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四歲多,除了玩,別的都很叛逆怎麼辦?

用戶9138085253161


教育孩子,不能只看現象,還要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給予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否則會適得其反!家長口中的孩子叛逆,可能是說家長讓做什麼,孩子不去做,但孩子的不做有多種可能,家長首先要分析清楚是哪一種。比如,孩子可能根本沒聽懂家長讓做什麼,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孩子也可能想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但家長卻沒給解釋;孩子還可能是習慣性的說不,如果你觀察過很多孩子,你可能會發現有的孩子讓做什麼都說不,但說不的同時卻按照家長的要求去行動了。以上只是幾種可能,還有更多,不同孩子,不同的養育環境,相同的問題的產生原因卻不同,所以,建議家長先理清原因,再研究對策!


開啟原生力


4歲孩子正處於幼兒叛逆期。

從嬰兒過度到3、4歲,寶寶也已經開始懂事了,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這時候的寶寶也到了叛逆期,爸爸媽媽該怎樣教育孩子好呢?對待處在逆反期的寶寶不能採取硬碰硬的方式,這樣只能讓他的逆反心理更加強烈。

三四歲的幼兒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有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常常會聽到年輕的父母抱怨孩子任性,不聽話,你叫他這樣,他非不這樣。幼兒這種"鬧獨立",心理學上稱"逆反心理"。這是一種心理特點。

幼兒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慾而產生的幼兒的探究心理強,什麼都想看、摸、碰,有時有危險性的開關、插座也去碰(他們不懂危險),好玩的玩具拆開看。家長很惱火,就訓斥、體罰孩子,家長簡單、粗暴地對待幼兒探索世界的行為,引起孩子不滿。

2.不尊重幼兒,導致幼兒反抗有的父母"家長式"地管教孩子。認為對幼兒就得嚴,嚴就是打罵,有時還挖苦、辱罵,甚至體罰孩子,孩子反抗而不聽話,

3.孩子不能忍受家長嘮嘮叨叨的限制有的家長整天對孩子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地嘀咕,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地限制孩子,這種"敲木魚"式地叮嚀、管教,孩子厭煩了產生逆反心理。

4.不顧孩子的意願,家長單方面地要求孩子,孩子產生情緒對立。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講起來是為孩子好,要孩子學這學那,孩子如不感興趣,不想學。家長就採取"高壓政策",於是與孩子情緒對立。

家長應尊重幼兒心理發展的規律,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來改進自己對幼兒的教育的方式和態度。首先要與孩子平等相待,你如不尊重、不信任孩子,不是嘮叨就是打罵,孩子必然把你的話當"耳邊風",不願聽,心理上產生反感.其次,要恰當處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冷靜分析孩子產生逆反行為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問題(以上原因中分析過的),應該注意改進方法.有時對孩子的逆反心理可採取 "冷處理";例如對孩子的逆反行為不予理睬,即使孩子哭鬧也不理睬,等事情過後再教育、誘導,不要"犟過孩子頭",火上加油,把事情弄得更糟。還可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來激發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例如叫孩子自己穿衣,孩子不穿,你可說:"你一定不會自己穿吧?"孩子為了表示自己能幹,就自己穿了。這種方法用得好,不亞於正面教育,可以增強孩子自主、自強能力。最後,家長在分析孩子逆反行為時。要儘量發現孩子言行中的"閃光點",因為逆反心理在思維形式上與求異思維有相似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有獨立思考的積極傾向,我們要尊重和珍惜,不要孩子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疫情當前,家長被迫擔當教師一職,孩子的學習習慣被突然改變。而且3-4歲的孩子由於自由活動能力大大增強,各方面知識不斷增多,孩子表現出獨立的願望,雖然能力不強 也要自己動手自己幹,變得不太聽話。這是一種意志的自我表現。心理學經驗表明,在三四歲期間表現出反抗 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 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的孩子,則往往在 性格上趨於軟弱和寡斷。在"反抗期"家長應注 意尊重孩子,讓孩子有所選擇。

叛逆原因分析

寶寶的"反抗 反抗"的原因 寶寶的 反抗 的原因

1. 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隨著寶寶體格的快速發展,身體活動能力也 逐漸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 做。因此他們異常渴望擴大自己獨立的活動空 間,不斷地去獨立嘗試去做新的事情。但很多 家長由於害怕寶寶受傷等原因,都會加以阻攔 和限制,於是寶寶就會產生了反抗的情緒。

2. 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最早的時候寶寶還不能區分自己的意願和 別人的意願。而在寶寶兩歲後,他們可以漸漸 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 想做的。 因此在他們剛形成這樣的思維時,對於 表現自我的態度也變得異常的頑強。但這種表 現往往與成年人的規範相牴觸,進而讓寶寶產 生了挫折感,最終導致寶寶的反抗行為。

