體。

長大後的蔣勳,有一次帶母親遊覽臺北故宮,當他們看見展品中的清朝薄胎瓷器時,正在學藝術史的蔣勳不無得意地給母親介紹。沒想到母親卻輕描淡寫地說:

以前,你外婆家有好幾櫃子這樣的東西,每次她一發脾氣,就會摔幾個。


蔣勳說:

母親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憂鬱,但是她的心事我都懂。

蔣勳: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我願是手臂

讓你依靠

雖然白髮蒼蒼

我仍願是你腳邊的爐火

與你共話回憶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應和你的歌聲

你是淚

我是陪你的星光

當你埋葬土中

我願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我便成塵


如果啊,如果

如果你對此生還有眷戀

我就再許一個願

與你結來世的因緣

這首詩,節選自蔣勳寫給林懷民的詩《願》。

毫無疑問,他們是相愛的,他們的愛曾經跨越了世俗的眼光。

然而,當年,當林懷民決定離開的那一刻,眼睜睜地看著愛人的手從自己的手掌中滑出,蔣勳傷心難抑。他決定用一年的時間,一邊寫一本書一邊等他。

於是,他帶著紙與筆,穿梭在世界各地。無論是在希臘、阿姆斯特丹、巴黎、羅馬、曼谷、埃及、佛羅倫薩,還是在柬埔寨、威尼斯、波西米亞、馬來西亞。無論是在十萬英尺的高空,還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蔣勳的愛和想念從沒有間斷。

“在我的思念和眷戀中,你不曾缺席過。”這份跨越道德、距離、理性的愛,始終在他的心裡翻滾,他始終沒有放下。

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在流浪和自我放逐的過程中,情感的毀滅與不捨在他心中交織著。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城市,等待那個熟悉的人,和那份熟悉的情感。

那是在30多年前。

蔣勳: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2019年,林懷民在一次接受臺灣《天下》雜誌採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

上個月的時候,我把蔣勳的鍋子燒壞了,我會被打死。

而最近一段時間,蔣勳也總是在自己的臉書上提到林懷民。

年輕的時候一直愛著的那個人,如果到了白髮蒼蒼的時候還能陪在我們身邊,是多麼值得被深深祝福和好好珍惜!

林夕說,人不能憑藉愛意讓富士山化為私有,我不贊同。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蔣勳:前世我們一起讀過一段經,這一生就有了肉身的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