3. 寶寶自我情緒控制的不成熟。對於沒有經歷過很多事的寶寶來說他們的 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一旦感到不滿,就會毫 無掩飾地表現出來。吵嚷、哭鬧通常是他們主 要的宣洩方式。而父母們就認為這是孩子們在 無理取鬧,是他們反叛的表現,於是便去制止 和反對他們,從而導致了寶寶的反抗行為 治理"反抗 寶寶 治理 反抗"寶寶

孩子叛逆的應對策略

面對寶寶的反抗,父母不能一味地去反對和 制止,只有正確瞭解寶寶反抗背後的原因,才 能"對症下藥"。要知道父母的處理方式是否正 確直接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所以面對"反抗" 寶寶,您也需要"三思而後行"。

理解寶寶、尊重寶寶 理解寶寶、 在寶寶開始喜歡跟父母說"不"的時候就是 他們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寶寶這麼做的 目的無非是為了要求和大人一樣的平等地位, 此時父母對寶寶的行動不要輕易加以干涉,要 以平等的姿態來徵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有 選擇的餘地。這樣做會讓寶寶覺得你們尊重、他,維護了他的自尊,也就不會輕易跟你說反 話了。

對寶寶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對寶寶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 對寶寶提出的要求要合情 對於寶寶必須做而且完全能夠做到的事,父 母應該嚴格要求孩子執行;而對於那些不必要 的且寶寶不願意去做的事就不要強行要求他 們。在寶寶玩得開心的時候,父母千萬別打擾 他們的興致;要是寶寶確實做的不對,父母在 制止他們的反抗行為時,在不危及生命、健康 和道德的情況下,也要適當地放孩子們一馬。 這麼做也許會給大人帶來一些麻煩,但相對於 寶寶人格健康發展的回報來說這點讓步是非 常值得的。

相信寶寶 滿足其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相信寶寶,滿足其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相信寶寶 對於寶寶的好奇心,父母們應該給予支持, 千萬不要對寶寶過度保護或是包辦代替,這樣 會使寶寶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機會,也會引起 他們的牴觸心理。對於寶寶的能力父母要給予 充分的相信和肯定。當寶寶遇到自己能力範圍 可以解決的困難,父母要儘量放手讓寶寶自己去做,這樣寶寶在體會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 減少和父母的對抗。

同時滿足寶寶獨立與渴望保護的需求 同時滿足寶寶獨立與渴望保護的需求 寶寶之所以表現出頑強的"反抗性"其根本 原因是想獨立。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與父母作 對,但寶寶的內心仍然需要您的情感支持和適 時的鼓勵。在放手讓寶寶獨立做一件事時,父 母可以首先判斷一下他能多大程度上完成這 件事和可能遇到的問題,然後在沒有人身危險 的前提下,讓寶寶自己去做。如果寶寶正準備 做的事情可能危害到健康的時候,父母必須果 斷地制止,並用其他一些沒有危險性的活動來 代替。讓寶寶在享受到獨立感的同時也享受到 了父母對她們的關愛,這樣也會減少寶寶反抗 情緒的發生。

6.與寶寶有足夠的交流

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寶寶由乖巧向淘氣轉變 的時候,在心理上不應該有擔憂和煩惱,這些 都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過程。但並不意味著父母 可以不管不問,這樣做的話那麼寶寶可真的要成為壞孩子了。父母要給寶寶比以往更加多的 寬容、關愛以及交流。耐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 法,瞭解寶寶的需要。問問寶寶是怎麼想的, 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 寶寶對父母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

7.不能嬌慣、放縱寶寶

、不能嬌慣、放縱寶寶。 寶寶喜歡跟父母說"不",本是一種正常現象, 但如果聽之任之或百依百順,就會形成寶寶任 性、驕橫的性格。因此作為父母,對那些總是 用說反話來達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寶 寶應該: (1)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介紹有關知識,說明 不能滿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執拗行 為的發生。 (2)設法轉移寶寶的注意, 用另一種使他更感 興趣的事來吸引他,從而使他放棄那個不正當 的要求。 (3)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 明確表示父母的態 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鬧也不能滿足,然後立 即走開,用冷處理的方法來終止孩子不合理的 要求

關注 3-4 歲寶寶的非常情緒化 著年齡的逐漸增長,3-4 歲寶寶在心理和行為 上有了許多令人驚喜的變化,爸媽唯有認識到 這一點,才能讀懂寶寶的行為,並能更有的放 矢地培養寶寶的能力。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這孩子有出息,可成大器。


三農採風


其實小孩不僅青春期是叛逆期,像大約三四歲,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有個叛逆期,愛發脾氣,這時家長需要注意,及時進行引導,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有愛的家庭環境氛圍,讓孩子保持積極情緒,控制不良情緒的爆發;在教育孩子上,家長的態度要一致,千萬不要形成幾派,要彼此溝通好,一旦孩子發作,全家人採取一致的態度。否則孩子更會哭鬧不止。


嬰寶按蹺


你好,看到你提出來的問題,我作為一個幼兒園保育老師很想幫助你[玫瑰]

對的呀,四歲的孩子就是愛玩呀,這是天性,也是孩子的本真。當孩子正處於自己的狀態中的時候怎麼會任由大人的指使呢?孩子強烈的需求就需要我們家長像個導遊一樣去引導,就需要家長們瞭解這個時期孩子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發育進度!

四歲孩子的秩序和專注力、細微事物的觀察力已經趨於成熟,家長就不要隨便打擾到孩子!

四歲是孩子人際交往的敏感期,需要和同伴們在一起交流。需要一個集體的環境來發現他與外界環境的關係!

四歲的孩子開始對書寫、閱讀、圖像等等產生興趣,我們順勢引導,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長進,而且有家長不時的鼓勵,讓孩子感受家長們滿滿的愛,溫柔而堅定的付出,等到孩子的接納,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叛逆了[呲牙]

好了!去用心❤️愛我們的孩子吧!相信你會做到,也能做到[玫瑰][玫瑰][玫瑰]

希望我能幫到你[比心]



望囑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給寶媽帶來很多歡樂,帶來歡樂的同時還會給寶媽帶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寶寶在成長時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叛逆期。很多寶寶進入叛逆後不聽話,愛生氣。所以寶媽都想知道寶寶四歲了到叛逆期了怎麼辦?

寶寶進入叛逆期後,寶媽一定不要採取打罵訓斥的方法來教育寶寶,如果使用這種方法教育寶寶,很容易會讓寶寶出現心理陰影,不光不利於寶寶度過叛逆期,還會讓寶寶越來越叛逆,想要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叛逆期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選擇。

寶寶到了叛逆期後,寶媽一定要注意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寶寶,而且要多跟寶寶溝通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了解到寶寶心裡在想什麼。在與寶寶溝通時還需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最好是可以用朋友的身份來和寶寶交流。

寶寶進入叛逆期後,寶媽要多和寶寶互動,另外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去讓寶寶做一件事情,說話的時候要給寶寶留出空間,讓寶寶有一定的選擇性。但是寶寶要做錯誤的事情時,寶媽一定要儘快阻止,並且嚴肅的告訴寶寶這些事情不可以做。

不止是寶媽,寶爸也要參與進來。雖然從整體基數上來說,還是女人帶孩子的多,但這並不代表男人可以不用管孩子,寶爸也要多和孩子互動,抽出時間來陪寶寶,不要總是用高高在上的教訓的口氣去說教他。沒有人喜歡被說教。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嘿呦喂哦


帶著他玩點有意思的。


謝頂力士1980


四歲多的孩子,不就是玩嗎?難道你想讓他去工作嗎?


時光無雨


首先我更正一點,4歲的小孩不聽話不叫叛逆。

四歲的小孩應該剛上幼兒園中班,這個年齡玩是每個小孩的天性。在幼兒走剛接觸到許多的小朋友,開始人生中啟蒙的集體生活,此時的他對任何未知的是都是好奇和充滿新鮮感的。

從識字,畫畫,唱歌,跳舞。從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到教他們要尊老愛幼,團結同學愛戴老師。每一項他都充滿著好奇,同事也會在自己的小腦袋裡有許多自己的想法。這就是為什麼寶寶們會喜歡問為什麼啊?十萬個為什麼彩繪本也是這個階段寶寶喜歡看卻看不懂的第一本科普書籍。

我小孩在4歲的時候,老師經常打電話來,你家寶寶中午不午休帶著一群小寶寶去滑滑梯摔倒了,你家寶寶……諸如此類在他幼兒園得時候很多這樣的電話。有天我帶他到遊樂場去玩,‘’爸爸今天帶你玩開心上學了你要聽老師的話啊!‘’ 爸爸,我沒有不聽老師的話啊,上課我也沒調皮啊,只是中午我不想睡覺,平時滑滑梯我很想玩,只是玩的人太多了,我讓著他們玩,等他們睡覺了我就可以一個人玩痛快了啊!‘’

我一時語塞,原來在兒子那顆稚幼的心裡也藏著謙讓的美德。在我們眼裡調皮和不守班規的背後還有著他對自己喜愛的嚮往。

人之初,性本善!在他們天真愛玩的年齡需要我們多一點耐心去了解,多一點愛心去引導。不要輕易扼殺一個孩子愛玩的本性。浙大教授鄭強曾呼籲,愛護孩子的天性,解放天性,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這是我親身體會,現在我家上幼兒園的已經馬上小學畢業了,成績也還不錯。平日裡也會幫著做家務,帶帶他才一歲的妹妹。很開朗樂觀,興趣愛好也廣泛。我的觀點認為沒有調皮叛逆的孩子,只有不盡心盡責的家長。

各位朋友你認為呢?歡迎評論轉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